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節目
- i-Cable
- 2022年12月08日
叱吒五十載改變全球旅遊業 最後一架波音747出廠後正式停產
【有線新聞】波音公司最後一架747飛機於美國華盛頓州出廠,意味波音747正式停產。 當地時間星期二晚,華盛頓州西雅圖以北一架全新的飛機離開工廠,它是波音第1,574架747,亦是最後一架出廠的747。 波音747於1967年投產,是世上第一架雙通道客機,當時乘飛機旅行開始流行,但機場不時大排長龍,航空業界需要載客量更大的飛機。波音747回應了時代的訴求,載客量最高達524人,是波音上一代客機的兩倍以上,令民航載客量突破瓶頸,機票成本得以下降,改變了全球旅遊業的面貌。波音747的載客量紀錄保持了近40年,直到空中巴士A380出現才被打破。 除了客運,747的貨運能力也不容小覷,在設計初期已經考慮到機身要足以容納標準貨櫃,令747成為貨運的熱門選擇,而最後出廠的747正正是架貨機,預計明年交付貨運公司。 四引擎、強調運載力的波音747,五十年來叱吒風雲,但隨著減排呼聲及燃油成本上漲,高效率的雙引擎飛機開始冒起,波音747亦到了淡出之時,波音會繼續對仍服役的747提供支援。
- i-Cable
- 2022年12月07日
美軍黑鷹後繼機種揭曉 貝爾新旋翼機載重高四成 可武裝取代阿帕奇
【有線新聞】黑鷹直升機的後繼機種已經正式揭曉,美國貝爾公司宣布旗下新一代旋翼機V-280贏得美國陸軍合約,將會取代黑鷹直升機,甚至是阿帕奇攻擊直升機。 和直升機一樣不用跑道,可以垂直升降,起飛後將螺旋槳向前轉可以變成定翼機的飛行模式,巡航時速可以超過500公里,是一般直升機的兩倍。既有直升機的靈活,又有定翼機的速度,它是美國貝爾公司的V-280。和V-22魚鷹運輸機一樣,螺旋槳方向可以改變,用料和引擎設計也有改良,機身重量比魚鷹機輕三成,提升速度及續航力之餘亦更節省成本。 美國陸軍於2019年招標,希望選出黑鷹直升機的後繼機。貝爾公司以V-280競標,近日宣布成功中標。V-280不只速度及續航力比黑鷹高,載重量亦比黑鷹高四成,可搭載14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完全可以取代黑鷹的運輸角色。而且V-280也可以搭載武器,成為武裝直升機,所以預計大約2030年V-280不只會取代2,000架黑鷹,亦會取代1,200架阿帕奇直升機,但未必是一架換一架。
- i-Cable
- 2022年12月06日
空中巴士:氫燃料零排放客機料最快2035年啟用 新引擎環保兼慳位
【有線新聞】空中巴士公司公布,最新研發的氫燃料電池引擎,預計最快在2035年第一架使用新引擎的零排放客機,就會正式投入服務。 全球減排呼聲高漲,航空業長遠也要告別化石燃料,出路之一是轉用氫燃料,飛機引擎也要重新設計。而空中巴士就以這款氫燃料電池引擎來回應減排新時代。 氫燃料先以液態形式儲存,輸送到引擎時才還原成氣態,在電池產生電力推動螺旋槳,功率達到兆瓦級。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只會排出水蒸氣。 為了測試新引擎,空中巴士將會在2026年改裝一架A380作為測試,將新引擎裝上飛機試飛,艙會騰出空間放置燃料箱。 因為用低溫將氫壓縮成液態儲存,需要的空間比充電池小得多,甚至比傳統油缸更節省空間。最終設計甚至會將氫燃料槽,內置在引擎裏面,做到螺旋槳、電池、燃料槽一體化,方便整個更換及維修。 空中巴士表示,如果測試順利,預計到2035年,第一架完全採用新引擎的飛機就會正式投入服務,意味民航機進入零排放時代。
- i-Cable
- 2022年12月06日
【小事大意義】車廂變身流動畫室 90後插畫家速寫窩心贈乘客 寄語港人:珍惜每一刻每一秒
【有線新聞】用一本畫簿、一支畫筆,黑白線條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記錄眼中有趣又荒誕的香港眾生相。Charlotte在2021年3月創立 @moving_drawing,源於車程時間太長,「每天要由九龍乘車到香港仔上班,上下班差不多用了3、4小時的交通時間。」Charlotte於是開始在交通工具上進行創作,觀察乘客的行為舉止,以速寫方式記錄。 Charlotte後來又開始將作品送給繪畫對象,「我可以將畫作送給一個會珍而重之的人,這種喜悅感大於把畫作放在畫廊展出的開心」。 Charlotte自言現在擔當城市的「觀察者」,每天一畫是為了好好記錄當下。她又寄語港人,無論身處何方,也要好好珍惜每一刻、每一秒 。

- i-Cable
- 2022年12月05日
研究:蟻蛹非沒用 可分泌「乳汁」供幼蟲工蟻豐富營養
【有線新聞】人類研究螞蟻已經有一個世紀,但到今日仍然有新觀點。美國有研究發現,螞蟻的蛹會分泌一種液體,為幼蟲及工蟻提供營養,相當於螞蟻世界的「乳汁」。 螞蟻是高度社會化的昆蟲,每隻蟻也有自己的崗位,這一點相信大家也很熟悉。而我們很容易忘記的是,螞蟻其實也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中經過幼蟲、結蛹、成蟲多個階段。以往一般認為正在結蛹的蟻是沒生產力,對蟻群沒社會價值,原來這個想法大錯特錯。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專家意外發現螞蟻的蛹會分泌一種液體,而蟻巢的幼蟲及成蟲不時會走到蛹的旁邊,吸啜這些液體。分析表明液體含有豐富營養,對於成蟲有助維持健康,對於幼蟲更加是生存必須,實際等同螞蟻世界的「乳汁」,有些成蟲甚至會負責將幼蟲搬到蛹的旁邊「哺乳」。更巧妙的是,如果蛹分泌的液體積聚時,當中營養會滋生真菌,令蛹受感染而死,這個機制可以巧妙地維持螞蟻數量的平衡。所以結蛹的蟻不只有生產力,而且是關乎蟻群的存亡,證明蛹在螞蟻社會一樣有崗位。
- i-Cable
- 2022年12月05日
【拉近文化】篆刻推廣
【有線新聞】在「藝文香港」藝術交流盛會中,西泠學堂與各團體合作,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及首屆「西泠盃」全港青少年書畫篆刻創作大賽,推廣中國藝術,包括金石篆刻。 西泠學堂由具有「天下第一名社」美譽、研究金石篆刻的百年學術團體西泠印社,與香港的集古齋攜手創辦,在香港推動篆刻和書畫承傳。 相較書法和國畫,篆刻藝術在香港備受認識的程度相較不高,但其實這種在方寸之間即可完成的藝術,不需要很大的空間便可進行,很適合寸金尺土的香港。
- i-Cable
- 2022年12月05日
【拉近文化】埋班作樂!
【有線新聞】《埋班作樂》音樂創作及製作人才培育計劃讓一群音樂界翹楚指導年青人從作曲、作詞、編曲創作音樂,他們以不同類型的欣賞方法把歌曲帶給觀眾,還請來麥曦茵導演為他們的音樂創作錄像,而最後更有作品音樂會,對學員來說都是作品重要的展示,快來看看!
- i-Cable
- 2022年12月05日
日日有頭條:屯門公路意外村民陰影未散
【有線新聞】2003年7月10日,屯門公路一輛雙層巴士,被突然切線的貨車逼出橋邊,從高架橋直墮汀九村山坡,釀成21死、20人傷。事隔五個月,部份汀九村村民心情仍未平復。
- i-Cable
- 2022年12月04日
【小事大意義】塔門草荒牛改吃垃圾 90後青年組隊淨島 處理人牛衝突盼改善「牛生」
【有線新聞】疫情下塔門草原成為遊人的露營熱點,島上原來已見「沙漠化」的草皮更趨稀薄,加上露營客多有遺下垃圾,令鬧草荒的塔門牛習慣在垃圾堆中找食物。有見及此,90後青年Philip與友人在1年多前開始組織義工入島執垃圾,亦有試過為牛群送草運水,至今入島次數已達40多次。 Philip指島上還有其他海域飄來的垃圾,諸如膠樽、發泡膠碎、塑膠餐具等,都是牛隻吃下便無法消化的東西,構成「慢死」威脅。為此,即便眼前垃圾看似沒完沒了,他們仍然希望做下去,更欲嘗試調解島上的人牛衝突,使島民、露營客與牛群的關係趨向共融。
- i-Cable
- 2022年12月02日
蒙古恐龍化石確認屬新品種 外型如鴨「半水生」 再次印證有恐龍擅水中獵食
【有線新聞】古生物學家證實一批蒙古化石屬於罕見的新品種「半水生」恐龍,和今日的鴨一樣,活動範圍覆蓋陸地和水,再次印證有恐龍懂得游泳。 如果只是看這副身軀,大家一定以為牠是隻鴨,但跟鴨不同的是,牠的腳趾之間沒蹼,因為牠的年代早得多,其實牠是一隻恐龍、一隻熟水性的恐龍。 南韓首爾大學的團隊在戈壁沙漠的南部發現牠的化石,年代大約七千萬年前,因為頭骨及頸骨保存得好,學者得以確認這隻恐龍是新品種。牠不只身型像鴨,尺寸也跟鴨差不多,身長只有數十厘米,是隻小巧的恐龍;有流線形身體,胸腔特別扁平,這些也是適合游水的證明。所以牠是少見的半水生恐龍,雖然不是鳥類,但和今日不少鳥類一樣擅長水中獵食。 以往所知不少恐龍也能夠下水,但究竟有沒真正熟水性的恐龍,專家一直未有定論,今次發現填補了部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