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10日
頭髮刺進手指男生懶理 4天後化膿需強行拔出 醫生:嚴重恐感染截肢|附正確處理法
頭髮|大家有沒有試過被頭髮、木屑等異物不小心插入手指,你以為這是小事嗎?最近就有網民分享,指自己上課時發現有頭髮插入了手指的皮膚,但他當時未有在意。豈料幾日後手指卻越來越痛,求診後,醫生指他的傷口已經化膿,幫他把頭髮強行拔出,令他直呼:「痛到快往生」。醫生又警告,若不及時處理皮膚裡的異物,可引致細菌感染,嚴重甚至要截肢! 頭髮卡皮膚不而為意 近日,有網民於網上討論區Dcard發文,指自己早前上化學課時,發現頭髮卡進了右手食指皮膚裡,不過當時卻因為忙於準備學業而不而為意。直至幾日後,他每次寫字時手指都感到疼痛,且越來越嚴重,開始感到不妙,於是到皮膚科求診。 時間拖太久 傷口化膿 經醫生檢查後指,由於時間拖了太久,事主手指傷口已經化膿,需要把頭髮強行拔出,令他直呼:「痛到快往生」。事主指一開始以為只是小事,沒想到情況比他想像中嚴重很多,更提到醫生告訴他,若沒有及時把頭髮拔出來,會造成感染。 網民不解:怎麼插進去的? 帖文引起網民熱議,有髮型師都對此相當有共鳴:「美髮師就會這樣,被客人硬的頭髮插進手裡面」;亦有不少網民分享同類經驗指:「我之前大拇指裡被插了3根超短頭髮,直接發炎,之後給醫生用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9日
早餐陷阱|粟米片、煙肉、腸仔愈食愈肥 醫生揭5大早餐食物 食過量恐致癌
早餐陷阱|牛奶粟米片、煙肉、薯餅、腸仔等都是人們常見的早餐選擇。有醫生指,有5大早餐食物,愈多吃便愈易肥,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有可能致癌。想避開早餐陷阱,即看下文了解! 台灣腸胃科與減重中心主任周莒光在社交平台指,選擇早餐不能只重視蛋白質攝取,過多的動物脂肪會帶來大量熱量。腸仔、煙肉、炸雞、薯餅、炸薯餅等常見加工類食物,不僅容易致肥,亦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導致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元兇,甚至可能致癌。 5大早餐陋習 吃錯隨時致肥致癌 1.加工肉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2015年已將加工肉歸類為「令人類致癌」(第1組)的物質。加工肉包含鹽漬、糖漬、醃、煙燻和發酵,煙肉、薯餅、腸仔、火腿等常見的早餐選擇都屬於加工類食物,製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同時增加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2.油炸食物 周莒光表示,油炸物會產生不必要的化學反應,可能會產生致癌物。其中油炸鬼、牛脷酥等中式食物就是不少人心中的早餐首選,但這都屬於油炸食品,若長期當早餐,不僅容易導致身體發炎、肥胖,更有機會增加致癌風險。 3.蔬菜量不足 香港人吃早餐以方便快捷為要,早餐組合的熱量及糖分偏高,蔬果攝取量偏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8日
一線搜查|青衣超市售$18燶叉燒 網民憂致癌:買炭食一樣 食安中心拆解風險
叉燒可謂是燒味的靈魂之一,如果有微燶的邊位,更為吸引,但如果整塊叉燒都燒焦,便是另一種說法了。日前,有街坊在青衣一間超市,發現一盒標價$18的超燶叉燒,引起網民熱議。有人擔心進食後會致癌,亦有人認為只要切走燶邊便可食用,十分抵買。食安中心指出,幾乎燒焦的食物,任何部分都含有污染物,部分更可致癌。 更多熱門文章: 醫管局推電子病假紙 打工仔必知10個重點 HA Go點用?點向僱主出示?內地通關二維碼「黑碼」申請教學 健康申報3大方法一文看|附申報網址消委會拆解4大洗頭謬誤 洗頭水多泡更乾淨?無矽最好?護髮素必須用? 日前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青衣街坊吹水會」發文,並上載一張相片,表示在青衣城一間連鎖超市,發現一盒售價為18元的叉燒。從照片可見,該盒叉燒份量非常多,外皮燒至焦黑,只有少量叉燒仍然呈紅色。而商戶在叉燒上貼著的商品標籤,貨品名稱由「燒味雙拼」改為手寫「燶叉燒」,描述相當「老實」。 帖文一出,隨即引起很大迴響,有人擔心叉燒太燶會對身體有影響,可能會致癌,「癌症叉燒」、「諗起癌症患者不顧燶焦食物放入口致禍」、「小心食咗有事」、「買炭食一樣」。亦有人認為超市不應出售焦黑叉燒,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8日
小中風|中風分幾種?哪類人高危? 及早管理血壓 慎防小中風
中風、小中風|香港每年大約有13,000宗中風個案,當中大約有3,000多人因中風死亡,是香港第四大殺手。然而中風後即使保住性命,後遺症亦對生活有莫大影響。《有線健康》邀請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講解中風成因及症狀,以及甚麼是小中風。 【推薦閱讀】5種鼻涕顏色反映身體問題 醫生揭長期帶血絲恐患癌 透明色、黃、綠色代表什麼? 三高是中風誘因 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指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中風的常見誘因,當中高血壓人士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約4倍,加上都市人的生活習慣令血壓高普及化和年輕化,所以及早管理血壓尤其重要。」 中風分兩種 中風大致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種。缺血性中風主要因為腦部供血不足,令腦細胞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及養分,對腦部細胞造成損害。而「小中風」即是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大腦血液供應為短暫中斷,病徵一般持續幾分鐘至一小時(24小時內)。血液供應恢復後,情況會好轉,並不造成持久損傷,但可大大增加中風風險,約一至兩成的「小中風」患者於3個月內可繼發中風,所以一有「小中風」情況就要馬上就醫。 【推薦閱讀】蔡天鳳碎屍案恐怖細節可能惹不安 專家警告小心5大徵狀 高血壓與中風的關係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7日
胃癌|20歲女胃痛無求醫 靠飲熱水紓緩 半年後確診胃癌|附胃癌7大徵狀
胃痛|常言「少飲凍飲」,不少人都有飲用溫熱水的習慣。不過原來飲用熱水也有一定的學問,錯誤飲用熱水甚至有機會患癌。內地一名20多歲女子因長期胃痛,習慣喝熱水紓緩,惟情況加劇,半年後確診胃癌。醫生指出,有4大因素與胃癌形成有直接關聯,即看下文了解。 據媒體報道,內地一名20多歲女子有長期胃痛的問題,因諱疾忌醫,上網搜尋紓緩胃痛方法,發現有人稱「多喝熱水」有助紓解。長達半年時間,每當胃痛時女子就以喝熱水來舒緩疼痛。隨後,她開始出上腹痛、胃酸等問題。往醫院照胃鏡檢查後,證實罹患胃癌,先後接受了兩次手術。 胃痛、經痛時,不少人會喝熱水減輕痛楚。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副主任醫生趙毅強調,喝熱水並不能紓緩胃痛,若水溫過高,反而會刺激胃黏膜,容易造成口腔潰瘍或下咽部潰瘍,引起患者反覆疼痛和燒灼感,甚至造成咽喉感染。如果長期喝溫度過高的水和食物,有機會患上下咽癌、口咽癌、食道癌。趙毅強調,胃痛喝溫水可以達到暖胃的作用,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是溫度不能太高,以飲用溫水為佳。 醫生揭胃癌4大成因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將「超過65°C的熱飲」放在2A致癌物的清單內。趙毅表示,胃痛喝熱水雖然不會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6日
防癌、防腦退化多吃!這款蔬菜被稱「超級食物」 醫生:一吃法還能對抗糖尿病
防癌食物|多吃蔬菜有益健康。有醫生指出一款被稱為「超級食物」的蔬菜,除了含豐富維他命之外,日常多吃還有助預防腦退化、癌症、心臟病、糖尿病4大疾病!這種蔬菜雖然未必人人愛吃,但卻非常有益,醫生更分享有一種食法能有效對抗糖尿病。 「超級食物」有效預防4大疾病 台灣內科專科醫生傅裕翔在Facebook專頁分享,一款被稱為「超級食物」的蔬菜,雖然未必人人愛吃,但多吃卻能預防腦退化、癌症、心臟病、糖尿病4大疾病!當中一種食法更能有效對抗糖尿病。 洋蔥含豐富營養 而這款「超級食物」就是洋蔥!台灣家醫科醫生李思賢曾於Facebook專頁提到,洋蔥同時擁有低熱量和高營養密度,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B、鉀離子等營養。新鮮的洋蔥十分甘甜,可以生吃或熟食,不過因為洋蔥含有硫化物,有些人會不喜歡它的「嗆辣」味;又或怕切開處理時被會嗆到淚流滿面。 洋蔥4大好處 到底這款「超級食物」有多厲害?傅裕翔醫生表示,洋蔥含有槲皮素、類黃酮、硫化合物,這三種豐富營養對人體健康有以下4大好處,並能有助預防4種疾病: 洋蔥好處|【1】 抗氧化 洋蔥含有槲皮素,這種營養素能有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對抗發炎、降低壞膽固醇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5日
食藥禁忌|橙汁溝藥可致肝中毒 茶溝藥可致痙攣 醫生警告藥後千萬別吃4類食物、飲品
食藥禁忌|生病少不免食藥,食藥期間更應戒口!有台灣醫生指出服藥後一小時內,切忌食用4類食物,若我們不小心注意戒口,藥效在體內揮發期間,恐會與食物產生相互作用,除了影響藥效外,更可能出現嘔吐、肝臟中毒等副作用,造成健康問題。 即使分開食用 食物和藥仍會於胃中混合 台灣整形外科醫生李秉勳於其Facebook專頁,聯同骨科脊椎醫生陳鈺泓為大家解構食藥禁忌。李秉勳醫生提到,曾有病人用溫水服藥之後喝酒,即使分開食用,酒和藥還是會於胃中混合,因此每次處方止痛藥時,他都會叮囑患者不要喝酒。 4類食物忌藥後吃 而兩位醫生就建議,服藥後一小時內切忌食以下4類食物,避免它們和藥物相互作用,導致嘔吐、心悸、肝臟中毒等不同副作用,亦會影響藥效。 藥後忌吃|【1】葡萄柚或柚子(果肉及果汁) 醫生指葡萄柚、柚子、橙的果肉及果汁中,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成分,可能會導致肝臟無法代謝藥物,堆積於體中造成中毒,產生嚴重副作用。 藥後忌吃|【2】咖啡因飲料 而茶和咖啡中有茶鹼,與藥物結合後,可能會引發嘔吐、痙攣、心悸等副作用。咖啡因和感冒藥等產生作用,也會造成不適。此外,茶和咖啡中的鞣酸會影響鐵吸收,假如吃維他命的話,同樣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4日
彎腰洗頭超傷脊椎 拔插頭易腰痛 骨科醫生揭4大不良姿勢|附保護脊椎方法
大家平日是如何洗頭?有骨科醫生在社交平台指出,除了彎腰搬重物外,生活中亦有很多不良姿勢或用力不當的情況,會對脊椎造成傷害,其中一樣更是很多人都會做的「彎腰洗頭」。若忽略這些壞習慣,當出現痛楚時或已為時已晚。立即看以下4大不良姿勢,及早糾正。 台中光田醫院骨科嚴可倫醫師在Facebook發文,題為「小心不良姿勢和不當用力,易忽略的脊椎傷害」。他指出,有很多人都知道彎腰搬重物容易受傷,會對脊椎造成傷害。不過,其實除了搬重物,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不良姿勢及用力不當的情況,同樣會傷害到脊椎,只是因為未必如搬重物那麼明顯,因此人們往往便很易便忽略了。 嚴可倫醫師又提到,以往有很多患者出現痛楚都不知道原因,因此列出4種常見的不良姿勢,包括「開長途車」、「洗手台彎腰洗頭」、「彎腰拔插頭」及「彎腰拔草」,提醒大家要小心,以免對脊椎造成無形傷害。 傷害脊椎行為|1. 開長途車 嚴可倫醫師指出,久坐會令椎間盤壓力變高,其中一個例子是開長途車。他建議開長途車時要抓緊時機多伸展,「現在高速公路沿線的休息站都經營得各有特色,大家可以多加利用,下車伸展一下。」 傷害脊椎行為|2. 洗手台洗頭 嚴可倫醫師提到,有些留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3日
16款早餐麵包卡路里排名 菠蘿包非最邪惡!有款等於3個牛角酥|附營養師4招食得健康
菠蘿包、腸仔包、雞尾包等麵包,都是我們最常吃的早餐之一。但你又知不知道,哪種麵包的卡路里最高?近年坊間不少意見都不太鼓勵以麵包作為早餐,下文為大家整理台灣營養師指出的16款常見麵包的卡路里,大家認為最「邪惡」的菠蘿包竟然不是第一位!營養師表示,選擇較低熱量的麵包較健康之餘,亦能減少引致肥胖的問題,並附上吃麵包的4大貼士。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於Facebook專頁分享,常被我們作為早餐的麵包,雖然鬆軟易入口、口感細膩,不過不少麵包都包含豐富內餡,例如肉鬆、豆沙、沙拉醬、腸仔等,令到麵包的油和糖含量比例十分高,我們所吸收的油脂、熱量也隨之增加!為了節省時間和金錢,我們在挑選麵包時,未必會考慮到健康因素,程涵宇就指出了16款常見麵包的卡路里,當中大家認為最「邪惡」的菠蘿包竟不在三甲之內! 常見麵包卡路里排行榜 麵包卡路里|【第16位】牛油小餐包:110Kcal 麵包卡路里|【第15位】生吐司1片:130Kcal 麵包卡路里|【第14位】牛角酥:175Kcal 麵包卡路里|【第13位】提子乾吐司1片:188Kcal 麵包卡路里|【第12位】蔥花包:225Kcal 麵包卡路里|【第11位】冬甩:2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2日
24歲男中風1周內2次 醫生揭6高危習慣 久坐不動、常捱夜出事|附腦中風4大先兆
腦中風|中風總被視為老人病,不過近年數據卻顯示中風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如果自恃年輕就不關注問題,隨時後患無窮。內地一名24歲工程師一周內連續中風2次,醫生指,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中風的主要原因。腦中風非全無先兆,即看下文了解身體發出的「4大中風警號」! 據內地媒體報道,24歲網路公司工程師小方(化名)身材高瘦,沒有高血壓、肥胖等問題,卻在一周內連續中風2次。報道指,他第一次發病時,突然出現像針扎一樣的頭痛,口齒不清,檢查後發現他的腦基底動脈阻塞、左側椎動脈局部重度阻塞,證實為腦中風。幸好他及時做顱內血管取栓術,成功將阻塞部位開通。 然而,出院一周內,小方因突然癱倒在地,一側肢體偏癱、口齒及意識不清而需要再次入院。經檢查後發現,他的基底動脈再次閉塞,需進行緊急手術,在閉塞血管處放置支架。在短時間發病兩次,醫生解釋:「腦中風過的人發生二次腦中風的機率,本來就比一般人還要高。」 6大高危生活習慣 醫生指出,有6種生活習慣,都會讓身體處於高凝狀態,血液比正常時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令發生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大增。 1. 過度疲勞 面對壓力,體內腎上腺素會上升,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間接促使腦中風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1日
洗手間1物污糟程度堪比馬桶 滿佈大腸桿菌、腸病毒 毒理專家:恐致腹瀉、腎衰竭
很多人覺得廁所內的馬桶細菌最多,不過原來有另1樣物件的骯髒程度亦相當驚人!有毒理專家在社交平台指出,如果觸摸廁所內1樣物件,而沒有清潔乾淨雙手,有可能會生病,嚴重甚至會導致腹瀉或腎衰竭,絕對不能輕視。 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Facebook專頁上表示,廁所馬桶沖水時,水花最少會濺到2米高,因此少不免會令水花中的細菌及病毒都濺到廁所內的各個角落,當中包括廁所的門把。他提到廁所門把其實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病菌,例如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幽門螺旋桿菌,甚至可能還有腸病毒等,直言門把上的細菌數量跟馬桶差不多。 廁所門柄超多細菌 招名威指出,廁所門把每1平方厘米最少有100萬隻細菌,不少人進入廁所,觸摸完門把後坐下來如廁,然後又拿出手機,結果手上的病菌就一直跟隨著自己,無所不在。因此很多人莫名其妙生病都不自知。他又提到,除非每次進入廁所都對著門把瘋狂噴灑消毒水,否則基本上是無法將病菌完全清除。 正確接觸廁所門柄方法 由於無法避免接觸到骯髒門把,又要降低觸碰到的風險,因此招名威建議,盡量以「最小接觸面積」去接觸門把才是上策,認為「用指甲去撥應該會比其他接觸方式風險更低」,最好不要「整隻手去握門把」、「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1日
罕見病聯盟會長曾建平籲以「健康公平」原則制訂醫療政策
過往,「罕見病」(rare disease)是「無人關心」、「無藥可治」等的代名詞,隨著診斷技術和藥物的進步,今天情況已經大大不同了。香港罕見疾病聯盟(罕盟)會長曾建平以罕見病之中的「肺動脈高壓」為例,指該病致命率高,一旦未能妥善管理病情,便需進行肺部移植,否則有機會因右心衰竭而死亡。根據本港統計資料,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是64%,乳癌是85%,但肺動脈高壓的五年存活率只有34%。 雖有藥可治 但費用昂貴 曾建平表示,過去二十多年,陸續有針對肺動脈高壓的藥物面世,醫生可單獨或混合使用這些藥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然而,與其他有藥可治的罕見病一樣,雖然有藥物,但卻相對昂貴;而患者又相對較少,於申請慈善基金或政府機構的資助時,往往被認為「不符合成本效益」。 「去年罕盟和一個慈善基金洽談資助,本來已接近成功,但最後慈善基金的高層認為,用相同的錢做長者或青少年服務可以幫助很多人,但若用在罕見病病人身上,則只可幫助一、兩個人,因此否決了我們的申請。」曾建平續稱:「這就好比現時的長者醫療券計劃,每名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發的醫療券金額一律為2,000元,這是基於『健康平等』(health e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