遼寧逾億年化石記錄兩動物生死相搏 首證哺乳類也可是「恐龍獵食者」
【有線新聞】中國及加拿大學者發現一塊在遼寧出土、超過一億年歷史的化石,記錄了兩隻動物生死相搏的一刻,是哺乳動物捕獵恐龍的確實證據。
以超過一億年歷史來說,這塊化石保存得相當完整,但似乎很難辨認它的身體結構,因為這裡不是一隻動物,而是兩隻。當中比較大的一隻是鸚鵡嘴龍,牠的體型在恐龍中算比較小,成年之後比一隻狗略大,是一隻草食性恐龍。與牠一起成為化石的是一隻哺乳動物,類似今日的獾,是肉食性動物;雖然體型比鸚鵡嘴龍小,但從化石可見牠正在咬住鸚鵡嘴龍的肋骨,加上位置是壓在鸚鵡嘴龍上面,所以化石記錄這一刻,是一隻類似獾的肉食性動物正在獵食一隻比自己大的草食性恐龍。
這塊化石的年代是1.25億年前、早於2012年已經在中國遼寧出土,不過直到近年才由中國及加拿大專家聯手破解牠們的故事,相信是因為火山爆發造成的土石流令牠們雙雙成為化石。
以往也試過在哺乳動物的胃裡面發現幼年草食性恐龍的化石,但哺乳動物主動攻擊成年草食性恐龍,今次是首次有明確證據證明於恐龍及哺乳動物共存的時代,哺乳動物一樣可以是恐龍的獵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