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創未來|AR技術助寵物主人追思 有初創冀以科技延續傳統 促進社會生命教育
【有線新聞】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技術應用愈來愈廣泛,有初創企業利用擴增實境,讓寵物主人以另一種方法跟已離世的寵物再次相見。
阿Moon養的唐狗去年4月離世,與愛犬共度14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到現在她看到愛犬的相片仍然覺得傷感,而那一次也是阿Moon第一次面對生離死別,「那時候你完全猜想不到,因為我記得離世時前一天才帶牠看獸醫,獸醫當時跟我說牠至少還有一個月壽命,我那時心想只有一個月這麼少,從沒有想過有一天牠會離開我們。豈料看完醫生回家,翌日早上牠已經離世。」
阿Moon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網上寵物紀念平台的負責人,為了彌補愛犬離世的遺憾,她就決定試用應用程式,沒想到平台竟然讓她重拾與愛犬相處的回憶。阿Moon:「上載了臘腸數張相並試玩,原本都沒有期望,以為很像普通濾鏡一樣影相然後有隻狗仔出現,沒想到會度身訂造一個模型。因為模型會跟你互動,牠的動作也很逼真,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讓你紓發對牠思念的感情。」
除了協助寵物主人追思外,科技公司期望透過網上寵物紀念平台,重塑網上祭祀的價值。寵物紀念平台聯合創辦人及市場總監余卓璿:「我們公司背後意念,對社會有正面影響,以及增強、促進生命教育、生死教育的話題,是我們一個很大的意念。所以無論在市場上帶起這風氣,我們都希望用戶做多一點紀念,特別是創新的紀念,因為創新的紀念是可以持續延續下去的方法。為社會來說,我們希望帶起這風氣,同時可以做些創新,以科技輔助傳統,保留傳統之餘,我們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余卓璿強調將祭祀科技化並不會失去傳統祭祀原本的意義,「我們覺得是讓傳統以第二個方式呈現而且延伸下去,因為我們都看到下一代。傳統都是重要的,需要保留我們的中華民族對長輩的尊敬、習俗,我們都想留下來。但是否以如今完全的方式留下來?我們覺得可以有創新的空間,讓下一代更容易接受而且有興趣去延續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