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
- JL
- 2022年08月13日
食隔夜菜會致癌?營養師拆解迷思 5類食物千萬別過夜翻熱 半熟蛋滋生大量細菌
很多打工仔為了省錢都會自備午餐,不過坊間經常有指進食隔夜菜,對身體無益,甚至會增加患癌風險。到底是否屬實?另外又有甚麼食物不宜放過夜?尚營坊營養師黃雅婷(Anna)接受《有線健康》訪問,為大家拆解有關隔夜菜的迷思,讓大家食得安心又健康。 隔夜菜迷思|1. 食隔夜菜會食物中毒? 營養師黃雅婷指,一般來說,只要食物儲存恰當,將餸菜烹調至全熟,並於兩小時內把餸菜放置於安全溫度,即低於攝氏4度或高於攝氏60度,讓食物降溫或保溫,抑制細菌的滋生,便能夠預防食物中毒。 隔夜菜迷思|2. 食隔夜菜會致癌? 外間有指「食隔夜熟菜會令亞硝酸鹽急增,以及致癌」,營養師黃雅婷解釋,蔬菜本來就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而愈新鮮的蔬菜,含有的亞硝酸鹽愈低。她續指,只要將蔬菜烹煮,然後再雪藏,便可破壞硝酸鹽還原酶活性,以及抑制亞硝酸鹽的累積。 而早前食安中心發表的調查亦顯示,熟菜樣本在雪櫃裏存放一夜後,並沒有檢出亞硝酸鹽。加上現有的科學數據亦未能證明從飲食中攝入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是與人類患癌有關。 隔夜菜迷思|3. 硝酸鹽、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 本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不會令人類致癌,但亞硝酸鹽在胃部可能會與胺或不新鮮
- JL
- 2022年06月30日
韓國一款即食麵驗出一級致癌物 專家指長期接觸恐致血癌乳癌
即食麵方便好味,而其中韓國即食麵更為大熱之選。不過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日前(28日)公佈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從韓國進口的八道(Paldo)「高麗麵-海鮮味」即食麵,在配料包被驗出當地禁用的一級致癌物「環氧乙烷」。有專家指出,環氧乙烷一般多用於清潔、殺菌,而長期接觸或會導致血癌、乳癌。 韓國即食麵驗出致癌物 台灣食藥署公佈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共有16款食品或食品容器不合格遭邊境攔下,其中一款為深受當地市民喜愛的韓國即食麵,由良澔國際行銷有限公司進口的「高麗麵-海鮮味」檢出農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其配料包檢出殘留農藥「環氧乙烷」0.104ppm,需全數退運及銷毀。 接觸皮膚或會造成嚴重灼傷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受訪表示,目前僅有少數國家,例如美國、加拿大,有限度准許環氧乙烷使用在香料、芝麻,作為蒸熏殺菌用途。 而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所公佈的「 職業病認定參考指引」資料,環氧乙烷會由皮膚及呼吸道吸收,當濃度超過1000ppm時,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及步態不穩等症狀。若直接接觸到皮膚或眼睛,更會造成嚴重灼傷、接觸性皮膚炎等刺激症狀。 世衛將環氧乙烷列為
- JL
- 2022年06月16日
肝癌丨男子長期吃微波食品患肝癌 醫生列8類加工食品危害健康
都市人生活繁忙,很多人為求方便,經常都以微波加工食品作為正餐。近日,台灣有醫生分享個案,指一名50歲男子因工作忙碌,幾乎每日都到便利店吃微波食品做午餐及晚餐,結果患上肝癌。醫生亦列出8種超加工食品,提醒大家要盡量避免進吃,以免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常吃加工食品患肝癌 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鄭以勤,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中分享,一名約50歲、體重逾100公斤的男子,因家人擔心他有脂肪肝,所以前來向他求診。鄭醫生為他進行超聲波掃描,結果發現其體內有一個2厘米的腫瘤,經切片檢查後證實是肝癌,並有嚴重脂肪肝。 鄭醫生向男子問診,對方表示自己「平常過著社畜一般的生活」,經常工作到晚上8,9點,午餐和晚餐幾乎都是在便利店進食,而且多為加工即食品。 8種加工食品危害健康 鄭醫生提醒,超加工食品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另外又引述NOVA食品分類定義,所謂超加工食品,即是指「打開就可以吃」或「只要簡單加熱就可以吃」的食物,主要包括以下8種: 1. 薯片等包裝零食 2. 大量生產的包裝麵包 3. 朱古力條、糖果 4. 含糖飲品、即溶飲品、湯品 5. 即食麵、冷凍或微波的即食食品 6. 肉丸、加工魚肉 7. 含亞硝酸
- JL
- 2022年05月21日
致癌|研究指飲牛奶恐增致癌風險 每日多飲50克 乳癌風險增17%
牛奶含有豐富鈣質,有助強壯骨骼。不過,近日英國牛津大學,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及北京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指出經常食用乳製品、飲牛奶,會增加患上癌症的風險,包括肝癌及女性乳腺癌。 研究對象背景 該項研究在醫學期刊《BMC Medicine》上發表,研究於2004至2008年期間進行,從中國10個不同地區中,招募了超過50萬名30至79歲、沒有癌症病史、BMI標準的人士參與。 在所有參與者中,其中20.4%的人經常食用乳製品,平均每周最少食一次,每天平均攝入量為80.8克。另外有68.5%的人則從不或很少食用乳製品;以整體參與人數來計算,平均乳製品攝入量為每天37.9克。 飲牛奶恐增致癌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經常食用乳製品的人士,癌症總體發病風險增加9%、肝癌發病風險增加18%,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22%。而每天多攝取50克乳製品(主要是牛奶),總體癌症風險則增加7%、肝癌風險增加12%、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17%。 而對於其他特定部位的癌症,則未有明確顯示與攝入乳製品有關。 不宜限制攝入乳製品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包括癌症病例的數量可能不足,無法對一些不太常見的癌症進行分析,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