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口岸爆炸案|法官指被告有權不回答有關身體不適問題 不應將此作為不利考慮
【有線新聞】2020年明愛醫院及口岸爆炸案,法官繼續引導陪審團,總結多名警員證供,提醒被告有權不回答有關身體不適的問題,也不應將此作為對被告的不利考慮。 多名被告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審訊踏入第154天,法官陳仲衡引述警員證供指在拘捕及錄影過程中沒有對何卓為作出武力、威嚇及誘使行為,亦在何卓為同意下獲取他的手機密碼,在五次錄影會面後,何卓為沒有任何投訴。而何卓為被捕後曾經稱胸口不適要求送院,當時律師沒有要求與被告在同一房間等候救護車,何卓為在救護車到場後拒絕接受服務。 法官陳仲衡提醒陪審團被告有權看醫生,亦有權不回答不適原因,不應將此作為對被告的不利考慮。法官之後又總結與第二被告李嘉濱有關的證供,指警員在檢取李嘉濱的手機後,已經即時放入防干擾證物袋,又指李嘉濱在第四次錄影會面時,向警方報稱住在梅芳街1A室,後來先在警車改稱為2C室。而李嘉濱分別在下午12時多及晚上7時多用膳,在錄影會面期間,沒有提出任何需要用膳的要求。 法官指審訊進度良好,周四會繼續總結證供,引導陪審團作出裁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港超聯|東區足球會首次參與 將與社區合作發展多項帶動經濟項目
【有線新聞】東區足球會首次參與港超聯,球會指將會與社區合作發展多項帶動經濟項目。 球會舉行季前發布會,運輸及物流局前局長林世雄以球會名譽會長身份出席,球隊下月14日在小西灣運動場展開首場主場賽事,計劃每逢主場作賽都會舉辦嘉年華介紹新興運動,售賣特色食物吸引球迷等,期望能吸引跨區觀眾入場,他們亦會與地區食肆合作,憑球賽票尾可獲折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電梯技工疑連做60小時猝逝 家屬控訴僱主拒認工傷 工權會促訂立過勞補償制度
【有線新聞】一名電梯維修工人去年懷疑因工時過長導致過勞而死亡,工權會聯同家屬召開記者會,指未能向僱主追討賠償,要求政府設立過勞賠償制度。 死者家屬陳太:「送他最後一程,支付10萬撫恤金,公司也說沒有、不能支付。你想想在公司工作20多年,連10萬元都不值。」 陳太的59歲丈夫任職電梯技工,去年7月在深井豪景花園處理求助後,在大堂心臟病發暈倒,送院搶救不治。她說丈夫合約規定每日工作9小時,每星期有一天要返夜更,而公司人手不足,每日要加班2小時,事發前一個周末更是連續工作3日2夜,一共59小時。 陳太:「一個月只有1.7萬,如何維生、如何養家?所以他們電梯工完全靠加班,意外的事隨時發生,是屬於高危是不是?現在我丈夫工作期間過身,公司都不承認工傷,想反問星瑪電梯甚麼是工傷,是否要死在電梯槽下面才算工傷?」 死者受聘於星瑪電梯公司,事隔一年,陳太只獲公司賠償額外一個月薪金。工權會曾陪同她到勞工處申索工傷補償,但由於未得到僱主書面同意,勞工處不裁定他們的申索,現在只能申請法律援助透過法律途徑索償。 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謝欣然:「星瑪有向勞工處呈報個案,但呈報上列明這並非工作相關的意外。現在香港沒有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肌少症」損長者活動能力 中大發現有藥物可延緩肌肉衰老
【有線新聞】長者當中不少患有「肌少症」,即是身體肌肉量下降,影響活動能力,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有藥物可延緩肌肉衰老改變以物理治療主導的治療方式。 肌少症患者鄧女士:「開始以為自己年紀大 ,上落樓梯有困難,沒有力,扭毛巾、飲品幾乎開不到,醫院安排我去物理治療,還有見營養師。」 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每七人便有一人患上肌少症。到80歲群組,平均兩個就有一個,肌肉減少或衰退會增加跌倒及骨折風險,鄧女士與其他肌少症病人一樣,現時主要靠物理治療及控制飲食。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收集5名青年、5名長者,共10位男性的肌肉樣本,繪製出首個人類老化肌肉的細胞衰老圖譜,發現衰老細胞中SASP因子顯著上升,並擴散衰老訊號,引發炎症及再生細胞功能障礙。同時發現有一款治療人類免疫缺憾的小分子藥物可以「關掉」啟動SASP的因子,藥物在老鼠實驗裏證實有效延緩肌肉衰老。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教授王華婷:「就像給人做的測試讓牠(老鼠)捉着儀器,然後讀數出來,這個治療以後牠的力量好多了,我們也會讓小老鼠跑步,記錄牠的速度及距離,也有非常好的進步。」 團隊強調這種小分子藥物已用在人體多年,希望配合現有的治療模式,改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過渡屋住戶特別津貼計劃延長兩年 金額上調約一成
【有線新聞】房屋局宣布過渡性房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延長兩年,並將津貼金額上調約一成。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考慮到大部分過渡性房屋在未來數年會繼續營運,餘下單位亦會在今明兩年內落成,房屋局決定將「過渡性房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延長2年至2027年8月。提供的一次性津貼金額亦由1,800元至11,550元,調升至1,950元至13,000元。截至今年7月底,計劃共收到逾萬個住戶申請,約1.8萬人受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政府飲用水|海關:「鑫鼎鑫」董事夫婦涉違商品例遭拘捕 透露警方已到東莞調查
【有線新聞】政府採購飲用水事件,海關透露警方已派員到東莞供水予鑫鼎鑫的公司調查,而涉案的「鑫鼎鑫」董事夫婦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海關拘捕。 海關商品說明調查科首席貿易管制主任郭家駒:「涉案供應商向政府物流服務署供應的辦公室飲用水,上面附有虛假製造商資料,因此涉嫌違犯商品說明條例,我們海關隨即對供應商執法,在星期二和星期三拘捕61歲男董事及57歲女股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石澳村鐵皮屋二級火 兩人燒傷送院
【有線新聞】石澳海灘停車場附近有鐵皮屋發生二級火警,一男一女住客手部燒傷送院。 鐵皮屋火勢猛烈,大量黑煙升上半空,市民嘗試射水救火。鐵皮屋嚴重焚毀,消防員不斷射水降溫。現場是石澳村,下午約一時警方接獲多個火警報案,消防動用一條喉及派出一隊煙帽隊撲救,約一小時後將火救熄。傷者清醒送往東區醫院救治,起火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黎智英案|控方:黎堅定不移支持請求制裁的「串謀協議」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繼續結案陳詞指黎智英堅定不移支持請求制裁的「串謀協議」,及鼓勵共謀者繼續實踐「國際游說四步曲」。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的妻子到庭旁聽,社民連前主席陳寶瑩被搜查後放行。控方指黎智英清楚知悉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的發展,以及與重光團隊的聯繫,又知道「攬炒巴」劉祖廸加入國際線,促成各人在台灣會面。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沒有制止他們請求國際支持及制裁中港官員,反映他堅定不移支持請求制裁的「串謀協議」,並積極鼓勵共謀者繼續。 控方認為黎智英謊稱只與裴倫德討論健康狀況,但兩人的訊息往來明顯見到黎智英是知悉及認同英國國會議員提出制裁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而審訊期間提及過的「國際游說四步曲」,黎智英承認實踐了其中兩項,即是對外解說香港情況,引起外國政府關注並譴責特區政府。 控方又認為黎智英與美軍前副參謀長基恩、美國前副國防部長保羅沃夫維茲等人保持聯繫,顯示他有計劃與外國官員會面,並將他們的想法帶回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港大:逾九成六全膝關節置換病人被誤標盤尼西林過敏 大增術後感染風險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指,絕大部分接受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都被錯誤標籤為對盤尼西林過敏,大幅增加他們手術後關節受感染的風險。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1993至2021年期間在瑪麗醫院進行的4,700多宗膝關節置換手術,超過九成六被錯誤標籤為盤尼西林過敏,但病人因此使用了替代藥物,導致術後感染風險。 研究團隊相信,與病人沒有做跟進測試有關,醫學院推出盤尼西林過敏評估先導服務,更正錯誤標籤,並讓患者接受更適當的治療。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風濕及臨床免疫科主管李曦:「當病人病了、有徵狀,那一刻評估他是否過敏非常困難,沒有可能當刻給藥他。出疹或徵狀變差,當刻立即判斷到是否過敏。問題是,全世界都是標籤後沒有跟進,應該當你不清楚,判斷有機會盤尼西林過敏,應該康復後進行測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口岸爆炸案|法官繼續引導陪審團
【有線新聞】2020年明愛醫院及口岸爆炸案,法官繼續引導陪審團。 被告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法官陳仲衡繼續總結,引述多名警員作供,得到被告何卓為同意獲取他的手機密碼,在拘捕及錄影過程中沒有對他施加武力作出威嚇及引誘。五次錄影會面後,何卓為亦沒有任何投訴。而曾經報稱胸口不適要求送院及後又拒絕救護車送院,法官提醒陪審團不能因此對被告有不利的想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議員:非所有病患適用遙距醫療服務 標榜提供相關服務平台不應存在
【有線新聞】消委會指私營遙距醫療服務監管不足,建議特定患者需要先面診。有立法會議員指出遙距診症不適用於所有病患,標榜提供遙距醫療的平台不應存在。 現時遙距醫療服務除了診症外,亦有處方藥物,部分病人不需身份認證也可取藥。消委會指行業監管不足,建議服務提供者要建立好醫患關係。消委會主席陳錦榮:「尤其是較敏感的藥物、精神科藥品等,最好先做首次的面對面對診症,除了知道病人背景之外,對病人的身份,而病人對醫療提供者,反之而言,對他們的身份亦更清楚。」 對於消委會建議制定遙距醫療平台「白名單」,醫衞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指,遙距診症不適用於所有病患,強調標榜提供遙距醫療服務的平台不應該存在。林哲玄:「你去看病、看醫生,醫生決定你的情況應否使用遙距工具這個模式,遙距診治是一個模式、遙距平台是一個工具,而不應該是一個醫療集團,否則整件事就錯了。我就說心理問題,一個病人坐在診症室,環境上較安詳舒服,他可以放心和你說話,與他在家中、在學校或者在公園中,附近較嘈雜多車,也有人經過,你覺得哪個情況合適一個病者將心中壓力向你紓發出來呢?」 林哲玄又指,遙距診症電子平台要負上保障數據安全和病人私隱責任。另一位立法會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政府飲用水|物流署確認曾付$2,000予「鑫鼎鑫」 議員指招標程序要加強把關
【有線新聞】政府採購飲用水事件,物流署署長陳嘉信上班時沒有回應批出合約有否疏忽。而署方確認早前根據合約支付了2,000多元予「鑫鼎鑫」,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招標程序要加強把關。 事件曝光多日,物流署署長陳嘉信終於現身辦公室,對記者所有追問都不作回應。與「鑫鼎鑫」的合約已經終止,署方確認此前支付了2,268元。 今次飲用水招標過程究竟出了甚麼問題,政府和警方都要查找,陳嘉信亦已經同負責審查的審計署會面。翻查物流署網頁,如果貨品採購價值超過136萬港元,招標一般要「公開競投」。貨品標書價值超過6,000萬港元就要由中央投標委員會審批,成員包括物流署署長,主席是財庫局負責庫務的常任秘書長。今次「鑫鼎鑫」投標價值超過5,200萬元,連同九龍及新界供水合約總值約1.66億元。目前供應商可以免費申請納入物流署名冊,申請表格只要求填寫公司名稱、通訊地址、電話等,提交有效商業登記證,最後簽名及用公司印鑑證明屬實。 曾經提出議案辯論政府採購政策的議員認為當局過於依賴投標者提交資料。謝偉銓:「是不是預早、不是一定有項目,有關團體機構可以申辦作為政府邀請投標方面名單。政府多些時間去考核機構、能力、業績、生產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