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
- JL
- 2023年02月15日
漱口水每日用超傷牙 刺激口腔黏膜、牙齒染色 牙醫揭4大危害|附正確使用次數
漱口水不可每天使用?不少人除了早晚刷牙,更會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衞生、改善口氣問題等。不過有牙醫指出,每天使用漱口水有機會引發多個問題,例如會刺激口腔黏膜,甚至傷害牙齒等。牙醫亦建議每周理想使用次數,提醒大家不宜過度使用。 台灣牙醫黃文龍在Facebook專頁發文,題為「過度使用漱口水更傷牙」。他指出,牙線、牙刷及漱口水是很多人的潔牙三寶,當中牙線和牙刷可以早晚使用,但漱口水卻不行。若果每天使用漱口水,則會弄巧反拙,導致口腔情況惡化。 每天使用漱口水4大影響 黃文龍表示,每天使用漱口水可能會引發4大問題,當中包括容易刺激口腔黏膜、令牙齒、舌頭染色等。 1. 刺激口腔黏膜 黃文龍指,有些漱口水可能添加了酒精成分殺菌,這類漱口水容易刺激口腔黏膜,因此建議選用不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比較溫和安全。 2. 改變菌叢生態 若果過度使用漱口水,會令口中菌叢不平衡。當口腔內細菌的生態系改變後,反而會令壞菌增生更快。 3. 牙齒染色 黃文龍提到,部分漱口水成分,例如:Chlorhexidine,若果長期使用,有可能會令牙齒及舌頭染色。 4. 改變味覺 有些漱口水會刺激味覺,黃文龍指出,特別是含有Chlor
- JL
- 2023年01月17日
一線搜查|女子花費1.8萬箍牙 消委會揭無牙醫跟進 戴隱形牙套致牙齒劇痛、牙縫變闊
隱形牙套|牙齒整齊能予人一個好印象,近年愈來愈多人箍牙,當中新興的隱形牙套矯齒療程甚受歡迎。不過消委會調查發現,部份療程原來沒有牙科檢查及牙醫跟進。有人花費1.8萬元購買療程,結果只獲職員跟進,其後事主更出現牙齒劇痛、牙齦萎縮等情況。另外,專家亦分享了箍牙4大常見問題, 如有意箍牙的人士,不妨參考一下。 女子花1.8萬買隱形牙套療程 消委會早前接獲投訴,投訴人林小姐於一間牙套公司,花費18,000元購買隱形牙套矯齒療程,整個療程只由一名公司職員評估,並聲稱公司有多年經驗,而且背後有專業團隊,牙套在美國製造及已獲FDA認證,表示有信心很快便可完成矯齒療程。 突無法戴上牙套 揭牙齦萎縮 結果林小姐在佩戴第9副牙套時,出現牙齒劇痛、神經痛、牙縫變闊的情況,於是聯絡牙套公司,惟公司職員只著她休息幾日及多用漱口水,表示有消毒和麻痺作用,並謂箍牙過程必定會有痛楚。而2個月後,林小姐佩戴第13副牙套時,發現上排牙齒無法套上牙套,並感到痛楚,當她對比之前的牙齒照片後,更發現牙齦有萎縮的情況。她再次聯絡該公司,惟該公司多番迴避,只建議她使用漱口水及暫時停止戴牙套。 牙套公司對投訴諸多推搪 林小姐其後要求
- JL
- 2023年01月08日
牙刷放錯這位置變病毒溫藏 牙醫警告牙刷4種情況要即換 否則「食菌落肚」易感冒
刷牙是每天必做的事,而牙刷亦是我們的貼身物品,大家又會多久更換一次牙刷?牙醫黃文龍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如果牙刷放太久,病原孳生,刷牙時反而會吃進細菌和病毒,嚴重更會引致感冒,提醒大家在4大情況下應該要更換牙刷,大家要注意了! 台灣牙醫黃文龍在Facebook發文,以「別讓牙刷成為細菌溫床」為題,提醒大家不要為了省錢而不更換牙刷。他解釋,如果牙刷放太久,病原孳生,刷牙時反而會吃進細菌和病毒,嚴重更會導致感冒。 他指出,最理想是3個月更換一次牙刷,又列出應該更換牙刷的4種情況,提醒大家要多留意自己和家人的牙刷。 1. 刷毛岔開外翻 當牙刷的刷毛外翻爆開,即是代表牙刷的潔牙能力已經減弱,需要更換。如果發現在短時間內,每一支牙刷都有爆開的情況,就應該要放輕力度刷牙,又或是換另一個品牌的牙刷。 2. 刷毛底部變色 當牙刷刷毛底部出現黃色或黑色污漬,即是牙刷滋生細菌的訊號,代表牙刷已經髒了,需要更換。 3. 生病、感冒後 由於口腔內的感冒病毒和細菌,有機會在牙刷上不斷繁殖,所以感冒康復後建議直接更換新牙刷,以杜絕感冒源。 4. 牙刷使用3個月後 即使牙刷看起來仍然很乾淨,亦沒有出現上述情況,但仍建
- PL
- 2022年11月27日
蛀牙|咖啡原來超傷牙 牙醫點名6種食物易蛀牙 這種水果是幫兇
牙痛讓人痛不欲生,想要預防蛀牙其實可從食物種類入手。有牙醫最近分享6種容易造成蛀牙的食物,當中包括薯片、汽水等,但原來大家平日愛喝的咖啡,竟然也是蛀牙幫兇,最想不到的,是有一種水果吃完大大增加蛀牙風險,想知是什麼水果?即看下文了解。 台灣牙醫劉馥萱日前在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有6大類食物吃了容易蛀牙,大家要小心: 1. 水果乾 劉馥萱解釋指,水果乾通常比較黏牙,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大量糖分,進食後容易引起蛀牙! 2. 汽水 大家喝下汽水或運動飲料等酸性飲品後,會令牙齒一直浸泡在酸性物質中,容易令琺瑯質受損,建議每當喝完都立即用清水漱口。 3. 酒 酒精不但是致癌物質,而且也對牙齒有害。劉馥萱解釋,酒精會影響睡液分泌,是容易造成蛀牙的原因。 4. 酸性食物 劉馥萱舉例,食物如番茄、柑橘類酸性等水果,除了食物本身帶有酸性外,當中也含有不少糖分,如果大量食用的話,容易造成蛀牙。 5. 澱粉類食品 零食如薯片等高澱粉零食,由於容易卡在牙縫間,容易成為細菌溫床。 6. 咖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咖啡也上榜。劉馥萱解釋,咖啡是酸性飲料,長期飲用容易傷害琺瑯質,也容易讓牙齒表面附著更多食物殘渣
- JL
- 2022年10月22日
消委會10款高評分電動牙刷 Oral-B、Philips潔齒效能評比 2款$700有找性價比之選
刷牙是每日必做的事,消委會測試了市面上14款電動牙刷,包括:Oral-B和Philips(飛利浦)等,比較各款牌子的潔齒效能、電池表現、使用方便程度及寧靜程度,測試結果發現當中1款的潔齒表現未如理想,而各樣本充電後的可用時間由54分鐘至近8小時,差距極大。以下10款為消委會評分較高,獲4分以上的電動牙刷,有2款更是$700以下,性價比十分高! 消委會是次測試的14款電動牙刷,售價由$308至$2,688,全部均設有計時器,當中有5款可以藍牙連接手機,透過相關應用程式,顯示刷牙位置作輔助及記錄刷牙數據等。個別型號更聲稱採用磁動、超聲波(ultrasonic)、磁浮摩打或聲波射頻技術以加強潔淨效果。 測試針對4大項目作出評分,包括潔齒效能、電池表現、使用方便程度及寧靜程度,詳情如下: 1. 潔齒效能 每款樣本由20位測試員各試刷1次。每位測試員在使用前後,均會由牙醫以染色劑檢視測試員的牙菌膜指數,然後按刷牙前後的牙菌膜指數來評估潔齒效能。結果發現除了「Silk’n」表現較遜色,僅獲2點評分外,其餘樣本都獲4點或以上評分。 2. 電池表現 各樣本於充滿電後的可使用時間由54分鐘至
- JL
- 2022年10月06日
牙痛|剝智慧齒前全身麻醉 引發惡性高熱 24歲女發高燒42°C搶救不治
智慧齒長出時有機會導致牙肉發炎,出現疼痛和不適,因此不少人會做手術拔掉智慧齒。新加坡發生一宗醫療意外,一名24歲女子在全身麻醉下拔掉4顆智慧齒,怎料出現罕見麻醉藥併發症,搶救3小時後不治。驗屍庭死因研訊近日裁定為不幸醫療事故,認為醫療團隊手術過程符合程序。 女子接受全身麻醉剝智慧齒 綜合當地媒體報道,事發在2019年4月,一名24歲女子卓依琳(譯音)因牙痛前往新加坡國立牙科中心求醫,經檢查後發現是智慧齒所致。經醫療團隊評估,以及了解手術事項後,女子接受全身麻醉手術,打算一次過將4顆智慧齒拔除。 手術後體溫急升至42度 搶救不治 手術當日,她曾接受手術前身體狀況評估,結果顯示一切正常,隨後被送往手術室。怎料在手術結束前5分鐘,女子開始出現輕微血內碳酸過多症狀況,手術完成後,她的體溫急升至42度,心跳加速,即使已停止麻醉,但仍然沒有醒過來。醫療團隊立即為她冰敷降溫,並且初步診斷她出現「惡性高熱」後,立即注射急救藥物,不過情況未見好轉,其後將她送往新加坡中央醫院急救,3小時後仍宣告不治。 女子死於「惡性高熱」 驗屍庭近日開庭宣判案件,根據驗屍報告,女子死於「惡性高熱」。驗屍官指出,進入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