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i-Cable
- 2023年03月17日
早期腎癌難察覺 微創局部切除手術助保腎臟功能
腎臟「身兼多職」,既可幫助排走新陳代謝的廢物,又可分泌荷爾蒙,以控制血壓,並平衡體內電解質及鈉質等。早期腎癌難以被發現,不少患者在腫瘤大至7厘米以上才出現病徵,如排出血尿、腰間出現硬塊及腰痛等,可能已屬晚期腎癌。不過,晚期腎癌並非代表只能坐以待斃,現時亦有較先進手術有助延長患者壽命之餘,對其腎功能傷害亦可減至最低。 腎癌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 腹腔鏡腎切除手術助減輕腎功能損耗泌尿外科專科鄭冠中醫生指:「腎癌的外科手術主要分為局部及全腎切除,醫生會考慮腎腫瘤的大小及患者的身體狀況等,以決定手術方案。」如果腫瘤大至7厘米或以上,一般而言則會以全腎切除為主;針對小於4厘米或屬良性的腫瘤,醫生便會考慮局部腎臟切除手術,以保留患者大部分腎臟組織,亦可將手術對患者腎功能的影響減至最小。無論局部或全腎切除手術,臨床上均可使用腹腔鏡進行,腹腔鏡腎切除手術亦是其中一種微創手術。鄭醫生解釋:「由於腎臟充滿血管,而進行手術期間須阻斷血管,因此手術時間不能持續太長時間,可謂爭分奪秒,而運用機械臂及微創方式正正有助縮短手術時間,減低手術風險。」進行微創手術時,醫生會在患者的腹部開大約4至5個1厘米大的切口,並在腹腔
- Kathy Lo
- 2023年03月16日
腎衰竭|經常腰酸背痛、容易疲累 醫生警告千萬別看小 隨時要終身洗腎|附腎病10大症狀
腎衰竭|經常腰酸背痛、瞓極都覺得攰?你可能已經患上了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或症狀很容易被忽略,當陸續出現症狀時,可能已經嚴重到需要洗腎了。有台灣醫師列出腎病常現的10大症狀,即睇自己有無中招! 腎病十大症狀 中3個要小心 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近日於Facebook專頁表示,慢性腎衰竭早期症狀往往很容易被人忽略,很多病患首次求診時,已經嚴重到需終身洗腎了。他指出,腎病非無跡可尋,有常見的10大症狀,「當這腎臟病十大症狀如雨後春筍般一個一個出現時,通常離洗腎就不遠了」。 洪永祥表示,若同時出現3個以上症狀,患上腎臟疾病機率將大大增加;5個症狀以上就幾乎離洗腎的日子不遠了,建議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 腎病10大症狀1.腰酸背痛 腰痠背痛非常常見,但亦可能是腎臟出問題的警號。腎臟位於腰部兩側,當腎臟出現問題時,通常會導致腰部出現腰酸背痛的症狀。洪永祥指,腰痠背痛較常出現在泌尿道感染、泌尿道結石與先天性腎臟病導致的腎水腫,又或者自體免疫疾病腎病變。 腎病10大症狀2.皮膚痕癢、變黑 由於腎臟功能出現障礙,身體中的代謝廢物無法正常排出,導致出現皮膚痕癢、變黑的症狀,當此症狀出現時,
- JL
- 2023年03月15日
一線搜查|消委會揭13款肉乾、肉鬆含可致癌物 9款安全食用名單一文看
消委會|肉乾、肉鬆和肉紙惹味可口,是不少人常吃的零食,但一不小心便容易吃過量。消委會測試了市面上30款豬肉乾、牛肉乾、豬肉鬆及豬肉紙樣本,當中包括林真香、美珍香、鉅記、紹香園及新東陽等牌子。結果發現9成半樣本屬高鈉,其中13款更含可致癌污染物多環芳香烴(PAHs)。《有線健康》為大家整合了9款為評分較高,無驗出可致癌物的肉乾、肉鬆,最便宜只售$30一包,即睇! 更多熱門文章: 消委會11款高分吸濕劑 白元/吸濕大笨象/雞仔牌 天氣潮濕防發霉必用消委會拆解4大洗頭謬誤 洗頭水多泡更乾淨?無矽最好?護髮素必須用?消委會14款不傷手洗潔精 紅威寶/滴潔/萬潔靈 $18品牌必買總評接近滿分 消委會測試30款肉乾零食 消委會測試了市面上30款肉乾零食樣本,當中包括10款豬肉乾、8款牛肉乾、8款豬肉鬆和4款豬肉紙(脆豬肉乾),每包售價為$11.5至$170不等,差異頗大。 消委會又發現,有13款樣本檢出或可致癌污染物多環芳香烴(PAHs),其中含量最高的盒裝牛肉乾,其PAH4的含量超出歐盟上限逾5成,而苯並[a]芘的含量亦非常接近歐盟上限。 全部樣本屬高糖 易致肥、蛀牙 消委會亦發現,30款樣本全
- 大C
- 2023年03月15日
量血壓前要做一個動作!血壓幾高屬正常?如何降低血壓?
量血壓|根據醫管局資料,香港有近半數長者及兩至三成中年人士,為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可大可小,例如可能引致中風。《有線健康》邀請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講解血壓基本知識,以及如何可以降低血壓。服用血壓藥又有沒有甚麼需知呢? 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早前講解過中風知識以及與高血壓關係,詳看:小中風|中風分幾種?哪類人高危? 及早管理血壓 慎防小中風 從飲食習慣著手改善血壓 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表示,正常血壓水平為上壓130,下壓80。第一級高血壓為上壓130至140,下壓80至90,這時醫生通常會建議病人從改善飲食習慣著手,過量鹽分吸收也是高血壓的成因之一。此外,每星期亦應有150分鐘的中度帶氧運動,持之以恆便可以減低血壓5至10度;但如果高血壓情況未能改善或未回到正常水平,就需要服用降血壓藥。 朱醫生提醒:「每個病人的情況都不同,有些病人血管已有嚴重阻塞的情況,血壓便要小心處理,未必能控制得太緊,因為低血壓亦有機會使大腦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 【推薦閱讀】生痱滋用鹽㨘超錯 醫生警告令潰瘍惡化 隨時變癌症|附3招方法加速癒合 切忌自行停血壓藥 血壓不單要控制度數,更需要的是穩定性,藥物在這些層
- Kathy Lo
- 2023年03月14日
5種鼻涕顏色反映身體問題 醫生揭長期帶血絲恐患癌 透明色、黃、綠色代表什麼?
鼻涕顏色|每逢轉季,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使人傷風感冒,甚至身體出現過敏反應,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有兒科醫生指出,不同的鼻涕顏色可反映健康問題,如果長期出現以下幾種顏色,要小心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可能是癌症等重病前兆。 醫生揭5大鼻涕顏色成因 台灣兒科醫生陳映庄於Facebook專頁「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表示,不止痰的顏色可以監察健康問題,鼻涕同樣會按照疾病病症和健康狀態,呈現不同的顏色。如果出現黃、綠、紅色鼻涕,小心是重病前兆。 1. 白色透明水狀 陳映庄表示,當出現大量白色透明水狀的鼻涕且不斷流出時,通常象徵過敏反應,若不嚴重,可先盡決離開過敏原,並清洗鼻子。 2. 白色黏稠帶點微黃 若鼻涕為白色黏稠帶點微黃色,這可能為傷風、感冒的初期警訊。若徵狀不嚴重,可先在家觀察,清洗鼻子,盡量排出鼻涕。 3. 黃綠色 若鼻涕呈黃綠色,通常是細菌感染導致的鼻竇炎,象徵身體正在對抗感染,應該向醫生尋求幫助。 4. 帶有血絲 鼻涕帶有血絲代表鼻黏膜微血管破裂。天氣乾燥、摩擦鼻子、鼻子受衝擊等因素,都會令鼻腔出現損傷導致出血,鼻涕會帶有血絲或小血塊,產生紅色鼻涕。感冒、過敏都會增加破裂機會。
- Yanco
- 2023年03月13日
牙痛緊急止痛法 牙醫教4招有效紓緩 溫水漱口竟然有用、漱口水用錯更痛
牙痛|相信唔少人都曾經試過突然牙痛,甚至半夜三更痛得不能入眠的慘痛經歷。遇著牙痛,但牙醫診所又未應診,或是未能預約看診的話,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地舒緩牙痛呢?台灣牙醫就精選了4招急救方法,幫助大家舒緩減輕牙痛之苦。 牙醫教路 4招牙痛緊急止痛法 台灣牙醫劉馥萱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有不少病人都試過半夜時突然牙痛,但臨時臨急找不到牙醫看診,痛得睡不了的苦況。深夜之際遇上這種情況,牙醫主要都是為病人開止痛藥和打止痛針,除此之外,牙醫就建議下列4招病人自救方法,舒緩牙痛的折磨。 牙痛止痛法第1招|避免刺激食物 遇著牙痛問題,牙醫建議大家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因為不論是味道過甜、過酸、過辣的食物,或是吃硬、粘性的食物,均會對牙齒造成刺激。相反,應該吃冰涼、柔軟的食物,例如雪糕、布甸、豆腐,能夠切成一小塊的食物更佳,能夠有助減少疼痛的感覺。 牙痛止痛法第2招|用無酒精漱口水漱口 一般而言,漱口水可以加強口腔清潔,不過當出現蛀牙痛之時,代表蛀牙已有一定深度,如果使用含酒精成份的漱口水,會較為刺激,加劇疼痛感覺,因此建議使用無酒精漱口水慢慢漱口,帶清潔口腔之效又不會過度刺激牙齒。 牙痛止痛
- Yanco
- 2023年03月12日
尿液顏色5大隱藏訊息 醫生警告:長期透明是電解質失衡 深黃色都有問題?
小便是日常的生理需求,可能大家覺得普通不過,但每次的尿液顏色、深淺程度,其實都顯示了當下的身體狀況,例如5種常見顏色,透明、淡黃、深黃、橙色、紅色,背後有其隱藏意義,懂得察覺的話,就可以預早洞悉身體警號! 台灣泌尿科醫生高銘鴻醫師在其Facebook專頁中指出,常見的尿液顏色可分為5種,分別是透明、淡黃、深黃、橙色、紅色,不同的顏色就代表不同的身體狀況,謹記在沖廁所前,至少留意一眼! 尿液顏色拆解身體狀況 日常生活喝水量要足夠,才對身體健康有益,而尿液顏色亦會顯示身體相應的情況和隱含問題,大家記住察看尿液顏色,為自己做個簡單的身體檢查! 1. 透明、乾淨 透明、乾淨的尿液代表身體補充了大量水分,但要注意不能喝過量水分,避免導致血液中的電解質失衡。 另一方面,如果身體在沒有補充很多水分的時候,仍一直出現透明、無色尿液的話,就要注意這可能是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腎炎的前兆,若有其他不適,建議進行檢查。 2. 淡黃色 當喝水量充足時,尿液顏色會是偏淺色,呈淡黃色,代表水分攝取足夠,是身體健康的好現象。 3. 深黃色 當身體長時間沒有喝水、攝取的水分不足時,尿液會呈深黃色,就像早上起床後去洗手間
- Kathy Lo
- 2023年03月11日
食橙剝絲原來一直做錯 營養師揭「橙柑白絲」7功效 可抗便秘防感冒|附揀靚橙秘技
不少人食橙、桔、柑等柑橘類水果時,習慣把果肉上的白絲剝走。有台灣營養師指出,柑橘類水果上的白絲具豐富的營養價值,不但能抗便秘還能防感冒,所以大家日後食橙時,不要再因為白絲影響口感而全剝走。即看下文了解白絲7大作用及挑選靚橙秘技! 營養師高敏敏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橙、柑等柑橘類水果上的白絲稱為「橘絡」或「白絡」,當中富含橙皮苷(Hesperidin)以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共有7大功效。橘絡連同果肉一起吃,能攝取更多元豐富的營養素,對便秘、感冒超有效。 橙柑白絲7大功效: 抗發炎 抗氧化 降血脂 控血壓 保護心血管 膳食纖維多 增加飽足感 血糖控制 橙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特別是橙皮苷對心臟功能具保護作用。而橘絡富含膳食纖維,可以控制進食後,血糖上升的速度。同時,擁有保水特性的果膠可以使糞便容易成形,對於輕度腹瀉,有緩和的作用。另外,如果有便秘問題,攝取較多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預防便秘。 高血糖、腎病、控醣者慎吃 高敏敏表示,一份水果指一顆水果,一份橙約156g、含59Kcal,一顆小小的橙就富含了8大營養素: 1. 葉酸 葉酸主要來自蔬
- Cory
- 2023年03月10日
頭髮刺進手指男生懶理 4天後化膿需強行拔出 醫生:嚴重恐感染截肢|附正確處理法
頭髮|大家有沒有試過被頭髮、木屑等異物不小心插入手指,你以為這是小事嗎?最近就有網民分享,指自己上課時發現有頭髮插入了手指的皮膚,但他當時未有在意。豈料幾日後手指卻越來越痛,求診後,醫生指他的傷口已經化膿,幫他把頭髮強行拔出,令他直呼:「痛到快往生」。醫生又警告,若不及時處理皮膚裡的異物,可引致細菌感染,嚴重甚至要截肢! 頭髮卡皮膚不而為意 近日,有網民於網上討論區Dcard發文,指自己早前上化學課時,發現頭髮卡進了右手食指皮膚裡,不過當時卻因為忙於準備學業而不而為意。直至幾日後,他每次寫字時手指都感到疼痛,且越來越嚴重,開始感到不妙,於是到皮膚科求診。 時間拖太久 傷口化膿 經醫生檢查後指,由於時間拖了太久,事主手指傷口已經化膿,需要把頭髮強行拔出,令他直呼:「痛到快往生」。事主指一開始以為只是小事,沒想到情況比他想像中嚴重很多,更提到醫生告訴他,若沒有及時把頭髮拔出來,會造成感染。 網民不解:怎麼插進去的? 帖文引起網民熱議,有髮型師都對此相當有共鳴:「美髮師就會這樣,被客人硬的頭髮插進手裡面」;亦有不少網民分享同類經驗指:「我之前大拇指裡被插了3根超短頭髮,直接發炎,之後給醫生用
- Kathy Lo
- 2023年03月09日
早餐陷阱|粟米片、煙肉、腸仔愈食愈肥 醫生揭5大早餐食物 食過量恐致癌
早餐陷阱|牛奶粟米片、煙肉、薯餅、腸仔等都是人們常見的早餐選擇。有醫生指,有5大早餐食物,愈多吃便愈易肥,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有可能致癌。想避開早餐陷阱,即看下文了解! 台灣腸胃科與減重中心主任周莒光在社交平台指,選擇早餐不能只重視蛋白質攝取,過多的動物脂肪會帶來大量熱量。腸仔、煙肉、炸雞、薯餅、炸薯餅等常見加工類食物,不僅容易致肥,亦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導致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元兇,甚至可能致癌。 5大早餐陋習 吃錯隨時致肥致癌 1.加工肉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2015年已將加工肉歸類為「令人類致癌」(第1組)的物質。加工肉包含鹽漬、糖漬、醃、煙燻和發酵,煙肉、薯餅、腸仔、火腿等常見的早餐選擇都屬於加工類食物,製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同時增加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2.油炸食物 周莒光表示,油炸物會產生不必要的化學反應,可能會產生致癌物。其中油炸鬼、牛脷酥等中式食物就是不少人心中的早餐首選,但這都屬於油炸食品,若長期當早餐,不僅容易導致身體發炎、肥胖,更有機會增加致癌風險。 3.蔬菜量不足 香港人吃早餐以方便快捷為要,早餐組合的熱量及糖分偏高,蔬果攝取量偏
- JL
- 2023年03月08日
一線搜查|青衣超市售$18燶叉燒 網民憂致癌:買炭食一樣 食安中心拆解風險
叉燒可謂是燒味的靈魂之一,如果有微燶的邊位,更為吸引,但如果整塊叉燒都燒焦,便是另一種說法了。日前,有街坊在青衣一間超市,發現一盒標價$18的超燶叉燒,引起網民熱議。有人擔心進食後會致癌,亦有人認為只要切走燶邊便可食用,十分抵買。食安中心指出,幾乎燒焦的食物,任何部分都含有污染物,部分更可致癌。 更多熱門文章: 醫管局推電子病假紙 打工仔必知10個重點 HA Go點用?點向僱主出示?內地通關二維碼「黑碼」申請教學 健康申報3大方法一文看|附申報網址消委會拆解4大洗頭謬誤 洗頭水多泡更乾淨?無矽最好?護髮素必須用? 日前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青衣街坊吹水會」發文,並上載一張相片,表示在青衣城一間連鎖超市,發現一盒售價為18元的叉燒。從照片可見,該盒叉燒份量非常多,外皮燒至焦黑,只有少量叉燒仍然呈紅色。而商戶在叉燒上貼著的商品標籤,貨品名稱由「燒味雙拼」改為手寫「燶叉燒」,描述相當「老實」。 帖文一出,隨即引起很大迴響,有人擔心叉燒太燶會對身體有影響,可能會致癌,「癌症叉燒」、「諗起癌症患者不顧燶焦食物放入口致禍」、「小心食咗有事」、「買炭食一樣」。亦有人認為超市不應出售焦黑叉燒,
- 大C
- 2023年03月08日
小中風|中風分幾種?哪類人高危? 及早管理血壓 慎防小中風
中風、小中風|香港每年大約有13,000宗中風個案,當中大約有3,000多人因中風死亡,是香港第四大殺手。然而中風後即使保住性命,後遺症亦對生活有莫大影響。《有線健康》邀請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講解中風成因及症狀,以及甚麼是小中風。 【推薦閱讀】5種鼻涕顏色反映身體問題 醫生揭長期帶血絲恐患癌 透明色、黃、綠色代表什麼? 三高是中風誘因 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指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中風的常見誘因,當中高血壓人士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約4倍,加上都市人的生活習慣令血壓高普及化和年輕化,所以及早管理血壓尤其重要。」 中風分兩種 中風大致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種。缺血性中風主要因為腦部供血不足,令腦細胞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及養分,對腦部細胞造成損害。而「小中風」即是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大腦血液供應為短暫中斷,病徵一般持續幾分鐘至一小時(24小時內)。血液供應恢復後,情況會好轉,並不造成持久損傷,但可大大增加中風風險,約一至兩成的「小中風」患者於3個月內可繼發中風,所以一有「小中風」情況就要馬上就醫。 【推薦閱讀】蔡天鳳碎屍案恐怖細節可能惹不安 專家警告小心5大徵狀 高血壓與中風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