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節目(新聞)
- Prog Author
- 2023年12月03日
香港賽馬會特約.小事大意義|一路同行︰ 在職單親媽媽為SEN兒子創業 各方支援增照顧者信心
【一路同行】在職單親媽媽Theresa,曾面對家庭暴力與旁人的不理解,深感頹喪。不過,兒子熙熙成爲她的最大原動力,一直推動她堅持走下去。兒子在小時被驗出患有感覺統合失調、肌張力低的情況,屬於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但是,Theresa積極尋求方法讓兒子改善。有社福機構便提供到校服務,評估和提供訓練給有特殊需要的學童,並提倡生活化訓練。同時,學校方面也跟Theresa積極溝通,根據學童需要,提供支援,達致共融。 憑著信心和多方支援,Theresa跟熙熙一起成長。Theresa最近更創業,自學營銷,希望令孩子無後顧之憂之外,也幫助有相似困境的照顧者,讓他們得以在家工作,賺取額外開支。 照顧者往往面對許多挑戰,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助理總幹事黃翠恩就認爲,大眾需要了解照顧者的工作及需要,給予支持。
- NMT Editor
- 2023年12月03日
家國天下|中國援外醫療隊
- NMT Editor
- 2023年12月03日
主播視角|陳書君×四川大熊貓谷
- NMT Author
- 2023年12月03日
智創未來|初創回收再造「麵包啤酒」 將超市銷售 創辦人:港創新不僅金融科技
【有線新聞】有本地初創公司專門回收店麵包店賣剩的麵包,升級再造成「麵包啤酒」,以解決廚餘問題。 過時過節大家可能會與朋友「飲兩杯」慶祝下,除了常見的紅、白酒,Anushka及她大學同學3年前成立初創企業,專門回收麵包店未出售麵包,然後升級再造,釀製成「麵包啤酒」。創辦人Anushka:「當時我記得考試後喝酒慶祝,有位朋友很喜歡喝啤酒,他喝了很多啤酒,我像他媽媽一樣說,這些不健康,不要喝太多。他說是要想我吃這些食物,還是要繼續喝我的啤酒。他提出這個問題時,我認為其實我吃的食物是麵包,麵包當中有大麥,啤酒都需要大麥,想到可以用麵包釀啤酒,就有這個想法。」 釀製麵包啤酒方法與一般啤酒相似,不過糖分的來源則由大麥換成麵包。團隊會將收集好的麵包撕成小塊,放入100度的熱水浸約一小時。由於麵包已含有不少水份,所以在過程當中能夠減少用水。團隊靠著這個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參加環保創業比賽勝出,並隨即報讀了網上課程,在家中嘗試「土法釀酒」。Anushka:「我們在亞馬遜買了一個很小、20公升的釀酒套裝,在家中廚房試釀這些啤酒。很有趣,釀啤酒的三個星期,只需要等,不需要做任何事,讓它自行發酵。媽媽問我在做甚
- NMT Editor
- 2023年12月02日
智創未來|麵包釀啤酒
- NMT Editor
- 2023年12月02日
有理有得傾|麥美娟
- NMT Editor
- 2023年12月02日
麥美娟專訪|稱投票率非新選制評分 市民或受天氣等影響 料區選後公布履職監察指引
【有線新聞】區議會選舉本月10日舉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本台節目說投票率不是對於新選制的評分,重申投票率受多項因素影響,沒有必要盲目追求一個數字。 距離新制下首場區選約一星期,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政府做大量宣傳工作,不是為了達到某個投票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當局有否信心今屆投票率高於2021年改制後,立法會選舉的三成?)我認為沒有必要定一個數字,最重要所有工作目標為令市民明白選票的重要,為何他們要很細心認真地投這一票,如果只是盲目看一個數字,不是我們追求的東西。(投票率亦反映大家是否明白改革地區治理的重要性?)我想投票率不是用作評分,評價選舉制度如何、市民參與如何,不是分數、不是用高低來分,我們最主要是參與的每個市民,投票的每位市民知道自己一票如何重要。」 對於投票率是否樂觀,麥美娟說投票率受天氣等因素影響,有信心市民愈來愈明白重塑區議會對社區的重要性。她又說當局正草擬履職監察機制的行政指引。麥美娟:「與我們交予立法會文件差不多,當中有負面行為清單,如果區議員做了某些行為,有機會令我們要就其行為進行監察或調查 區議會開會,我們亦會定出工作
- NMT Editor
- 2023年12月01日
挪威擬建全球首艘「氨動力」貨櫃船 常溫液態存放安全性高 料2026年啟用
【有線新聞】挪威有物流公司宣布將會建造全球第一艘以氨為燃料的零排放貨櫃船,預計2026年啟用,來往挪威至德國的貨運航線。 航運業的碳排放大約佔全球3%,如果長遠要達致零排放,大型貨船必須放棄柴油,但是貨船電動化行不通,因為要推動那麼大的船,電池必是非常大而且重,對於貨船是極不化算。至於氫,雖然輕得多,亦有能源效益,但儲存氫需要高壓低溫,處理失當有爆炸風險,一旦船在海中心才出事相當危險。 所以挪威一間物流企業選擇「氨」,宣布建造全球第一首氨動力貨櫃船。氨即是俗稱的阿摩尼亞,每個氨分子有3個氫原子,可以將氨視為氫氣的載體,好處是氨是極溶於水,在常溫也能夠以液態形式存放,比直接儲存氫更方便,亦更安全。以氨為燃料的零排放貨櫃船預計2026年啟用,來往挪威至德國,將會是歐洲第一條零排放航線,每年為地球減少1.1萬公噸的碳排放。造船計劃獲當地政府4千萬挪威克朗資助,相當於3千萬港元。
- NMT Editor
- 2023年11月30日
Google突破地質限制 人工製造地底岩層孔隙 全天候地熱發電供數據中心
【有線新聞】數據中心消耗大量電力,為了減少依賴化石燃料,Google首次以地熱發電技術為美國一個數據中心供電,24小時提供零排放電力。 Google在全球也有數據中心,每一座的用電量也很高,造成巨大碳排放。轉用綠色能源當然最好,但數據中心講求供電穩定,風力有季節性、太陽能甚至每日也有高低潮,不適合為數據中心供電。 Google認為地熱發電是出路,以地底深度3,000米內的淺層地熱,將水加熱成蒸汽發電,問題是對地質要求高,地底必須有多孔隙的岩層讓水流動,水才可以接觸到地熱。 Google在美國內華達州的數據中心,地質條件本來亦是不適合用地熱,但Google與一間能源企業合作採用一種新技術,就是以高壓水將岩層震碎,於2,400米的地底人工製造多孔隙的岩層,令水得以被攝氏190度的地熱汽化,推動蒸汽機發電,功率達3.4兆瓦、24小時提供穩定輸出,相當於2,600個家庭的用電量,足以支撐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 Google認為今次的成功,意味地熱發電不再受地質限制,如果將新技術推廣到世界各地,地熱發電有望變得更普及。
- NMT Author
- 2023年11月29日
天文學家揭銀河中心黑洞高速自轉 速度迫近極限 可影響邊緣時空
【有線新聞】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自轉速度非常高,相當接近理論上限,影響附近的時空結構。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心有個超大質量黑洞,對於地球來說,這個黑洞位於人馬座方向,所以稱為「人馬座A*」,它跟地球相距2.7萬光年,質量是太陽400萬倍。天文學家一直知道「人馬座A*」是個會自轉的黑洞,至於轉得有多快,最近有研究嘗試解答。 美國天文學家透過X射線望遠鏡,觀測黑洞周邊外流的X射線,推斷「人馬座A*」的自轉速度達到自身理論上限的九成六,相當於每秒自轉數百次,再快些少的話,「人馬座A*」就會因為自轉太快而解體。 迫近極限的自轉速度足以將黑洞邊緣的時空拉扯,令附近的光線彎曲,產生引力透鏡現象。一個黑洞自轉速度高,反映它有不少質量是透過吞噬鄰近星體而來。未來天文學家希望盡可能測量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從而了解銀河系的歷史及結構。
- NMT Editor
- 2023年11月28日
澳洲蚊子毋懼天敵 飛樹蛙頭頂吸血 揭聰明策略換大餐
【有線新聞】青蛙是蚊子的天敵,但是澳洲有一種蚊子不只不怕青蛙,更偏要飛到青蛙頭上吸血。 當蚊子遇上青蛙通常會成為開胃點心,但凡事也有例外。澳洲紐卡素大學的學者研究當地樹蛙時發現奇怪一幕,有種奇特的蚊子偏好停在樹蛙的頭頂,而且是不同品種的樹蛙頭部,都成為這種蚊子的「打卡位」。 令學者更驚奇的是,全部蚊子也伸出吸血用的口器,即是牠們不只是停留,而是在「樹蛙頭上叮血吸」,常理明明是青蛙吃蚊子,這些蚊子怎樣「反客為主」 ?原來牠們從後接近樹蛙,再沿著樹蛙的背部慢慢爬上頭頂,全程利用樹蛙的盲點,在天敵頭上吸血。 問題是樹蛙背部一樣可以吸血,為何要冒那麼大的險,非要去頭頂不可?學者指出,蚊子停留的位置其實是樹蛙的鼻孔,鼻孔的皮膚特別軟和薄,蚊子的口器更易吸血,而且鼻孔一帶有大量血管,保證可以吃個飽,這是蚊子刻意選擇的策略,以高風險換來高回報。
- Prog Author
- 2023年11月28日
【小事大意義】醫院裏的匠人:病人服務助理梁子峰一雙巧手、一顆同理心 製作貼心裝置助病人復康
【醫院裏的匠人】「我曾經試過一次很嚴重的交通意外,試過躺在床上動彈不得,我都感受過病人的無助和痛苦。」就是懷著這顆同理心,醫院職業治療部病人服務助理梁子峰每次收到醫生和治療師的要求,都會盡心盡力去設計各樣裝置,協助病復康。 曾經做過飛機維修,也曾經在賽車場上維修摩托車,梁子峰指,雖然現時工作環境不一樣,但累積多年工作經驗,學懂的謹慎、安全至上,還有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全部都可以在醫院中應用。在新冠疫情期間,他的設計就減輕了同事不少的工作壓力。他希望未來,可以繼續一展所長,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