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雪翎
- 2023年01月28日
新冠染疫後傳易患心肌炎 心臟保健品輔酶Q10在內地瘋搶 醫生解構有無效
新冠心肌炎|內地近日出現一股「搶購潮」,除了止痛藥、止瀉藥、尿片等貨品被一掃而空外,保健品也頓時成為目標。網上流傳染疫後容易患上心肌炎,因此,有助減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心臟保健品「輔酶Q10」(Coenzyme Q10)立即被搶至缺貨,無論網購平台或藥房都無得賣。但到底輔酶Q10是否有效預防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即看下文醫生解話。 網傳染疫後易患急性心肌炎 隨著「陽康」個案愈來愈多,不少人都擔心康復後出現併發症。內地近日流傳一種「陽過易得急性心肌炎」説法,北京安貞醫院常務副院長周玉杰在中央電視台指,大部分患者5至7日後症狀好轉,逐步康復,但亦有少數會累及心肌,一般是在感染兩周後心跳過快或過慢、胸痛、胸悶氣短、心悸、暈厥等,若症狀嚴重,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是否患上心肌炎。 輔酶Q10被瘋搶 由於心肌炎足以致命,所以消息一出,聲稱服用後可改善心臟功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保健品「輔酶Q10」隨即成為搶購目標。京東、淘寶、天貓等網購平台在產品上架後,就立即被搶至缺貨,而上海、山東、青島的多間藥房也被搶得供不應求。 淘寶有買家指自己曾經染疫,「轉陰」後心臟總覺得有一陣陣痛感,但服用「輔酶Q10」
- JL
- 2023年01月27日
一線搜查|男子新年食隔夜菜 腹痛嘔血送院 醫生揭消化道出血原因|5類食物不宜隔夜翻熱
新年期間少不免與一眾親朋戚友吃團年飯,不過豐盛的餸菜,很多時都未必吃得完,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留下隔夜再吃。日前一名內地男子因進食過年剩餘的餸菜,導致腹部劇痛,吐出大量鮮血,求醫後證實消化道大出血。有營養師提醒,有5類食物不宜隔夜加熱再食,否則有機會感染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江西一名男子於周二(1月24日)進食隔夜菜後,腹部劇痛,更吐出大量鮮血,隨後被送往當地醫院治療,結果發現是消化道大量出血。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科主任中醫師顧益表示,男子最初是嘔出普通飯菜,然後才吐出大量鮮血。 顧益指出,因為男子吃下變質的剩菜剩飯,當吃了這些變質的食物,便出現急性腸胃炎,導致賁門黏膜撕裂,從而引起消化道大出血。顧益提醒,進食隔夜飯菜前,應先留意食物有否變質,若已變質就絕不能吃。另外,剩飯剩菜必須充分加熱至100°C以上,這樣會吃得比較安全。 5類食物不宜隔夜加熱再食 尚營坊營養師黃雅婷(Anna)曾接受《有線健康》訪問,指出有5類食物不宜隔夜加熱再食,否則有機會感染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 1. 半熟蛋,例如:醬油溏心蛋、溫泉蛋。有機會有沙門氏菌感染。 2. 魚生、壽司 、生海鮮
- JL
- 2023年01月26日
新年瓜子吃多過「這份量」易牙痛 牙醫警告:或損琺瑯質致牙髓炎|附舒緩牙痛5大方法
新年少不免吃賀年食品應節,除了年糕、蘿蔔糕,瓜子亦是必吃之一,而且更會不知不覺愈吃愈多。有牙醫提醒,過量進食瓜子容易令琺瑯質磨損,甚至會造成牙裂或牙髓炎,因此要適可而止。另外,他亦分享了吃瓜子4大注意事項,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日前,台灣牙醫黃文龍在Facebook專頁發文,題為「過年嗑瓜子注意牙齒,吃少健康,吃多傷身」。黃醫生指,每逢過年都會有不少人因為吃瓜子導致牙痛而求醫。他解釋,長時間吃瓜子容易令到牙齒的琺瑯質磨損,甚至會造成牙裂或牙髓炎。另外,瓜子屬於高熱量食物,過量進食會導致熱量超標,因此提醒大眾吃瓜子時要小心牙齒,並且適可而止、量力而為。 吃瓜子4大注意事項 黃醫生就此分享了吃瓜子4大注意事項,讓大家可以吃得健康又放心。 1. 吃太多會令琺瑯質易磨損 長時間進食瓜子,容易造成琺瑯質受損,造成牙齒破裂,甚至導致牙髓發炎。黃醫生提醒,過年期間,看牙醫並不容易,如果牙齒出現問題便很麻煩,所以吃瓜子時要量力而為。 2. 瓜子超高熱量 瓜子很容易愈吃愈多,如果不控制份量,隨時會熱量超標。黃醫生指,平日常吃的醬油瓜子,每100公克便有564卡路里,一天吃30粒就很足夠。 3. 不飽和脂肪
- JL
- 2023年01月25日
腸仔、餐肉食得多 致癌風險增18% 消委會揭1種食法超高鈉|附2招減致癌物
腸仔、火腿及午餐肉,味道特別濃郁及「重口味」,不論是茶餐廳常餐或燒烤(BBQ)都十分受歡迎。消委會指出,這些加工食物會增加肥胖、高膽固醇及致癌風險等,又舉出多種早餐配搭食法,隨時會令鈉攝入限量超標,大家要小心了! 日食50克加工肉 患癌風險增18% 眾所周知,加工肉不健康,不過大家又知道會對健康造成甚麼影響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早在2015年已把加工肉歸類為「令人類致癌」的物質。每日進食50克加工肉類,患上結腸直腸癌的風險約18%! 另外,由於不少肉類罐頭都有亞硝酸鹽作防腐和保持肉類色澤之用,當人體攝入大量亞硝酸鹽,亦有可能引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使人出現頭痛、呼吸困難等。 高溫烹煮加工肉 會釋出更多化學物 消委會指出,加工肉致癌的原因,是因為食物內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而這2種物質會產生N-亞硝基化合物,當中有些會致癌。有研究亦發現,高溫烹調會促進肉類中的蛋白質與亞硝酸鹽的反應,從而形成更多N-亞硝基化合物。 另外,當利用攝氏200度以上的高溫乾熱方法,例如燒烤、乾燥、燻、焗等加工
- 大C
- 2023年01月24日
消委會|年糕如含一種成份飽和脂肪特別高?有種賀年食品既高鈉又高脂高卡路里!
2023兔年農曆新年|每逢過年又可以品嚐多款應節美食,例如年糕、蘿蔔糕、芋頭糕、笑口棗、酥角(油角)等,但這些傳統食品不少都隱藏著健康陷阱!消費者委員會過去就曾抽取市面上14款年糕、15款蘿蔔糕及芋頭糕、11款酥角及笑口棗,檢視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資料,分析食品中糖、脂肪、鈉和卡路里的含量,以下為你整理消委會報告中提到的賀年食品健康陷阱! 【糖】一件年糕=10粒方糖? 糖攝取標準與壞處:根據世衞和糧農組織建議,一般人每日攝取糖應少於人體每日所需能量的10%,以一個成年人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為例,每日攝取糖量應少於50克。而過量攝取糖分,可能會增加超重風險,亦會影響牙齒及身體健康。 消委會報告重點: 除了2款「低糖」口味年糕外,其餘12款年糕的糖含量都屬於高水平,最高一款重690克的「薑汁黑糖年糕」,標示糖含量為每100克43.2克。如將這款年糕切開6件,平均一件116 克(約 9 x 4 x 2.5 厘米)的年糕便含50克糖 ,等於約10粒方糖,進食一件已達到成年人每天可吸收糖量上限。至於15款蘿蔔糕及芋頭糕,其所標示的糖含量全都屬低水平。 【脂肪】酥角和笑口棗總脂肪含量高 脂肪攝取
- 大C
- 2023年01月23日
賀年食曲奇餅、蝴蝶酥小心高糖高鈉!曲奇加一種配料極邪惡!附消委會選購及食用5貼士
2023兔年農曆新年|過年送禮往往都會收到曲奇餅、蝴蝶酥、蛋卷和杏仁條等食品,消費者委員會曾經測試市面上58款這些餅乾甜食,發現不少都高糖或高鈉,而且不少樣本的實際含量與營養標籤上顯示差距極大,不能盡信,消委會同時提供了5個選購及食用貼士。 9成樣本都高糖 曲奇加朱古力極邪惡 根據世衞建議,成年人每日宜攝取2,000千卡能量,每日攝取糖量則應少於50克。消委會於該次測試中發現,58款樣本中的48款,每100克都含超過15克糖,超過食安中心的「購物指南卡」的「高糖」食物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朱古力味曲奇樣本的平均糖含量最高,每100克的平均糖含量為33.4克。當中糖含量最高的一款朱古力味曲奇樣本,每100克含糖43.3克,達到每日攝取上限(50克糖)的8成。 蝴蝶酥/千層酥鈉含量高 世衞建議成年人每日鈉攝取量應少於2,000毫克(即約5克鹽),如果你以為甜食不含鈉可放心食用就錯了!消委會該次測試發現,附有營養標籤的預先包裝樣本中,蝴蝶酥及千層酥平均鈉含量是各組別中最高,每100克含470毫克,接近食安中心的「購物指南卡」的「高鈉」水平,即每100克食物含超過600毫克鈉。 消委會5個選
- 雪翎
- 2023年01月21日
食生牛肉後男子腸痛 服杜蟲藥排2米「恐怖寄生蟲」 5大感染寄生蟲症狀
生食牛肉可感染寄生蟲!泰國一名男網紅因經常吃生牛肉而感染寄生蟲,他服用杜蟲藥後,肛門排出一條約2米長的白色寄生蟲,十分恐怖。本港衞生署曾指出,感染寄生蟲後會出現5大健康問題,輕則腹瀉嘔吐,重則可造成嚴重併發症。 吃生牛肉排出2米寄生蟲 根據泰國媒體報導,當地一名28歲的男網紅Amarit Chuetamuen在其抖音帳號「tex2499」分享排出寄生蟲經歷。Amarit經常進食一種用生牛肉片配上辣醬的菜式,在過去3年也沒有腸痛不適,不過他日前就拍片表示自己服用杜蟲藥後,下身突然有不明東西滑落,後來更驚見肛門排出一條約2米長的白色寄生蟲。他指該條寄生蟲是縧蟲,感染原因是常吃生牛肉所致,因此他提醒喜愛生肉的人要盡量避免再吃,以免受寄生蟲感染。 縧蟲會寄生人體小腸內 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Amarit所感染的縧蟲體形扁平,可長至6米以上,身體有節,呈白色或淺黃色。縧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內,蟲卵經糞便排出體外。如蟲卵被豬或牛吃下,會在其體內生長為縧蟲囊,附在豬、牛體內。此外,有些縧蟲的幼蟲可以存在於淡水魚和海水魚。人若進食了未經煮熟的受污染豬肉、牛肉或魚,便可能受感染。 感染寄生蟲5大症狀 寄生蟲
- PL
- 2023年01月20日
腸胃炎3大禁忌|肚痾食白粥原來超錯!即服止瀉藥反令病毒留體內 醫生講解腹瀉正確飲食
腹瀉、肚痾、拉肚子|患腸胃炎時上吐下瀉,連帶胃口也差了,不少人此時會選擇吃比較清淡的食物,例如白粥,又或者喝運動飲品以緩解不適。不過,有醫生指出,原來腸胃炎患者只吃白粥,不利腸道修復,另外飲含糖的運動飲品亦可能加劇肚瀉問題。即看腸胃炎3大禁忌,以及如何正確飲食加速復原。 腸胃炎禁忌1.只吃澱粉類 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在YouTube節目《江P醫件事》中指出,不少人患上腸胃炎後,很多時都會只吃白麵包或白粥,不過他指此舉或會讓肚痛加劇。他解釋,澱粉類食物較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當澱粉消化時,胃酸或會分泌過多,導致胃潰瘍或加劇腸胃炎帶來的不適。 他補充,腸黏膜受損後修復,需要蛋白質復原,如果患者單吃澱粉類食物,對於腸黏膜修復不利,反而會延長腸胃炎的復原時間。他建議大家除了吃澱粉類食物,還記得加入蛋白質,例如瘦肉或魚肉等。 腸胃炎禁忌2.即服止瀉藥 至於如果確診患上腸胃炎時,吸收益生菌是否有效?江坤俊說理論上有效,但患者需要吃的份量要很多。另外,有些患者覺得一遇上肚瀉,便立即服用止瀉藥。 江坤俊就提醒,若一日內拉肚子次數不超過5次,都不建議服用止瀉藥,原因是拉肚子是身體保護機制,拉肚子時體內的細菌及
- JL
- 2023年01月19日
敷面膜禁忌|內地女敷20分鐘險面癱 醫生警告1情況別敷Mask:會刺激神經系統
敷面膜可以為皮膚保濕、紓敏,是女生護膚的重要一環。不過原來敷Mask都有學問,如果在不適當的時間敷面膜,後果可以很嚴重。一名少女發燒時敷面膜,誤以為有助降溫,結果20分鐘後整片面膜變得又乾又硬。醫生警告,發燒時敷面膜會影響退熱,甚至引發顏面神經症狀,隨時面癱。 據內地傳媒報道,內地長沙一名少女發燒時敷面膜,以為此舉能有助降低身體溫度,從而達到退燒的功效,同時亦能打開毛孔讓皮膚吸收精華。未料敷了20分鐘後,整片面膜竟變得又乾又硬,硬得像一個立體面具般,少女更笑言:「直接燒乾了。」 胸科醫院方麗萍醫生解釋,發燒是免疫系統及體溫控制系統的雙重調節,它不但是一種症狀,同時亦是身體對感染的一種保護性反應。醫生警告,發燒時敷面膜,會抑制皮膚出汗機制,影響發熱,而品質差劣的面膜更會造成皮膚感染。另外。由於發燒時皮膚溫度較高,若敷冰涼的面膜更會刺激神經系統,有機會引發顏面神經症狀,嚴重或會面癱。醫生再三提醒,切勿在發燒時敷面膜。 發燒4大禁忌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若不幸確診,可能會出現咳嗽、流鼻水,甚至發燒。當身體出現發熱症狀時,便要多加注意,醫生就此整合了4大禁忌,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1. 避免飲用酒
- i-Cable
- 2023年01月19日
音樂助青少年走出困局 新型治療提升重度抑鬱治療效果
當有人突然說「我個腦溶晒」、「我啲內臟消失咗」,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情景,卻是部分抑鬱症患者出現幻覺及妄想症狀時的寫照。近年社會出現動盪和疫情,青少年因缺乏人生經驗,往往在情緒上首當其衝,成為最受影響的一群。精神科專科傅子健醫生表示:「個別較嚴重個案,若缺乏適切治療而導致病情失控,便可能會發展成抑鬱症。患者不僅情緒長時間維持低落,更會出現生理上的改變。」醫生寄語年輕人多傾訴及主動求助,這亦正正是醫生參與非牟利組織利民會《靜音說故事分享會》活動的初衷。 自我摸索建立形象 身心挫折影響情緒 踏入青少年期,身心都不斷快速成長。身體發育需要均衡營養和充足鍛煉。而心理層面的成熟則須透過經歷和社交,在不斷探索下建立和塑造自我。在荷爾蒙的作用下,青少年的情緒往往容易變得波動。加上開始步入成年,難免凡事渴望享有更多話語權。當遇上衝突時,若缺乏適當溝通,令想法不被接受或理解,負面情緒便開始累積,甚至在朋輩間蔓延。傅醫生補充:「現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線上化,若青少年太依賴手機表情符號去表達心情和想法,會令溝通變得過份簡單且極端,缺乏細膩的情感表達,最終反而導致更多的溝通誤會,是其中一個導致情緒問題的主要元兇。
- JL
- 2023年01月18日
胰臟癌|大便經常沖不走 醫生揭男子1個壞習慣導致 不正視恐患胰臟癌|附5大預防方法
大便的顏色、形狀等,都可以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大家沖廁前會留意自己的便便嗎?原來如果經常沖不走亦可能是警號!有醫生分享個案,一名40多歲男子,發現大便經常都沖不走,結果揭發是因慢性胰臟發炎所致,醫生警告,如果置之不理,會增加罹患胰臟癌的機會。 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在Facebook專頁分享個案,指一名40多歲的男子交友甚廣,平日有很多聚餐,有次與朋友聚餐,去完廁所後,沖水沖了2次仍沖不下去,由於當時酒酣耳熱,於是未有理會。而其友人正好是下一位如廁的人,一出來便嗆他「你怎麼這麼不愛衛生,上廁所沒沖乾淨,我還幫你沖,但為什麼你的大便都沖不下去?」 此時該男子才意識到身體狀況異常,前往求醫。而他可能是因為平常攝取太多酒精,已經開始有慢性胰臟發炎的狀況,而且愈來愈嚴重,在家中排便甚至要沖4至5次才能將大便沖走。醫生向他警告,如果慢性胰臟發炎的狀況置之不理,會增加患上胰臟癌的機會,加上男子家族有胰臟癌的病史,於是被嚇得開始戒酒。 醫生指,該名男子過了4、5年後再度回診就醫,表示自己再次出現脂肪便的狀況,擔心患上胰臟癌。醫生為他檢查後一切正常,了解後得知是因為他換了工作,經常將午餐放到晚上才吃,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