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JL
- 2022年12月29日
新冠肺炎病徵|喉嚨痛、發燒患新冠、感冒定流感?症狀/潛伏期/後遺症差別看清
新冠肺炎|每當出現喉嚨痛、咳嗽,大家都很擔心自己是否「中招」。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加上入秋,流感季節快將來臨,到底如何分辨新冠肺炎和流感、感冒?即睇以上三者的症狀、潛伏期、痊癒期和後遺症等。 症狀: 新冠肺炎 最常見病徵包括:發燒、乾咳及感到疲乏。其他病徵包括:喪失味覺或嗅覺、鼻塞、結膜炎、喉嚨痛、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皮疹、噁心或嘔吐、腹瀉、發冷或暈眩。 流感 最常見病徵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頭痛;亦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等。 感冒 感冒的症狀相對輕微,最常見症狀包括:喉嚨痛、咳嗽、鼻塞流鼻涕,不太會發燒、肌肉痠痛、腹瀉和嘔吐。 由於新冠肺炎和流感的症狀相似,如出現以上病徵,可以先進行快速測試以確認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如結果陰性,可再到醫院診所求醫檢查是否患上流感。 台灣兒科醫生林應然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亦曾指出,要分辨新冠肺炎和流感,除了使用快速測試,亦可憑以下兩大關鍵。第一,觀察近期有否接觸過新冠肺炎或感染流感的患者,因有接觸史而感染同樣病毒的機會較大。第二,如最近幾個星期或1、2個月內曾確診新冠肺炎,再次重複感染的機會也相對較少。 潛伏期: 新冠肺炎 現時對潛伏
- Cory
- 2022年12月28日
一線搜查|新冠確診後喉嚨多痰 痰液吞落肚會滋生細菌難康復?醫生拆解正確處理方法
新冠患者可能會有咳嗽、痰多症狀,當痰液一直咳吐不出來時,有人會選擇將它吞落肚。究竟痰液吞落肚會令病菌滋生嗎?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有線健康》訪問時指,拆解吞下痰液會否滋生細菌?會否造成二次感染? 醫生:痰液是人體自然防禦機制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痰液是人體的自然防禦機制。由於我們日常呼吸時,會吸入大量微粒和微生物等外來污染物,氣管便會分泌出一些黏液,幫助我們排出細菌、病毒,並保持氣管和肺部健康,因此痰液是正常分泌物。 胃部是天然強酸殺菌場 不少人覺得將痰液吞回去非常噁心,更擔心將充滿細菌的痰液重新吞回去,會導致病菌再度滋生,感染後難以康復。其實,吞下的痰液會經食道進入到胃部,而人體胃部是天然的強酸殺菌場,低pH值的胃酸可將痰液中的絕大多數病原體殺死。梁子超表示,人體胃部中的胃酸和酵素等,可以有助化解細菌,因此吞痰不會導致病菌滋生。 一種情況下最好咳出痰液 那麼咳出的痰吐掉還是吞回去比較好呢?梁子超認為兩者均可行,但他提醒,若出現發炎情況,例如咳出黃色濃痰就最好吐出,以免阻塞氣管和影響肺部。他又表示,大家吐痰時應遵守咳嗽禮儀。痰液要用紙巾包妥並放進有蓋垃圾桶,又或者小心將
- i-Cable
- 2022年12月27日
晚期前列腺癌治療副作用 患者應如何應對?
前列腺癌是其中一種常見男士癌症,初期病徵未必十分明顯,並有機會與其他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混淆,容易令患者因警覺性不足而延誤診治。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因出現病徵而求診時,有機會已惡化至晚期。臨床腫瘤科專科施俊健醫生指出 :「晚期前列腺癌即已出現擴散,猶幸現時有不同治療方案,助患者改善病情及維持生活質素。」 降低男性荷爾蒙水平助減癌細胞活躍度 晚期前列腺癌一般較難根治,治療方向會偏向紓緩治療。前列腺癌細胞會受患者自身分泌的男性荷爾蒙(睪丸酮)刺激,而進一步生長及擴散。一般而言,如可壓抑體內的睪丸酮分泌,癌細胞便會因失去養分而減慢或暫停生長,病情的惡化速度亦因而減慢。施醫生解釋:「荷爾蒙治療是前列腺癌的基本治療方案,令患者可以保持生活質素。」 減低男性荷爾蒙水平的方法一般可分為手術和荷爾蒙針劑藥物,以手術方式切除兩邊睪丸可從源頭降低體內的睪丸酮水平,惟部分患者有機會因失去部分性徵而造成心理壓力。荷爾蒙針劑藥物可分為促黃體素釋放激素促動劑(LHRH agonist)及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LHRH antagonist)兩種。兩種藥物的整體療效相若,用藥後一個月可降低睪丸酮水平接近9成,然而患
- Cory
- 2022年12月27日
便秘|狂食菜都無用!醫生拆解5大便秘原因 農藥、抗生素吃太多有關|附4招預防
大家有沒有經歷過便秘?排便次數一週少於3次,糞便太硬/太小等情況都屬於便秘。而一般來說,最常聽到的改善方法都是多吃高纖維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和穀物。但為甚麼有些人卻吃極都沒有用?台灣醫師提到有5個原因,例如不夠水、吃太多抗生素和農藥等,都會令我們出現排便困難,即看下文了解。 便秘影響情緒和食慾 台灣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指,便秘的定義是指排便次數變少或排便困難的情況。一個禮拜排便次數少於三次,或有其他排便問題像是疼痛、肛裂都可以稱為便秘。李思賢說便秘是臨床上最常見,同時最難處理的病症。若無法正常排便,大便會我們在體內「腐爛」、製造有毒物質,不只影響情緒和食慾,還會間接影響我們的其他健康。 5個原因致便秘 由於大便有7成都是腸內菌的屍體,而腸內菌吃的是纖維,因此想要改善便秘問題,最常的建議就是多吃纖維。可是有些人卻吃極都沒有用,李思賢就歸納了以下5個原因: 便秘原因|【1】脫水 即使有攝取足夠纖維,若一天的水喝不夠還是很大可能會便秘。而要改善這問題,基本上多喝包括茶和咖啡在內的水分便可。 便秘原因|【2】吃太多抗生素和農藥 李思賢說,抗生素
- 雪翎
- 2022年12月26日
失眠人士救星|日本Twitter瘋傳「愛麗絲睡眠法」 6步幫你10分鐘入睡 網民讚神奇
失眠人士有福了!日本Twitter早前瘋傳一款由漫畫家おのでらさん自創的「愛麗絲睡眠法」,不少網民表示十分有效,效仿之後立即改善了失眠問題,而且做法簡單,10分鐘內就可入睡,即到下文看6個入睡步驟。 6步幫你10分鐘入睡 漫畫家おのでらさん表示自己一直受失眠問題困擾,但自從創造了「愛麗絲睡眠法」後,就沒有再失眠。所以他決定把這個睡眠法畫成漫畫,上載到Twitter向大家分享,帖文隨即被網民瘋傳,留言大讚相當有效。 ↓↓↓↓↓6個步驟如下↓↓↓↓↓↓ 【1】在平坦的床舖上盤腿坐下,身體保持不動。 【2】閉上雙眼,將呼吸頻率調整到與平時睡覺一樣,想像自己已經睡著。 【3】最重要的步驟是停止任何思考,雖然保持1分鐘不思考是很難的事,通常到20秒時就會出現下圖畫面,但若果腦袋仍是空白一片,就可以隨便想像一樣東西。 【4】不顧腦袋出現甚麼,只需要繼續集中在出現的東西,不要想其他事情。 【5】如果突然回神,像平時做白日夢回神一樣,有種好像淺眠後醒來的感覺,就可以開始躺進被窩裡睡覺。 【6】躺好後重複步驟1-5,直到成功入睡。 很多網友學習「愛麗絲睡眠法」後,都表示超容易成功入睡,而且連續做一星期後
- 大C
- 2022年12月25日
凝膠指甲油|消委會Gel甲前要知12件事 剪走指甲邊死皮、連續Gel甲就錯了?
Gel甲、美甲、凝膠指甲油|Gel甲大受愛美的女士歡迎,不過Gel甲所用物料和技術是否安,消費者未必知道。香港消委會早前便提醒Gel要注意安全,並綜合海外研究結果和香港醫學會代表、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的意見,列出12個消費者Gel甲前應該要知道重點。 Gel甲有兩種主流 消委會於2022年12月發表的報告指,近年兩種Gel甲方式最受歡迎出現,分別是「soak off gel」(又稱soft gel)及「hard gel」(又稱acrylic gel)。「soak off gel」好處是不需要打磨真甲,製件時使用的是水溶性樹脂指甲油,甲油密度低、黏力強,而且質地較厚身,用家易於掌握,所以可在家中製作,其後只需用卸甲水浸泡便可卸除。不過,「soak off gel」一般持久度較低,只約1至2星期。 另一種「hard gel」好處是可以延長指甲的長度,並且能夠維持長時間,大約2星期至1個月,不過製作過程較為複雜,需要專業美甲師打磨指甲,製作時要使用粉末聚合物和液體單體,又要美甲師去卸甲,較為不便。 【1】甚麼人不適宜Gel甲? 曾有海外研究指Gel甲專用的指甲油對孕婦的風險不大,但孕婦要留意
- Cory
- 2022年12月23日
新冠確診|細細粒信傳言確診後3天不洗澡 油頭垢面臭到被狗嫌棄 醫生解構真相
外號「細細粒」的藝人陳嘉佳,近年成為抖音播主,並受到內地網民喜愛。最近內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細細粒日前亦於抖音上透露自己確診,但影片中的她油頭垢面,面容非常憔悴。原來她誤信內地傳聞指「陽了不能洗澡」,已3天沒有洗澡。病懨懨的她說自己的狗都都被她臭吐了,更向網民請教如何不洗頭亦不會出頭油的方法。確診新冠後真的不能洗澡嗎?即看下文醫生解構確診洗澡真相。 3天沒洗頭、洗澡 細細粒:我的狗也被我臭吐了! 12月21日,細細粒於抖音上透露自己確診新冠肺炎。影片中只見她面容憔悴並且油頭垢面,她表示:「今天是我陽了的第二天,所有人都跟我說陽性不能洗頭、洗澡,不然毛孔會擴張。」接著她指自己已經三天沒洗頭、沒洗澡,更說:「我的頭油到……我的媽呀!我的狗也被我臭吐了!」。 網民勸不應迷信 三天沒洗頭、洗澡的她看上去非常憔悴,更問網民:「我在想,有甚麼辦法可以不洗頭、不洗澡,但是頭不要那麼油呢?你們陽了以後有沒有洗頭、洗澡啊?!」不少網民都勸喻細細粒不應迷信,留言提醒她保持個人衛生才能阻擋病毒,應注意保暖和多補充營養,若擔心毛孔擴張可以用溫水代替熱水。 確診新冠後真的不能洗澡嗎?有內地傳媒訪問了上海中醫
- PL
- 2022年12月22日
新冠確診後可以洗澡嗎?話題登微博熱搜 醫生解構會否加重病情、發燒者注意事項
本港昨日(21日)新增16,953宗確診個案。隨著防控措施鬆綁,內地疫情亦有升溫跡象,近日不少內地網民熱烈討論「陽了可以洗澡嗎?」,有人稱洗澡後發燒病情加重,也有人稱洗澡後紓緩肌肉酸痛,後來這話題更登上內地微博熱搜榜。 近日內地網民熱烈討論「陽了可以洗澡嗎?」這話題,有人聲稱染疫後洗澡導致病情惡化:「我洗了個頭又開始發燒。」「洗完以後燒到39.5度,現在還偏頭痛。」、「第二天退燒後洗個澡,下午發燒加頭痛。」不過也有網民反駁,洗澡不但不加重病情,還有紓緩病情作用:「我洗了澡就很舒服,退燒不說,感覺肌肉痛都減輕了。」 究竟新冠確診者應否洗澡?有內地傳媒訪問上海中醫藥大學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長方邦江教授,他指洗澡會否加重病情,要視乎有否發高燒。 高燒洗澡或加重病情 方邦江補充,當患者處於急性高熱嚴重時期,由於人體水份、電解質和能量都嚴重流失,身體較為虛弱,這時候一般不建議洗澡,因為洗澡會耗費體力,而且冬天氣溫較低,確診者容易受涼感冒,導致病情加重。 水溫不宜太高 方邦江建議,患者在38.5℃以下低燒,或退燒後體力尚可時洗澡,但要注意一點,室溫不宜過低,水溫亦不能過高、洗澡時間不要太長,以免著涼,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衣服遮蓋皮膚恐加劇銀屑病 生物製劑助光滑皮膚「重見天日」
銀屑病使患者身上出現紅腫斑塊及白色皮屑,嚴重影響患者外觀,不少人看到患者的患處都可能會退避三舍。根據香港銀屑病友會調查,約7成患者曾遭歧視,但其實銀屑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不具傳染性。皮膚科專科胡惠福醫生指:「除影響心理外,銀屑病更可能引發不同共病,故患者須及早求醫,對症下藥。」 銀屑病影響上班族 病情嚴重或引發共病 銀屑病為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體內的T淋巴細胞錯誤攻擊自身組織,致產生大量發炎細胞因子,患者生活壓力大及睡眠不足等,均會使免疫系統變差及病情惡化。銀屑病會使身體較粗糙部位,如手肘、膝蓋或腰間等經常磨擦的位置出現紅腫及白色鱗屑,而患處邊界會較明顯。銀屑病發病高峰期分別為10至20多歲及50多歲。年輕患者大多正值事業拼搏期,當患處蔓延至衣物難以遮蓋的部位,如指甲變形及頭皮屑變多等,或使上班族患者出現尷尬情況,尤其對於需要見客的患者而言,或會擔心外觀可能會影響客戶觀感。胡醫生指:「除影響日常生活外,銀屑病有機會引發共病,使患者患上虹膜炎或炎症性腸病,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當中以銀屑病關節炎最常見,影響三分之一的銀屑病患者,使患者十分困擾。」 醫生按嚴重程度 制訂不同治
- Cory
- 2022年12月21日
胃癌|男子不煙不酒突胃腫瘤出血 醫生揭每日吃「這水果」出事 附7招預防胃癌
多吃水果有益健康,但原來都暗藏「陷阱」!有台灣醫生分享病例,一名已戒掉煙酒、飲食清淡的胃癌病人,病情一直穩定,但近日卻因為大出血暈眩住院。經醫生檢測後發現是胃腫瘤出血,原因竟是因為他每天都吃一種水果而導致,即看下文了解。 不煙不酒 突胃腫瘤出血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於其Facebook專頁發文分享病例,指近日收到了一名60多歲男性病人。該患者雖然有胃癌病史,並正接受治療,但過去一年情況一直非常穩定。可是,那名男病人近日卻突然大出血暈眩住院,經胃鏡檢查後,發現是他的胃腫瘤出血。錢政弘查問病人近期飲食情況,對方表示罹癌後早已戒掉煙酒,亦甚少外出吃飯、飲食清淡。 每天吃一顆桔致胃腫瘤出血 但經錢政弘追問下,得知原來那名病人每天會吃一顆桔,而正正就是這個飲食習慣導致他的胃腫瘤出血。他指出,雖然桔含有豐富維他命C、鉀和多酚,可保護呼吸道。但由於桔與橙、檸檬等均是酸性水果,有可能會增加我們腸胃傷口或潰瘍出血風險。 酸性水果3類人不宜吃 酸性水果是指經體內消化後,PH值小於7的水果,例如橙、檸檬、桔、草莓等。酸性水果內含的酸性物質「單寧酸」,不容易被氧化分解,容易導致體內偏酸,不宜多吃。而單寧酸
- i-Cable
- 2022年12月21日
打破「濕疹痕醒宿命」 口服標靶藥助免痕醒「一覺瞓天光」
踏入秋冬,皮膚容易變得乾燥痕癢,可能是濕疹發作的警號。皮膚科專科胡惠福醫生指:「病情嚴重的濕疹患者除了感到痕癢外,患處甚至會冒起小水泡、脫皮及滲液,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睡眠質素。」一旦濕疹過於嚴重,外用藥膏亦未必有效,猶幸患者可選擇一些新式藥物,如生物製劑或口服JAK抑制劑,幫助「一覺睡天光」,養精蓄銳迎接新一天。 濕疹成因多與環境有關 病情影響患者生活質素 濕疹為慢性皮膚炎,由身體免疫系統失調所致,皮膚患處會變得乾燥、痕癢及紅腫,甚至出現小水泡、滲液及脫皮的情況。在香港,異位性皮膚炎為常見的濕疹,大部分患者於5歲前發作,患處大多在身體皺摺位置,如手肘及膝蓋內側等。胡醫生指:「濕疹成因與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因素有關,接觸致敏原如牛奶、海鮮、塵蟎、霉菌及動物毛髮等、極端天氣及轉季日子都容易使濕疹發作。」這些因素令皮膚變弱,容易流失水分,慢慢變得乾燥。 由於皮膚長期痕癢,患者可能會徹夜難眠,使他們難以集中精神,大大影響其工作及學業,情緒亦會因而受困擾。患者一旦抓破皮膚,可能導致細菌感染,胡醫生補充:「嚴重的話,甚至引發紅皮症,患者全身有超過9成皮膚有紅腫及滲液的情況。」 新型藥物助快速紓緩
- 大C
- 2022年12月21日
牙周病|甚麼是牙齦炎?深層洗牙與一般洗牙有何分別?牙醫解構治療牙周病
俗語說「牙痛慘過大病」,蛀牙引起的疼痛固然困擾,牙周病引起的牙肉腫痛,同樣令人難受。《有線健康》邀請牙科醫生陳思昕講解牙周病有甚麼方法可以治療。 牙科醫生陳思昕早前在另文已解釋過牙周病的成因以及誤區,可以參考:牙周病|為何勤力刷牙卻有牙周病?即睇1大誤解 + 3大成因 常見徵狀牙肉腫痛 陳思昕牙科醫生表示,牙周病常見的症狀之一是牙肉腫痛,「假如牙肉腫痛並非由於外在創傷或免疫力低下而引起,那麼便很可能是因牙齒問題而引起,例如牙齦炎、牙周病、智慧齒長出、蛀牙、牙瘡等。」以牙周病而言,當牙菌膜及牙石積聚,會令牙肉組織受感染,繼而出現紅腫、流牙血等症狀。牙肉在發炎充血的狀態下,會變得比較敏感,當刷牙時刷毛觸碰到或吃東西時有食物刺激,牙肉就會感到不適。 牙肉發炎的初期稱之為牙齦炎,只要進行洗牙,把積聚在牙肉附近及牙齒表面的牙菌膜及牙石清除,再配合正確的刷牙及牙線、牙縫刷等的使用技巧,控制好細菌量,牙肉便可恢復健康。相反,當牙石量多或堆積的時間愈久,細菌就會開始破壞侵蝕牙骨組織,然後繼續深入到牙腳範圍,形成牙周病。 牙周病治療可分兩種 「牙周病的治療可分為兩種:非手術性治療與手術性治療。」陳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