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凍資王」內地茶飲集團蜜雪首掛 分析:仍有上望空間
【有線新聞】新股「凍資王」蜜雪集團首日上市,最多較招股價高逾4成,分析指股價有機會上望300元。 凍資規模逾1.8萬億元的新「凍資王」內地茶飲集團蜜雪首日掛牌,由集團吉祥物負責這個重要儀式,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亦有到出席儀式。不過蜜雪管理層未有露面,吉祥物「雪王」就成為發言人,為上市儀式說幾句話。「雪王」:「我們的願景是簡單、專注,做受人尊敬的百年品牌,這也是股票代碼2097的由來,上市只是一個新的起點,2097也絕對不是終點。」 蜜雪開市報262元,較上市價高逾29%,中籤投資者一手帳面賺5,950元,分析認為蜜雪股價仍有上望空間。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會上望300元位置,而下方會觀望開市價262元這個水平。很多時候新股在開市價成交很大,因此這是個很重要的指標,如果穿了的話,因為當時許多人在此價位買入也要輸錢,令到可能有部分人需要作一個止蝕,有機會可能沽盤會比較多。」 張智威認為目前股價升勢急速,不是未持貨投資者的入市時間,亦提醒內地茶飲市場的「內卷」情況,可能局限蜜雪未來的加價空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周末新盤錄約450宗成交 二手受壓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公布後的首個周末,受多個新盤開售帶動,錄得約450宗成交;至於二手成交受壓,回落至單位數水平。 過去周末多個新盤正面對撼,九龍城南首在過去周六首輪推售181伙,即日沽清,套現逾9.6億元,發展商恒地料短期內將加價加推。嘉里旗下的元朗朗天峰在周末次輪銷售121伙,兩日合共售出118伙,套現逾5.6億元,發展商打鐵趁熱加推新一張價單,安排周四進行第三輪銷售,推售123伙。 連同其他新盤,宏安的鴨脷洲Coasto過去周末首輪銷售沽出58伙及洪水橋滙都的貨尾等,周末兩日錄得約450宗成交,見逾4個月周末高位。 而另一焦點盤天水圍YOHO WEST PARKSIDE也公布銷售安排,將在周三首輪銷售128伙,折實平均呎價1.1萬多元,其中9伙會以招標形式發售。 新盤輪流搶客,二手市場再陷捱打局面,周末十大屋苑買賣全數回落至單位數,最多只有8宗。美聯物業指,成交屬3周以來最少;中原地產指「捧蛋」屋苑回升至7個,由於二手缺乏競爭力,相信只有個別大幅減價的單位才有承接,料3月樓市將繼續由新盤主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雷軍:SU7 Ultra訂單逾1.9萬部
【有線新聞】小米董事長雷軍表示,新款電動車訂單逾1.9萬部。 雷軍在社交網站發文指,截至周日的下午5時多,SU7 Ultra 鎖單逾1萬部,大訂亦逾1.9萬部,並指傳統豪華跑車的用戶增購及換購比率有8至9成。 SU7 Ultra上周發布,是小米最新的電動車型號,售價約53萬人民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世界轉一圈|西伯利亞驚現神秘坑洞 附近植物燒焦、泥石碎片散落 科學家破解謎底
【有線新聞】這些大坑在西伯利亞西北部的亞馬爾半島及鄰近的格丹半島發現。 有些直徑長約20米、超過50米深,要游繩進入,附近部分植物有燒焦痕跡,周圍有泥石碎片散落。有研究排除隕石撞擊導致,並推斷是爆炸形成,擔心北極正出現根本性變化。 研究團隊發現大坑含有高濃度甲烷,認為與天然氣爆炸有關,推斷全球暖化引致冰雪融解後滲透永久凍土,當中包括以結冰鹽水組成的濕寒土,在滲透效應下吸入大量融冰的水分,結果令永久凍土膨脹破裂,地底固態甲烷水化合物亦分解,最終爆炸性釋放大量甲烷氣體並形成大坑。但這個過程並不涉及燃燒和化學反應,所以以往的研究指並未在爆發時看到光或燃燒物。 有永久凍土的專家對研究推論有保留,但亦認同氣候變化可能是推手,令大坑成為人類改變氣候的「瘡疤」和破壞地球的證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新世界杭州項目年內推售甲級寫字樓部分
【有線新聞】新世界發展杭州項目,年內推售甲級寫字樓部分。 新世界發展杭州旗艦項目城市藝術中心住宅銷情理想,並計劃年內推售市值約10億元人民幣的甲級寫字樓部分,項目第一期商用物業6月起交付,預計年底落成啟用。杭州城市藝術中心總面積約800萬平方呎,包括購物中心、甲級寫字樓、酒店及公寓等,住宅部分已經交付,累售單位約930伙,銷售金額逾110億元人民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俄烏戰爭|歐洲多國達成四項共識 同意繼續軍援烏方 施紀賢:美國非不可靠盟友
【有線新聞】英國召開峰會,與歐洲多國領袖商討俄烏戰事,並達成四項共識,包括籌組聯盟保證烏克蘭和平,又制定停火計劃與美方商討。首相施紀賢重申歐洲要肩負起結束戰事的責任。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的會談不歡而散,如何談判停火的焦點轉到英國舉行的峰會。首相施紀賢在蘭開斯特府接待澤連斯基、法國總統馬克龍等歐洲領袖,峰會就俄烏停火達成四項共識,包括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援、向俄羅斯施加經濟壓力,確保烏克蘭參與所有停火談判,並在停火後成立聯盟保衛烏克蘭,但未知哪些國家參與;又會加強烏方的防範能力,防範任何侵略行為,英國亦同意額外給予16億英鎊供烏克蘭購買逾5,000枚防空導彈。 施紀賢會後指歐洲要承擔更多責任,協助結束俄烏戰事,「今天我們正處於歷史的分岔路口,目前並不是對話的時刻,是時候採取實際行動,各方團結起來制訂新計劃,達成公正和持久和平。」英、法等正擬定停火計劃,然後與美國商討,施紀賢重申俄烏停火需要有美國支持,相信對方仍是可靠的盟友。馬克龍初步提出俄烏雙方停火一個月,包括停止襲擊重要能源設施等,當達成和平協議,歐洲才會派兵到烏克蘭。 澤連斯基指正與歐洲努力尋求與美國合作的基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跨部門中環海濱舉行重大事故及反恐演習
【有線新聞】警方聯同多個部門在中環海濱應對重大事故及反恐演習。 警方昨日聯同消防及相關部門在中環海濱模擬三項鐵人賽事期間發生事故展開大規模的疏散、救援及事故處理行動,聯同各部門進行部署並檢討緊急事故應變計劃,為即將到來的全國運動會做好準備,確保安全及順利進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醫管局護理學文憑課程招生 4年制壓縮至3年半 畢業可成註冊護士
【有線新聞】醫管局轄下護理學專業文憑三年半的課程,即日起接受報名,畢業生可以直接註冊成為護士。 佩佩和Keith都是醫管局轄下護士學校三年級學護,入讀前分別在診所及運動中心任職,他們就讀的護理學專業文憑今個學年開始透過加密課程編排與臨床實習,由4年制壓縮到3年半,對於「轉跑道」來說變相可以早半年重投職場。 明愛醫院護士學校三年級學生梁佩珊:「對我來說是個好消息,其實只是將假期縮短,變成畢業時間提前了幾個月。」明愛醫院護士學校三年級學生嚴益昇:「縮短教程,內容銜接得會更好一點,技巧不會容易生疏,到下一個病房時知識可以融會貫通得更好。」 醫管局轄下明愛醫院、屯門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的護士學校每年招收300個學護。學員讀到第二年就要開始在學期之間到病房實習,累積至少1,400個實習時數並通過考核才可以畢業。 報讀課程的文憑試考生佔四成,其餘除了大專畢業生,亦有不少是計劃轉職的人。為了吸引他們報名,課程今年提早招生,報名期亦延長至8月8日。明愛醫院護士學校校長羅韻詩:「可能一些『轉跑道』的同學,他們本身已有一份工作,變相在他們的工作安排上需要更多彈性,讓他們及早計劃。」 護理學專業文憑屬於資歷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2日
工聯會創始人潘江偉今舉行公祭 李慧琼、麥美娟等扶靈
【有線新聞】工聯會前理事長潘江偉1月底病逝,今日於世界殯儀館舉行公祭。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工聯會會長吳秋北等扶靈;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伉儷、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聯辦等致送花圈。 潘江偉是東江縱隊成員,曾參與抗日戰爭,亦是工聯會創始人之一,1月31日於北區醫院離世,享年102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2日
將軍澳六旬翁行山失足墮坡 被困兩日獲救送院
【有線新聞】將軍澳一名男子懷疑失足跌落山坡,被困兩日後獲救。 67歲事主手部受傷,由救護車送到將軍澳醫院。早上十時許,警方接獲村民報案指孟公屋公廁附近山邊傳出呼救聲音,上前發現一名男子倒臥在約50米深山坡。消防到場游繩將他救回,事主報稱兩日前行山時失足跌落山坡受傷被困,要送院檢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2日
特朗普下令對進口木材展開貿易調查 要求90天內增本地木材產量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指示商務部對進口木材展開貿易調查,並增加本地木材供應。 商務部將於270天內對加拿大、德國和巴西等國家進口木材以及其衍生產品,包括紙製品、櫥櫃等家具,就會否威脅國家經濟及安全作調查,並會提出潛在關稅、出口管制,或刺激國內木材業生產等措施。 另外,特朗普亦要求90天內制定措施促進木材產量增加,減低依賴進口木材,並降低住房和建築成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2日
財智商傳|ACCA:本港宜檢視稅制闢財源 發長債免頻密再融資
【有線新聞】本年度財赤逾800億元,地價收入創21年新低。有會計界人士認為數字反映本港不能過份倚靠地價收入,需要認真檢視現行稅制,開闢新的收入來源。 本港賣地收入連跌三年,庫房收入亦連續三年「見紅」。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副會長鄭傑燊:「政府收入有約50%由稅收而來,另外50%應該從哪裡來呢?以往大約15%到20%來自土地收入,如果我們不再依賴土地收入,究竟有什麼方式?這很值得大家展開一個討論。」 ACCA香港分會副會長鄭傑燊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地價收入以至印花稅收入都會同時受樓市疲弱影響,反映稅項多元的重要,認為本港是時候再次全面檢視稅制。 鄭傑燊:「對上一次檢討是2006年,當時有諮詢過銷售稅。開源在任何情況下都有人受影響,這是在所難免,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增加稅收,或者我們全面一點看,應該是說整個政府收入。」 為了支持本港基建發展,預算案預告加大發債規模,未來五年每年發債最多1,950億元,當中有56%將用於短期債務再融資。鄭傑燊:「要去為舊債融資的原因,因為我們發的債年期比較短,你看一些其他地方的發債很多時候最短可能是10年,最長可能是30年。」 他認為發行長期債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