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不滿申保護令 家暴男獲釋後當街狂斬老婆、姨仔 外父曾求助:別放女婿出來
【有線新聞】台灣新北市發生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一名有長期家暴背景的男子疑不滿妻子申請保護令,竟在開庭結束後於街頭埋伏,開車追撞妻子及姨仔,隨後下車對兩人猛斬致死。兇徒犯案後不但未有悔改,更在社交平台上囂張以文字直播罪行,聲稱「兩個都被我殺了」,甚至向姨仔丈夫挑釁:「你老婆已經被我殺了」。血案引發社會譁然,質疑保護令如同廢紙。 據台媒報道,46歲的謝男目前無業,與42歲、從事護理師的張女結婚11年,育有兩女,一家四口同住在妻子位於土城的娘家。謝男有多次家暴妻子的紀錄,夫妻感情不睦。忍無可忍下,張女於今年5月17日申請暫時保護令,6月25日正式生效,謝男被迫搬離張女娘家,暫居屏東老家。 違保護令獲釋 家暴男庭後即報復 至本月6日下午,謝男以搬運私人物品為由,再硬闖張女住所,期間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並摔破錢罌。張女隨後報警,謝男因違反保護令被移送新北地檢署,7日上午複訊後裁定無保飭回。 然而謝男疑心存報復,當日庭訊結束後隨即返回張女住處附近埋伏,在發現張女載著姨仔騎車外出時,謝男隨即開車從後方高速追撞。謝男下車後一手持長刀,一手持鋁製短球棒,對兩人不斷猛刺狂斬,襲擊持續一分鐘,甚至斬至刀柄飛脫。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網傳六旬翁女裝色誘千男 苦主帶禮上門、揭發被騙仍繼續 掀「認人」風波驚動公安
【有線新聞】網上交友要提防受騙,有時連性別都可能是假!網上近日瘋傳有內地老翁「男扮女裝」誘騙逾千男子發生性關係,更拍下過程放上網以會員制收費。影片近期流出後,有網民整理出當事人圖輯,不乏有人夫、大學生等,而且不少人身材顏值俱佳,惹來熱議之餘更引發大規模「認人」風波,驚動當地公安調查,揭發事主年齡與網民「目測」大為不同。 男子化妝戴假髮扮女人 免費誘多男上門性交 據內媒報道,南京一名自稱「阿紅」的60歲男子以假髮、碎花裙、粗糙妝容,在短片平台冒充女性,以「免費服務」為誘餌吸引男性上門,據稱三年間誘騙1,691位男子發生性關係,年齡跨度相當大,亦涵蓋大學生、人夫、外國人、健身教練等,還在未經對方同意下將過程拍片記錄,再放上網以150元會員費牟利。 網傳多段交歡影片 有學生四訪被封「四季哥」 網上流傳多段的交歡偷拍影片,地點均在一處簡陋細小房間內,影片長度從數分鐘至十多分鐘不等。多段影片中見到「阿紅」戴著啡色假髮、口罩,穿著黑色上衣及長裙,並要求來訪者不能「兩手空空」,不少人分別攜帶牛奶、食用油、西瓜、小家電等作為「見面禮」。片中清楚記錄雙方容貌及性行為過程。 雖然有來訪者曾對「阿紅」性別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一線搜查|WhatsApp「白撞群組」猖獗 港男一招反呃騙徒$800 警籲勿貪小利反陷法網
詐騙短訊層出不窮,其中「白撞WhatsApp兼職群組」近月更是肆虐,連《一線搜查》報料熱線電話也被拉進詐騙群組,甚為猖獗。這種新型詐騙手法利用群組的虛假互動,誘導受害者參與所謂的「刷單」任務,最終導致巨額金錢損失。警方提醒市民,切勿因貪小便宜而嘗試「反騙」騙徒,否則可能誤墮法網。 假兼職高回報誘惑 警5月接300宗求助 騙徒通常自稱「活動專員」,聲稱參與酒店「刷單」任務可每日賺取高達1,000港元的佣金。這些群組內充斥著大量回覆,營造熱烈氣氛,有人聲稱:「我朋友前一日畀我睇,佢做呢啲一日賺咗千幾蚊,聽到口水流!」、「嘩!真係收到錢!」、「期待每日可以賺到千幾蚊!」「搭棚」意味甚濃。為了增強說服力,騙徒會在群組內分享所謂的轉帳截圖,聲稱已有人收到佣金。然而,細看之下,這些截圖漏洞百出,甚至連銀行名稱也出現錯別字。 據警方守網者網頁統計,60%的騙案受害者是通過「白撞WhatsApp群組」墮入騙局。僅在今年5月,警方已接獲超過300宗相關求助個案,其中一名女子更因參與刷單,分14次轉帳共260萬港元,損失慘重。 市民反呃騙徒$800 憂有法律風險 市民A先生(化名)分享其親身經歷,指過往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一線搜查|落閘加鎖圍封天台屋 79歲婆婆有家歸不得 樓下業主逼賣屋、警察不受理
香港的唐樓天台屋文化由來已久,但有關業權爭拋、使用權爭突事件都不時出現,居於深水埗天台屋的79歲蘇婆婆早前就遭到樓下業主「為難」,天台屋前的通道突然被人「落閘加鎖」,令蘇婆婆有家歸不得。據報樓下業主以解決天台漏水為由,提出低價收購天台屋,更立下麻煩規矩「為難」蘇婆婆。 據了解,蘇婆婆與丈夫當年是以12萬港元買入該天台屋,再用了8萬元裝修,由1989年起至今已住了三十多年。而蘇婆婆丈夫離世前也一直是在天台屋靜養,不願入住醫院,只為了臨終時也要與蘇婆婆共床。因此,這間天台屋對蘇婆婆可謂意義重大。 不過,蘇婆婆在一個月前突然發現天台屋前通道,加了圍欄、閘門及鎖頭,樓下業主稱有天台業權,因此有權加閘。「不過你也要讓我有路進入天台屋,對嗎?」蘇婆婆指對方可以把鎖匙給她,但是只能每次去地產舖拿取,「第一條件是不准配匙,第二是守規矩去拿取及交還」,但問題是地產舖在兩、三條街外,加上往天台要走樓梯,對行動不便的蘇婆婆來說可謂「十級困難」。 「我先生的衣服還在裡面,他結婚時穿的西裝還在這裡,我們的結婚相也在屋內……業主現時這樣逼我賣天台屋給他。」蘇婆婆指業主開價五萬元,「他在欺負我,不讓我返回天台屋就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6日
天文台:下午2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過去數小時,熱帶氣旋「丹娜絲」加速向東北方向移動,逐漸遠離本港,天文台會在下午2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天文台表示,本港今日(6日)下午極端酷熱,多處地區正午時分氣溫已達34度或以上,預料高溫觸發的驟雨及狂風雷暴會在今日稍後影響廣東,而高溫天氣將於未來一兩日繼續影響該區。 另外,天文台預料「丹娜絲」會在明日橫過台灣海峽至台灣西部沿岸一帶,隨後移近浙江。同時,西南氣流會影響廣東沿岸,該區天氣酷熱及有驟雨。預料一道低壓槽會在本周中至後期為廣東及南海北部帶來大驟雨及雷暴。隨著該低壓槽減弱,週末期間驟雨逐漸減少,下週初天色較為明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一線搜查|疑遭棄養「徘徊」愛民邨 狗狗獲救尾巴壞死 毛守救援:牠還在等主人
愛民邨信民樓一個月前突然出現一隻骨瘦如柴的狗隻,在樓層走廊不斷徘徊,由於牠前腳有包紮,不像是流流野狗,因而引起網民及街坊高度關注,懷疑遭人虐待再棄養。狗狗雖然獲愛護動物團體救助,但證實尾巴完全壞死而要截除,身體雖然好轉,但仍無法找到主人,終日活在哀傷之中。 據了據,上月17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指愛民邨信民樓有隻「皮包骨」狗狗在樓層徘徊,前腳亦有包紮,懷疑狗狗走失,希望透過網絡尋得主人。目擊街坊阿軒向《一線搜查》表示,他當日六時半回到信民樓,在六樓看到狗狗徘徊,半小時後見到牠在五樓徘徊,「當時就很瘦了,樣子也不太精神」 幸好貼文發出後傳遍社交平台,「毛孩守護」創辦人Kent趕到現場救助,「街坊以為是邨民自己養的,但後來發現不是,不知道為甚麼會出現在上址,坐在那裡,不見牠走來走去,不是一隻正常狗狗的行為」,當時有熱心街坊即時提供食水及狗糧,但狗狗吃完之後,馬上就吐了出來,然後又喝了很多水。 Kent隨後將狗狗帶到診所檢查,發現包紮起的前腳有個小傷口,而尾巴就有壞死跡象,「中間是差不多見骨的,斷開了,尾巴要切除」。雖然狗狗其餘身體狀況不算差,但照X光卻發現胃中有條鐵線,可能是流浪期間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天文台:熱帶氣旋或未來一兩日形成 闖港800公里範圍 評估明日稍後至周六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有線新聞】天文台在今日中午12時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指現時位於呂宋以北的低壓區會在未來一兩日逐漸發展為熱帶氣旋,並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按照現時預測,該低壓區會在南海東北部一帶徘徊及有所增強,天文台會視乎該低壓區的發展情況及對本港的影響,評估是否需要在明日稍後(7月4日)至星期六(7月5日)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天文台表示,該低壓區隨後的路徑存在變數,預料較大機會轉往偏北方向,大致移向台灣至廣東東部沿岸一帶,預料未來兩三日本港會有湧浪,呼籲市民遠離岸邊及停止水上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2日
六樓「飛線充電動車」淋雨短路 火燒鄰居釀一死兩傷 15歲女命危恐成植物人
【有線新聞】內地電動單車(電瓶車)盛行,雖然不少用戶為免在家充電起火而放在樓下,卻貪方便拉拖板「飛線充電」,隨時可能因為下雨淋濕導致短路起火。四川成都日前就有電瓶車主「飛線充電」,連累鄰居一家四口遇險,造成一死兩傷,其中15歲中三女生仍然命危。 一家四口逃生遇險 母親搶救無效不治 據上游新聞報道,本月25日凌晨金牛區有電瓶車「飛線充電」短路引起火災,據傷者家屬余先生表示,當時一樓電瓶車起火,他們一家四口在逃生時,妻子和15歲女兒被燒成重傷、兒子輕傷,妻子其後搶救無效已去世,女兒小蘭還在加護病房救治,身體表面有50%至59%燒傷(特重燒傷),病情危重。 涉事社區起火樓梯口仍停留被燒毀的電瓶車,牆壁和台階被燻黑,電錶和電線也被燒毀,六樓也有濃煙燻黑的跡象。居民劉女士表示:「是六樓的租戶把電線牽下來充電,有兩輛電瓶車,結果發生火災,四樓住戶跑下來逃生,結果一家人都被燒著了。」居民王女士則指當晚在下雨,她兒子跑出去救火也劃破了腳。 女兒恐腦缺氧 或多重器官嚴重感染 據病情證明書顯示,小蘭多處三度燒傷(雙手、雙足)、多處二度燒傷(面頸、雙上肢、下肢)、中度吸入性損傷、低鉀血症、應激性潰瘍伴出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2日
接生「太用力」扯斷男嬰頭 父母求助名醫遭二度傷害 「向全世界公開驗屍」
【有線新聞】美國兩年前發生一宗駭人分娩事故,由於胎兒卡在骨盆無法順利分娩,醫護過程中「過分用力」扯斷胎兒頭部,父母事後卻未獲告知真相,經殯儀館職員通知才得悉兒子死狀。二人其後向一名病理學家求助,卻換來血腥又恐怖的「二度傷害」,對方居然將驗屍全程放上IG公開。 毛氈緊緊包裹嬰屍 「支撐頭部」連在身上 這對年輕父母的噩夢始於2023年7月9日,他們的首胎兒子於喬治亞州的南部地區醫療中心分娩。根據訴訟文件顯示,當時嬰兒在分娩過程中肩膀被卡住,接生醫生未有及時轉為剖腹產,而是施加「過大力量」試圖接生,終於花了三個半小時,才在凌晨12點11分透過剖腹產娩出,不久卻宣告死亡。 他們當時曾要求看看孩子,而嬰兒被緊緊地裹在毛氈,「頭部支撐在身體上方」,看起來仍然連在身上,最後從殯儀館才得知了嬰兒「被斬首」的死狀。他們聘請病理學家Jackson Gates博士進行屍檢,揭發嬰兒「上頸椎和脊髓完全橫斷」,死亡原因是肩難產、分娩停滯,以及妊娠糖尿病和胎膜早破。 指控醫院阻止屍檢 官方最終裁定屬他殺 父母向醫院提起訴訟,指控他們試圖掩蓋真相,阻止他們進行屍檢,並鼓勵他們將兒子火化。法醫辦公室雖然去年二月裁定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2日
又打風?天文台:熱帶氣旋或本周形成 未來九日有雨 下周有雷暴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現時位於呂宋鄰近海域的低壓區正為該區帶來不穩定天氣,並有可能會在今明兩日(2日、3日)逐漸發展為熱帶氣旋,但其隨後的移動路徑存在變數。 高空反氣旋正覆蓋中國東南部,同時廣闊低壓槽為廣東沿岸帶來驟雨及雷暴。天文台表示,今日(2日)正午時分,本港部分地區的氣溫上升至32度左右,本港今日大致多雲,有幾陣驟雨,初時局部地區有雷暴,下午部分時間有陽光及酷熱,吹和緩東至東南風。 此外,位於呂宋鄰近海域的低壓區正為該區帶來不穩定天氣,天文台昨日(1日)發表天氣隨筆,指部分電腦預報模式預料該低壓區會在本周後期發展為熱帶氣旋,同時高空反氣旋會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這個潛在熱帶氣旋有機會在兩個高空反氣旋之間向偏北方向移動,靠近台灣以東海域。而部分人工智能電腦模式則預測該潛在熱帶氣旋會進入南海並移向廣東沿岸至海南島。 天文台說,根據現時評估,兩種情況的機會不分軒輊。而低壓區會否發展為熱帶氣旋要視乎大氣環境的配合,而低壓中心的位置亦影響其隨後移動路徑,現時電腦模式對此仍未達成共識。無論如何,廣闊低壓槽會在本周中後期持續影響南海北部,為廣東沿岸帶來幾陣驟雨。 根據天文台最新的九天天氣預報,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2日
一線搜查|紅磡、何文田升降機工程進度緩慢 便利設施反成障礙 居民兜大圈過馬路
政府於2012年推行「人人暢道通行」計劃項目,在各區加裝無障礙設施,便利市民出行。然而,紅磡戴亞街及何文田愛民邨的工程進度緩慢,多次延期,引發當地居民不滿。有區議員認為政府部門需要加強監督工作並設立罰則。 戴亞街升降機工程七年仍未完 進度堪憂 《一線搜查》早前報道,紅磡戴亞街的升降機工程自2018年規劃,原定於2026年第一季完工,但因原承建商財困導致爛尾,路政署其後收回工程並重新招標,於2024年8月與新承建商簽約後重啟工程,但至今進度緩慢。 九龍城區議員林博表示,該工程是居民日後出行的關鍵,它貫穿不同屋苑,包括紅磡邨、黃埔新邨、海逸豪園、黃埔花園等,及附近街市等重要設施。若無此設施,居民需攀爬70多級樓梯,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及居民尤為重要。 林博在議會上追問相關部門,部門回覆稱工序時間表理想,但林博對此表示質疑,指工程有多次延誤的前科,居民對能否按時完工缺乏信心。加上由於地形複雜、靠近山坡,以及風季、雨季等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施工進度。他不滿指,項目由2018年規劃,原定2026年第一季預期完工,足足要用8年時間,又質疑新承建商的時間表是否可行,擔心工程會再次延期,「因為佢哋由流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1日
港女KOL借「非禮」經歷賣相機廣告 網民狠批博流量 品牌代理急割席
【有線新聞】不少KOL憑獨特的個人魅力與創意,近年成為廣告界的新星,但過分追求流量或會引致公關災難。近日,一名港女KOL在社交平台上載影片,聲稱在歐洲旅行時遭「非禮」,並以此為噱頭推廣Insta360相機。惟影片引起網民強烈反彈,怒斥她借非禮事件作行銷手段,行為離譜。事件不僅令該名KOL深陷爭議,其品牌代理商更迅速割席,強調對事件不知情。 教路「防狼貼士」 突變相機廣告 該港女KOL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以「我在歐洲hostel被非禮了」為題發布影片,聲稱自己在德國旅遊期間遭一名新加坡男子搭訕並非禮,「由摸我背脊,到掃埋落pat pat,最後仲瞓埋喺我隔離」,又稱幸好自己當時使用Insta360相機拍攝到「非禮」過程,得以向旅舍投訴並成功調房。她隨後以「分享經驗」為由,提出四個女性獨遊的防狼貼士,其中一個是鼓勵使用相機拍攝睡覺空間。 然而,影片畫風急轉直下,從分享安全貼士轉為推廣Insta360相機,更在文案附上購買連結及優惠碼,鼓勵網民購買。這種突兀的廣告植入令網民震驚,質疑她利用「非禮」事件作為行銷噱頭,引發廣泛爭議。 網民質疑真實性 斥為流量不擇手段 事件迅速在網絡發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