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i-Cable
- 2023年04月12日
新冠症狀因人而異 成藥非針對病毒 及早求醫診治減不適
氣溫18度,本應是清風送爽的日子,但當時確診新冠肺炎的王小姐憶述:「確診時嚴重發冷,全身顫抖,18度天氣下需要穿4件衣服,用上電熱毯才可勉強入睡。」而令王小姐大惑不解的是,她沒有咳嗽、喉嚨痛等「典型」新冠症狀,再加上她已年約60歲,因此憂慮新冠病毒引發其他併發症。症狀持續了兩天後,她明白單靠服用成藥並不能針對病毒,求診後醫生為她處方抗新冠病毒口服藥,以盡早緩解不適。 新冠症狀不似預期 難耐發冷骨痛 由於王小姐沒有咳嗽、喉嚨痛,她起初不以為意,以為只是轉天氣著涼,完全沒有將發冷、骨痛與新冠肺炎拉上關係。由於病況一直未見好轉,故聽從朋友建議進行快速測試,豈料出現「兩條線」。她一直持續發冷,骨痛的情況更全身蔓延,嚴重影響睡眠質素,難以安睡。王小姐形容:「從來沒有試過病得如此辛苦。」 抗新冠病毒口服藥「治本」減不適 臥床一晚的王小姐病徵未見改善,開始心感不妙,恐病情持續會導致併發症,便決定求診。王小姐獲醫生處方5天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療程,醫生亦解釋新冠症狀因人而異。王小姐指出:「服藥後約兩天,症狀漸漸減退,心中的擔心亦隨之消失。現來回想起來,自己因為不適而方寸大亂,終明白『病向淺中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晚期前列腺癌生得慢冇有怕?慎選治療助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睪丸酮是形成和維持男士性徵的關鍵荷爾蒙,而對於前列腺癌細胞而言,睪丸酮更是生存的必要元素。由於睪丸酮會刺激前列腺癌細胞生長,因此抑制此男性荷爾蒙是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案。不過泌尿外科專科何國樑醫生指出:「當睪丸酮處於低水平,會影響體內不同機制,導致血糖、身體脂肪量上升,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醫生須視乎患者的身體情況安排治療,例如考慮較少機會引起心血管問題和相關死亡風險的荷爾蒙針劑,再配合生活上的調整,讓患者減低在抗癌期間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前列腺癌發展較慢 醫生籲勿掉以輕心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較少機會出現明顯症狀,所以一般較難在早期階段及時發現,不少患者確診時不幸已屬於晚期,代表癌細胞已擴散。何醫生補充:「前列腺癌的生長及發展速度一般較其他癌症緩慢,根據統計資料,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達3至4成或以上。」但這並不代表患者可掉以輕心,必須依從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盡快令癌症受控。晚期患者主要以針劑及手術抑制荷爾蒙要控制前列腺癌,臨床上會從抑制睪丸酮入手,直接截斷刺激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訊號,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和針劑藥物。何醫生表示:「95%男性荷爾蒙由睪丸分
- i-Cable
- 2023年03月17日
早期腎癌難察覺 微創局部切除手術助保腎臟功能
腎臟「身兼多職」,既可幫助排走新陳代謝的廢物,又可分泌荷爾蒙,以控制血壓,並平衡體內電解質及鈉質等。早期腎癌難以被發現,不少患者在腫瘤大至7厘米以上才出現病徵,如排出血尿、腰間出現硬塊及腰痛等,可能已屬晚期腎癌。不過,晚期腎癌並非代表只能坐以待斃,現時亦有較先進手術有助延長患者壽命之餘,對其腎功能傷害亦可減至最低。 腎癌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 腹腔鏡腎切除手術助減輕腎功能損耗泌尿外科專科鄭冠中醫生指:「腎癌的外科手術主要分為局部及全腎切除,醫生會考慮腎腫瘤的大小及患者的身體狀況等,以決定手術方案。」如果腫瘤大至7厘米或以上,一般而言則會以全腎切除為主;針對小於4厘米或屬良性的腫瘤,醫生便會考慮局部腎臟切除手術,以保留患者大部分腎臟組織,亦可將手術對患者腎功能的影響減至最小。無論局部或全腎切除手術,臨床上均可使用腹腔鏡進行,腹腔鏡腎切除手術亦是其中一種微創手術。鄭醫生解釋:「由於腎臟充滿血管,而進行手術期間須阻斷血管,因此手術時間不能持續太長時間,可謂爭分奪秒,而運用機械臂及微創方式正正有助縮短手術時間,減低手術風險。」進行微創手術時,醫生會在患者的腹部開大約4至5個1厘米大的切口,並在腹腔
- i-Cable
- 2023年02月22日
荷爾蒙治療助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降男性荷爾蒙 心血管病患者治療注意事項
不少男士遇到排尿問題,都會覺得是年紀漸大的「必經之路」。不過排尿不清、排尿緩慢及小便帶血絲等情況亦可能是患上前列腺癌的警號。泌尿外科專科林沛泓醫生表示:「一旦前列腺癌擴散至骨骼等位置,患者除了出現排尿問題外,亦可能會感到脊骨刺痛或腰痠背痛等。」雖然前列腺癌擴散範圍甚廣,但現時亦有不同治療幫助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當制訂治療方案時,醫生會因應不同的考慮因素,決定合適的方案。 不同荷爾蒙治療幫助達至晚期前列腺癌治療目標 由於晚期前列腺癌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一般都難以根治,醫生會以紓緩病情及延長壽命為主要治療目標,而最常採用的便是荷爾蒙治療,包括睪丸切除手術及針藥治療。林醫生指:「超過9成男性荷爾蒙由睪丸分泌,而男性荷爾蒙的半衰期短至20分鐘,因此當兩側睪丸被切除後,便能迅速抑壓男性荷爾蒙,有效減輕前列腺癌生長帶來的病徵,達至長遠控制病情的效果。」 雖然睪丸切除手術能夠「一了百了」,但難免為患者帶來心理壓力,亦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進行手術。醫生或會考慮以不同針藥,包括促黃體素釋放激素促動劑(LHRH agonist)及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LHRH antagonist),以壓抑
- i-Cable
- 2023年02月15日
前列腺癌、良性增生易混淆 合併治療助晚期患者緩惡化延壽命
前列腺癌在眾多癌症中,屬於發展相對較慢的腫瘤,而且早期病徵不明顯,容易與良性前列腺增生混淆,難以察覺。這或致本港於2020年大約有一半前列腺癌新症,確診時已屆第三至四期,腫瘤已不只影響前列腺,更漸漸擴散至身體各部分。針對晚期前列腺癌,荷爾蒙治療擔當重要角色,但臨床腫瘤科專科林河清醫生指,前列腺癌細胞有機會對單一傳統荷爾蒙治療產生抗藥性,令治療失效。幸而,近年不少臨床研究顯示,將傳統荷爾蒙治療、新式荷爾蒙口服藥及化療作合併治療組合,能有效緩減病情惡化,延長壽命。 家族病史及飲食習慣為風險因素 前列腺癌有不同風險因素,包括有家人曾經患上前列腺癌、吸煙或多紅肉和多脂肪的飲食習慣等。林醫生補充:「有部分食物可以產生輕微的保護作用,例如含蕃茄紅素的蔬菜和花科類食物,亦有臨床研究顯示,常喝咖啡或進食大豆類製品人士患前列腺癌的機會會輕微較低。」 與良性增生症狀相似 患者易忽視病情 早期前列腺癌與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徵相似,兩者均會出現下尿道症狀,包括小便頻密、夜尿多、小便赤痛等,患者一般難以察覺辨別。要判斷是否前列腺癌,臨床上醫生可以安排多項檢查,包括肛門指檢,即經肛門檢查前列腺有否出現腫脹
- i-Cable
- 2023年02月06日
炎症性腸病患者跌入肚瀉輪迴 Can’t Wait Card望助社會理解患者之急
「人有三急」乃人之常情,但如果無時無刻都有腹痛及腹瀉的感覺,便是一大長期困擾。克隆氏症患者Oscar分享自己在幾年前確診的經歷,回想起到處尋找洗手間,甚至失禁的日子,他都歷歷在目。香港炎症性腸病學會會長暨腸胃肝臟科專科陳智曦醫生指:「炎症性腸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分為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兩大類,患者會經常腹痛及腹瀉。」現時醫學界仍未找到炎症性腸病的成因,但飲食習慣、壓力及遺傳等均有機會導致患者免疫系統失調,以致錯誤攻擊腸道,並引發炎症性腸病。外國已紛紛設法提高大眾意識,如讓患者隨身帶備Can’t Wait Card,讓大眾知道其急切的需要,希望幫助患者病發時盡快得到支援。 患者無間斷腹瀉 構成嚴重心理壓力 Oscar分享病情最嚴重時,每次便意都來得十分急,必須立即找到洗手間,否則或會失禁。陳醫生補充:「有患者曾分享自己一天或需進出洗手間高達20次,極之困擾。由於克隆氏症影響整個消化系統,因此除了腹瀉問題,患者還會有瘻管、腸道閉塞及臀部發炎或含膿等問題。」 炎症性腸病患者大多於20至30歲期間確診,當中以男性為主,而他們正值求學或事業拼搏期,此病大大影響其生活。陳醫生稱:「有部分患
- i-Cable
- 2023年01月19日
音樂助青少年走出困局 新型治療提升重度抑鬱治療效果
當有人突然說「我個腦溶晒」、「我啲內臟消失咗」,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情景,卻是部分抑鬱症患者出現幻覺及妄想症狀時的寫照。近年社會出現動盪和疫情,青少年因缺乏人生經驗,往往在情緒上首當其衝,成為最受影響的一群。精神科專科傅子健醫生表示:「個別較嚴重個案,若缺乏適切治療而導致病情失控,便可能會發展成抑鬱症。患者不僅情緒長時間維持低落,更會出現生理上的改變。」醫生寄語年輕人多傾訴及主動求助,這亦正正是醫生參與非牟利組織利民會《靜音說故事分享會》活動的初衷。 自我摸索建立形象 身心挫折影響情緒 踏入青少年期,身心都不斷快速成長。身體發育需要均衡營養和充足鍛煉。而心理層面的成熟則須透過經歷和社交,在不斷探索下建立和塑造自我。在荷爾蒙的作用下,青少年的情緒往往容易變得波動。加上開始步入成年,難免凡事渴望享有更多話語權。當遇上衝突時,若缺乏適當溝通,令想法不被接受或理解,負面情緒便開始累積,甚至在朋輩間蔓延。傅醫生補充:「現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線上化,若青少年太依賴手機表情符號去表達心情和想法,會令溝通變得過份簡單且極端,缺乏細膩的情感表達,最終反而導致更多的溝通誤會,是其中一個導致情緒問題的主要元兇。
- i-Cable
- 2022年12月27日
晚期前列腺癌治療副作用 患者應如何應對?
前列腺癌是其中一種常見男士癌症,初期病徵未必十分明顯,並有機會與其他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混淆,容易令患者因警覺性不足而延誤診治。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因出現病徵而求診時,有機會已惡化至晚期。臨床腫瘤科專科施俊健醫生指出 :「晚期前列腺癌即已出現擴散,猶幸現時有不同治療方案,助患者改善病情及維持生活質素。」 降低男性荷爾蒙水平助減癌細胞活躍度 晚期前列腺癌一般較難根治,治療方向會偏向紓緩治療。前列腺癌細胞會受患者自身分泌的男性荷爾蒙(睪丸酮)刺激,而進一步生長及擴散。一般而言,如可壓抑體內的睪丸酮分泌,癌細胞便會因失去養分而減慢或暫停生長,病情的惡化速度亦因而減慢。施醫生解釋:「荷爾蒙治療是前列腺癌的基本治療方案,令患者可以保持生活質素。」 減低男性荷爾蒙水平的方法一般可分為手術和荷爾蒙針劑藥物,以手術方式切除兩邊睪丸可從源頭降低體內的睪丸酮水平,惟部分患者有機會因失去部分性徵而造成心理壓力。荷爾蒙針劑藥物可分為促黃體素釋放激素促動劑(LHRH agonist)及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LHRH antagonist)兩種。兩種藥物的整體療效相若,用藥後一個月可降低睪丸酮水平接近9成,然而患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衣服遮蓋皮膚恐加劇銀屑病 生物製劑助光滑皮膚「重見天日」
銀屑病使患者身上出現紅腫斑塊及白色皮屑,嚴重影響患者外觀,不少人看到患者的患處都可能會退避三舍。根據香港銀屑病友會調查,約7成患者曾遭歧視,但其實銀屑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不具傳染性。皮膚科專科胡惠福醫生指:「除影響心理外,銀屑病更可能引發不同共病,故患者須及早求醫,對症下藥。」 銀屑病影響上班族 病情嚴重或引發共病 銀屑病為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體內的T淋巴細胞錯誤攻擊自身組織,致產生大量發炎細胞因子,患者生活壓力大及睡眠不足等,均會使免疫系統變差及病情惡化。銀屑病會使身體較粗糙部位,如手肘、膝蓋或腰間等經常磨擦的位置出現紅腫及白色鱗屑,而患處邊界會較明顯。銀屑病發病高峰期分別為10至20多歲及50多歲。年輕患者大多正值事業拼搏期,當患處蔓延至衣物難以遮蓋的部位,如指甲變形及頭皮屑變多等,或使上班族患者出現尷尬情況,尤其對於需要見客的患者而言,或會擔心外觀可能會影響客戶觀感。胡醫生指:「除影響日常生活外,銀屑病有機會引發共病,使患者患上虹膜炎或炎症性腸病,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當中以銀屑病關節炎最常見,影響三分之一的銀屑病患者,使患者十分困擾。」 醫生按嚴重程度 制訂不同治
- i-Cable
- 2022年12月21日
打破「濕疹痕醒宿命」 口服標靶藥助免痕醒「一覺瞓天光」
踏入秋冬,皮膚容易變得乾燥痕癢,可能是濕疹發作的警號。皮膚科專科胡惠福醫生指:「病情嚴重的濕疹患者除了感到痕癢外,患處甚至會冒起小水泡、脫皮及滲液,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睡眠質素。」一旦濕疹過於嚴重,外用藥膏亦未必有效,猶幸患者可選擇一些新式藥物,如生物製劑或口服JAK抑制劑,幫助「一覺睡天光」,養精蓄銳迎接新一天。 濕疹成因多與環境有關 病情影響患者生活質素 濕疹為慢性皮膚炎,由身體免疫系統失調所致,皮膚患處會變得乾燥、痕癢及紅腫,甚至出現小水泡、滲液及脫皮的情況。在香港,異位性皮膚炎為常見的濕疹,大部分患者於5歲前發作,患處大多在身體皺摺位置,如手肘及膝蓋內側等。胡醫生指:「濕疹成因與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因素有關,接觸致敏原如牛奶、海鮮、塵蟎、霉菌及動物毛髮等、極端天氣及轉季日子都容易使濕疹發作。」這些因素令皮膚變弱,容易流失水分,慢慢變得乾燥。 由於皮膚長期痕癢,患者可能會徹夜難眠,使他們難以集中精神,大大影響其工作及學業,情緒亦會因而受困擾。患者一旦抓破皮膚,可能導致細菌感染,胡醫生補充:「嚴重的話,甚至引發紅皮症,患者全身有超過9成皮膚有紅腫及滲液的情況。」 新型藥物助快速紓緩
- i-Cable
- 2022年12月19日
心血管疾病與前列腺癌治療有關係?接受治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不少男士遇上排尿不清及尿頻等情況,都認為是年紀漸長所致而不以為然,但這些排尿問題可能是患上前列腺癌的警號。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20年確診患上第4期前列腺癌的患者佔整體患者32.4%,比2019年增加約7%。雖然現時的荷爾蒙治療有助紓緩晚期前列腺癌病情,惟具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須注意其副作用,以選擇合適治療方案。 部分前列腺癌惡化速度慢 早期無明顯病徵難被發現 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齡中位數為71歲,泌尿外科專科簡煒文醫生指:「部分前列腺癌惡化速度慢,早期亦沒有明顯病徵,有研究發現90歲或以上男士中,有超過5成體內均有前列腺癌細胞,但未被發現,甚至離世前都不知自己患癌。」 不過仍有約3成患者屬第1及2期前列腺癌,其體內癌細胞仍未擴散,採取的治療亦與晚期患者不一。假如患者較年長,而前列腺癌惡化速度較慢時,醫生會監察患者病情及考慮使用保守治療。相反,如果患者較年輕,前列腺癌惡化速度較快,醫生或會以電療或手術根治癌症。根據癌症影響的範圍,個別患者也許適合透過前列腺局部治療,控制癌細胞,減低治療相關的併發症。 晚期患者須考慮多方面因素 選擇合適荷爾蒙治療 簡醫生表示:「由於晚期前
- i-Cable
- 2022年12月09日
休息無助改善腰背痛 生物製劑可紓緩強直性脊椎炎
腰痠背痛是很多都市人的常見痛症,但導致腰痛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因過度疲勞或扭傷外,亦有機會是由系統性疾病造成,如脊椎關節炎,嚴重更會演變成強直性脊椎炎,一旦患者的背部完全僵硬,便不能逆轉。風濕病科專科陳柏滔醫生指出:「患者一旦錯過治療黃金期,就難以紓緩患處的發炎情況,使病情一直惡化。」 強直性脊椎炎有別一般腰痛 嚴重可引發共病 脊椎關節炎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發炎因子會持續攻擊脊椎。晚期脊椎關節炎會造成強直性脊椎炎,破壞患者脊椎關節。有別於一般腰痛,強直性脊椎炎患者的腰背痛楚會持續3個月以上,休息反而會加劇痛楚,有部分患者甚至出現晨僵,即睡醒後腰背變得僵直。 陳醫生表示:「強直性脊椎炎多以問症及臨床檢查作診斷,有研究發現此病與遺傳基因B27有關,因此醫生亦透過驗血檢測B27基因陽性比率及發炎指數。此病一般不難發現病徵,不過仍需視乎患者對此病的警覺性,假如他們把腰背痛當作一般扭傷或退化,可能會因忽視而延誤診治。」一旦病情惡化,一些簡單動作如彎腰及轉身等都無法做到,當脊椎受破壞或有新的骨質增生,令脊椎融合,病情便無法逆轉,長遠或會影響胸椎及肋骨,導致呼吸困難。另外,強直性脊椎炎可能會引發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