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7日
胃癌|20歲女胃痛無求醫 靠飲熱水紓緩 半年後確診胃癌|附胃癌7大徵狀
胃痛|常言「少飲凍飲」,不少人都有飲用溫熱水的習慣。不過原來飲用熱水也有一定的學問,錯誤飲用熱水甚至有機會患癌。內地一名20多歲女子因長期胃痛,習慣喝熱水紓緩,惟情況加劇,半年後確診胃癌。醫生指出,有4大因素與胃癌形成有直接關聯,即看下文了解。 據媒體報道,內地一名20多歲女子有長期胃痛的問題,因諱疾忌醫,上網搜尋紓緩胃痛方法,發現有人稱「多喝熱水」有助紓解。長達半年時間,每當胃痛時女子就以喝熱水來舒緩疼痛。隨後,她開始出上腹痛、胃酸等問題。往醫院照胃鏡檢查後,證實罹患胃癌,先後接受了兩次手術。 胃痛、經痛時,不少人會喝熱水減輕痛楚。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副主任醫生趙毅強調,喝熱水並不能紓緩胃痛,若水溫過高,反而會刺激胃黏膜,容易造成口腔潰瘍或下咽部潰瘍,引起患者反覆疼痛和燒灼感,甚至造成咽喉感染。如果長期喝溫度過高的水和食物,有機會患上下咽癌、口咽癌、食道癌。趙毅強調,胃痛喝溫水可以達到暖胃的作用,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是溫度不能太高,以飲用溫水為佳。 醫生揭胃癌4大成因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將「超過65°C的熱飲」放在2A致癌物的清單內。趙毅表示,胃痛喝熱水雖然不會
- Digital Tech
- 2023年01月30日
毒舌大狀丨失血過多千萬別大量飲水 中醫解構「低滲性脫水」可致命|附2大處理步驟
毒舌大狀|相信有看2023年賀歲電影《毒舌大狀》的朋友都記得,其中一幕是救護員指出,失血過多後不可以大量飲水,否則隨時送命。很多觀眾看後都不解為甚麼不能飲水,中醫師馬琦傑日前就在Facebook作出解釋,並提醒大家如果大量出血,應該如何處理。 出血後大量喝水會造成「低滲性脫水」 中醫師馬琦傑日前在Facebook專頁「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表示,看完《毒舌大狀》後,發現戲院內很多人好奇為甚麼大量出血後不能飲大量水,他解釋原來是因為會造成「低滲性脫水」。 馬醫師指出,如果人體失血過多(成人短時間內500cc以上,大概15至20%),受重創後感到口渴是生理反應。但是,喝下大量水會降低血液濃度,大大減少紅血細胞,當紅血細胞少於30%(正常為50%),便會影響血氧含量,令血液未能提供足夠氧去不同器官。 喝水會令更多水份由組織流出 馬醫師續指,喝下大量水的話,稀釋的血液會變成低滲性,令更多水份由組織流出,繼而造成「低滲性脫水」,對重要的器官,如腦、肝、心等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創傷。大量失血後要注意,千萬不要讓重傷傷者飲水,應即時致電999。而如果真的要飲水,亦只可飲少量「鹽水」,並等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15日
行山男飲溪水染鈎端螺旋菌 肝腎衰竭入ICU K Kwong警告:微生物會游入體內
行山冇帶水,很多人都會貪方飲山水解渴。日前,一名男子在行山途中飲用山水,回家後出現高燒、頭痛、腹部不適等症狀,到醫院求醫後發現受細菌感染,患上鈎端螺旋體病,需送往深切治療部插管治療。化學博士鄺士山K Kwong亦曾警告,溪水絕對不可直接飲用,如有傷口,更有機會令微生物會游入體內。 細菌感染入ICU 需移除氣管 據台灣媒體報道,一名45歲陳姓男子平日熱愛行山、露營等戶外活動,日前他與友人相約至雪山湖泊健行,途中飲用山泉水解渴,回家一周後出現高燒、伴隨全身痠痛、頭痛以及腹部不適的症狀。陳先生求醫後被診斷為鉤端螺旋體細菌感染,同時亦出現肝衰竭、黃疸及腎衰竭,其後更引發嚴重酸血症,被送往深切治療部插管治療。經過緊急洗腎及抗生素治療,陳先生在5天後順利移除氣管內管,目前已康復出院。 染鈎端螺旋菌9大症狀 衛福部新營醫院急診科醫師曾暐昕表示,鉤端螺旋體病,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人畜共通感染病,可經由食入或接觸受感染動物尿液或組織汙染的水、土壤、食物而感染。而其感染症狀因個案而異,可能沒有症狀,亦有機會於感染後一到兩周出現以下症狀: 1. 發燒 2. 頭痛 3. 肌肉痛 4. 無力 5. 腹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