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
- 資訊節目
 - 2024年12月09日
 
家國天下|中國青年內卷系列一:高考
【有線新聞】過去數十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實現與世界接軌,並有獨特的社會發展形態。有學者認為,西方用一兩百年時間走過的工業化、城市化之路,高度濃縮到內地數十年的周期中,將面臨社會轉型的各種挑戰,包括「內卷」現象。 「內卷」即是社會或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便停滯不前,無法向更高階段轉化,只能於內部不斷比拼競爭。當下中國內地的90後、00後是切身感受並直接面對「內卷」的群體,「內卷」戰場亦從職場、招聘市場推前至大學和高考試場。 十九大報告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是社會未來的中流砥柱,內地當局近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青年就業等發展。系列一連四集走訪中國大城小鎮,看看這一代內地青年如何在「內卷」的高度競爭中跌宕前行,思考自己的人生。 今集我們到安徽省毛坦廠鎮,看看在這個「高考鎮」,每年全國各地數以萬計湧入鎮內的重讀生,如何為未來奮鬥;當社會愈來愈「卷」,高考愈來愈「難」,農村和基層家庭要改變命運還有甚麼出路?
- 資訊節目
 - 2024年12月01日
 
家國天下|新界文化節
【有線新聞】鄉議局早前舉辦新界文化節,介紹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包括鰽白魚骨裝飾技藝。這項手藝獲列入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目前本港有幾多人懂得這門手藝?製作又需要甚麼步驟?未來又會不會失傳?
- 資訊節目
 - 2024年11月24日
 
家國天下|手製繡花鞋
【有線新聞】繡花鞋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是一對結合了刺繡與造鞋技術的舊時代產物。因為做工繁瑣,用料矜貴,所以古時能購買的多為身份顯赫的千金小姐。到七十年代,繡花鞋普及化,人們會在繡花鞋上繡上龍鳳圖案,在結婚時穿著,就演變成現今的褂鞋。
- 資訊節目
 - 2024年11月17日
 
家國天下|故宮明代人物畫展
【有線新聞】中國人物畫擁有數千年歷史,以描繪人物形象和活動為主要內容,反映了人們豐富的生活和精深的內容;隨著主題、技巧日漸豐富,人物畫在明代有了新的發展和特色。
- 資訊節目
 - 2024年11月10日
 
家國天下|香港水墨畫的當下面貌
【有線新聞】香港水墨畫壇進入21世紀,土生土長和南來畫家,不論他們主張堅守傳統筆墨抑或崇尚創新技法,都努力從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等不同方面入手,發展和開拓水墨畫的新面貌。
- 資訊節目
 - 2024年11月03日
 
家國天下|香港經歷的兩場水墨畫運動
【有線新聞】香港水墨畫藝術在上世紀60至80年代,先後經歷新水墨運動和現代水墨運動,推動了繪畫要表現自我的理念,以及新技法和半抽象與抽象水墨畫的出現。
- 資訊節目
 - 2024年10月27日
 
家國天下|潮州音樂與茶禮
【有線新聞】潮州音樂可以分成室內音樂與廣場音樂,前者包括潮州弦詩樂;後者則有潮州大鑼鼓。有潮州音樂就會有工夫茶,在弦詩樂社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當大家玩音樂玩累了,還會「嘆杯茶」、「打牙骹」,盡顯潮州人的生活態度。
- 資訊節目
 - 2024年10月20日
 
家國天下|掐絲琺瑯融合唐卡藝術
【有線新聞】銅胎掐絲琺瑯又名景泰藍,融合多種技藝,製作步驟繁複,用料上乘,是中國古代皇家的專用之物。唐卡則是藏族文化中獨特的宗教卷軸畫藝術。藏族藝術家次成諾布把唐卡和簡化的掐絲琺瑯技藝融合,成為掐絲琺瑯唐卡畫。來自香港的Debby學習了這種技法,並教授大眾,將兩種傳統技藝,用新方式賦予新意義。
- 資訊節目
 - 2024年10月14日
 
家國天下|傳統石灣陶藝
【有線新聞】石灣陶塑技藝,產自嶺南地區著名民窯石灣窯,於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石灣陶塑早期以生產日用品為主,後來就出現不同的裝飾及建築用品,製作出以人物造型為代表的「石灣公仔」。近年,香港的石灣陶藝家盧世強將傳統技藝揉合西方元素,創作出具時代感的作品,期望吸引年輕人注意。
- 資訊節目
 - 2024年10月06日
 
家國天下|中國武術入舞
【有線新聞】香港資深編舞家錢秀蓮和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為了編創具香港特色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舞蹈,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武術入舞,大獲成功。楊雲濤更親身率領舞蹈團成員習武,訓練身體,致力建立一種以中國武術為根基的舞蹈語言。
- 資訊節目
 - 2024年09月29日
 
家國天下|文學教育與中國作家
【有線新聞】文憑試中國文學科,近10年修讀人數下跌;教育局6年前起在中國語文科,加入考核12篇指定文言範文。有中學積極推廣閱讀,希望學生透過不同現代作家的作品認識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及價值觀,有學者認為年輕一代多誦讀文學經典,有助提升語文能力,並從中獲得啟發。
- 資訊節目
 - 2024年09月22日
 
家國天下|傳承民間「甜蜜手藝」 賦予拉糖新生命
【有線新聞】吹糖技藝有超過600年歷史,於2014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拉糖師傅運用捏、搓、捻、壓、提、絞、拉等步驟,在糖坯塑型製成糖公仔。技藝在清代民間盛行,當時的公仔造型多以飛禽走獸、人物故事和神話傳說作為題材。流傳至今,有新一代糖藝師為拉糖注入新元素,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