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滋
- Digital Tech
- 2023年02月23日
生痱滋用鹽㨘超錯 醫生警告令潰瘍惡化 隨時變癌症|附3招方法加速癒合
痱滋|生痱滋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讓人痛得難以忍受,嚴重時甚至連食飯、飲水和刷牙都會痛。坊間流傳用鹽㨘痱滋,加快傷口潰瘍可讓痱滋快點康復,但原來「傷口灑鹽」隨時令發炎問題更嚴重,引致細菌感染,甚至演變為癌症。以下3招正確處理方法,能有效加速痱滋痊癒,即看下文! 「痱滋」其實是一種反覆性口瘡或口腔炎(stomatitis),可以出現在面頰、口唇和喉嚨的黏膜、舌面,傷口呈現白色凹洞的潰瘍或紅腫。痱滋不具備傳染性,傷口受到刺激或摩擦時,患者會更感疼痛,唾液也會增多。 痱滋7大誘因 壓力大都出事 衛生署口腔健康教育事務科指,雖然生痱滋沒有明確的成因,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口部創傷 很多時候,進食時刮傷、咬傷口腔,或過度刷牙等外力因素都會導致口腔黏膜或軟組織受傷,破損成了傷口,導致生痱滋。 精神壓力 除了一般人認為的熱氣及飲食習慣,原來情緒受壓都是生痱滋主因之一!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不佳時,生痱滋的機會都會更大。 內分泌失調 如果出現荷爾蒙分泌不平衡,內分泌失調的情況,亦會造成口腔唾液分泌減少,口腔黏膜變單薄,導致口腔黏膜容易受傷。特別是女性在月經期間雌激素下降,形成飛滋問題。 身體免疫系
- Digital Tech
- 2023年02月06日
痱滋|吸煙男長痱滋醫不好以為患癌 醫生一問就知:無換一件日用品「出事」
生一粒痱滋已經很痛,多粒痱滋齊生簡直「痛不欲生」,更會影響進食。除了熱氣、患病外,原來我們每天清潔口腔的日用品都會導致痱滋。台灣一名有煙酒習慣的男子,因口腔長了多粒痱滋,擔心患上口腔癌而求醫。經醫生檢查和處方藥膏後,都一直未見好轉。最終,醫生的一句問題,揭發竟是因為一件日用品累事! 男子生多粒痱滋 擔心患上口腔癌 台灣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醫生,於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案例,一名平日有煙酒習慣的40多歲男子,因口腔長了多粒痱滋,擔心患上口腔癌而求醫。由於痱滋數量不少,陳醫生於是替他進行活組織切片檢查,抽取部分組織檢驗,卻未有發現病變;抽血後亦未發現他缺乏維他命B,因此就只處方了口腔藥膏。 痱滋久治未愈 兩周後,患者有些痱滋的確消失了,卻有更多潰瘍傷口在其他位置長出,一直未有好轉。陳醫生對此感對非常奇怪,幸好在患者下一次覆診前,陳醫生向牙醫請教有關病例,牙醫提出了這可能與一件我們每天清潔口腔的日用品有關。 醫生揭不換牙刷出事 陳醫生向患者提出疑問:「你是不是很久沒換牙刷?」。結果對方承認,牙刷刷久了毛比較軟,因此長時間未有更換牙刷。於是醫生建議男子回家更換牙刷,情況應該會改善很多。果不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19日
口腔癌丨男子食菠蘿生痱滋半年未痊癒 醫生驚見巨型爛肉揭口腔癌
如果吃東西不小心咬到嘴唇或舌頭,很多時便會生「痱滋」,亦即是「口瘡性潰瘍」。有醫生分享個案指,一名約50歲的男子,曾因為吃菠蘿時刮破嘴巴,出現潰瘍,半年來用過很多藥膏都未能痊癒,結果醫生檢查後,發現嘴巴的潰瘍,像1元硬幣那麼大,證實患上口腔癌第三期。 經常疲累 以為腎臟有事 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近日在節目《醫生好辣》中分享個案,一名約50歲的男子,因為經常感到疲勞倦怠,懷疑腎臟出現問題,於是向他求醫。洪永祥為他進行一系列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 食菠蘿生痱滋 半年未痊癒 該男子再向洪永祥透露,指自己半年前吃菠蘿時,刮破舌頭,導致嘴巴破皮,出現潰瘍,而且曾試過塗抹多款的口腔藥膏,惟半年來都未有好轉。洪永祥為他檢查口腔,結果發現其嘴巴的潰瘍非常大,「是我看過最大的一顆,一般潰瘍小小一顆,他是大概一塊錢那種銅幣那麼大。」 醫生揭男子患口腔癌第三期 洪永祥續指,一般口腔潰瘍是白色粉嫩、有點紅的狀態,但該男子的潰瘍卻有三種顏色,他形容:「左邊白白褐褐,右邊還有一點黑黑的」,直言這樣絕對不正常,並摸了其頸部,結果摸到2、3顆硬塊,醫生馬上叫他到口腔外科切片,該男子證實患上口腔癌第三期。 洪永祥提
- Digital Tech
- 2022年11月23日
生痱滋|台灣女星以為灑鹽可消毒痱滋 隔天口腔長血泡下場超慘|附正確處理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試過不小心咬到口腔牙肉,造成口腔潰瘍並長出俗稱「生痱滋」的口瘡。生痱滋除了帶來痛楚、影響進食,原來嚴重可引致細菌感染和敗血症!台灣女藝人宋哥近日於節目中分享自己咬到牙肉後生痱滋,嘗試用坊間流傳的「傷口灑鹽」方法,結果傷口不但未見痊癒,更出現血泡,惡化至不能進食。醫生診斷後,指她的痱滋已出現細菌感染,差一步便患上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 誤信坊間灑鹽有助消毒痱滋 台灣女星宋哥於電視醫學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自己有一個壞習慣導致常生痱滋。宋哥說每逢追劇或思考時,都很喜歡用牙齒咬口腔內側的肉,有一次咬得太深導致口腔潰瘍並生了痱滋,傷口位置更腫脹起來。她想起坊間流傳鹽粒有助口腔傷口消毒和癒合,可是一把鹽放進口,宋哥便痛得原地跺腳,想以水漱口時,卻因鹽遇水散開更痛。 醫生:傷口已細菌感染 第二天,她的牙齦外側腫至凸起來,再隔天更出現了血泡,痛得難以下嚥。先後求診牙醫及中醫,卻超過10天仍未見好轉。後來她到耳鼻喉科求診,醫生檢查傷口後說由於她的傷口形成後,各種重口味飲食都令炎症惡化。醫生指她的傷口已出現細菌感染,若傷口再嚴重下去,便會惡化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引致敗血症。幸好,宋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