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3日
一線搜查|連環爆水管影響民生 維修方式只解燃眉之急? 區議員倡加裝水閘應對
全港多區都面對水管老化問題,例如屯門公路早前爆水管,令屯門多個屋苑要暫停食水、影響近廿萬人。水務署表示已在鋪設多個監測點,對應水管滲漏情況,有區議員則建議加裝水閘減低對居民的影響。 九龍城區頻爆水管 水務署智管網作用小? 香港與鄰近已發展國家一樣,都面對供水管爆裂及滲漏問題,水務署推智管網的管理系統,在全港鋪設約2,400個監測點,對應水管滲漏情況。但再多監測點都難以做到滴水不漏,以九龍城區為例,去年2月至5月就接連發生七宗爆水管事故,而在今年2月紅磡寶其利街及湖光街交界亦有水管爆裂,期間要出動水車及臨時街喉,直至深夜始恢復供水。 連環爆水管影響民生 維修方式只解燃眉之急 附近食肆、民居林立,接連爆水管對居民生活影響甚大,面對水管「爆完又整、整完又爆」,但問題始終未徹底解決,九龍城區議員林博指,當區水管大多使用了30至50年,而且鐵喉經長年累月使用後生鏽,當水壓太強容易造成喉管破損及爆裂。 現時水務署維修方式或只能解燃眉之急,林博表示,若喉管出現破損,維修人員只會在該段水管外圍做接駁,但旁邊仍是老舊喉管,「新舊喉接駁變相另一喉管亦容易相繼爆裂,可能在前面數十米或同一街道亦會再爆。」他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2日
九度強姦初中女生 滾軸溜冰教練獲准賠錢「和解」 法官:有積極彌補損害
【有線新聞】台灣針對未成年人性侵案判罰屢掀爭議,台北有潘姓滾軸溜冰教練曾先後九度在酒店、車內性侵初中少女,不但趁妻子不在時在家中犯案,甚至連比賽期間亦不放過機會。不過,法院因考量到潘男事後跟少女及其母親和解,一審輕判2年、緩刑5年,檢方不服上訴,但法院仍認為潘男有積極彌補損害,指原審判決無違誤,二審維持原判。 罔顧師生倫常 9度性侵7次得逞 台灣傳媒報道,潘男曾擔任多間小學、初中的滾軸溜冰教練,並經營滾軸溜冰俱樂部,而少女從小就對滾軸溜冰充滿熱情,自小一起就加入滾軸溜冰校隊,直到初中仍持續在潘男的俱樂部訓練。據報少女因家庭關係,在2022年10月27日至2023年4月28日期間,借住在潘男家中。怎料潘男竟罔顧師生倫常,趁機多次性侵。 潘男曾兩度駕車載少女返家途中,將車停在河堤停車場,第一次脫去少女衣服試圖摸胸性侵,但遭到少女抵抗未有得逞。潘男第二次性侵終得手,食髓知味後就變得更猖狂,再兩度在二樓書房性侵。其後因比賽而入住飯店,潘男假借按摩放鬆肌肉之名再性侵。另外,甚至趁妻子尚未返家,在房內再度進行性侵。檢方指潘男共強制性交未遂2次、既遂7次。 少女:活得不像自己 官:積極彌補己過 少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2日
一線搜查|鵝頸橋「打小人」擴張惹爭議 檔主紛撐發牌制 揭有雙程證混入開檔
銅鑼灣鵝頸橋「打小人」是香港其中一個名揚海外的本土文化風俗,每日都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參觀,但由於橋底地方有限,人流卻越來越多,開始出現不少亂象,甚至有街坊投訴噪音過大、攤檔阻街等,最近就掀起發牌監管的爭議。 現有約10個攤檔 打小人全年無休 鵝頸橋「打小人」及「祭白虎」是流行在廣東的民間傳統習俗,起源於「驚蟄」之日農民驅趕害蟲儀式,後來漸變成驅趕霉運、以免小人為害,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之一。據了解,鵝頸橋目前有大約10個打小人攤檔,而且是全年無休,但近年已不時與街坊起衝突。 灣仔地區管理委員會最近就發出通告,指收到公眾人士投訴橋底有雜物堆積,阻礙行人通過,造成環境衛生及安全問題,要求在上月27日或之前移走,否則按法例跟進。灣仔民政處則統籌跨部門行動,今年1月至5月間進行了九次清理行動。 揭雙程證人士混入 檔主:橫行霸道 「沒有阻礙,我們有規矩的,別人的攤檔擺出外面,阻礙路面是別人的事」,有檔主向《一線搜查》表示多年來都有規有矩,「我自己做自己的事,讓條路給別人走」。亦有檔主承認影響到行人,「說沒有影響別人是假的」,但亦透露「大陸雙程證的人也來混做」,「當然不行,沒有人管理,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2日
抖音湧現鸚鵡剝乳齒 博主讚有性價比:穩準狠 醫生轟家長無知「恐染禽流感」
【有線新聞】網上資訊可靠性難以分辨,為人父母更不應亂學,拿孩子安危「較飛」。內地短片平台抖音最近就流傳有母親博主分享「鸚鵡幫孩子拔牙」,更形容鸚鵡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引起一股跟風熱潮。有醫生就怒轟家長無知,直指有可能會傳播鸚鵡熱,甚至禽流感。 鸚鵡「精準咬住目標」 輕晃兩下拔牙 「早知道鸚鵡可以拔牙,我昨天就不該花300塊錢。」內地傳媒報道湖北武漢一名女博主分享影片,可見鸚鵡幫兒童拔牙,引起廣泛討論。影片中她手持鸚鵡,慢慢靠近女兒的嘴巴,隨後鸚鵡「精準咬住目標」,在女孩口中輕晃兩下,伴隨著一聲清脆聲響,牙齒順利被拔了下來。 不少網民好奇鸚鵡怎麽知道應該拔哪顆牙,該博主在評論區回覆稱,「這只鸚鵡已經是第三次幫小朋友拔牙了,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手,一眼就能分辨要拔出哪一顆牙」。在抖音上只要搜尋「鸚鵡拔牙」,就會出現大量類似影片,當中不少博主更稱:「不是醫院拔牙拔不起,而是鸚鵡拔牙更有性價比」、「穩、準、狠」。 醫生:鸚鵡喙堅硬有力 恐咬傷牙齦 報道引述感染科醫生文丹寧指出,禽類很可能攜帶不明來源的細菌和病毒,亦可能存在一些人禽共患疾病,最常見的就是禽流感,而且明確可以傳播鸚鵡熱,「拔牙時,鸚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2日
惠州超市開張大酬賓 7歲童「伏匿匿」絆倒職員 母僅願賠一成:兒子說沒碰到她
【有線新聞】超市內亂跑不但危險,弄傷別人更可能要賠錢。廣東惠州就有超市開張大酬賓首日,有7歲男童與同伴玩捉迷藏,亂跑意外絆倒54歲女職員,導致對方左肱骨近端(近膊頭位置)粉碎性骨折。男童父母被判賠11萬元,不滿判決太重,認為女職員「東張西望」才是主因,只願承擔10%以內的責任。 母:不知啥時追逐奔跑 兒子自稱沒碰到她 內地傳媒報道,涉事超市的閉路電視顯示事發於今年4月26日晚,穿黑色上衣女職員端著水盆,向前走時稍稍看著左方,此時紅衣小男孩在超市內奔跑追逐,由通道拐角處轉身往右跑時,身後女職員突然摔倒面部朝下,手中盆子也摔了出去。據了解,女職員當時剛剛上班第一天,事後檢查診斷為左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要做手術並住院治療。 男童母親趙女士表示,由於超市搞大酬賓活動,晚飯後她獨自帶著兒子逛超市,起初兒子一直緊跟著她,不久後與兒子同齡的小孩也來了,「不知啥時兩人在超市裡追逐奔跑起來」,「沒過多久,兒子跑來告訴我說,有個女營業員摔倒了,自己沒有碰到她。」趙女士指兒子自己受到了驚嚇,「那名女營業員是自己爬起來的」。 反指職員未觀察路況 主動踩上、自行摔倒 後來他們接到法院傳票,才得知女職員起訴了作為
- News Editor
- 2025年06月12日
招聘啟事|有線新聞誠聘人才 記者/翻譯/剪片
有線新聞現提供以下職位空缺,歡迎優秀及有豐富經驗的你加入: 記者/高級記者(港聞) 工作範疇 採訪、撰寫本地新聞 發掘新聞題材、邀請訪問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或相關大學學歷 一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具電視台工作經驗者優先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記者/高級記者(財經) 工作範疇 採訪、撰寫及翻譯財經新聞 搜集及整合財經數據 發掘新聞題材、邀請訪問 報道新聞及主持節目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金融、經濟或相關大學學歷 一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 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國際新聞翻譯 工作範疇 撰寫、翻譯國際新聞 發掘新聞題材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翻譯或相關大學學歷 一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 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記者/高級記者(一線搜查) 工作範疇 社區時事 故題發掘、專題寫作、深入研究 職位要求 大學畢業、良好的中英文口語和書寫能力 具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具備創意、專題寫作、深入研究的基礎 具有專業的時事觸角和專題報道能力 能夠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1日
醫療津貼2025|港島樂妍站周四啟用 即睇政府八大醫療津貼項目 免費睇牙、篩查癌症
【有線新聞】健康第一,無論年齡,定期體檢都是不可或缺的習慣。香港政府先後推出多項醫療津貼項目,涵蓋大腸癌篩查、子宮頸檢查、免費牙科檢查及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等,適合不同年齡層及性別的市民。以下詳細介紹八項醫療資助的申請條件、方法與費用等詳情。 醫療津貼2025|衛生署長者健康中心 醫療津貼2025|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醫療津貼2025|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 醫療津貼2025|長者牙科資助計劃 醫療津貼2025|大腸癌篩查計劃 醫療津貼2025|乳癌篩查先導計劃 醫療津貼2025|子宮頸普查服務 醫療津貼2025|樂妍站 醫療津貼2025|衛生署長者健康中心 服務內容 衞生署於全港設有18間長者健康中心,為長者提供綜合基層健康服務,包括診症、身體檢查、健康輔導及疫苗接種等。不過要留意的是,由於申請服務的長者眾多,所以新申請人士一般需輪候一段頗長的時間才能成為會員。 申請資格 凡年滿65歲的人士均合資格申請成為長者健康中心的會員。注意的是,長者在同一時間內只可在一間長者健康中心輪候及登記成為會員,新申請將取代原有在其他長者健康中心的舊有申請 申請方法 親身到長者健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1日
一線搜查|百年西港城年底翻新 特色花布街恐消失 布商嘆難捨街坊情
擁有逾百年歷史的西港城即將於年底展開為期兩年的大型翻新工程,這座法定古蹟亦將暫時關閉。然而,位於西港城內「花布街」的商戶,卻因未獲妥善安置,對未來感到迷茫,擔憂這條充滿傳統特色的街道可能就此消失。 從永安街到西港城 延續「花布街」記憶 位於港島的花布街最初是座落在中環的永安街,是一條以售賣各式布匹聞名的小街。雖然街道不長,但雲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布料,琳琅滿目,成為香港的傳統特色之一。然而隨著上世紀90年代市區重建,以前的花布街已經成為了今日中環中心的一部分。為保留這份文化遺產,布匹商戶獲安排搬遷至上環舊街市活化而成的西港城,繼續經營。 西港城二樓的花布街,十多間布匹店舖相連,延續了永安街的記憶。70多歲的布商陳伯憶述當年永安街的盛況,指「以往永安街多數都係賣布匹,全部都係賣布,冇其他嘢。」陳伯的店內存放過百匹絨布,每匹布都由他親手用繩紮好,店內那張70多年的木桌更是他數十年布匹生涯的見證,「張枱開張時候做㗎,入行嗰陣我瞓呢張枱㗎。70幾年啦,一定係唔捨得啦。」 陳伯分享,當年長輩教導做生意要有「三本」,分別是本事、本錢和本心。「冇本心就做唔到長遠。」他坦言,「我唔識做其他嘢呀,我係做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1日
玩激流被陌生男用高壓水槍射盲眼 女子報警反遭恐嚇 醫生:眼球被打成血水
【有線新聞】炎炎夏日,不少人都會選擇玩水降溫,近日內地有女子去景區玩激流,期間被一男子連番用高壓水槍射中,導致右眼失明。男子事後不但未有道歉,更發惡出言辱罵、恐嚇事主,並趁亂逃離現場。當地警方證實接獲報案,並已尋回肇事男子。 被水槍連番射眼 女子右眼損傷 據內媒報道,日前有女子在小紅書發文稱在景區玩激流時,被人用高壓水槍打傷眼睛。事主憶述,周六(7日)下午與友人到山東的齊魯嵩山峽谷遊玩,她上船後工作人員正準備開船,突然被一群人惡意拖拽到岸邊,近距離用高壓水槍攻勢,「我被很大的衝擊力壓住,抱著頭蹲著,當時水槍弄得我後背、還有側臉很痛。」雖然她不斷喝止,但對方未有理會,甚至持續以高壓水槍近距離射擊,「我們之間的距離不到半米,他瞄準了我的眼睛,強大的衝擊力導致我的右眼瞬間失明。」 她事後報警求助,但遭肇事者辱罵及恐嚇,對方更趁亂逃離現場,「當時我跟他們說我眼睛看不見,而且警察和救護員都正在趕來,他也不願留下、要去玩,只留下一個聲稱是同伙的手機號碼,他們就直接走了。」女事主事後被送往醫院救治,然而由於傷勢嚴重,需要轉到上級醫院。 醫生指,「整個黑色眼球內部如果用一灘水來形容的話,內部被他打成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1日
遊日洗澡不關門弄濕地氈 酒店索賠3,000元 內地生斥開天殺價:窮遊付不起
【有線新聞】購物常見到店舖貼有「如有損壞,照價賠償」,但對於損壞定義理解卻人人不同。近日有內地人去日本旅行時,因在酒店洗澡時沒關好浴室門,導致水流入房間,浸濕房間地氈,酒店要求對方賠償六萬日圓(約3,246港元),事主在網上發文質疑酒店「開天殺價」濫收費,又稱自己是「窮遊大學生」,無法支付高額費用,不少網民反批事主「撒賴」,稱窮遊不是賴帳理由。 洗澡未關好門致房間水浸 浸壞地氈遭酒店索賠 一名內地大學生日前在內地社交平台發文指早前到日本旅遊,於酒店洗澡時因未關好浴室門,導致有水滲入房間、浸濕地氈,又解釋洗澡不關門是由於「剛進房間感覺很悶,所以開門透氣一點」。他事後致電前台,要求職員帶同拖把上門打掃。惟員工到場檢查後,掀起並拿走三塊地氈,同時告知事主餘下的15塊地氈全數損壞,仍沒法掀起,需要全數更換。 事主隨後收到酒店發出的報價單,稱「公司及維修人員確認該房間已無法繼續使用」,要求他賠償並已安排換房。根據報價單顯示,事主總數需賠償6萬日圓,包括更換15塊地氈要價1.5萬日圓(約812港元)、施工費2.5萬日圓(約1,353港元),再加上因房間停業而產生的營業額損失金兩萬日圓(約1,082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0日
預約制咖啡館老闆被揭偷拍 針孔鏡頭紀錄顧客、員工如廁 名字分類存電腦足足13年
【有線新聞】台北一間知名預約制手沖咖啡館揭發偷拍案,徐姓男老闆涉嫌在店內廁所裝針孔攝影機,偷拍顧客、員工如廁長達13年。消息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據報徐男更會為偷拍片用名字分類,不少曾光顧打卡的網民紛紛怒罵。店家門外公告則稱「因老闆個人因素」,即日起無限期停業。 偽裝喉糖盒藏廁所 員工出差亦被偷錄 「朋友生日預約了阡日咖啡供應所,今天到了現場看道這張滿臉狐疑?!」消息最早由網民於周六在網上傳開,事主指「昨天(周五)還有定位系統來確認,預付900塊然後就這一張,也沒留聯絡方式是怎樣?下大雨等了30分鐘只好找附近咖啡廳坐了一下,找到有人禮拜四看到店長被警察抓走?」 其後有傳媒證實偷拍案,指老闆在店內公共廁所裝針孔攝影機,偽裝成刮鬍刀、喉糖盒藏在馬桶上方,甚至員工旅遊、出差時也被偷錄洗澡畫面;門市共用iPad和私人電腦中都藏有影片,偷拍影片依檔名存有員工姓名,時間長達13年,員工發現後舉發提告。士林地院認為串證可能性較低,沒有羈押必要,准以8萬元交保。 遭前合夥人「斷正」 辯稱愛自拍如廁 另有報道引述咖啡館前合夥人表示,她曾從廁所內拆下偷拍儀器,對方還狡辯,「他希望我不要跟別人說,因為這是涉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0日
一線搜查|藍田五桂山驚現巨型非法山墳 攝製隊實地調查 堪輿學家:可能有人睇錯風水、點錯穴
近日有市民向《一線搜查》報料,指藍田廣田邨對開的五桂山懷疑有人進行非法殯葬,兩座巨型山墳赫然出現在接近山頭位置。《一線搜查》攝製隊實地調查發現涉事山墳地面遺留燒過的香、空的米酒玻璃樽。有堪輿學家指涉事山墳規模較大,猜測有機會是夫妻墓又或「種生基」。 巨型墳墓現身五桂山 攝制隊實地調查 今年3月,藍田廣田邨的居民發現對面山頭出現異常活動,接近山頭有一大片土地被人非法移平,附近樹木均被砍伐,更興建兩座巨型墳墓。涉事地點位於五桂山,鄰近衛奕信徑第三段,《一線搜查》攝製隊實地調查發現,地政總署已在現場豎立告示牌,明確警告禁止佔用、傾倒、挖掘或耕種,違者將被檢控。 涉事的兩個墳頭直徑長約4至5米,深度達1.6米。現場未有發現墓碑,無法確認墳墓是否已有先人下葬,但地面遺留燒過的香、空的米酒玻璃樽,以及藏於草叢中的小鐵鏟,懷疑曾有人進行祭祀活動。 地政總署:已張貼通知 飭令佔用人限期前停止 有街坊透露,事後曾聯繫區議員求助。觀塘區議員簡銘東表示,五桂山過去亦曾發生非法佔用土地事件,例如非法耕種。至今年3月初,再有街坊發現有人非法耕種及懷疑挖掘墓穴,已經向地政總署及民政事務總署反映,促相關部門盡快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