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Kathy Lo
- 2023年03月07日
胃癌|20歲女胃痛無求醫 靠飲熱水紓緩 半年後確診胃癌|附胃癌7大徵狀
胃痛|常言「少飲凍飲」,不少人都有飲用溫熱水的習慣。不過原來飲用熱水也有一定的學問,錯誤飲用熱水甚至有機會患癌。內地一名20多歲女子因長期胃痛,習慣喝熱水紓緩,惟情況加劇,半年後確診胃癌。醫生指出,有4大因素與胃癌形成有直接關聯,即看下文了解。 據媒體報道,內地一名20多歲女子有長期胃痛的問題,因諱疾忌醫,上網搜尋紓緩胃痛方法,發現有人稱「多喝熱水」有助紓解。長達半年時間,每當胃痛時女子就以喝熱水來舒緩疼痛。隨後,她開始出上腹痛、胃酸等問題。往醫院照胃鏡檢查後,證實罹患胃癌,先後接受了兩次手術。 胃痛、經痛時,不少人會喝熱水減輕痛楚。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副主任醫生趙毅強調,喝熱水並不能紓緩胃痛,若水溫過高,反而會刺激胃黏膜,容易造成口腔潰瘍或下咽部潰瘍,引起患者反覆疼痛和燒灼感,甚至造成咽喉感染。如果長期喝溫度過高的水和食物,有機會患上下咽癌、口咽癌、食道癌。趙毅強調,胃痛喝溫水可以達到暖胃的作用,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是溫度不能太高,以飲用溫水為佳。 醫生揭胃癌4大成因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將「超過65°C的熱飲」放在2A致癌物的清單內。趙毅表示,胃痛喝熱水雖然不會
- Cory
- 2023年03月06日
防癌、防腦退化多吃!這款蔬菜被稱「超級食物」 醫生:一吃法還能對抗糖尿病
防癌食物|多吃蔬菜有益健康。有醫生指出一款被稱為「超級食物」的蔬菜,除了含豐富維他命之外,日常多吃還有助預防腦退化、癌症、心臟病、糖尿病4大疾病!這種蔬菜雖然未必人人愛吃,但卻非常有益,醫生更分享有一種食法能有效對抗糖尿病。 「超級食物」有效預防4大疾病 台灣內科專科醫生傅裕翔在Facebook專頁分享,一款被稱為「超級食物」的蔬菜,雖然未必人人愛吃,但多吃卻能預防腦退化、癌症、心臟病、糖尿病4大疾病!當中一種食法更能有效對抗糖尿病。 洋蔥含豐富營養 而這款「超級食物」就是洋蔥!台灣家醫科醫生李思賢曾於Facebook專頁提到,洋蔥同時擁有低熱量和高營養密度,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B、鉀離子等營養。新鮮的洋蔥十分甘甜,可以生吃或熟食,不過因為洋蔥含有硫化物,有些人會不喜歡它的「嗆辣」味;又或怕切開處理時被會嗆到淚流滿面。 洋蔥4大好處 到底這款「超級食物」有多厲害?傅裕翔醫生表示,洋蔥含有槲皮素、類黃酮、硫化合物,這三種豐富營養對人體健康有以下4大好處,並能有助預防4種疾病: 洋蔥好處|【1】 抗氧化 洋蔥含有槲皮素,這種營養素能有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對抗發炎、降低壞膽固醇
- Cory
- 2023年03月05日
食藥禁忌|橙汁溝藥可致肝中毒 茶溝藥可致痙攣 醫生警告藥後千萬別吃4類食物、飲品
食藥禁忌|生病少不免食藥,食藥期間更應戒口!有台灣醫生指出服藥後一小時內,切忌食用4類食物,若我們不小心注意戒口,藥效在體內揮發期間,恐會與食物產生相互作用,除了影響藥效外,更可能出現嘔吐、肝臟中毒等副作用,造成健康問題。 即使分開食用 食物和藥仍會於胃中混合 台灣整形外科醫生李秉勳於其Facebook專頁,聯同骨科脊椎醫生陳鈺泓為大家解構食藥禁忌。李秉勳醫生提到,曾有病人用溫水服藥之後喝酒,即使分開食用,酒和藥還是會於胃中混合,因此每次處方止痛藥時,他都會叮囑患者不要喝酒。 4類食物忌藥後吃 而兩位醫生就建議,服藥後一小時內切忌食以下4類食物,避免它們和藥物相互作用,導致嘔吐、心悸、肝臟中毒等不同副作用,亦會影響藥效。 藥後忌吃|【1】葡萄柚或柚子(果肉及果汁) 醫生指葡萄柚、柚子、橙的果肉及果汁中,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成分,可能會導致肝臟無法代謝藥物,堆積於體中造成中毒,產生嚴重副作用。 藥後忌吃|【2】咖啡因飲料 而茶和咖啡中有茶鹼,與藥物結合後,可能會引發嘔吐、痙攣、心悸等副作用。咖啡因和感冒藥等產生作用,也會造成不適。此外,茶和咖啡中的鞣酸會影響鐵吸收,假如吃維他命的話,同樣
- JL
- 2023年03月04日
彎腰洗頭超傷脊椎 拔插頭易腰痛 骨科醫生揭4大不良姿勢|附保護脊椎方法
大家平日是如何洗頭?有骨科醫生在社交平台指出,除了彎腰搬重物外,生活中亦有很多不良姿勢或用力不當的情況,會對脊椎造成傷害,其中一樣更是很多人都會做的「彎腰洗頭」。若忽略這些壞習慣,當出現痛楚時或已為時已晚。立即看以下4大不良姿勢,及早糾正。 台中光田醫院骨科嚴可倫醫師在Facebook發文,題為「小心不良姿勢和不當用力,易忽略的脊椎傷害」。他指出,有很多人都知道彎腰搬重物容易受傷,會對脊椎造成傷害。不過,其實除了搬重物,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不良姿勢及用力不當的情況,同樣會傷害到脊椎,只是因為未必如搬重物那麼明顯,因此人們往往便很易便忽略了。 嚴可倫醫師又提到,以往有很多患者出現痛楚都不知道原因,因此列出4種常見的不良姿勢,包括「開長途車」、「洗手台彎腰洗頭」、「彎腰拔插頭」及「彎腰拔草」,提醒大家要小心,以免對脊椎造成無形傷害。 傷害脊椎行為|1. 開長途車 嚴可倫醫師指出,久坐會令椎間盤壓力變高,其中一個例子是開長途車。他建議開長途車時要抓緊時機多伸展,「現在高速公路沿線的休息站都經營得各有特色,大家可以多加利用,下車伸展一下。」 傷害脊椎行為|2. 洗手台洗頭 嚴可倫醫師提到,有些留
- Cory
- 2023年03月03日
16款早餐麵包卡路里排名 菠蘿包非最邪惡!有款等於3個牛角酥|附營養師4招食得健康
菠蘿包、腸仔包、雞尾包等麵包,都是我們最常吃的早餐之一。但你又知不知道,哪種麵包的卡路里最高?近年坊間不少意見都不太鼓勵以麵包作為早餐,下文為大家整理台灣營養師指出的16款常見麵包的卡路里,大家認為最「邪惡」的菠蘿包竟然不是第一位!營養師表示,選擇較低熱量的麵包較健康之餘,亦能減少引致肥胖的問題,並附上吃麵包的4大貼士。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於Facebook專頁分享,常被我們作為早餐的麵包,雖然鬆軟易入口、口感細膩,不過不少麵包都包含豐富內餡,例如肉鬆、豆沙、沙拉醬、腸仔等,令到麵包的油和糖含量比例十分高,我們所吸收的油脂、熱量也隨之增加!為了節省時間和金錢,我們在挑選麵包時,未必會考慮到健康因素,程涵宇就指出了16款常見麵包的卡路里,當中大家認為最「邪惡」的菠蘿包竟不在三甲之內! 常見麵包卡路里排行榜 麵包卡路里|【第16位】牛油小餐包:110Kcal 麵包卡路里|【第15位】生吐司1片:130Kcal 麵包卡路里|【第14位】牛角酥:175Kcal 麵包卡路里|【第13位】提子乾吐司1片:188Kcal 麵包卡路里|【第12位】蔥花包:225Kcal 麵包卡路里|【第11位】冬甩:2
- Kathy Lo
- 2023年03月02日
24歲男中風1周內2次 醫生揭6高危習慣 久坐不動、常捱夜出事|附腦中風4大先兆
腦中風|中風總被視為老人病,不過近年數據卻顯示中風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如果自恃年輕就不關注問題,隨時後患無窮。內地一名24歲工程師一周內連續中風2次,醫生指,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中風的主要原因。腦中風非全無先兆,即看下文了解身體發出的「4大中風警號」! 據內地媒體報道,24歲網路公司工程師小方(化名)身材高瘦,沒有高血壓、肥胖等問題,卻在一周內連續中風2次。報道指,他第一次發病時,突然出現像針扎一樣的頭痛,口齒不清,檢查後發現他的腦基底動脈阻塞、左側椎動脈局部重度阻塞,證實為腦中風。幸好他及時做顱內血管取栓術,成功將阻塞部位開通。 然而,出院一周內,小方因突然癱倒在地,一側肢體偏癱、口齒及意識不清而需要再次入院。經檢查後發現,他的基底動脈再次閉塞,需進行緊急手術,在閉塞血管處放置支架。在短時間發病兩次,醫生解釋:「腦中風過的人發生二次腦中風的機率,本來就比一般人還要高。」 6大高危生活習慣 醫生指出,有6種生活習慣,都會讓身體處於高凝狀態,血液比正常時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令發生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大增。 1. 過度疲勞 面對壓力,體內腎上腺素會上升,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間接促使腦中風
- JL
- 2023年03月01日
洗手間1物污糟程度堪比馬桶 滿佈大腸桿菌、腸病毒 毒理專家:恐致腹瀉、腎衰竭
很多人覺得廁所內的馬桶細菌最多,不過原來有另1樣物件的骯髒程度亦相當驚人!有毒理專家在社交平台指出,如果觸摸廁所內1樣物件,而沒有清潔乾淨雙手,有可能會生病,嚴重甚至會導致腹瀉或腎衰竭,絕對不能輕視。 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Facebook專頁上表示,廁所馬桶沖水時,水花最少會濺到2米高,因此少不免會令水花中的細菌及病毒都濺到廁所內的各個角落,當中包括廁所的門把。他提到廁所門把其實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病菌,例如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幽門螺旋桿菌,甚至可能還有腸病毒等,直言門把上的細菌數量跟馬桶差不多。 廁所門柄超多細菌 招名威指出,廁所門把每1平方厘米最少有100萬隻細菌,不少人進入廁所,觸摸完門把後坐下來如廁,然後又拿出手機,結果手上的病菌就一直跟隨著自己,無所不在。因此很多人莫名其妙生病都不自知。他又提到,除非每次進入廁所都對著門把瘋狂噴灑消毒水,否則基本上是無法將病菌完全清除。 正確接觸廁所門柄方法 由於無法避免接觸到骯髒門把,又要降低觸碰到的風險,因此招名威建議,盡量以「最小接觸面積」去接觸門把才是上策,認為「用指甲去撥應該會比其他接觸方式風險更低」,最好不要「整隻手去握門把」、「
- 大C
- 2023年03月01日
罕見病聯盟會長曾建平籲以「健康公平」原則制訂醫療政策
過往,「罕見病」(rare disease)是「無人關心」、「無藥可治」等的代名詞,隨著診斷技術和藥物的進步,今天情況已經大大不同了。香港罕見疾病聯盟(罕盟)會長曾建平以罕見病之中的「肺動脈高壓」為例,指該病致命率高,一旦未能妥善管理病情,便需進行肺部移植,否則有機會因右心衰竭而死亡。根據本港統計資料,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是64%,乳癌是85%,但肺動脈高壓的五年存活率只有34%。 雖有藥可治 但費用昂貴 曾建平表示,過去二十多年,陸續有針對肺動脈高壓的藥物面世,醫生可單獨或混合使用這些藥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然而,與其他有藥可治的罕見病一樣,雖然有藥物,但卻相對昂貴;而患者又相對較少,於申請慈善基金或政府機構的資助時,往往被認為「不符合成本效益」。 「去年罕盟和一個慈善基金洽談資助,本來已接近成功,但最後慈善基金的高層認為,用相同的錢做長者或青少年服務可以幫助很多人,但若用在罕見病病人身上,則只可幫助一、兩個人,因此否決了我們的申請。」曾建平續稱:「這就好比現時的長者醫療券計劃,每名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發的醫療券金額一律為2,000元,這是基於『健康平等』(health equality
- 大C
- 2023年02月28日
港大醫學院大數據研究證新冠疫苗對Omicron效果良好 長者死亡率減少九成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與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首次利用真實世界數據,研究新冠疫苗對 Omicron的效果,反映接種疫苗的劑數越多,保護力越強。學者建議市民,特別是長者,應該接種疫苗來預防因染疫而引起的嚴重後果,已接種疫苗的市民亦應按建議接種加強劑。 【推薦閱讀】口罩令3.1起全面取消、停免費檢測、減自費PCR地點 4大新防疫措施一文看 數據來自醫管局及衞生署 香港是華人社會,所以是次數據更能反映出新冠疫苗對中國人的身體所帶來的效用和影響。今次研究的大數據是透過逾百萬份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電子病歷及衞生署的新冠疫苗接種記錄,從多角度進行大數據分析及研究,證實「復必泰」及「科興」疫苗均能預防與2019冠狀病毒病(又稱新型冠狀病毒病)相關的入院、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其效果對長者尤其顯著。 研究結果發現,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已能顯著減低與新型冠狀病毒病相關的死亡及嚴重併發症風險,同時已接種的針數越多,保護的強度越高。而且對於已接種三針疫苗的60歲或以上長者,疫苗對預防入院、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 效用均超過 80%;而對 80 歲或以上人士預防死亡的效用更高達 95%。 值得一提是
- Cory
- 2023年02月28日
蘋果不要削皮吃降膽固醇 3款水果連皮吃更有益 營養師揭這款果皮吃下去恐腹瀉
水果去皮|想達至均衡飲食,除了多菜少肉,還要配合一定份量的水果。坊間不少專家都提倡,水果連皮吃更有益,不過有台灣營養師就指出,並不是所有果皮都能直接吃,當中有兩種食物的果皮,吃下可引致腹瀉、吃到寄生蟲,造成健康問題。 水果含豐富營養素 不少人吃水果時都不愛連皮吃,覺得乾澀難下嚥。不過,台灣營養師蔡濰安在Facebook專頁「濰濰營養師認真生活」上提到,水果含有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酵素等,對身體很好的營養素,因此,她盡量做到每天吃「2個拳頭大」的水果,以補充營養。蔡濰安又特別指出,以下3款水果連皮吃就一定最好! 3款水果連皮吃更有益 不削皮水果|【1】蘋果 「一曰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話,大家肯定聽過無數篇。蘋果可以提升免疫、抗氧化以外,而蘋果皮的營養竟然更豐富!果膠是存在於蘋果果肉與果皮之間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降低膽固醇、穩定血糖、改善便秘。 不削皮水果|【2】水梨(豐水梨) 水梨含有高達80%以上的水份,我們食用可幫助補充水分,清涼解渴,增加飽足感,而且它還含有豐富的維他命。此外,水梨的果皮雖然吃起來有點粗糙的口感,但是水梨皮有助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不削皮吃更健康! 不削皮水
- Kathy Lo
- 2023年02月27日
蔡天鳳碎屍案|案情陸續曝光 恐怖細節惹不安 專家警告小心5大徵狀
蔡天鳳碎屍案|28歲名媛蔡天鳳遭殘忍碎屍案引來全城市民關注,其案情陸續曝光,駭人發展令人毛⻣聳然,亦有網民在社交平台討論案件時,表示需要心理輔導。有輔導心理學家表示,市民在留意這宗新聞時,如出現以下5大徵狀,應該適可而止,有需要時可尋求專業心理協助。 輔導心理學家梁綉雯接受《有線生活》訪問時表示,隨著蔡天鳳一案持續發酵,市民每天都在消化新資料,情緒難免會受影響。她指,部分網民及案發當區的市民更反映,在閱讀新聞後出現不安、驚恐等情緒。 蔡天鳳碎屍案|心理專家:小心5大身體徵狀 梁綉雯續指,一般市民因案件導致情緒受到牽動是正常狀況,每個人的情緒影響程度均有不同,市民有機會會感到不安、害怕、憤怒、震驚等情緒,建議可借著抒發情緒,以及讓時間過去,讓這些情緒得以排解。 但部分人可能因過於驚恐而影響其思想及行為,例如懷疑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擔心自己人生安全受威脅、不敢向人坦露心聲、對身邊的聲音及衝突變得敏感、拒絕社交等現象。如果不能適當抒解不安情緒,有機會出現以下5種身體症狀: 1. 心跳加快 當一個人的情緒出現變化,大腦便會傳遞信息給心臟,令心臟加快跳動,血壓隨即會上升。 2. 出汗 如發現自己出
- Cory
- 2023年02月26日
尿道感染|售貨員長期忍尿 小便灼熱疼痛揭尿道感染 醫生:可致4大嚴重後果
尿道感染|相信不少上班族都試過因為工作太忙無暇飲水,甚至長時間忍尿。有泌尿科醫生分享案例,一名售貨員因排尿灼熱、疼痛求醫,經醫生診斷她患上尿道感染。而醫生查問後,發現她是為了衝業績,長時間限制自己的飲水量,減少工作期間去廁所機會,結果導致尿道受感染。醫生警告,長期忍尿會為身體帶來4大健康問題。 限制飲水量 避免去廁所 台灣泌尿科醫生戴定恩於Facebook個人專頁分享個案,一名於百貨公司工作的售貨員,出現排尿灼熱及疼痛、輕微發燒而求診,醫生診斷她患上尿道感染。而經醫生查問,發現原來患者為爭取更佳事業,因此長時間限制自己的飲水量,以避免工作期間去廁所。 長期忍尿會造成腎臟損傷 戴醫生表示,尿道感染只是一個小警號,若忍尿的壞習慣長久累積下來,會造成更嚴重的腎臟損傷。因此,他提醒大眾一定要多喝水,有尿意就要去廁所。他更警告忍尿會帶來4大健康問題。 忍尿導致4大健康問題 【1】尿道感染 忍尿太久會讓細菌在身體中繁殖,無法經由尿道排出,導致尿道發炎(特別是女性更易患上),甚至感染腎臟,導致腎臟發炎。 【2】排尿疼痛 由於忍尿時會讓肌肉持續緊繃,排尿時可能會讓腎臟和膀胱疼痛。 【3】腎結石 戴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