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22日
女子染髮40年患膀胱癌 醫生拆解:出現1症狀恐為時已晚|消委會7招貼士降致癌物濃度
不論男女老少,相信不少人都有染髮習慣,不過原來長期染髮會增加致癌風險。有泌尿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60歲女子多年來都有染髮習慣,疑因此患上膀胱癌。醫生表示,膀胱癌較其他癌症難察覺,若出現1症狀才求醫, 恐怕為時已晚。消委會曾指出,染髮期間3大行為,包括用保鮮紙包裹頭髮,都有機會增加染髮劑中致癌物質的濃度,大家要小心! 台灣耕莘醫院泌尿科醫生歸家豪在當地節目《健康2.0》中分享病例,指一名60歲婦人確診膀胱癌,最初以為婦人是因為在工廠工作,長期接觸化學品致癌,惟婦人表示自己並無接觸化學品的機會。後來在詢問下,得悉該婦人愛漂亮,從20歲起便開始染髮,40年間從未間斷,歸醫生推測她很可能因此患上膀胱癌。 歸醫生解釋,染髮劑一般為水溶性,可融化在血液,經過腎臟代謝後,會進入尿液中。當含有化學物質的尿液長時間留在膀胱裡面,久而久之會影響膀胱健康,繼而引發膀胱癌。他續指,膀胱癌棘手之處在於跟其他癌症不一樣,很多癌症都有腫瘤標記,可從血液中驗出,惟膀胱癌較難被發現,一般都在出現血尿症狀後才能檢查,但此時恐怕為時已晚。 另外,家醫科醫生王健宇亦在節目中列出3大膀胱癌的高危因素,包括染髮、食物色素及環
- Digital Tech
- 2023年02月15日
癌症|免疫療法為膀胱癌治療效果加持 亦有助治療「三陰性乳癌」
癌症患者接受化療或電療時,可能要承受會引起不適的副作用。近年流行的「免疫療法」,則是借助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副作用比化療少,其應用範圍和成果,近年越來越受重視。《有線健康》邀請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講解免疫療法應用於治療膀胱癌和乳癌的最新進展。 免疫療法對三陰性乳癌治療有莫大幫助 癌症的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是於2016年引入本港,早期用於治療肺癌為主,近年已擴展至其他癌症,例如乳癌或膀胱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說,在治療乳癌方面,免疫療法通常會用於「三陰性乳癌」。「三陰性乳癌治療平均較難,過往一般只可用化療,但隨著新研究結果,我們知道若加入免疫療法,對於三陰性乳癌的病人有莫大的幫助。我們可以將免疫療法加上化療,用在手術前的治療上,透過這方法令病人的腫瘤進一步縮小,提升手術成功的機會。」李醫生說。 免疫療法用於膀胱癌有新進展 至於免疫療法用於膀胱癌,則是近年較新的進展,醫生會和病人商議,完成化療療程之後,做一個持效治療(Maintenance therapy),即接受一年的免疫療法,以增加病人存活以及無惡化的時間。「過往未有持效治療的時候,膀胱癌病人很多時
- Digital Tech
- 2023年01月11日
膀胱癌治療|患者一定要切除膀胱? 醫生:年長患者可選擇放射治療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佈的數字,2020年本港約有450宗膀胱癌確診個案,當中有四分之三是男性,而不論男女患者都是以65歲以上為多。《有線健康》邀請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講解膀胱癌不同階段的治療方案,以及不用治療方案的效果。 假膀胱代替造口和尿袋 早期的膀胱癌,很多時會由泌尿外科醫生以手術治療,切除膀胱,之後替病人開一個造口,以外掛尿袋儲存小便,病人定時清理,便可解決問題。此外也有更先進的手術,部分適合的病人可由泌尿外科醫生造一個假膀胱代替造口和尿袋,病人定時插喉把小便排走即可。 不過,由於膀胱癌病人很多時年長,未必能夠承受較大的手術,所以會轉交腫瘤科醫生以放射治療代替手術。目的是希望以放射治療將膀胱內的腫瘤清除,達至根治的情況,雖然整體成功率不及外科手術切除,但對於年紀大、身體狀況不適宜接受大手術的病人,放射治療是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 第四期患者可藥物治療 至於藥物的使用,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病情未到第四期,即未出現轉移,希望藉藥物把腫瘤縮小,方便泌尿外科醫生把腫瘤切除;另一種情況是膀胱癌已出現轉移,難以用手術清除,所以必須使用藥物治療,控制腫瘤。 整體來說,藥物治療一般都
- Digital Tech
- 2023年01月04日
膀胱癌症狀|尿頻?血尿?膀胱癌有甚麼症狀?醫生拆解確認膀胱癌步驟
根據醫院管理局網站「智友站」資料,膀胱癌是香港常見癌症之一,平均每年有約400宗新症,男性患者較女性多,比例大約是3比1,常見於55歲到70歲的人士身上。膀胱癌如能早期發現,治癒率很高,《有線健康》邀請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講解膀胱癌症狀和診斷流程,例如一般人常問的尿頻和血尿,哪個是主要症狀呢? 膀胱位於下腹,大約肚臍對下一隻手掌距離的位置,它的功能是將由腎臟排出的小便儲存起來,直至一定儲存量(一般成年人大約400-500毫升)便會發出尿意,膀胱收縮令小便排出體外。 膀胱癌病人未必有痛感 症狀方面,在臨床上,膀胱癌病人很多時未必有痛感,他們來見醫生,大多是因為血尿的問題。醫生會初步先做檢查,看看是否尿道發炎,或膀胱結石等問題導致血尿,若排除了以上因素並且血尿持續2至3星期以上,便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例如由泌尿外科醫生進行內窺鏡檢查,好處是醫生可直接用肉眼看見膀胱裡面的情況,若看見有懷疑的地方,可以直接用內窺鏡取出組織進行化驗,確定是否有惡性腫瘤。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見警號 所以,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見的警號。而血尿本身也有嚴重程度之分,若不太嚴重,可能會看見小便落到馬桶後有少許血絲,或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