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節目
- i-Cable
- 2022年09月05日
【拉近文化】霓虹映月
【有線新聞】霓虹燈招牌保育平台與本地工藝師合作,將九間店舖所捐贈出已使用逾20年的霓虹燈招牌,轉化成立體月亮藝術裝置。過程中,部分已粉碎的招牌,由年輕的霓虹燈藝術家劉浩輝根據招牌的鐵字背板重新製作,再融入成為月亮裝置的一部分,我們一起去看看!
- i-Cable
- 2022年09月04日
【小事大意義】友趣學中文:在起跑線上為少數族裔學童加油
【有線新聞】本身是巴基斯坦裔,在幼稚園實習了一年的教學助理「比比老師」,提起少數族裔學生的學習困難,深有共鳴。 「他們最困難是不明白正在發生什麼事,若果不明白,要學懂中文字會很困難。」 幼稚園的何校長也指,學生初來報到,會比較安靜,沉默期可能長達一至三個月,都不開口說話。 但2-6歲是幼兒學習的黃金期,如果錯過,要在小學時才給予援手,各方面都會更加吃力,直接影響少數族裔學童的學習、生活,甚至日後的上流機會。 有一班有心人因而出手,推出「友趣學中文」計劃,希望多管齊下,在學校、家庭和社區生活各方面,及早協助少數族裔,打破語言障礙,讓他們避免「輸在起跑線」。
- i-Cable
- 2022年09月02日
麻省理工研毅力號探測車 就地取材成功造氧 倘建「氧氣工廠」有望火星殖民
【有線新聞】火星近乎沒有氧氣,不適合人類生存,不過美國麻省理工測試證實火星探測車毅力號,能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功能類似光合作用,火星大氣層幾乎完全是二氧化碳氧氣含量只有千分之一左右。 如果人類要探索火星,氧氣供應是個大問題。為了驗證相關技術,美國火星探測車毅力號有個製造氧氣的裝置,材料是火星最多的二氧化碳,原理是在攝氏800度高溫下,以電化學反應將二氧化碳分子當中其中一個氧原子分離,每分離出兩個氧原子可以重新結合成氧氣分子。 裝置在去年4月首次啟動,至今總共用了7次,開動時間有日有夜,亦遍及不同季節。結果證明在各種外在環境下,造氧裝置也正常運作,每小時可以製造6克氧氣,造氧能力相當於地球上一棵小樹。 但測試用的裝置只有鞋盒那麼大,如果將規模放大,有可能在火星建立「氧氣工廠」,將來人類如果登上火星就可以預早生產氧氣,解決一大生存問題。 今次是人類第一次在另一個星球就地取材,生產當地缺乏的物資,不一定甚麼也要從地球運過去。
- i-Cable
- 2022年08月31日
潛水遇能見度低難溝通 手機APP聲波訊號代手勢 一按傳訊30米內可接通
【有線新聞】一群人潛水為了互相照應可以用手勢溝通,但如果看不見對方怎算?美國有學者研發了一個手機程式可以在水底互通訊息。 「上升」、「下潛」、「你氣瓶還剩多少?」、「氣瓶剩下一半」。潛水人士為了在水底溝通有一套國際通用的手勢,同伴之間可以互相照應,但水底能見度有時很低,未必看得見同伴的身影,何況是對方的手勢。要加強水底溝通能力不一定要高階通訊器材,靠身邊的手機已經足夠。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學者編寫一個水底溝通的手機程式,在水裏面一般電波是沒用,所以今次用到的是聲波。程式將240種水底溝通手勢編譯成240種聲波訊號,用家選擇想表達的手勢,程式就會發出對應聲波,對方手機的麥克風「聽」到之後自動譯回文字訊息。程式會為每個人設定識別訊號,容許60人連成水底溝通網絡,你可以發訊給所有人,亦可以發給某個人。聲波訊號的覆蓋範圍是30米,水深極限視乎手機,但聲波可以穿透固體,就算手機在防水袋裏面,或者用了防水機殼一樣無阻收發訊號,所以就算一般手機也足以應付休閒潛水活動。
- i-Cable
- 2022年08月31日
【拉近文化】香港電話亭
【有線新聞】徐振邦是一位任教中國歷史的教師,他閒時會在香港四處出沒,記錄各區的電話亭,希望將電話亭介紹給下一代。 讓他帶我們一起認識電話亭的歷史及設計!
- i-Cable
- 2022年08月31日
【拉近文化】以畫筆別了志記鎅木廠
【有線新聞】由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面對時代巨輪,超過70年歷史的志記鎅木廠面臨清拆。一夥熱心畫家到來,以畫筆記錄當前面貌,為香港保存記憶中的一點一滴。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小事大意義】山海少塑派 : 90後女組織淨灘淨山 冀做走塑教育籲人源頭減廢
【有線新聞】「走塑」議題為全球大勢所趨,本地90後女生Yeungs也不例外受影響,尤其關心如何推動本土源頭減廢。曾在大學修讀與海洋研究有關的Yeungs,認為相比起漫長的學術研究,對公眾做走塑教育更為迫切,於是她在畢業後組織「我的山海日誌」項目,定期與朋友組織淨灘與淨山活動。她自言每次活動的意義,並非單是撿走垃圾如此簡單,背後其實是希望讓參加者了解山間和海洋的污染狀況,繼而學會在生活中源頭減廢。到底Yeungs及其朋友會否得償所願?他們的義工又是如何看待這場沒完沒了的「走塑之路」?
- i-Cable
- 2022年08月28日
【小事大意義】放聲高歌吧 : 聲樂老師義教癌症病人 助改善呼吸咬字
【有線新聞】原來經過訓練,癌症病患也能演唱講究呼吸和咬字的意大利文歌劇。本身當城市設計師的吳頴姿Faith在東歐保加利亞完成聲學碩士後,回港與東區醫院合作,教授癌症病患者和癌症康復者唱聲樂。Faith謂本身僅抱平常心去教,沒有想過聲樂會有醫療作用,可是卻不斷有學生反映,學習聲樂後身體狀況變好。其中,一位沒有上顎和上唇的口腔癌康復者接觸聲樂後,還一直隨Faith精進唱歌技巧,他說話時不清晰,卻可獨當一面演唱不同的意大利文藝術歌曲。到底聲樂怎樣幫助癌症病人?今集一起看看。
- i-Cable
- 2022年08月25日
加拿大研太陽能「無人船」 可無間斷航行逾月 配備各式傳感器助海洋研究研究
【有線新聞】隨著無人機和無人車普及化,人類步入了無人駕駛時代。加拿大更有公司研發了「無人船」,透過太陽能發電,便能在海上行駛逾一個月,以協助海洋相關的研究。 人類想一探海洋世界的奧秘,也要講求天時地利人和,以確保研究人員的安全。為了更有效率研究海洋,加拿大一間公司研發了無人船,有別於無人機、無人車要額外充電,船隻只需吸收足夠太陽能,便能無間斷航行幾個月。 「無人船」重量為100公斤,時速為33.3公里,船上有各種裝置如傳感器,幫助收集海洋的數據,包括海水溫度、鹽度和水質等,協助研究各個海域。其操作類似無人機,用戶可透過360度鏡頭,以遙控器遙距操控船隻,即使它被海浪拋起,甚至翻了筋斗都不用擔心,因船尾的半圓形儀表桿有助船隻平衡,令它在風浪中猶如不倒翁般繼續前行,船頭及船尾更設有燈泡,以便晚上行駛。 研發團隊指,船隻除了能幫忙保護瀕臨絕種的海洋生物,亦有助了解全球暖化對海洋的影響,以及為船隻提供一條最省油的路線。
- i-Cable
- 2022年08月24日
美國研新抗癌療法 植入「兵工廠」圍剿腫瘤 老鼠實驗證成效 年內作卵巢癌臨床測試
【有線新聞】美國有學者研究新的抗癌療法,在腫瘤周圍植入「兵工廠」,釋放藥物,激發白血球攻擊腫瘤,已經在老鼠實驗取得初步成果。 驟眼看來好像一堆發泡膠粒,其實這瓶是抗癌新武器。美國萊斯大學及貝勒醫學院,合力研發以海藻酸造成粒狀,適合植入人體,不過海藻酸只是外殼,關鍵是裏面成千上萬的細胞,這些細胞經過改造,它們本身不是藥物,但會製造藥物。 實際用法先在腫瘤周圍植入這種顆粒,入面改造過的細胞會持續製造「白血球介素-2」,它是免疫系統重要成分,可以激活腫瘤附近的白血球,然後以病人本身的白血球持續攻擊腫瘤,令它縮小甚至消滅。 「白血球介素-2」是免疫療法藥物,所以新技術算是免疫療法,但不是直接用藥。學者形容好像在腫瘤的四周,部署一大堆迷你藥物工廠,連綿不絕生產藥物,定點召喚白血球圍剿腫瘤。 新技術在老鼠身上試驗,對於老鼠的卵巢癌、大腸癌及間皮瘤也有明顯效果,在超過一半樣本,腫瘤在幾日內就被消滅。 研究隊伍已獲得批准,今年內可以針對人類的卵巢癌臨床測試新療法。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德國汽車公司新技術 前輪可轉灣80度 助駕駛者輕鬆泊車、掉頭
【有線新聞】香港地方細小、街道又狹窄,想停泊車輛也要考司機駕駛技術。德國汽車零件產業供應商龍頭,設計了一款可以80度轉彎的車輪,令駕駛人士開車更輕鬆。 看似平平無奇,但當轉彎時便令人大吃一驚,因為車輛前面兩個車輪像快要甩掉。德國汽車技術供應商ZF集團,研發了這款前軸懸掛系統,令前輪最多可轉80度,不論是掉頭行駛還是在很狹窄的位置泊車也無問題。 例如在泊入這個車位時,這個尺寸的車平日很大機會泊不到,或要試幾次才成功,但新系統下車輪能夠接近完全橫向滾動,即使是泊車新手,也可第一次便成功。若要駛離車位,或是掉頭行駛,普通的車輪只能轉至紅線的軌跡,但在這車輪的幫忙下即可轉至藍線的軌跡,車輛敏捷度大大提高,令各位車主能無負擔地駕駛。 另外,車內還附有顯示裝置讓車主看到車輪轉了多少度,不過這個駕駛新手的恩物目前仍是概念技術,它有否機會推出市場就要看各大車廠的反應。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小事大意義】影樓再聚 : 堅持菲林拍照 舊式影樓留下年代回憶
【有線新聞】香港舊式影樓買少見少,影樓內的一事一物都有歲月痕跡,罕有的傳統修圖技術亦即將失傳。由菲林盛世行到數碼時代,香港舊式影樓碩果僅存。善美影室前身是尖尖影樓,1996年由現時的老闆林國盛接手,堅持用傳統方式拍攝菲林照片,影相、沖曬、執相等工序全以人手操作。有甚麼讓林國盛一直堅持在這個夕陽行業繼續探索?本集會帶大家進入菲林影樓內一起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