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15日
量血壓前要做一個動作!血壓幾高屬正常?如何降低血壓?
量血壓|根據醫管局資料,香港有近半數長者及兩至三成中年人士,為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可大可小,例如可能引致中風。《有線健康》邀請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講解血壓基本知識,以及如何可以降低血壓。服用血壓藥又有沒有甚麼需知呢? 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早前講解過中風知識以及與高血壓關係,詳看:小中風|中風分幾種?哪類人高危? 及早管理血壓 慎防小中風 從飲食習慣著手改善血壓 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表示,正常血壓水平為上壓130,下壓80。第一級高血壓為上壓130至140,下壓80至90,這時醫生通常會建議病人從改善飲食習慣著手,過量鹽分吸收也是高血壓的成因之一。此外,每星期亦應有150分鐘的中度帶氧運動,持之以恆便可以減低血壓5至10度;但如果高血壓情況未能改善或未回到正常水平,就需要服用降血壓藥。 朱醫生提醒:「每個病人的情況都不同,有些病人血管已有嚴重阻塞的情況,血壓便要小心處理,未必能控制得太緊,因為低血壓亦有機會使大腦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 【推薦閱讀】生痱滋用鹽㨘超錯 醫生警告令潰瘍惡化 隨時變癌症|附3招方法加速癒合 切忌自行停血壓藥 血壓不單要控制度數,更需要的是穩定性,藥物在這些層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8日
小中風|中風分幾種?哪類人高危? 及早管理血壓 慎防小中風
中風、小中風|香港每年大約有13,000宗中風個案,當中大約有3,000多人因中風死亡,是香港第四大殺手。然而中風後即使保住性命,後遺症亦對生活有莫大影響。《有線健康》邀請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講解中風成因及症狀,以及甚麼是小中風。 【推薦閱讀】5種鼻涕顏色反映身體問題 醫生揭長期帶血絲恐患癌 透明色、黃、綠色代表什麼? 三高是中風誘因 腦神經科專科朱炎培醫生指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中風的常見誘因,當中高血壓人士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約4倍,加上都市人的生活習慣令血壓高普及化和年輕化,所以及早管理血壓尤其重要。」 中風分兩種 中風大致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種。缺血性中風主要因為腦部供血不足,令腦細胞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及養分,對腦部細胞造成損害。而「小中風」即是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大腦血液供應為短暫中斷,病徵一般持續幾分鐘至一小時(24小時內)。血液供應恢復後,情況會好轉,並不造成持久損傷,但可大大增加中風風險,約一至兩成的「小中風」患者於3個月內可繼發中風,所以一有「小中風」情況就要馬上就醫。 【推薦閱讀】蔡天鳳碎屍案恐怖細節可能惹不安 專家警告小心5大徵狀 高血壓與中風的關係
- Digital Tech
- 2023年03月02日
24歲男中風1周內2次 醫生揭6高危習慣 久坐不動、常捱夜出事|附腦中風4大先兆
腦中風|中風總被視為老人病,不過近年數據卻顯示中風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如果自恃年輕就不關注問題,隨時後患無窮。內地一名24歲工程師一周內連續中風2次,醫生指,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中風的主要原因。腦中風非全無先兆,即看下文了解身體發出的「4大中風警號」! 據內地媒體報道,24歲網路公司工程師小方(化名)身材高瘦,沒有高血壓、肥胖等問題,卻在一周內連續中風2次。報道指,他第一次發病時,突然出現像針扎一樣的頭痛,口齒不清,檢查後發現他的腦基底動脈阻塞、左側椎動脈局部重度阻塞,證實為腦中風。幸好他及時做顱內血管取栓術,成功將阻塞部位開通。 然而,出院一周內,小方因突然癱倒在地,一側肢體偏癱、口齒及意識不清而需要再次入院。經檢查後發現,他的基底動脈再次閉塞,需進行緊急手術,在閉塞血管處放置支架。在短時間發病兩次,醫生解釋:「腦中風過的人發生二次腦中風的機率,本來就比一般人還要高。」 6大高危生活習慣 醫生指出,有6種生活習慣,都會讓身體處於高凝狀態,血液比正常時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令發生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大增。 1. 過度疲勞 面對壓力,體內腎上腺素會上升,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間接促使腦中風
- Digital Tech
- 2022年10月10日
高血壓|48歲男子突然腦梗塞死亡 醫生揭炒菜經常加一物致命:比煙酒更傷血管
健康飲食真的十分重要!內地一名48歲男子在上班途中突然倒地昏迷不醒,被送到急症室後搶救不治。醫生檢查後證實死因為急性腦梗塞,死者女兒透露父親炒菜時總喜歡加入一樣東西,醫生提醒,此舉比起吸煙、喝酒,對血管的傷害更大。 男子突然腦梗塞死亡 根據內地傳媒報導,該名李姓男子是一名維修工人,患有慢性病高血壓超過10年。事發當日正外出上班,走到大樓門口時突然感到頭暈目眩,接著便昏厥倒地,昏迷不醒。當值管理員見狀,立即叫救護車,將其送到醫院急救。 送院後,醫生發現李男大腦中有大量的血管阻塞,以及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導致缺血缺氧。當時李男因血壓突然升高,因此出現急性腦梗塞。醫生立即替他注射血栓溶解藥阿替普酶(Alteplase),但為時已晚,李男最終仍不幸身亡。 炒菜經常加味精 醫生:比煙酒更傷血管 據其女兒所指,父親平日生活習慣欠佳,飲食較重口味,在炒菜的時候,一向喜歡加味精。醫生提醒,炒菜時經常加入味精,比吸煙、喝酒更傷血管。味精中含有穀氨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 MSG)的化學物質,少量食用並不會對人體有太大的影響,但若果長期攝入會導致體內水分滯留,令血液體積增大,從而使血
- Digital Tech
- 2022年10月02日
凍奶茶當水飲!29歲男半年體重暴增40公斤 腹痛求醫抽出「奶白豬油血」
不少港人都愛喝奶茶,但飲過量隨時「出事」。內地浙江省一名29歲男子,每日把奶茶當飲,結果半年間體重暴增40公斤,後來腹痛送院確診急性胰線炎,抽出來的血更呈奶白色,十足豬油般。醫生警告奶茶需有節制地喝,因為當中的奶精由椰子油製成,多吸入可致體重增加,還令膽固醇、血脂等水平急速上升。 內地傳媒報道,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一名29歲男子,是個運動健將,但每次操練完畢都會飲凍奶茶。後來他雖然放棄了做運動,不過飲奶茶的量就倍增,甚至一口渴便將奶茶當水飲。他的體重亦隨著他飲奶茶的習慣,半年間暴增了40公斤。直至有一日他出現呼吸困難及腹痛,便到當地醫院求診。 膽固醇水平高正常4倍 經檢查後發現,該名男子確診糖尿病及急性胰腺炎,需立即入深切治療部。主診醫生姚麗娜指出,男病人抽血結果顯示,他的三酸甘油脂超出正常水平廿多倍,總膽固醇水平高4倍,「血漿竟是奶白色,像豬油一樣,可能是高血脂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該男子後來接受兩次血液灌流,當病情穩定後,才轉至普通病房。 奶茶當水飲 可致高血壓、高血脂 姚麗娜分析指,市面奶茶有可能加入奶精,而奶精多數由椰子油製成,如果當水飲的話可致體重增加,還會令膽固醇、血脂等水平
- Digital Tech
- 2022年09月07日
補腎|高血壓會傷及腎功能?中醫推介補腎降血壓藥方 六味地黃丸加兩味
有調查顯示本港三成人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西藥在降血壓方面,效果比較直接及穩定,一般可令患者每天的血壓都保持在正常的範圍內。但降血壓西藥一定要每天服食,一旦停藥便可能會出現血壓反彈。《有線健康》邀請註冊中醫師、湖南中醫學院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醫師,講解補腎與高血壓之間關係。 高血壓會影響腎功能 李灼珊醫師表示,高血壓久而久之會影響腎功能。當腎功能減退時,會出現多尿、夜尿,甚則會令尿量減少,甚至出現蛋白尿和血尿、尿毒症等。「一旦出現上述訊號,代表腎功能已受損害,而且不一定可回復正常,所以,高血壓患者每天都必須將血壓維持正常。」 西藥降血壓一般效果好,但始終不是百分百的,有部分人就算服了降血壓藥,血壓依然過高,那怎麼辦呢?西醫可能會為病人轉換另一種藥,或讓病人同時服食兩種降血壓藥。但即使這樣做,仍有部分病人不一定有效。 患者可能腎虛 李醫師解釋說:「這是因為可能患者本身已經腎虛了,『腎水』不足以養『肝木』,令『肝陽上亢』,中醫說的肝陽上亢大致就相當於血壓過高。又或者是腎氣虛,不能與心火相濟,所以身體內的血壓始終不能平衡。換句話說,西藥只能治標,在這些情況下可以中藥幫助。」 李醫師介紹一條有效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13日
大腸癌|後生仔不食煙不飲酒竟患大腸癌 醫生揭常吃一類食物出事 經常疲倦竟是高危
年紀輕輕便患上大腸癌?一名胃腸肝膽科醫生在社交平台Facebook分享病例,指有年輕患者問為何不吸煙、不喝酒、不愛吃肉,也會患上大腸癌。醫生解釋50歲以下發病的人,主要是因為經常吃一類食物有關。而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癌症,絕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出現腹部不適、大便帶血、體重無故下降等症狀,就要盡早求醫檢查。 不煙不酒都會患大腸癌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在Facebook分享,遇到不少患大腸腺瘤性息肉或是大腸癌的年輕患者,滿臉疑惑地問他:「我不抽煙又不喝酒也不愛吃肉,為什麼我會長瘜肉(大腸癌)?」 錢政弘解釋,吸煙、喝酒和吃肉的確是引致大腸癌的因素之一,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只適用於50歲人士以上,現時愈多愈多證據認為,50歲以下就發病的人與「肥胖」最有關係,另外則是與吃甜食有關。錢亦指出,近幾年許多國家早發性大腸癌(50歲以下患大腸癌)」盛行率上升,韓國是其中之一。 他引述韓國在《胃腸學(Gastroenterology)》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分析567萬人50歲以下人士的體檢資料,結果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比較容易患上大腸癌,特別是遠處大腸癌(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和直腸癌。 兩大方法
- Digital Tech
- 2022年05月27日
高血壓|頭暈頭痛是患病徵狀? 香蕉、雞蛋共5款常見食物有助降血壓
高血壓是香港常見的病症之一,根據醫院管理局數據顯示,有接近50%長者及20至30%中年人士為高血壓患者,不過患者一般都只有輕微病徵,很易會被忽視,因此高血壓又被稱「隱形殺手」。如果對高血壓坐視不理,患者有機會增加中風、心臟衰竭、腎衰竭等風險。想有效降低血壓,就要記低下文5款食物。 高血壓病徵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指出,高血壓患者一般都會有以下5項病徵: 【1】眩暈 【2】頭痛 【3】視線模糊不清 【4】疲勞 【5】面部發紅 5款常見降血壓食物 除了藥物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5款常見的食物有助降血壓,而且當中含豐富營養,對身體百利而無一害。 【1】燕麥 燕麥含有豐富纖維,有助降低血壓,而且患者本身需要控制鈉攝取量,燕麥的鈉含量十分低,因此高血壓患者十分適合進食。 【2】雞蛋 雞蛋除了含有豐富蛋白質外,其蛋白和蛋清亦含蛋清肽物質,特別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 【3】堅果及種子 堅果和種子含有鉀質,對降血壓十分有效,而最適合高血壓患者的堅果和種子是南瓜籽、開心果、杏仁、腰果和合桃。早上配以低脂牛奶一同食用,便是一份豐富的早餐。 【4】水果乳酪 乳酪除了天然美味外,還內含活性乳酸菌,有助降低血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