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將軍澳的士與私家車迎頭相撞 3人受傷司機乘客一度被困
【有線新聞】將軍澳有私家車與載客的士迎頭相撞,三人受傷,其中兩人一度被困。 一度被困的64歲的士司機,腳部受傷,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搶救。兩車車頭撞至嚴重變形,碎片散落一地,消防用工具剪開的士車門,救出同樣被困的33歲男乘客。 昨晚深夜十一時許,該的士沿影業路往清水灣方向期間與反方向行駛的私家車相撞,29歲私家車司機亦受傷送院,警方正調查是否有車輛,越線釀成意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警方聯同入境處旺角打擊黑工 拘捕8男女
【有線新聞】警方旺角警區聯同入境事務處昨日(21日)展開代號「冠軍」的跨部門反非法入境者及非法勞工行動,突擊巡查旺角區內多個地點。拘捕8名男女,包括1名非華裔男子、1名內地男子、4名內地女子和2名非華裔女子,年齡介乎28歲至43歲,分別涉嫌「非法入境」、「違反逗留條件」及「逾期居留」等罪行,部份被捕人稍後將交由入境事務處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23條|民調顯示逾7成受訪者認同立法是政府憲制責任
【有線新聞】香港民意觀察研究中心公布一項調查指,超過7成受訪市民認同維護國家安全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逾6成人認為完成23條立法後應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6成多人認同了解全國兩會精神對香港發展的重要性。 調查於本月12日至18日期間進行,透過音頻電話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了649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了解香港市民對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全國兩會等議題的看法。 結果顯示有71.1%受訪市民傾向贊成維護國家安全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當中更有逾半即55.4%表示「非常贊成」,另外表示傾向不贊成的則有「20.2%」,表示「無意見/唔知道」的則有8.7%(表1)。結果反映主流社會對於特區政府落實履行憲制責任以維護國家安全有廣泛共識。 逾6成受訪者認同完成立法後全力聚焦發展經濟 調查結果顯示有 63.2%受訪市民認同在完成23條立法後,香港應該全力聚焦發展經濟 、改善民生,以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另外有31.5%傾向不認同(表2)。結果反映市民普遍認同只有有效維護國家安全,香港社會才可以無後顧之憂,在更安全、更穩定的環境下全力拼經濟,謀發展。 今年的全國兩會於近日閉幕,針對全國兩會對香港發展的重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政經CHAT│因一場交通意外 令沈金康由單車運動員轉為教練
【有線新聞】現年70歲,去年底退下香港單車隊總教練職位的沈金康桃李滿門,執教港隊接近30年,把香港單車隊推向國際。原本是單車運動員的沈金康走上教練之路,源於他27歲那年一場意外,令他失掉一條腿,裝上義肢後,他在殘疾運動員與教練之間,選擇作為運動員背後的「推手」。 沈金康接受馬會《駿步人生》的訪問,年輕時原本是單車運動員,一心想在國際賽事中爭奪一面金牌,但一場車禍令他心願落空。「受傷是一件壞事,但它也是一件好事。」回想當年的意外打擊,沈金康說:「那時我失去了一條腿,知道自己沒辦法像之前那樣生活,但腿子不成,腦子還成,我就開始讀書,重新生活,重新奮鬥。」 他一方面報考上海體育學院,同時蒐羅不同教練的訓練計劃,他特別注重科學方法訓練,亦涉獵運動醫學、生理學,以至心理學。在1985年,年僅32歲時的他,便獲同儕推選出任國家單車項目主教練,9個月後的1986年漢城亞運會,國家隊獲得男子100公里團體計時賽冠軍,也是國家隊單車項目首個亞運金牌。1年後,他出任國家隊總教練,由他訓練的運動員取得佳績。 他30年前開始執教港隊,但當初香港單車隊不夠人,唯有公開招募,條件很簡單,就是15至35歲香港人,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科學委員會:下年度四價和三價季節性流感疫苗均可接種
【有線新聞】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就2024/25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種發表建議,認同滅活流感疫苗、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和重組流感疫苗,均可在香港使用。四價和三價季節性流感疫苗均可使用。 科學委員會又建議在2024/25年度流感季節,優先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的群組與2023/24年度相同,涵蓋醫護人員、50歲或以上人士、孕婦、居於護理院舍的人士、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年齡介乎6個月至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家禽業從業員,以及從事養豬及屠宰豬隻行業的人士。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季節性流感疫苗能有效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因此,除了已知對疫苗有禁忌症的人士外,所有市民每年都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以保障個人健康。鑑於最新的監測數據顯示本港整體流感活躍程度仍維持在高水平,未曾接種流感疫苗的市民,尤其是幼童及較年長的成人,應盡早接種疫苗以作預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一線搜查|北角城市花園5億維修風波 兩派業主爭議 民政署再被拖落水?
位於港島的北角城市花園,在屋苑進行5億元大維修前爆出「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爭議。有業主牽頭成立「城市花園業主協會」,並要求成立業主立案法團。他們又多次強調是在民政署指導下成為業主大會的召集人。不過民政署書面回覆時指出,從來沒用任何方式去委任會議召集人,署方亦沒有資格作出委任。 城市花園過去多年來一直由業委會管理,惟即將進行大維修之際,有業主要求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想成立法團的業主不信任現時的業委會,而業委會一方面擔心法律責任而拒絕參選,另一方面又擔心要求成立法團的業主是別有用心。 標書初稿已完成 5月下旬進行初審 現時城市花園大維修的標書初稿已經完成,目標是在5月下旬將標書送往招標妥進行初審,8月會就是否進行大維持作出決定。屆時會有大維修具體價錢,每戶或要支付15至25萬元。 業委會:堅持用大機構替小業主簽署合同 現屆業委會副主席黃廣林強調,業委會堅持一定用市建局招標妥系統,透過公開、透明的平台發送給所有相關、有興趣的承辦商,而標書亦會有獨立工料測量師檢查,「我堅持一定要用大機構替小業主簽署這份合同,因為去到幾億元的項目一定會有拗撬」。 協會質疑業委會花數百萬元聘物料測量師 「城市花園業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夏寶龍深圳會見李家超等特區官員 聽取工作情況匯報
【有線新聞】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今日(21日)在深圳會見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一行,聽取有關工作情況匯報。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見。 港澳辦發布的相片顯示,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特首辦主任葉文娟等人亦在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網絡熱話|將軍澳添「打卡地標」夜光行人徑 民政處:營造腳踏星河效果
【有線新聞】為配合特首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各區設置富有特色的「打卡」地標,西貢區議會最近在將軍澳南灣畔徑鋪上一條夜光行人徑,當局希望行人徑在晚上發出光芒,讓市民可以「腳踏星河」。 據西貢區議會文件表示,將軍澳南灣畔徑是將軍澳市中心居民晚間散步的好去處,因此於該徑的部分路段設置夜光行人徑。參考內地及海外經驗,民政處工程組於上址鋪上夜光螢石及夜光沙粒,物料於日間吸收足夠紫外線後,在夜間會閃耀出光芒,營造腳踏星河效果。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日前到該條「星河行人徑」視察,稱「居民個個都讚好,好浪漫」。不過網民就較「實際」,有人就留言希望知道工程造價、帶來的經濟效益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經濟學人報告|新加坡連續16年蟬聯全球最佳營商環境 香港排第9
【有線新聞】英國智庫《經濟學人》發表最新報告,指新加坡連續16年成為全球最佳營商環境的經濟體,香港則排名第9,較去年下跌2位。 《經濟學人》智庫周四(21日)公布最迎的全球最佳營商環境排名,新加坡壓倒美國、香港及德國等81個國家和地區,繼續排名全球首位。丹麥排第二,美國緊隨其後,而德國及瑞士分別排名第四及第五。至於香港排名第9,較去年下跌2位。 報告亦預料,新加坡、丹麥和美國預計在未來5年會繼續擁有最佳的經商環境。另外,希臘、阿根廷及印度為經商環境改善最快的3個國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網絡熱話|返港航班遇6小童「巡迴表演」 枕頭摔角、大嗌樣樣齊 港男崩潰斥家長自私
【有線新聞】許多人乘搭飛機時都會睡覺休息,惟遇到無法躲避的吵鬧聲令人甚感滋擾。近日有港男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一次在機上遇到6位小朋友同時打鬧玩樂的經歷,形容四小時的飛行時間「全程無悶場」、「前後幾排乘客都大飽耳福」。不少網民留意同情其遭遇。 6小童嘈足全程 港男:爽過去紅館 該名港男近日在社交平台Facebook群組「HK Express 香港快運及旅行資訊關注組」發文,指當日乘搭香港快運航空由福岡返回香港,4小時的機程「有6個小朋友演出,爽過去紅館」。他又指,當日機上的「表演活動」包括「空姐齊自拍」、「走廊巡迴表演」、「人肉按摩椅」、「全程落力大嗌」等。他更嘲諷稱「全程無悶場,前後幾排乘客都大飽耳福」。 他又在帖文中上載多條短片,當中可見有吸著奶嘴的小朋友於飛行期間,赤腳在機上通道四處走動;有小朋友與家人玩鬧大笑,期間一名相信是小朋友母親的女子更拿起枕頭,著小朋友打枕頭玩「摔角」;又有小朋友發脾氣吵鬧,期間不斷腳踢前座;更有空姐前來與其中一家人聊天合照。 機上椅子留鞋印、餅碎 網友批家長自私 該名港男不滿表示,前排的6位大人及6位小朋友互相認識,期間小孩們不斷吵鬧及走動,全機乘客都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政經CHAT│不希望年輕人為上公屋「減薪躺平」 羅淑佩:做業主都係一種成就
【有線新聞】近年不少年輕人申請公屋,公屋平均輪時間已增至5.8年。房屋署署長羅淑佩接受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恒傳感言》訪問時提到,亦有聽過有人為申請公屋「減薪躺平」,但她認為後生開始排公屋就上到樓是一種錯覺,反問「怎麼可能一生人都只是在公屋的資助限額、入息限額和資產限額的下面?」寄語年輕人積極向上游,「做業主都是人生的一種成就」。 指公屋並非讓居民由出生住到百年歸老 羅淑佩在訪問中提到她「屋邨妹」的歲月,3歲時與父母由觀塘搬到新落成的葵涌石蔭邨做「開荒牛」,在這裡度過一個開心童年。她大學畢業後搬出來住,其後父母就由石蔭邨搬到安蔭邨。「到媽媽過世,我就跟爸爸說不如把單位交出來給下一個家庭,然後我幫你買一個單位。在置業階梯爬上去的時候,就把單位交出來給下一個家庭,重複我們的故事。」她表示,公屋並非為了讓居民由出生住到百年歸老,而是希望提供一個流轉和向上流動的機會。 對於有人視入住公屋為「人生勝利組」,她希望年輕人不要為入住公屋而「減薪躺平」:「我希望大家不要有一種錯覺,就是愈年輕開始排(公屋),排著排著就到了,其實真的不是很容易到的。怎麼可能一生人都只是在公屋的資助限額、入息限額和資產限額的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涉容許單位作非法麻雀賭場 警拘兩業主
【有線新聞】紅磡及柴灣有住宅單位疑被用作非法麻雀賭場,警方經調查後拘捕兩名業主。 東區警區特別職務隊人員根據線報,昨日(20日)早上約7時展開代號「奪帥」(CATCHLEAD)行動,突擊搜查兩個分別位於紅磡及柴灣的住宅單位,拘捕一名48歲姓王本地男子及一名65歲姓林本地女子,涉嫌「身為處所擁有人明知而准許該處所作為賭場」。 初步調查顯示,兩人懷疑於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期間,身為處所擁有人,明知而准許其位於筲箕灣東大街59至99號的處所用作懷疑非法麻雀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