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望遠鏡傳回蟹狀星雲照片 揭千年前文獻「超新星爆發」謎團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傳回蟹狀星雲的最新照片,有助解開這個超新星遺跡的歷史謎團。
公元1058年,多國文獻不約而同地記錄了一個天文現象,夜空中出現了一顆明亮的新星,其實它並非新形成的星體,反而是一顆年老恆星發生大爆炸,稱為超新星爆發。直到1758年,天文學家在同一個位置發現蟹狀星雲,就是當年爆炸後的現場,包括爆炸殘留的中子星以及四散彌漫的氣體及星塵,可以說是超新星爆發的遺跡。
蟹狀星雲距離地球6,l500光年,多年來吸引不少人研究,因為它是了解超新星的理想對象。韋伯太空望遠鏡配備的近紅外線及中紅外線儀器首次觀測蟹狀星雲,揭示這個遺跡更多的細節。以中子星為中心,中子星的脈衝磁場將粒子加速,圍繞磁力線旋轉,衍生後續的同步輻射。在韋伯的拍攝儀器下以煙霧狀物質呈現,形成蟹狀星雲的內部環狀結構。至於星雲的外圍,主要是飛散的爆炸殘骸,由脈衝產生的風繼續向外推,形成星雲邊緣的輪廓。
以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加上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新細節,天文學家有望發掘更多蟹狀星雲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