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 Kathy Lo
- 2023年03月02日
24歲男中風1周內2次 醫生揭6高危習慣 久坐不動、常捱夜出事|附腦中風4大先兆
腦中風|中風總被視為老人病,不過近年數據卻顯示中風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如果自恃年輕就不關注問題,隨時後患無窮。內地一名24歲工程師一周內連續中風2次,醫生指,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中風的主要原因。腦中風非全無先兆,即看下文了解身體發出的「4大中風警號」! 據內地媒體報道,24歲網路公司工程師小方(化名)身材高瘦,沒有高血壓、肥胖等問題,卻在一周內連續中風2次。報道指,他第一次發病時,突然出現像針扎一樣的頭痛,口齒不清,檢查後發現他的腦基底動脈阻塞、左側椎動脈局部重度阻塞,證實為腦中風。幸好他及時做顱內血管取栓術,成功將阻塞部位開通。 然而,出院一周內,小方因突然癱倒在地,一側肢體偏癱、口齒及意識不清而需要再次入院。經檢查後發現,他的基底動脈再次閉塞,需進行緊急手術,在閉塞血管處放置支架。在短時間發病兩次,醫生解釋:「腦中風過的人發生二次腦中風的機率,本來就比一般人還要高。」 6大高危生活習慣 醫生指出,有6種生活習慣,都會讓身體處於高凝狀態,血液比正常時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令發生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大增。 1. 過度疲勞 面對壓力,體內腎上腺素會上升,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間接促使腦中風
- JL
- 2022年09月19日
癌症|最新研究揭6大致癌原因 性行為竟然有關?44%死亡個案可避免|附8大防癌超級食物
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根據醫管局最新的癌症數據顯示,在2019年,癌症共奪去近1.5萬人的性命,佔全港死亡率約33.4%。近日,國際醫學期刊《The Lancet》研究公佈最新6大致癌原因,當中包括飲酒、肥胖等,並指出有44%以上的癌症其實是可以預防。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The Lancet》最新國際癌症研究報告指出,在利用204個國家,共350種疾病與死亡統計數據,分析34種造成死亡的風險因素,以及23種與癌症死亡有關的影響因子以探析差異。發現有445萬宗是因已知風險因素而致死,佔整體數據高達44.4%。 吸煙、飲酒屬高危 研究指出,吸煙是致癌的最大原因,佔整體人數33.9%;其次是飲酒,佔約7.4%。當中逾一半因癌症而死亡的男性,均與吸煙、飲酒有關。而女性則有超過三分一與這兩項行為有關。 另外4大致癌原因包括:不健康飲食、不安全性行為、在工作環境中接觸到致癌物質,以及肥胖。而當中肥胖過重更是自2010到2019年為止,增加幅度最大的可預防癌症高危因素。研究表示,2019年死於癌症的所有男性病人及三分之一以上的女性,都是死於以上6種可預防的癌症風險因素。 8種防癌食物 預防癌症,除
- Cory
- 2022年08月01日
失眠、睡眠質素差改善方法 營養師建議含褪黑激素食物 吃這14款就對了
對繁忙的都市人來說,「每天睡夠8小時」這個養生做法基本上很難達到,若睡眠質素差更對生活造成不少影響。大家有沒有試過睡極不夠?明明已經睡了很久,還是覺得好累。又或者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睡,甚至經常睡到一半就會醒來。睡眠質素差不止影響我們的精神,還會導致肥胖、增加患上脂肪肝、心臟病風險等健康問題。台灣營養師余朱青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建議大家可以攝取含有褪黑激素的食物改善睡眠質素,亦提供9個貼士助大家睡得更好。 睡眠質素差增死亡率、心臟病風險 睡不好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是會一直累積的,長期下來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芬蘭曾有一項針對睡眠進行長達22年的研究顯示,每天睡眠不足睡不到7小時的成年男性,與睡足7小時的人相比,死亡率高出26%,而女性則多21%。如果睡眠時間低於6小時的話,罹患心臟病風險更是會高於20%。 患脂肪肝機率提高 一份台灣的醫院研究發現,有睡眠問題的人會影響到肝臟健康,他們患脂肪肝的機率相對增加78%。而如果用睡眠時間來看,睡覺少於5小時,跟睡7小時以上的人相比,男性罹患脂肪肝機率會增加28%,而女性則增加71%。 睡眠不足或引致肥胖 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建議,成年人睡眠少於
- 大C
- 2022年07月18日
老公超寵妻!90後校花婚後暴肥變390磅 醫生說節食已沒用 減重只能用這方法
有一種肥叫「幸福肥」,還有一種叫「幸福癡肥」!90後人妻花花(化名)在老公的寵愛下,婚後約13年間,體重由65公斤(約140磅)變成178公斤(約390磅)!網傳花花當年是校花,沒料到現變成「肥花」,雖然夫妻兩依然恩愛,但花花連上廁所都要丈夫協助,更曾兩次流產,還有一連串因肥胖而引起疾病,醫生建議花花要做手術減肥。 疑因肥胖問題流產兩次 微博「39健康網」早前上載短片,講述花花的減肥經歷,一度成為微博熱話。花花由於體重逾390磅,近年試過壓爆輪胎,又把床壓壞,睡覺時只能趴著睡,上廁所也要丈夫協助。除了生活上出現大大小小問題,她更疑因過度肥胖兩度流產,無法生育。 女事主:他甚麼都給我吃 花花並不是一開始便癡肥,她形容從前體重約65公斤,「比普通小孩胖一點」,然後自從遇上老公後,便踏上肥胖之路,「他對我特別好,甚麼活都不讓我幹……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物質上的要求,他甚麼都給我吃,甚麼都給我買」。 多次減肥失敗 花花表示,自小於山區長大,家裡很窮,欠缺物質滿足,「小時候甚麼好吃的都沒有吃過」,因此才會食欲滿滿,加上遇到寵愛自己的老公,便一發不可收拾。然而,花花也知道肥胖
- JL
- 2022年07月13日
大腸癌|後生仔不食煙不飲酒竟患大腸癌 醫生揭常吃一類食物出事 經常疲倦竟是高危
年紀輕輕便患上大腸癌?一名胃腸肝膽科醫生在社交平台Facebook分享病例,指有年輕患者問為何不吸煙、不喝酒、不愛吃肉,也會患上大腸癌。醫生解釋50歲以下發病的人,主要是因為經常吃一類食物有關。而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癌症,絕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出現腹部不適、大便帶血、體重無故下降等症狀,就要盡早求醫檢查。 不煙不酒都會患大腸癌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在Facebook分享,遇到不少患大腸腺瘤性息肉或是大腸癌的年輕患者,滿臉疑惑地問他:「我不抽煙又不喝酒也不愛吃肉,為什麼我會長瘜肉(大腸癌)?」 錢政弘解釋,吸煙、喝酒和吃肉的確是引致大腸癌的因素之一,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只適用於50歲人士以上,現時愈多愈多證據認為,50歲以下就發病的人與「肥胖」最有關係,另外則是與吃甜食有關。錢亦指出,近幾年許多國家早發性大腸癌(50歲以下患大腸癌)」盛行率上升,韓國是其中之一。 他引述韓國在《胃腸學(Gastroenterology)》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分析567萬人50歲以下人士的體檢資料,結果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比較容易患上大腸癌,特別是遠處大腸癌(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和直腸癌。 兩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