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新聞】農業用的機器愈來愈重型,但先進的技術同時帶來隱憂,有泥土科學家指出,這些巨型機器的長期重壓,損害農地的深層土壤,長遠可能會打擊收成。
由翻鬆泥土、播種、施肥、除草到收割,現代農業每一環也有機器代勞,而且在增加產量下變得愈來愈重型,以收割機為例,在1958年,一架載滿莊稼的收割機約重4公噸,時至今日隨時重達36公噸,科技節省人力及時間,但可能伴隨隱藏代價。
美國、瑞典和瑞士的泥土學家合作發表研究,分析重型機器對泥土不同深度的壓力。
1960年代機器,每個車輪的壓力大約可以傳至50厘米深,而翻鬆泥土的深度一般亦是50厘米,所以沒有實質影響,但到2000年代,車輪對泥土的壓力穿透至深逾1米,這個深度的泥土不會被翻鬆,只會愈壓愈實,一般農作物的根,例如小麥亦會生長至這個深度,長年被壓實的深層土壤,不只阻礙根部成長,亦阻塞水分及空氣,拖低長遠收成一至兩成,巴西及澳洲是高危地區。
當然沒可能不用重型機械,學者建議避免泥土潮濕時開機,並善用衛星定位固定路線,可以盡量減少深層土壤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