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一線搜查|大角咀行人隧道變「睡道」 街坊盼政府向露宿者提供支援決問題
大角咀櫻桃街行人隧道,政府去年先後兩次跨部門行動,驅趕隧道內的露宿者,但最近露宿者重回,隧道變「睡道」;加上有露宿者在隧道內明火煮食,一旦發生火警,隨時一發不可收拾。有街坊認為,事件反映社會支援不足,單靠驅趕行動無法解決問題。 有市民向《一線搜查》投訴,指大角咀櫻桃街行人隧道被露宿者佔用,掛滿帳幕,甚至有人用木板間成板間房入住,隧道內放滿雜物,行人路僅留下一個身位的位置。估計隧道內有二、三十位露宿者居住,佔用位置約100米。 資料顯示,政府先後在去年2月及4月兩度動員食環署、油尖旺民政處、社署等部門聯合清場,又以逾千個「膠馬陣」圍封,阻止露宿者入住。但最近露宿者重回,引起街坊關注。有街坊表示,平日不敢一個人走入隧道,亦有人認為露宿者聚集會帶來環境衞生等問題。 隧道內佈滿雜物,又有不少石油氣罐,萬一發生火警,隨時會「火燒連環船」。但有露宿者表示不擔心,「炸彈都不會怕」,他表示,原本在油麻地露宿,兩個月前來到櫻桃街隧道。另一位領取綜援的露宿者則聲稱,原本住沙田博康邨,但弟弟過身後,她不能回到該單位居住,正等待房署編配單位,預算露宿多一兩個月。有街坊認為,單靠清場驅趕露宿者無法解決問題,希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1日
屯門醫院兩手術室消防花灑金屬喉管漏水 醫管局委託專家調查
【有線新聞】屯門醫院在2月18日和22日先後於手術室擴建大樓9樓一間手術室和6樓另一間尚未投入服務的手術室,各發現有一節裝設在假天花的消防花灑金屬喉管漏水。醫院工程人員仔細檢查後發現有關金屬喉管出現小孔,已即時搶修。醫管局亦已委託獨立專家調查事件成因。 屯門醫院發言人表示,院方非常重視事件,已安排工程人員檢視同一大樓內其餘手術室的同類型金屬喉管,在另外兩間尚未投入服務的手術室内各發現一節類似金屬喉管出現有小孔的情況。醫院手術室擴建大樓共有22間手術室,而其他手術室暫未有發現類似情況。最近一次就消防系統進行的周年檢查於去年12月完成,當時未有發現異常狀況。 醫管局總辦事處收到醫院發現有關情況的匯報後,已委託獨立專家再次檢視有關金屬喉管。獨立專家初步檢測後,發現小孔出現在金屬喉管製造時焊接的位置上,正調查同一批次金屬喉管是否出現同樣情況,並會在稍後提交正式報告。 醫管局又責成項目顧問去信大樓總承建商,要求大樓總承建商根據合約規定提交報告,詳細交代喉管物料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規定及確保工程質素。醫管局亦已要求大樓總承建商,在不影響醫院臨床服務的情況下盡快更換有問題的消防喉管,確保系統運作正常,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港鐵訊號系統一度運作不暢順 三綫列車服務延誤 政府:非常關注事件
【有線新聞】港鐵早上訊號系統運作不暢順,荃灣、觀塘及港島綫列車服務一度延誤,政府非常關注事件。 延誤期間金鐘站月台迫滿候車乘客。港鐵指信號問題在頭班車開出時已出現,令車務控制中心未能對三條鐵路綫進行自動控制和調度安排,隨即轉用備用系統,由相關車站控制列車運作,去到早上繁忙時段有班次出現延誤,港鐵才對外公布。到近9時天后往金鐘路段供電系統跳掣,令該段服務受影響大約10分鐘,到下午近1時信號系統才完成修復。港鐵向乘客致歉,指初步發現涉及中央及車站數據處理器連接不暢順,將檢視資訊發放安排。機電署要求港鐵交報告,交代即時跟進工作及改善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政經CHAT|盧偉國讚陳茂波「撤辣」堪稱「廚神」 一時口誤稱「立法會」做「垃圾會」
【有線新聞】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討論財政預算案措施,經民聯主席盧偉國發言時,形容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不單只是「財神」,亦是「廚神」,因為在「限米煮限飯」的情況下,令到每個階層都覺得他做出的「菜式」健康,並不容易。 「雖然有同事戲稱小弟就係立法會的廚神,實際上小巫見大巫。今次財政預算案,我覺得突顯了財爺、以及這位廚神的用心,調味方面,一方面撤辣,一方面減甜,撤辣減甜都可以做出健康菜式。」但盧偉國指,有基層和中產認為支援不足,希望日後政府財政情況健康「可加一點甜」。 不過,盧偉國昨日引述有立法會同事形容他是「立法會廚神」時,就一時口誤,誤將「立法會」說成「垃圾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政經CHAT|滙豐保險香港簽2.5億美元人壽保單 破世界紀錄
【有線新聞】滙豐保險在香港簽發一份天價人壽保險,保額高達2.5億元(約20億港元),打破健力士世界紀綠的最高價值人壽保單紀錄。 該保單由滙豐保險簽發及全額承保,於今年較早前簽發,並經保險中介Charles Monat Group售予一名超高淨值客戶。該保單為滙瓏環球壽險計劃,是具備財富保值及傳承功能的終身保障壽險計劃。 滙豐保險香港及澳門行政總裁文德華表示,亞洲是全球超高淨值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集團留意到區內透過保險方案進行業務繼承、遺產管理及財富傳承的需求有顯著增長。簽發這些大額人壽保單證明香港已重新確立其作為財富管理首選的市場以及其國際保險中心的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車CAM直擊|貨櫃車轉彎翻側 壓扁路邊私家車
【有線新聞】今日網上流出一條短片,一輛貨櫃車右轉入一條村路時,疑失去平衡,貨櫃向左翻側,壓在停泊在路邊的私家車,幸車內無人。 據短片所見,事發時為昨日早上約10時半。據了解,貨櫃車當時沿文錦渡路右轉,疑轉彎太急,導致貨櫃向左邊翻倒,剛巧壓在路邊的白色凌志私家車,私家車被壓扁變形。事後有人在現場拍照「打卡」,引起網民熱議:「好彩車內冇人」、「還神啊,大步檻過」、「錢財身外物!咁樣壓落嚟冇事仲唔笑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64歲男子因金錢糾紛涉「起底」被捕
【有線新聞】私隱專員公署拘捕一名64歲中國籍男子。被捕人士涉嫌在未經資料當事人的同意下披露了她的個人資料,違反《私隱條例》規定。 調查顯示,事主於2021年底結識一名人士,雙方自此曾多次為對方墊支購買不同物品。及後,二人關係轉差,並就雙方之間的墊支金額發生糾紛。此後,有人曾多次向事主發送訊息,要求她向該人士還款。2023年1月,有人向事主的上司郵寄一封包含事主個人資料的信件,並加上侮辱及詆毀事主的字句,要求事主還款。被披露的個人資料包括事主的中文姓名、別名、職業、香港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以及一張事主與其女兒的照片。 被捕人士現正被扣留調查,私隱專員公署會繼續調查案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兩高學歷專業人士同墮電騙案 合共損失1380萬元
【有線新聞】電話騙案猖獗,高學歷專業人士亦「中招」。最近有兩名高學歷專人士分別誤墮投資騙案及假冒內地官員騙案,被騙900萬元及480萬元。 墮入投資騙案的60歲男子,去年12月中,騙徒透過LinkedIn聯絡受害人,並自稱是投資專家,接著兩人透過WhatsApp聊天。騙徒其後誘騙受害人透過Apple App Store 下載虛假投資應用程式「Eikrt.me」並投資加密貨幣。 受害人一度成功提取「投資收益」 受害人曾兩度向騙徒轉帳80萬元,其後成功提取約30萬元「投資收益」,令受害人確信該投資程式是真實,因此進一步將900萬元並轉帳至騙徙提供的10多個銀行帳戶,直至早前受害人無法從應用程式取回資金,亦無法聯繫騙徒,才知到受騙,並於日前報案。 被指發放訊息違國安法 另一受害男子為53歲會計師,他去年11月接獲一名自稱為內地國家安全人員的騙徒來電,指受害人發送煽動訊息,違反國家安全。經騙徒指示下,受害人購買一部新手機,並利用Telegram進行溝通,騙徒指受害人涉及國際金融詐騙案,要求提供擔保費供調查。 向「內地檢察官」付擔保費 受害人先後將合共440多萬元存入騙徒指定的帳戶中,其後再要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36歲男子涉洗黑錢逾1600萬被捕 與去年海路運毒案有關
【有線新聞】海關根據一宗於去年偵破的毒品案件作跟進調查,昨日(28日)成功偵破一宗涉及處理犯罪得益的懷疑清洗黑錢案,涉款約1600萬元。一名懷疑涉案的36歲男子被捕。 去年八月,海關人員偵破一宗涉及逾2億元的海路販運毒品案件,拘捕該名懷疑涉案的本地男子。經財富調查和資金流向分析後,海關發現他的個人銀行戶口於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間有大量懷疑涉及犯罪得益的可疑交易,涉款逾1600萬元。 跟進調查後,海關昨日採取執法行動,以洗黑錢罪拘捕該名涉案男子,並搜查他位於柴灣的住所及其名下兩間分別位於旺角和土瓜灣的公司。行動中,海關人員檢取了兩部手提電話和一批銀行帳戶文件。 被捕男子獲准保釋候查。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報案室電話語音系統 擴至灣仔、將軍澳、青山及葵涌四警署
【有線新聞】警務處繼去年10月在尖沙咀分區警署報案室熱線電話試行電話語音系統服務後,明日(3月1日)上午10時起,會將試行計劃進一步擴展至另外4間警署報案室,以切合市民不同的報案需求。 試行電話語音系統服務的5間警署報案室的熱線電話如下: 1)尖沙咀分區警署(36611650) 2)灣仔分區警署(36611612) 3)將軍澳區警署(36611624) 4)青山分區警署(36611668) 5)葵涌分區警署(36611690) 警方發言人表示,一般而言,市民的求助個案可能涉及不同政府部門或警務處的不同單位。在電話語音系統中,市民可透過按鍵輸入模式,按事項的不同類別獲取更多報案資訊,從而選擇所需的報案途徑或接通報案室。 發言人重申,報案室熱線電話為處理非緊急事件而設,市民如遇緊急事故,請致電999或992(聽障或語言障礙人士緊急短訊求助熱線,只供已登記人士使用)。 市民亦可透過警務處網頁和香港警務處流動應用程式內的「電子報案中心」報案,又或者透過傳真、電郵及郵寄等途徑聯絡警方。詳情請瀏覽警隊網頁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index.html。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一線搜查|垃圾徵費延遲實施政府做緊乜? 環團:應定KPI增透明度
垃圾徵費延至8月1日實施,但對不少市民及行業持份者而言,他們對政策細節仍一知半解。有環保團體認為,政府應增加透明度,定出績效指標(KPI),讓社會可以了解延遲多個月在做甚麼工作。 「雖然政府在過往這段期間有做宣傳,香港不同的餐飲商會、協會也有向會員推送一些政府宣傳資料,但是因為垃圾徵費是比較全面性,不是只涉及餐飲業,這是全港的措施,特別是收費方面,用哪類型政府指定袋,這個仍是不太清晰。」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認為,市民到現在也未真正掌握垃圾徵費的內容,是因為政府無真正「落地」宣傳及教育。 柴灣翠灣邨任清潔工的蘇姐表示,垃圾徵費對工作帶來很大影響,除了加重工作量,當中不少問題難以解決。例如政府說物管公司不可以「包底」但可「執手尾」,建議清潔工可隨身帶多個大型指定垃圾袋,一邊收集合規格的垃圾,一邊將不合規格的垃圾放入指定膠袋內,但蘇姐認為難以執行:「那麼多樓層,那麼多袋,我點揹?」 翠灣邨物業管理公司代表洪子富認為,實施垃圾徵費後,除了開支增加,亦擔心引來更多亂拋垃圾的問題。「你看到這個垃圾站現在是開放式,即可隨意扔舊傢俬,將來我們都會將這些用鐵板圍封、上鎖,一定確保是有指定標籤的大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9日
涉黃大仙區9宗刑毀電單車案 30歲男子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表示,自2月起先後接獲9宗報案,指發現停放在黃大仙區內多處行車路旁的電單車座位懷疑似被利器割損,所有案件均列刑事毀壞處理。 黃大仙警區刑事部及特遣隊人員經情報搜集及翻查閉路電視後,昨日(28日)凌晨在區內進行埋伏行動,於慈雲山一行車路發現一名本地男子正使用螺絲批割損停泊路邊的電單車,人員遂上前截查並拘捕該名30歲姓鄺本地男子。 調查發現,該名男子涉嫌與2月6至28日在黃大仙區多處發生的9宗針對電單車的刑事毀壞案件有關,案中共有11輛電單車被破壞。 被捕男子現正被扣留調查。案件現交由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