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新聞】美國麻省理工的專家研發了一部便攜式的海水化淡裝置,可以隨時將海水轉化成食水,而且不需要定期更換濾心,只要有少量電力就能夠持續運作。
提起海水化淡,通常會想到那些建在海邊大規模的海水化淡廠,不過如果人口稀少,大型基建未必符合成本效益,可惜偏遠地區的人往往是最缺乏食水的一群,所以有不少研究嘗試將海水化淡技術小型化,有需要的家庭可以自備。
最新的例子是這個手提箱,其實是個便攜式化淡裝置,按需要選擇組件,重量可在10公斤以下,需要的電力亦不高,每公升水只要用20瓦特小時、即「20火」的燈泡開著一小時,相當於0.02度電,靠太陽能板供電已足夠。只要將電動水泵擲出海面,將海水泵入機裏面處理,每一組機件用半小時便可以輸出150毫升食水。
之前的便攜化淡機一般是用過濾器,但今次這部是用通電的膜,吸走鹽分直接排出,所以不需要定期換濾芯。學者打算成立初創企業,提高化淡機的速度及能源效益,希望將來無論在偏遠地區、大小船隻,甚至行軍士兵的身邊,也可以有一部小型海水化淡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