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1日
丹麥羽毛球公開賽 王祉怡決賽挫安洗瑩封后
【有線新聞】丹麥羽毛球公開賽,中國的王祉怡擊敗南韓的安洗瑩,奪得女單冠軍。 世界第3對第2,戰況沒有預期般緊湊,紅衫的王祉怡早段落後下連取5分反超前,大比數先贏21比10。過去10次交手,王祉怡輸了8次,但往績只供參考,這位中國球手第二局繼續帶著安洗瑩來打,開賽打出4比0就帶到尾,輕鬆再贏一局21比12。用了39分鐘,直落兩局勝出,收穫今年第5個錦標。 混雙決賽,紅衫、中國的馮彥哲、黃東萍局數2比1反勝隊友蔣振邦及魏雅欣成功衛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0日
內塔尼亞胡寓所險遭無人機襲擊 以軍猛轟黎巴嫩首都等多處
【有線新聞】無人機襲擊事件後,以軍猛烈轟炸黎巴嫩多處。 首都貝魯特及周邊、真主黨盤踞的南郊達希耶接連大爆炸,導致大量房屋、建築受損或倒塌。以色列北部多處同日亦遭真主黨火炮襲擊,造成傷亡。真主黨則聲稱以M80火箭等襲擊了以色列的海法等地,目標包括軍事基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9日
丹麥羽毛球公開賽 鄧俊文、謝影雪混雙四強止步
【有線新聞】丹麥羽毛球公開賽,港隊的鄧俊文、謝影雪混雙四強止步。 過去兩次碰頭,各贏一次,白色褲的「鄧謝配」對國家隊的馮彥哲、黃東萍,首局「刁時」先贏23比21。今年第5度躋身準決賽,鄧俊文、謝影雪第二局輸19比21被扳平,這對排名第8的港隊組合第三局尾段手緊,領先18比15,連失5分,再輸19比21,局數輸1比2。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MIRROR演唱會|康文署指顧問、藝能證明書均確認懸掛設備沒問題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事故案續審,康文署指署方聘請的工程顧問及藝能呈交的證明書,都確認懸掛設備沒有問題。 控方傳召時任紅館場務副經理黃詠琪作供,她指2022年7月24日康文署工程顧問到紅館視察後,向她確認懸掛設備是依設計圖設置,並發出證明書。藝能同日呈交另一份由認可註冊工程師簽發的證明書,證明懸掛設備安全穩妥。黃詠琪又指,藝能另外呈交一份圖表顯示懸掛設備的預計重量,她當時沒有收到任何信息指設備的實際重量與報稱不同,若得知兩者有出入,她相信會影響最後批准演唱會舉行的決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動植物公園9猴死 當局:染類鼻疽引起敗血病致死 料園區翻土工程所致
【有線新聞】動植物公園9隻猴子先後死亡,當局經過化驗,確認是感染類鼻疽病毒引起敗血病致死,估計是園區一些工程翻起泥土而引起。衞生防護中心指暫時對市民影響很低,市民毋須過分擔心。 香港動植物公園兩日內九隻猴子死亡,繼續用圍欄及鐵馬隔著哺乳類動物區,又貼出告示指要進行清潔消毒,籠內其他猴子有出來活動,遊人只可離遠觀望。孫小姐:「好像沒有以前活躍,數目不太清楚,我在這裡沒太留意牠們。很突然,這麼多隻一齊死亡,會少一點來。」 政府經解剖及毒理化驗後,發現死亡猴子的肝臟及脾臟有大量細菌,交由衛生署化驗後,證實感染類鼻疽伯克氏菌引發敗血病致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公園10月初,因應維修籠舍附近花床底灌溉用的喉管曾經做翻土工程,再加上期間出現以下情況,令有關猴子直接接觸病菌,包括哺乳類動物區員工穿的鞋子可能沾有翻土泥土,而將泥土帶到農舍,或者其中受感染猴子體內含有高濃度病菌,與其他猴子有親密接觸。」 翻查紀錄,有關工程於10月初進行,加上類鼻疽細菌於猴子體內的潛伏期長達一周,當局認為由籠舍外的工程導致猴子染病在時間上吻合,又強調類鼻疽不會由動物傳人,認為現時動植物公園的環境安全。衞生防護中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深圳中大擬明年擴展以DSE成績收生 冀收更多港生 稱有信心畢業生水準與香港相若
【有線新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計劃明年起擴展以文憑試成績收生,期望可招收更多香港學生,包括醫科生,校方有信心畢業生水準與香港相若。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現時有約1.1萬名學生,其中約100名是今年入學的港生。深圳中大指,計劃明年起擴展以文憑試成績收生,香港文憑試考生可入讀深圳中大六年制臨床醫學學士課程,畢業後回港考取執照執業,校方相信深圳中大與香港中大的畢業生水準相若。 中大(深圳)醫學院院長鄭仲煊:「香港醫管局或機構見到我們學生的水平、資歷,見到他們實習時有輪替,知道他們懂得粵語、英語、普通話,是兩文三語的學生,在香港是深入合作,大家雙方醫療體系發展及進展,所以我不擔心他們考牌或實習有問題,因為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 校方去年聯同香港中大推出全港首個中港跨學科,數據分析雙主修課程,兩校亦共用QS世界大學排名,一度引起香港學生的爭議。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我們的師資條件也好,我們教師、教學條件也好,我們學生、研究的質量也好,我們其實是水平蠻高的,我們不會輸給其他學校的,所以從長期來說排名其實對香港有幫助的。」 深圳中大成立10年,學科建構逐步完善,設數據科學學院、醫學院等,有7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馬料水女子疑游泳遇溺 送院搶救不治
【有線新聞】馬料水有女子懷疑遇溺,送院搶救後不治。 下午1時許,警方接獲中大水上活動中心職員報案,指24歲女事主倒卧岸邊礁石上。消息指她當時已沒有呼吸及脈搏,隨即由救護車送院搶救,最終不治,警方調查後相信她游泳期間遇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李家超專訪|指香港發展大宗商品交易有優勢 低空經濟要銜接內地 研科學園、河套做試點
【有線新聞】李家超在節目亦提到,香港環境穩定及地理位置,為發展大宗商品交易提供優勢,當局會協助建立合國際標準倉庫。至於發展低空經濟,他說要與內地對接,會研究科學園、河套做試點。 施政報告提出建立新增長點,以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為切入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目前地緣政治複雜加上經濟東移,相信香港可以急起直追。「香港有甚麼優勢?就是安全、穩定,再者我們位置是亞洲心臟,另一優點就是,很多真正大宗商品營運企業,其實內地佔至少20至30%。如果他們,第一我們有距離優勢,第二有安全優勢,在這方面推動,有些分析家、企業營運者說,如果我們建得好,有可能佔整個大宗商品市場達到三成,是很多倍計,有些可以數十倍計。」 李家超:「(具體策略如何?配套是否包括土地需要,即可能劃出地方專做交易生態圈)土地是需要,不過現有倉庫可以改建符合規定,因為香港倉庫發展歷史悠久,但標準要訂好。如果需要新地,政府絕對會配合,因為政策推動這方面,所以部門會全力幫助。」 施政報告亦提出發展低空經濟,李家超說需要修訂法例興建足夠基建,減少低空飛行物的飛行風險,又說建立網絡時,須考慮與內地對接。「發展空間不應只限香港地理,因為如果說真真正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李家超專訪|擬提高資助出售房屋比例 冀更多港人置業增歸屬感:無後顧之憂全力發展自己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放寬樓宇按揭成數上限,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會否再調整要視乎有否炒賣嚴重或巿場出現不規則情況,預期明年都不會有這個情況。又說計劃提高資助出售房屋比例,是希望更多港人擁有物業,提升歸屬感。 施政報告提出劃一上調物業按揭成數上限至七成,李家超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目前地產市場穩定、沒有投機活動,政府希望樓市有空間自由發展。 被問到若樓市回升會否再次調整,他說有兩個主要考慮,「主要看有否炒賣嚴重,或者出現市場不規則情況,政府才會考慮,但我目前看不到這個情況,例如可見將來、例如明年我也都看不到這個情況。我近期看到購買自己私樓的,開始有多些人,與當年要考慮做管控的差很多時間。」 施政報告同時提出公屋和資助出售房屋比例由七比三,逐步調整至六比四,李家超說時間表要視乎供應,估計三年後比目前進步,「(記者:政府政策或者房策思路是否幫市民置業是終極目標,或者會不會有一個目標,現在家庭置業一半一半會再提高一些?)七三比改為六四比就是符合,當我們供應可以容許我們做,強調將供應容許我們做,我們將比例調校,讓更多人擁有自己物業,符合大家理想,大家對香港歸屬感較強,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海關破遠洋船走私案 檢市值1.7億元電子產品
【有線新聞】海關偵破遠洋船走私案,檢獲市值1.7億元電子產品。 包括全新手提電話、智能手錶及平板電腦等。海關上月24日,檢查一艘目的地是菲律賓的遠洋船,船上兩個貨櫃報稱載有塑膠保護箱,但由於貨物種類相對罕見,當地亦有膠製品供應,加上較一般膠類貨櫃重,X光檢驗後發現大量未列艙單貨物。海關相信該批貨物最終是走私去內地,估計可逃稅2,20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深圳日童遇襲亡|日媒︰疑兇求職不順 圖藉刺傷日人引社會關注
【有線新聞】日本男童上月在深圳上學途中遇襲身亡,日本傳媒引述消息報道,疑兇因為找不到工作,企圖藉襲擊日本人引起社會關注。 遇害男童在深圳日僑學校就讀,事發時警方當場拘捕44歲男疑兇。日本《讀賣新聞》引述消息人士稱,疑犯是外省人,住在東莞,因求職不順,想做一件大事引起社會關注,認為襲擊日本人可引起更大反應,甚至得到部分人支持,於是通過網絡搜尋目標,事件發生至今一個月。 日本外務省領事局局長岩本桂一,昨日在北京跟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鄧勵見面,要求中方盡快查明真相,同時採取措施保障在華日本人的安全。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施政報告|孫玉菡:本地技工短缺、冀年輕專才「奉獻青春」 優才計劃將主動邀請頂尖人才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吸引年輕技工專才來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本地技工短缺,形容香港面對很大挑戰,希望技工專才來港「奉獻青春」。 三中全會提出要令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施政報告繼續出招搶人才。「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新增渠道,吸引年輕及具經驗指定技術工種專才來港,滿7年可申請居留權。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解釋,四成本地技工超過55歲,2028年估算缺6萬名技工,如不處理將嚴重影響城市運作,初步想法是吸引35歲或以下技工專才來港,配額一萬。 孫玉菡:「輸入外勞是個短期解決辦法,因為他不能成為香港人,過多兩年合約、四年合約,他會離開、不會留下,亦不會將技能不斷提升,所以我們見到眼前這麼大挑戰,要想個辦法。我們希望是年輕人,他可以在香港為我們的技術工種,奉獻他的青春,要他努力、補充我們的短缺。」 另外,優才計劃亦會新增機制,主動邀請頂尖人才來港。孫玉菡:「我們應該要有三顧草廬的精神,主動找對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人,我們不如親自找他,禮賢下士。」陳國基:「何謂頂尖?頂尖就是頂尖,沒有一個定義,每個行業、每個局都會有他們認為很棒的人。」 政府前年底啟動「搶人才」,收到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