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直送
- i-Cable
- 2023年02月24日
深圳福田政府率團來港 商討經貿合作
【有線財經】繼上周羅湖區政府到訪本港後,深圳市商務局、福田區政府周五亦率團來港,舉行經貿合作交流會。當局形容香港是內地的雙向合作平台,自從全面通關後吸引了很多內地商企南下參加招商和洽談會。日後亦會主動對接北部都會區及深港合作區建設。 另外,為促進兩地旅遊,福田區政府將發放總值一千萬元的消費券,香港居民都可受惠。並計劃全年舉辦500場港澳青年文化交流活動。 內地去年底放寬疫情管控,全國範圍內出現大規模感染,令民眾更注監測自己身體各項指標。最近一些智能手環的銷量亦隨之急升,多間工廠也加緊備貨。雖然有不少用家都是為了監測健康而購入相關產品,但相關數據僅供參考,結果不能用作醫療目的。
- i-Cable
- 2023年02月23日
財政預算案助力大灣區金融 重啟「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有線財經】今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與內地、尤其是大灣區,在金融領域的合作繼續加碼,包括重啟在2015年停辦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初步傾向投資門檻,將會高於原本的一千萬港元,且不包括物業投資,稍後將公布更多細節。 而除了吸引資金投放本地市場,為進一步協助港商及投資者開拓市場,政府亦計劃向貿發局增撥合共5.5億元,協助港企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另外,政府計劃本年度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000萬,在明年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預計將有5千名本港及內地藝術家參與,可吸引14萬名觀眾。建議還提出由下一財政年度開始的5年,一共撥出1.35億元,支持香港表演藝團和藝術家,到大灣區參與演出及創作。 內地實體書店人氣回升,以深圳最大的書城為例,近日迎來開業以來單日最高訪客量,而銷量都有明顯上升。業內人士分析,疫情防控政策放寬後,實體店全面復蘇,帶動各類型消費,尤其是作為書店目標客戶的學生復課後,更加進一步帶動實體書店的人氣回升。
- i-Cable
- 2023年02月22日
跨境學童首日恢復來港面授上堂
【有線財經】由星期三起,包括小學、幼稚園和特殊學校跨境學童可以回港上課。有小學特別為低年級的學生提供支援,令他們可盡快適應校園生活。 在廣東有專門研製電子顯示屏幕及燃料電池晶片的科企,除了追求科技,亦主力將產品普及化。當中研發電子顯示屏幕的企業,單在今年1月份,工業產值已達到逾3500萬人民幣。
- i-Cable
- 2023年02月21日
推動高質量發展 廣東各行業積極改革
【有線財經】內地以高質量發展為主要發展方針之一,廣東作為改革的先行地,當地各行業亦積極進行革新。根據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全省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530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佔了6758億元的投資項目。 佛山是粵劇其中一個重要的發源地,為了推廣粵劇文化,最近當地挑選了50間學校入選「粵劇特色學校」,開設粵劇興趣班,讓粵劇走進校園。而佛山粵劇院亦配合舉行不同的藝術節,藉此期望傳承粵劇文化。

- i-Cable
- 2023年02月20日
本港5間大學參與多項科研 約360個研發項目獲內地資金
【有線財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4年,除了交通、跨境通關、稅務政策等逐漸完善,帶動科研工作都取得不少成果。在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現時有逾200個港澳及海外的科研團隊,利用天河二號超級電腦進行研究。有團隊成功研發出全球最耐久氫燃料電池以及全國首個互動海洋模擬系統等。 而位於河套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主要進行微電子、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研究。香港有5間大學在合作區設立研究院,包括港大、中大、科大、城大及理大。其中城大研究院研發出全國首台自主知識產權的桌面型電子顯微鏡,通過顯微鏡放大幾萬倍,可以看見蝴蝶翅膀上的光子晶體。 據了解,香港的大學及科研機構已參與建立多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及建立兩個實驗室的香港分支機構,約360個研發項目獲得內地科研資金。 內地與澳門為進一步便利兩地人員往來,近日簽署駕駛執照互認協議,由5月16日起,澳門永久居民北上,年齡及身體條件符合內地要求,即可免試換領內地駕駛證,但只限於小型汽車,而非永久居民或持國際駕駛執照等均不適用。 至於內地居民,如已持有內地駕駛證,入境澳門的14天內,即可直接駕駛指定車型的車輛,毋須換領澳門駕駛執照。如超過14日,就要到澳門
- i-Cable
- 2023年02月17日
豬價下跌 專家:會維持一段時間
【有線財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上旬生豬價格為每公斤14元人民幣,較1月下旬跌2.1%。國統局廣州調查隊數據顯示,1月受2022年底養殖場生豬出欄量增加,惟需求偏弱影響,廣州豬肉價格下跌4.9%。專家表示,由於農曆新年,大部分市民都會買豬肉過年,豬肉現時會出現階段性過剩,豬肉低價的情況,會維持一段時間。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疫情放緩、消費復蘇,今年豬價其後有望逐漸止跌回穩。 一些聲稱可以幫人緩解壓力的玩具,近年在內地非常流行。在浙江義烏有商家表示,這些玩具每月銷量都逾萬件,而一些熱賣款式更是月銷70至80萬件。據內媒報道,目前內地共有810間企業的名稱或經營範圍或產品服務、商標等標示為「解壓」。2022年,新增註冊企業就逾70間,按年增長近9成半。
- i-Cable
- 2023年02月16日
深圳機場旅客量按年升逾八成 位居全國第二
【有線財經】隨著內地疫情防控放寬,市民出遊意慾大增。深圳機場國內客運通航點已恢復到130個以上,回復至2019年水平。而一月份整體旅客量亦按年增長近87%,進出港旅客量位居全國第二。單日最高達到15.6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另外國家民航局表示,今年春運全國民航客量,恢復至疫情前近八成水平,達到5523萬人次。 內地有不少家庭都會聘請家務助理,近年市場規模也逐漸擴大。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去年有超過九成的受訪中國消費者,曾使用家政服務。而內地家政服務市場規模,從2015年至2021年亦增長近4倍。有分析預計今年將會進一步增長。
- i-Cable
- 2023年02月15日
深圳二手樓成交回暖 有地產公司重啟招聘
【有線財經】據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深圳二手樓約有2.7萬宗成交,按年跌39.5%,為15年來最低。不過農曆新年過後,二手樓市場迅速回暖。有業內人士指,無論來查詢或是看房的客人,也明顯較去年年底上升。過去兩年市道低迷,不少地產從業員離職。但隨著市場回暖,中介公司亦開始重新招聘人手。 以往內地的廢棄汽車回收價值較低,但近年汽車不同零件如電池、發電機等,均可經過整合後再生利用。汽車在回收市場上的身價隨之上升,而回收市場規模亦逐漸擴大。
- i-Cable
- 2023年02月14日
梁振英專訪|指南沙港式國際社區已成形 年輕人拒北上是「聽得太多,看得太少」
【有線財經】廣州南沙在2021年規劃打造港式國際社區,近年學校和醫療機構等設施相繼落成。當局也配合推出「港人港稅」等政策助力港人創業就業。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認為,目前南沙已基本滿足港人各方面所需,指年輕人應多北上探索新機遇。 近年內地適婚的單身男女愈來愈多,但疫情卻阻礙了正常社交,減少了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在廣州有交友公司看準需求,每逢周末都會舉辦戶外交友活動,讓單身男女「脫單」。情人節前夕報名人數更相較疫情期間增長近3倍。
- i-Cable
- 2023年02月13日
梁振英專訪:香港貿易優勢未變 與南沙對接
【有線財經】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日前結束在廣州南沙考察行程。他接受本台專訪時指,香港在全球的外貿優勢並未因疫情而動搖,形容兩地的合作是相互成就,期望透過服務業可幫助香港打開新出路。他表示要為香港帶來新機遇,需扭轉內地對本港的固有認識。至於兩地制度銜接方面,他認為內地可進一步放寬港人於內地的職業資格,通過雙方制度差異發揮優勢,從而促進合作。 隨著粵港澳三地全面通關,兩地居民對交通接駁需求亦隨之上升。在廣州從化,近日便開設了往來香港及澳門出入境口岸的直通巴。據營運商指,目前每星期三、六及周日提供服務。
- i-Cable
- 2023年02月10日
高永文率醫療團隊考察 冀將港式醫療服務引進大灣區
【有線財經】一行三十多人的香港醫療考察團在大灣區考察,希望加強醫療專業的交流與合作,將港式醫療服務引進大灣區。率團的全國政協委員、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表示,三年來因疫情原因,考察團一直未能成行,期望此行深化推動兩地醫護,特別是醫療管理方面的交流。他又建議當局擴闊「港澳藥械通」應用點,以及推動醫療券,可以在更多大灣區港資醫院等醫療服務單位使用。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黃埔工作站及黃埔區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中心,與廣州實驗中學簽訂館校合作協議,成立全國首個校園考古工作站,讓學生對歷史有更切身的體驗。工作站面積約900平方米,同時亦為全市首個集考古資料研究、整理、修復、展示研學交流互動等於一身的綜合性區級文物保護研究平台,期望可以為大灣區文化遺產保育起到示範作用。
- i-Cable
- 2023年02月08日
大灣區內地城市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 6類人受惠
【有線財經】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宣布本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6類在灣區工作的內地人才可受惠。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周四發公告,為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服務大灣區建設發展,決定由本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在灣區工作的6類內地人才可符合資格申請。 當中包括傑出人才,即對灣區建設發展作出重大突出貢獻或灣區急需的頂尖人才;科研人才,即灣區科研機構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文教人才,即灣區高等院校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衛健人才,即灣區副高級職稱以上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及衛生研究人才;法律人才,即參與在香港澳門法律仲裁程序的內地仲裁員,處理內地與香港、內地與澳門投資爭端的內地調解員等;以及其他人才,即由灣區人才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的高層次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 其中傑出人才可申辦有效期5年的人才簽注,科研、文教、衛健人才可申辦3年簽注,法律和其他人才可申辦1年簽注;有效期內可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或澳門,每次停留不超過30天,並可根據實際需要,單獨或同時申辦赴港和赴澳人才簽注。 內地有駕駛學校近年推出新課程,採用VR加上AI技術教學,有負責人指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