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17日
挖耳屎可致癌 醫生揭女子做錯一步 需切耳保命|附耳屎正確清理方法
耳屎|不少人也會在洗完澡之後,習慣用棉花棒、掏耳棒清潔耳朵。但如果用錯方法,挖耳屎隨時會導致患癌!內地一名女子挖耳朵因做錯⼀事,耳道潰爛見骨,隨後更確診罹患耳道癌,須切除左耳保命。有醫生指出,如有耳朵痕癢問題,應使用正確止痕方法,否則隨時「出事」,即看下文了解。 挖耳屎做錯⼀事 致耳道潰爛患癌 早前內地有一名75歲女子因聽力變差求醫,經診治後發現其左耳道破裂,有一個約3.5厘米乘2厘米的傷口,傷口表面已經潰爛並露出耳朵軟骨。檢查後,該女子確診患上了「外耳道鱗癌」,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腮腺和頸部淋巴結,需要立即進行手術切除耳朵以保性命。 習慣挖耳16年 越挖越癢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張建指,該女子有多達16年的挖耳朵習慣,即使沒有感到耳朵痕癢,也保持挖耳朵習慣,刺激了外耳道的表皮,最後越挖越癢,耳朵分泌物增多,挖耳朵就更加頻繁,進入惡性循環。張建表示,長期用力及頻繁地挖耳朵,會令外耳道表面不斷受到刺激,導致不斷產生分泌物。過程中會不斷積聚細菌,最終引發癌變。 張建表示,位於外耳道深部的外耳道癌,會出現流血、流膿、瘙癢等常見症狀,由於早期症狀較輕微,較容易被患者忽略。隨
- Digital Tech
- 2022年08月08日
耳屎、耳垢千萬別挖!耳鼻喉科醫生揭耳屎有2個強大功能 亂採耳隨時喪失聽力
大家平時有挖耳屎/耳垢習慣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盡快戒掉。有耳鼻喉科醫生最近分享指,原來耳屎功能超強大,不但可防止耳道被細菌感染,還能為耳道保濕,如將耳屎挖掉,外耳道皮膚會嚴重發癢。更可怕的是,如果挖得太深,隨時挖破耳膜,造成聽障。 少女頭痛求醫 揭採耳惹禍 曾為台中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的劉博仁,最近在社交平台facebook分享指,最近接獲一名少女求診指經常頭痛,一看原來是急性外耳炎,細問之下原來女病人前一天接受了採耳服務,懷疑是細菌感染造急性外耳炎,最終要靠塗藥膏減輕病情。 劉博仁指,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耳垢,產生耳垢的外耳道像沙漏般,長約3厘米,由外三分之一的軟骨及內三分之二的硬骨所包圍,在軟硬骨交接處形成一彎曲的角度,這種人體設計可保護耳膜不受傷害。這軟骨部分的皮膚含皮脂腺及耳垢腺,而耳垢就是由這耳垢腺所分泌,裡面硬骨部的皮膚不會分泌產生耳垢,所以耳垢正常應該只存在耳道外三分之一處。 耳屎2大用途 劉博仁續指,耳屎可吸附灰塵,更棒的是耳屎含一些溶解酶,當混合皮脂腺分泌的一些脂肪酸,就會產生微酸且抗菌的環境,防止外耳道受感染細菌。另外,耳屎對外耳道皮膚有防水保濕功能,若沒了耳垢,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