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
- JL
- 2023年02月05日
3種日常食水不要喝 專家警告好多細菌 不想飲到重金屬煲水必做一個動作
喝水對身體有很多好處,有助排毒、令大腦更靈活等。不過想喝得健康,原來煲水都有學問!台灣食安專家譚敦慈近日拆解煲水前取水的最好時機,又提醒煲滾水後要記得做1個動作,就可以喝得更安心健康。 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食安專家譚敦慈在《健康2.0-明欣醫聊事》中分享正確喝水、煲水方法。她指喝水的好處非常多,除了可以幫助身體代謝毒素、增加飽足感,更能稀釋體內有毒物質,加速有毒物質的排泄,若果缺水,腦袋便會變得不靈光。 煲水最好晚上取水 而喝水第一步便要先煲水,她建議,煲水時可以取晚上的水,她解釋,因為晚上大多數人都在睡覺,水管中的水沒有流動,可能會累積重金屬,翌日早上再開水管時就有機會釋出。相反,白天時候水流動得很快,不太容易有有毒物質殘留。因此最好晚上取好水,即時煲水或留到翌日早上再煲亦可,而在早上煲水更能直接用作泡咖啡、牛奶等。 煲水後要做1個動作 此外,選擇煲水的器皿亦要注意。譚敦慈表示,如果是使用不鏽鋼,應選用304或316的材質,而玻璃水壺,購買時則應選擇不含鉛的。另外,她亦提醒,如果使用未有過濾的水煲水,記得在煮沸後要打開抽油煙機,然後開蓋再讓它煮一下,這樣才能把三鹵甲皖、氯等物質揮發;
- JL
- 2023年01月08日
牙刷放錯這位置變病毒溫藏 牙醫警告牙刷4種情況要即換 否則「食菌落肚」易感冒
刷牙是每天必做的事,而牙刷亦是我們的貼身物品,大家又會多久更換一次牙刷?牙醫黃文龍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如果牙刷放太久,病原孳生,刷牙時反而會吃進細菌和病毒,嚴重更會引致感冒,提醒大家在4大情況下應該要更換牙刷,大家要注意了! 台灣牙醫黃文龍在Facebook發文,以「別讓牙刷成為細菌溫床」為題,提醒大家不要為了省錢而不更換牙刷。他解釋,如果牙刷放太久,病原孳生,刷牙時反而會吃進細菌和病毒,嚴重更會導致感冒。 他指出,最理想是3個月更換一次牙刷,又列出應該更換牙刷的4種情況,提醒大家要多留意自己和家人的牙刷。 1. 刷毛岔開外翻 當牙刷的刷毛外翻爆開,即是代表牙刷的潔牙能力已經減弱,需要更換。如果發現在短時間內,每一支牙刷都有爆開的情況,就應該要放輕力度刷牙,又或是換另一個品牌的牙刷。 2. 刷毛底部變色 當牙刷刷毛底部出現黃色或黑色污漬,即是牙刷滋生細菌的訊號,代表牙刷已經髒了,需要更換。 3. 生病、感冒後 由於口腔內的感冒病毒和細菌,有機會在牙刷上不斷繁殖,所以感冒康復後建議直接更換新牙刷,以杜絕感冒源。 4. 牙刷使用3個月後 即使牙刷看起來仍然很乾淨,亦沒有出現上述情況,但仍建
- PL
- 2022年12月31日
保溫瓶不能裝牛奶?專家警告半小時細菌滋生30倍 千萬別裝2類飲品否則飲「毒水」
天寒地凍,不少人都會隨身帶個保溫瓶,口喝時飲杯熱飲暖暖身,不過有專家警告,有2類飲品千萬別裝進保溫瓶,否則保溫瓶隨時變成「細菌繁殖場」,喝下去或會肚痛收場。 別裝高蛋白質飲品 台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早前在網路節目《明欣醫聊事》教授保溫瓶貼士時表示,高蛋白質或含糖飲品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容易滋生細菌,因為建議大家不要將「太有營養」的飲品,例如牛奶、豆漿等裝進去。她又引述德國杜夫萊茵實驗室的研究指,把一杯豆漿放在保溫瓶內30分鐘後,細菌竟然快速增長30倍。 保溫杯另一類不能裝的飲品就是「酸性飲料」,例如碳酸飲品、果汁,因為這些飲品會破壞其塗層。 清洗後必一件事 保溫瓶即使只用來裝水,譚敦慈提醒大家也要清潔乾淨,不能齋用水沖,需要用刷子清洗,如果杯蓋上有可拆卸的膠條,就要拆下來清潔。她補充,保溫瓶是可以刷的,如果無刷乾淨,細菌便會隨年月滋生。清潔完畢亦不能立即蓋上瓶蓋,因為會讓保溫瓶裡過於潮濕,清洗後打開瀝乾才是正確作法。 值得留意的是,若杯蓋內部是塑膠材質,她提醒大家千萬別將飲品裝得太滿,因塑膠長期浸泡在液體裡面會較易老化。 香港消委會5個清洗貼士 如果大家想更徹底清洗
- Cory
- 2022年12月28日
一線搜查|新冠確診後喉嚨多痰 痰液吞落肚會滋生細菌難康復?醫生拆解正確處理方法
新冠患者可能會有咳嗽、痰多症狀,當痰液一直咳吐不出來時,有人會選擇將它吞落肚。究竟痰液吞落肚會令病菌滋生嗎?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有線健康》訪問時指,拆解吞下痰液會否滋生細菌?會否造成二次感染? 醫生:痰液是人體自然防禦機制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痰液是人體的自然防禦機制。由於我們日常呼吸時,會吸入大量微粒和微生物等外來污染物,氣管便會分泌出一些黏液,幫助我們排出細菌、病毒,並保持氣管和肺部健康,因此痰液是正常分泌物。 胃部是天然強酸殺菌場 不少人覺得將痰液吞回去非常噁心,更擔心將充滿細菌的痰液重新吞回去,會導致病菌再度滋生,感染後難以康復。其實,吞下的痰液會經食道進入到胃部,而人體胃部是天然的強酸殺菌場,低pH值的胃酸可將痰液中的絕大多數病原體殺死。梁子超表示,人體胃部中的胃酸和酵素等,可以有助化解細菌,因此吞痰不會導致病菌滋生。 一種情況下最好咳出痰液 那麼咳出的痰吐掉還是吞回去比較好呢?梁子超認為兩者均可行,但他提醒,若出現發炎情況,例如咳出黃色濃痰就最好吐出,以免阻塞氣管和影響肺部。他又表示,大家吐痰時應遵守咳嗽禮儀。痰液要用紙巾包妥並放進有蓋垃圾桶,又或者小心將
- Cory
- 2022年12月12日
花灑頭長期不洗污糟過廁所水 細菌恐滲入皮膚 一件物品可殺菌去污
大家每天洗澡都會使用到花灑,但你又知不知道,原來看似乾淨的花灑可能是細菌來源!英國有研究指出,花灑噴頭位置容易累積污垢並成為細菌溫床,長期不洗細菌更多如廁所水,甚至會令含菌的自來水滲入我們的皮膚、頭髮等,造成細菌感染。有專家就於其Facebook專頁分享到,利用一樣物品清潔花灑頭,便可輕鬆去除大部分污漬。 花灑頭長年不洗易藏菌 我們每天洗澡都是為了清洗污垢,但原來從花灑頭流出的乾淨清水可能暗藏細菌。根據英國《鏡報》報道,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一份研究指出,由於花灑頭經常接觸暖水和潮濕,導致噴頭位置成為水中微粒、細菌和黴菌積聚的主要地方。報告指平均每三個月,花灑噴頭位就會積聚水垢,而沒有清潔的花灑頭含菌量隨時比廁所水更高,而這些含菌自來水甚至會滲入我們的頭髮、皮膚、五官等,增加造成細菌感染的風險。 一個方法有效清潔 花灑是浴室的必備設施,因此定期清潔很重要。台灣家務專家陳映如於其FB專頁建議,可使用「過碳酸鈉」將污垢分解並清潔花灑。過碳酸鈉又俗稱固體雙氧水,是一種無味的白色無機鹽。將過碳酸鈉溶於水中,可形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雙氧水),達至殺菌、漂白、去污漬等功效。 清洗花灑頭5步驟 那麼花灑頭
- Cory
- 2022年11月18日
砧板用洗潔精洗原來超錯!教你正確清洗法 附5大防霉防菌貼士
疫情關係,多了人選擇在家下廚。除了煮熟食物防止細菌,煮飯後的用具亦必須清潔乾淨。各種廚具中,經常接觸到生食物的砧板,是最嚴重的細菌溫床。相信大家一般都會以清水和洗潔精清洗使用後的廚具,但原來這樣反而會更易令砧板發霉且暗藏細菌,是大忌!下文為大家整理了正確清洗砧板和保養的5個貼士。 不同砧板處理生熟食物 避免細菌交叉感染 現時家用砧板的選擇越來越多,例如木砧板、塑膠砧板、樹脂砧板等,其實不同材質各有不同的用處,例如木砧板夠厚重、且韌度夠強,適合剁肉;膠砧板就輕巧又快乾。用家應按生肉、蔬菜、水果等不同食材類別,準備不同砧板處理生熟食物,避免細菌交叉感染。而眾多砧板中,相信傳統的木砧板為最多人用,你會怎樣清潔它呢? 【貼士1】洗潔精清潔大忌! 我們一般都會使用能去油去漬的洗潔精清潔廚具,但由於木砧板內有種抗菌物質,若用洗潔精清洗會將該物質洗走。加上木材的質地容易吸收,若用洗潔精或漂白水等清潔,木材會吸收清潔劑中的化學物質。 【貼士2】砧板刮痕易藏細菌 此外,假若木砧板上有些刮痕或難以發現的裂痕,長期使用下,食物殘渣和細菌會在木砧板積聚,導致發霉。必須正確清潔,才可防止食材沾到砧板上已被吸收的
- Cory
- 2022年11月03日
港男自製潮州生醃蟹 網民警告有大量寄生蟲 事主用這理由反駁|附食安中心建議
香港人愛食海鮮,近日就有網民在香港討論區發文,分享自製潮州生醃蟹的圖片,強調製作過程每個步驟一絲不苟,非常安全。帖文隨即惹來網民熱議,不少人都認為生蟹有很多細菌,更可能隨時令身體被寄生蟲入侵,但卻惹來事主反駁指很多人都會吃太陽蛋、魚生等生的食物,應該「一視同仁」。食安中心指出生蟹可能含有細菌和寄生蟲,不宜生食,進食者嚴重可引致霍亂或腦膜炎,即看下文了解。 強調醃蟹過程一絲不苟 有網民日前在香港討論區發文,題目為「潮州生醃蟹。。。呵呵唧!」並附上數張生醃蟹圖片。事主寫道自己早陣子看到當造三點蟹,於是便買回家自製生醃。他於則文提到:「老頭子教落傳統潮州生醃絕對不會用淡水食材,每個步驟堅持一絲不苟。」表示出對自家製成品的信心,帖文引來不少網民討論。 網民恐有蟲 事主反指所有生食物都有細菌! 有網民表示,以往到內地時曾經吃過,認同事主說的滋味。但亦有不少網民表示聽說生蟹內有好多蟲,很嚇人亦不敢吃,更有留言說到:「朋友曾經挑戰過,結果一整個下午都在拉肚子」、「不是每個人的肚子都受得起生蟹。」認為不應亂試。對此,事主反駁說:「說生食蟹驚嚇,但生食其他食物就不覺得有問題,為甚麼呢?所有生食物同樣都有
- PL
- 2022年09月16日
沐浴露、洗頭水、洗手液千萬別稀釋 醫生警告愈洗愈污糟 4大後果必後悔
很多人會在沐浴露、洗頭水、洗手液快用完時,加水填補再多用幾次。這樣做雖然錢是慳了,但醫生說長期使用加水稀釋的清潔用品,不但等同使用「污水」清潔,嚴重還會影響身體,引致各種皮膚問題! 清潔用品加水 等同養殖細菌的「污水」 台灣家醫部預防醫學科洪暐傑醫生,早前在訪問中建議大家,不要在沐浴露或洗頭水快用完時加水後再分多次使用。他解釋,不論是哪一種清潔用品,製作過程都一定會有配方,成分比例以達產品效果。稀釋會破壞成份比例,令產品效果及清潔作用大幅下降,容易滋生細菌和黴菌。 而且,產品本身添加的防腐劑濃度也會被水稀釋,使防腐效果下降,同樣使微生物大量滋生,造成產品腐壞變質。所以在沐浴露或洗頭水加水稀釋,如同使用充滿細菌的「污水」沖涼洗頭! 4大嚴重後果!誘發毛囊炎會致脫髮 洪醫生續指,除非產品上有特別說明需要稀釋,否則一般清潔用品普遍都不建議加水,避免洗不乾淨或衍生其他問題;另外在使用份量也不宜太過節儉,否則清潔能力也會大大減少。 長期使用稀釋清潔用品,醫生警告有4大嚴重後果!(1)降低清潔效用(2)導致傷口感染(3)誘發皮膚問題(4)脫髮 訪問中有過來人分享慘痛經驗說:「有次在剩餘最後的洗頭水
- Cory
- 2022年07月30日
食隔夜菜會致癌?食安中心拆解秘密 4類隔夜蔬菜致癌物含量排名|附8大不宜翻叮蔬菜
不少人為慳錢著想,都會預先煮好第二日的飯菜帶飯,坊間普遍認為帶飯比外出用膳更健康。為健康著想,蔬菜是每一餐的必須,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報告指出,蔬菜含有硝酸鹽,硝酸鹽有機會分解成毒性較高的代謝物亞硝酸鹽,再形成致癌物亞硝胺,不過亞硝酸鹽的增長要取決於存放温度。下文為你整理4類蔬菜硝酸鹽含量高低、5招減少致癌物、8大不宜翻叮蔬果,以及美國毒理學專家提出的隔夜飯餸3大處理原則。 亞硝酸鹽增長取決於存放温度 食安中心指,雖然蔬果含例如維他命、礦物質等的豐富營養,但部份蔬果本身就含有硝酸鹽。本地蔬菜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並不會對巿民健康構成即時風險。食安中心解釋硝酸鹽本身沒有毒性,但若煮熟後放置時間太久,細菌便會把硝酸鹽,分解成毒性較高的代謝物亞硝酸鹽,再形成致癌物亞硝胺。人體吸收過量的亞硝胺,就有機會出現患癌風險。 食安中心早前亦公開的研究結果顯示,熟菜存放在雪櫃一晚後,其亞硝酸鹽含量未見增加;而存放三天後,亞硝酸鹽含量仍然很低。該中心指,存放溫度是影響熟菜中,亞硝酸鹽含量上升的主要因素,因此冷凍溫度會令細菌不活躍,可以延遲亞硝酸鹽的形成。 致癌酸鹽含量多與少 據食安中心資料顯示,隔夜
- PL
- 2022年06月23日
飲4種水等同飲細菌!「隔夜水」細菌激增百萬倍 多飲水都有錯?
「每日要飲8杯水。」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詳。不過有專家指出,未必每個人都適合每日喝8杯水的分量。而且,如果水的存放方式或處理不當,更會令細菌在水裡大量繁殖,飲水等同飲細菌!唔想「飲錯水」?即睇下文,了解多些飲水的正確方法吧! 飲4種水等同飲細菌! 放置太久的水有人認為水不會過期。但事實上,如將水在室溫放太久,就算水中本身沒有細菌,隨著暴露在室溫空氣中的時間加長,細菌的繁殖率也會增加!尤其在天氣炎熱的日子,細菌繁殖量會更多。因此隔夜水盡量避免飲用。 重覆煮沸的水反覆煮沸的水在翻熱過程中會與空氣產生對身體有害的化學反應。反覆燃燒的開水亞硝酸算升高了,喝了後容易出現腹瀉、腹脹、致癌。 喝過的樽裝水由於人類的口水非常髒,因此如果以嘴巴直接就瓶口飲用,口水與細菌混合會導致細菌加速繁殖。若再把喝過的水放在室溫下5天,裡頭的細菌會比馬桶還要多。最好在開瓶後2小時內喝完,打開後放冰箱冷藏,並避免飲用隔夜水的樽裝水。 未煮沸的水陰陽水是醫學上所說的生水和開水混合物。處理水的過程中會產生有害身體的物質。水中可能藏有大量細菌例如:萄球菌、大腸桿菌、諾沃克病毒等病菌,而造成腸胃功能失調、霍亂等不良症狀。 「飲多
- 雪翎
- 2022年06月10日
毛巾衛生|沖涼毛巾三日不洗含菌量如馬桶!一招教你防止細菌滋生
沖涼毛巾是我們的日常必須品,但同時亦是最多人忽略清潔的東西,往往只會記起才清洗一次,另外亦會與他人共用毛巾,又或直接使用新毛巾等,而這些習慣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那我們該如何處理毛巾?即到下文看美國毒理學專家招名威教授提出的方法吧! 毛巾含多元病菌 毛巾應該要與衣服一樣,用1至2次就要清洗,否則毛巾會滋生多種不同病菌,除了我們最常聽到的大腸桿菌外,亦會隨著個人身體狀況,帶有各種不同病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退伍軍人菌、仙人掌桿菌等。而且這些病菌會不停繁殖,加上浴室往往都是家中最潮濕的地方,因此更有利病菌滋生。 毛巾一周不洗病菌量高達上億 研究顯示,三天不洗毛巾,其病菌量達約8千萬個,等同是用馬桶抹身,如果一周不洗,病菌量更高達上億個,遑論很多人是把毛巾放足一個月,甚至出現異味才清洗。 如果經常使用沒有清洗的毛巾,皮膚除了容易出現過敏外,還會引致毛囊炎、脫髮等皮膚問題。同時,也有機會導致陰道感染、下泌尿道感染、甚至進一步向上,引起腎盂腎炎等上泌尿道感染。 共用毛巾是禁忌 毛巾會隨著使用者的身體狀況,而存有不同病菌,若然其中一位身患感染疾病,毛巾就有可能成為該病菌的溫床,導致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