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
- News Editor
- 2023年04月26日
日本茨城縣現「烏鴉刺身」 記者試食形容口感清爽 厚生勞動省急籲勿食
【有線新聞】港人喜吃魚生刺身,到日本旅行吃刺身是指定動作。日本除了魚生刺身外,坊間近日出現「烏鴉刺身」,引起討論。有記者獲邀到茨城縣參加烏鴉刺身品鑒會,期間試食「烏鴉刺身」,形容口感味道與馬肉和鯨魚肉一樣,口感柔軟、味道清爽。日本厚生勞動省緊急發文,呼籲民眾不要生吃烏鴉。而茨城縣當局亦澄清,當地不存在生食烏鴉的飲食文化。 《東京新聞》一名記者早前獲邀到茨城縣參加烏鴉刺身品鑒會,品鑒會中有逾10名當地居民參與,並將13隻大嘴烏鴉和腐肉烏鴉製成兩道菜,包括大蒜醬油的烤烏鴉腿和醬油醃過的烏鴉胸肉刺身,記者形容沒任何異味,非常清爽,身體亦沒有出現任何不適。該名記者表示,如果這種珍貴的飲食文化逐漸消失會感到可惜,希望得到正視及保育。 厚生勞動省緊急澄清 呼籲勿生食 日本厚生勞動省緊急發文,呼籲民眾不要生吃烏鴉,指「鹿、野豬等野生動物,以及鴨、烏鴉等野鳥都可能攜帶病原體,生食牠們的肉和內臟極其危險」。茨城縣保健衛生科表示,雖然沒有明文禁止生食烏鴉肉,但狩獵烏鴉必須要有許可證,以及使用合法的捕獲陷阱,理論上市民可以自由選擇進食及烹調方法,但提醒盡量不要生吃,因為中毒風險甚高,存有一定風險。 本港食物
- Digital Tech
- 2023年02月21日
日式超市買魚生飯 女子吃一半見寄生蟲蠕動 微生物學專家警告食後可「入肺」|附店方回應
進食魚生、刺身發現有寄生蟲事件屢見不鮮。一名女子在日式超市購買了一盒海鮮丼飯,快吃完之時驚見一片魚生上有一條寄生蟲在蠕動,畫面十分嘔心。事主隨即拍下影片及照片,將此事發佈至社交平台,提醒大家進食前要小心看清楚。本港食安中心曾指出,進食生或未經煮熟而又含寄生蟲的海產,除了會引致腹瀉,更有可能會引起嚴重併發症,同時列出3大安全食用貼士。 女子吃魚生飯 驚見寄生蟲 綜合外媒報道,新加坡一名女子在Facebook發文,貼出多張相片及影片,指自己與丈夫在日式超市購買了一盒魚生飯,二人回家享用,正當快吃完的時候,卻發現其中一塊魚生上有「不尋常的東西」,細看後赫然發現竟是一條呈透明、正在蠕動的寄生蟲。女子形容「無法想像寄生蟲進入了我們的身體」,又謂從未試過在食物中遇到寄生蟲,看著這些影片令他們感到十分不舒服、噁心,甚至作嘔想吐。 女子最後表示,希望這次遭遇不會令他們的健康陷入嚴重困境,並藉此提醒大家將食物放入口前,一定要小心看清楚。 涉事超市:情況不罕見 據指,涉事超市已就此事作出回應,表示正向事主了解並跟進事件。發言人指出,在野生捕獲的海鮮中,發現寄生蟲的情況並不罕見,表示已盡最大努力處理寄生蟲,
- Digital Tech
- 2023年02月07日
一線搜查|茶餐廳豬扒煮不熟變「刺身」 食客投訴反被問:咁你想點?|附食安中心建議
近日有網民於社交平台上載一張半熟豬扒的照片:「先唔評論好唔好食,$78晚餐,塊豬扒係生嘅」。該網民表示於大圍一間連鎖茶餐廳用餐時,點了一個$78的晚餐,當他切開豬扒,卻發現裡面非常「粉嫩」,明顯未煮熟。可是,當他向店員反映,竟被對方以惡劣態度反問:「咁你想點?」,令事主感到相當委屈。 $78食到「半生熟」豬扒 有網民日前於Facebook群組「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上載照片,並發文:「先唔評論好唔好食,$78晚餐,塊豬扒係生嘅」。圖中所見,該半塊豬扒的表層煎至金黃色,裡面卻非常「粉嫩」,肉質光滑並呈淡紅色,明顯是「半生熟」的狀態。 更多熱門文章《給十九歲的我》爭議懶人包 女主角控訴校方、導演張婉婷道歉煞停公映一文看免費機票|Hello Hong Kong起動 機管局送港人8萬張免費機票 派發日期+領取方法一文看 店員態度惡劣反問:咁你想點? 事主表示於大圍一間連鎖茶餐廳用餐時,點了一個$78的晚餐,當他切開豬扒,卻發現裡面明顯未煮熟。可是,當他向店員反映時,竟被對方以惡劣態度反問:「咁你想點?」,令事主感到相當委屈,表示:「個態度好似係我搞事」。 網民:嗌咗3成熟? 帖文引起網民熱議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30日
一線搜查丨港男自製馬友刺身 讚味道似拖羅 網民:怕你去唔切睇急症|附食安中心建議
馬友做刺身味道似拖羅?日前,有男網民在Facebook群組分享自製馬友刺身,大讚味道像拖羅(吞拿魚腩)。帖文引網民熱議,有人擔心存在食安問題,提醒事主小心細菌或寄生蟲。根據食安中心資料,海魚及淡水魚均可能帶有多種寄生蟲,生吃魚類若處理不當,容易引致食物中毒。 馬友做刺身 大讚味道似拖羅 日前(12月27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貼上4幅自製馬友刺身的照片:「托朋友福拎條八斤海馬友來,點名整個刺身,超正」。從照片所見,事主將原條馬友分件後起皮,切成一片片厚刺身,佐以芥末醬油食用。有網民問到口感如何,事主就回應大讚:「拖羅咁」。 網民:醫院已經好多人 帖文引起不少網民討論,有人擔心事主進食後身體不適:「醫院已經好多人」、「怕你去唔切睇急症」、「不要增加公立醫院嘅急症室負擔」;亦有人見怪不怪:「不嬲都可以刺身」、「日本人食雞都係生食、馬又係生食,大驚小怪」。 不過亦有人指馬友刺身存在食安問題,提醒事主小心細菌或寄生蟲:「最好屋企有個顯微鏡照照先好吃」、「有個韓國人啱啱中咗寄身蟲瓜左!由鼻或口進入!死亡率達96%!小心吖」。 食安中心:處理不當易致食物中毒 據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15日
高級餐廳食魚生不適 以為胃酸倒流 照胃鏡驚見寄生蟲在游|4類人食三文魚刺身高危
進食生冷食物要小心,特別是魚生刺身。有醫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病例,指一名患者在日式餐廳進食魚生,一星期後感到不適,最初以為是胃酸倒流所致,結果照胃鏡發現長了寄生蟲。連醫生亦不禁表示「這輩子對生魚片都有陰影了」。 台灣肝膽腸胃專科醫生吳文傑在Facebook上分享病例,題為「胃裡的青蛇,驚悚的假逆流」。吳醫生指,一名患者以為自己胃酸倒流向他求診,經查問後發現原來他十分喜歡吃魚生,並透露自己「上週才剛吃過高級餐廳」。 吳醫生為患者安排照胃鏡,結果發現患者並非因為胃酸倒流而感到不適,而是其胃部出現寄生蟲。吳醫生形容寄生蟲仍然活跳跳,「頭埋在了胃裡,等著鑽到血管裡。」吳醫生推測是患者上星期吃了魚生所致,亦即是寄生蟲已在患者的體內存活一星期,「可以抵擋胃酸那麼多天算牠厲害」。 不過由於吳醫生的醫院並沒有「殺蟲藥」,所以患者需要轉送至其他醫院進行治療。而吳醫生看到患者體內的寄生蟲,亦不禁表示「我應該這輩子對生魚片都有陰影了」。據悉在患者體內的寄生蟲為「海獸胃線蟲」,又名為「異尖線蟲」或「安尼線蟲」。 進食未煮熟海魚 有機會感染寄生蟲 消委會曾引述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指,食用未經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24日
內地男食「泥鯭刺身」勁讚入口即融 食安中心:感染寄生蟲病或致嚴重併發
不少人都喜歡吃魚生刺身,不過並非每種魚類都可當作刺身食用。日前,內地一名網紅在佛山挑戰試食泥鯭刺身,更大讚入口即融,形容為「溫柔纏綿的感覺」。影片引起網民迴響,不少人為此感到震驚,並擔心會有寄生蟲。 網紅挑戰食泥猛刺身 內地網紅大秋在YouTube頻道「品城記」中,上載一段題為「泥猛刺身和普通魚生有甚麼不一樣,在這裡火到不預定就吃不到?」的影片。他前往佛山一間中式餐廳,並指該店近期爆紅,其泥鯭刺身十分受歡迎。從片段可見,餐廳的員工首先將已起骨的泥鯭魚肉切成絲狀,並配上洋蔥、花生、蒜頭、香油及豉油等配料。 大讚入口即化:很溫柔纏綿的感覺 大秋夾起泥鯭刺身試食,大讚入口即化,形容口感「軟糯,甚至有啲綿嘅感覺」、「意識形態上呢款魚生入口即化」、「佢冇好多魚生嗰種爽口,清脆俐落,但有的是很溫柔纏綿的感覺」。而這碟約2.6斤泥鯭刺身,要價143元人民幣(約164元港元)。 網民吃驚:祝你好運! 不少網民對此感到震驚,紛紛留言:「泥鯭這類下欄魚,體內滿布寄生蟲,也不曉得這樣是吃魚還是吃蟲」、「祝你好運!從前做過劏魚,只有泥鯭是成肚生蟲的」、「最多細菌及寄生蟲就係呢種魚,不吃也罷!無謂冒險」。 食安
- Digital Tech
- 2022年06月21日
男子食三文魚刺身感染創傷弧菌 右手組織壞死 醫生:兩類人避免食生冷海鮮
很多人喜歡吃日本料理,例如魚生、壽司及刺身等。日前,一名老人家進食三文魚刺身後,出現高燒、嘔吐、上肢紅腫症狀,經穿刺取液檢測後,證實感染創傷弧菌,更導致右手組織壞死,一度休克險喪命。 吃三文魚刺身 感染創傷弧菌 根據內地傳媒報道,江蘇南京一名七旬林姓老翁因進食三文魚刺身後,出現高熱不退、劇烈嘔吐、腹瀉及右上肢紅腫疼痛等症狀,血壓更一度下降至休克狀態,其家人立即將老翁送院。老翁身上並無任何傷口,但卻出現嚴重的皮膚感染,於是醫生為他進行穿刺取液檢測,結果證實感染了創傷弧菌。 創傷弧菌可通過進食感染 醫生問老翁有沒有接觸過海鮮,老翁表示自己曾進食3、4片生三文魚。醫生指,創傷弧菌可以通過進食感染,如果吃了含有創傷弧菌的海鮮,進入到消化道後,會降低病人的免疫力,令病人無法將消化道裡的創傷弧菌殺死,使病菌「定居」在肢體末端。 2類人應避免進食生冷海鮮 醫生又補充,由於老翁15年前曾因腎功能衰竭,而進行了腎臟移植,因此他屬於免疫力低下的特殊族群,一旦出現感染便會蔓延得較厲害,幸好經過多日治療後,老翁情況終有好轉,並已出院。另外,醫生亦提醒,免疫力較低或肝功能不良者,應盡量避免進食生冷海鮮,處理海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