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九龍塘私家車剷石壆撞欄 五人受傷送院 鐵枝擊中對頭車
【有線新聞】九龍塘有私家車失事,五人受傷。 私家車剷上路中分隔石壆,車頭損毀、車身傾側。上午11時半,私家車沿窩打老道往沙田方向駛至羅福道附近,跟一架切線車輛碰撞後剷上石壆,撞毀十米鐵欄,部分鐵枝擊中反方向另一輛車。私家車兩男三女受傷,由消防員救出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駿高控股三前僱員被控串謀詐騙公司 涉款82萬元
【有線新聞】上市公司駿高控股三名前僱員被控串謀詐騙公司82萬元,明天提堂。 三名被告分別是駿高控股前首席財務官鄭曉東、前高級顧問梁子亨及前經理張碧霞,他們涉嫌前年六月至今年四月訛稱駿高的子公司,須向兩間公司支付健康產品的授權費及協助獲取貸款的服務費,共約82萬元。廉署接獲貪污投訴後展開調查,發現兩間公司從未與駿高達成協議,三人被落案起訴串謀詐騙罪,星期五在觀塘裁判法院應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新修訂保護瀕危動植物條例明生效 未領許可帶魚翅過關屬違法
【有線新聞】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附錄修訂明天生效。 漁護署瀕危物種保護主任劉苑容:「魚翅和紅景天粉末,這些是附錄二的非活生標本,本地買賣是不需要領有管有許可證。不過任何人在未領有許可證情況下,進口或出口魚翅和紅景天粉末等附錄二物種貨物,均屬違法。」 海關說二月通關以來,在旅客緝獲到的瀕危物種案件明顯上升,由去年的150宗增加至今年首11個月的250宗;大部分案件涉及旅客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從內地攜帶花旗參、蘭花、石斛和乾海馬。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消委會|「港車北上」保費差異大 資訊欠透明 籲留意條款及保障範圍
【有線新聞】消委會因應落實「港車北上」,比較本港18間公司的汽車保險,發現保費差異頗大。 本港有18間保險公司提供「等效先認」的產品,即在香港汽車保單上附加內地汽車保險,消委會發現有關的保費差異大,由數百至三千多港元不等。消委會又指出相關產品資訊透明度不高,只有5間公司在網站發布汽車保費表,部份公司要經過繁複手續才提供保費資料,令消費者難以作出比較,提醒車主留意保險條款及保障範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中大炒吳樹培 前校董:任內未聞調查小組成立 學生代表促校董會「齊腳」再定
【有線新聞】中大校董會成立小組調查後通過即時解僱副校長吳樹培,吳樹培反駁未獲邀答辯,有上任校董說未聽聞成立小組。新校董會目前18名委員只有校長和副校長兩名校內委員,有學生代表促請待校董會「齊腳」後才作重大決策。 中大校董會委託具法律背景的校董及校內教授成立三人小組調查吳樹培,小組何時成立、成員是誰,連吳樹培都不知道。他在聲明說十月中收到通知後一直沒獲邀答辯或提供資料,有前任校董亦說任內沒聽聞過小組的事。 中大校友評選會前選任校董林偉雄:「去到11月初仍是中大校董時,從來沒聽過校董會主席或在校董會提過,真正成立三人小組。主席、吳樹培先生書信往來了幾次,有一次校董會主席要求吳樹培先生提交報告時純粹交給三個人,他、主席、副主席及司庫。」 新一屆校董會首次會議原定明年一月召開,星期三的會議提早了,亦未齊人。立法會通過中大校董會改組方案,校董會由34人組成,目前16席從缺,現任成員中除了校長段崇智和副校長陳金樑,其餘16人都是校外成員。 中大聯書院學生會工作小組副召集人Ivan:「齊腳的校董會代表不同持分者,做決定時經過充分討論,有各個持分者的參與,先做重大決策會更好。」 中大議員校董劉國勳:「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申訴專員|油麻地果欄阻街噪音擾民 食環、民政署遭投訴 指控不成立
【有線新聞】針對油麻地果欄阻街及噪音設訴,申訴專員完成調查,認為對食環署及民政署指控不成立,認為長遠政府應積極考慮搬遷批發市場。 申訴專員不點名調查油麻地果欄,有投訴人反映批發市場一帶晚上9時後有大量垃圾、雜物、貨物和搬貨用的「卡板」擺放在行人路和車路,也有電動唧車夜晚搬貨時發出噪音滋擾居民;多次經「1823」投訴,食環署都說巡查時沒有發現,不滿他們沒有派人在晚上巡查,無視卡板阻街問題,民政總署亦沒有積極協調部門處理阻街和噪音。 申訴專員公署八月中派員在晚上巡察,發現大量裝有水果的紙箱和竹籃放在馬路,往返批發市場的馬路只餘一條行車線。這些紙箱和竹籃又佔據約半條行人路和堆放在天橋底,不過沒有阻礙行人。現場有少量垃圾,整體環境衞生良好。 公署說理解政府部門除了執法,也要平衡批發市場運作及對市民的影響,食環署難以長時間提供清掃街道服務,清晨才掃街是可以理解;工人已在無人看管的卡板貼上「移除障礙物通知書」,是部門基於經驗作出的執法選擇,難言不合理;而民政總署並非執法部門,收到投訴後有轉介其他部門跟進,處理恰當;因此判斷針對兩個部門的投訴都不成立。 公署建議政府長遠積極考慮搬遷批發市場,徹底解決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消委會|僅1間虛擬保險公司列明資料保留期限 自願醫保保費差異可達74%
【有線新聞】消委會檢視4間持牌虛擬保險公司網站,只有一間列明個人資料保留期限。 消委會今年截至十一月已接獲9宗虛擬保險公司投訴,較去年同期的3宗增加兩倍。消委會根據4間公司私隱政策,只有一間清晰闡明消費者個人資料會在業務關係終止後保存7年,其餘3間均沒有訂明保留期限。消委會又參考其中3間公司列出的自願醫保保費,顯示同一年齡的保費存在差異,年度保費最高相差可達74%。消委會提醒網上投保時注意保費差異及相關的私隱政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國家民航局與港合辦亞太創科展 黃偉綸:助推動香港航空業
【有線新聞】國家民航局、香港民航處以及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聯合舉辦亞太地區創新科技及能力提升展覽會。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致辭時說,活動可以向公眾分享現時香港航空業的技術,又為各業界提供商業合作的平台,大大推動香港航空業的發展。展覽會會舉辦有關民航科技的主題演講和研討會,集合業內領先的參展商,透過展覽和分享會展示民航的創新技術,探討航空業的長期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消委會|30款檢驗臘腸全屬高鈉 有「加瘦」臘腸更高脂 一款被控違商品說明條例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了30款臘腸,發現全部高鈉,大部分高糖高脂,有8款聲稱「瘦」的臘腸同樣屬高脂食物,更有6款樣本營養標籤與實際含量有差異。 下星期開始轉涼,秋冬季節食臘味,主角怎少得臘腸?消委會測試了16款預先包裝及14款非預先包裝臘腸,發現全部樣本均屬高鈉,超過八成屬高糖,只有一款臘腸不屬於高脂;更有六款驗出禁用染色料,有可能令人出現噁心、嘔吐等,但分量不會對健康構成即時影響。 不少人會根據營養標籤去選擇食物,但調查發現六款樣本營養標籤的標示值與檢出含量相距甚遠。總脂肪含量最高的「大生海味」三花臘腸,相關的標示值與檢出量相差超過四成,遠超食安中心指引。檢出飽和脂肪量最高的「皇上皇」富豐臘腸,營養標籤更沒有標示飽和脂肪量。有八款包裝上有「瘦」字的臘腸同樣屬高脂食物,其中「安記」加瘦臘腸總脂肪含量比沒有聲稱瘦的臘腸樣本更高。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雖然沒有營養含量的法例定義,但一般消費者期望對聲稱瘦的產品期望是脂肪含量會比一般產品低,並低很多,可能會有期望。雖然沒有在營養標籤上標示總脂肪量,但若果脂肪量含量高,但有聲稱是加瘦的情況下,真的有機會觸犯商品說明條例。」食安中心跟進調查發現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的士記分制|條例草案三讀通過 濫收車資最高扣10分 議員促裝行車紀錄儀
【有線新聞】立法會三讀通過《的士記分制條例草案》,兜路、拒載、濫收車資扣5至10分,兩年內扣滿15分停牌三個月。有投反對票的議員認為現有法例已足以規管,亦有議員要求的士安裝行車紀錄儀方便舉證,政府指會要求的士車隊為旗下的士安裝。 記分制在24項的士司機相關罪行中挑選11項制訂,每項扣3至10分不等,不發收據可扣3分,兜路、「釣泥鯭」扣5分,拒載、濫收車費就扣10分;兩年內扣滿15分,停牌三個月,之後每次停牌六個月。 有議員表明反對,認為現有24條法例足以規管,法庭多數輕判罰款。航運交通界(自由黨)議員易志明:「奇怪的是行政部門,從無向法庭上訴申請加刑以儆效尤。既然現有法規只判最高刑罰就可將「黑的」消除,故毋須引入另一套違例記分制。」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局方無清楚解釋,如何解決兜路指控中舉證困難,如何防止司機、乘客各執一詞。」 工聯會大部分議員投棄權票,有人質疑警方執法不力。選委會界別(工聯會)議員陸頌雄:「人人都知蘭桂坊某些時段用不到正價截車,全城的人知道,警察何不每天到那裏『放蛇』?我保證他收穫豐富。」 有議員建議用科技配合。選委會界別議員陳紹雄:「仿效澳門做法,由政府為所有的士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申訴專員|批康文署戶外設施維修延誤嚴重 平均需近3個月 倡「實圖」助前線巡檢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完成調查康文署戶外遊樂及康體設施維修保養問題,發現維修平均需時兩個半至三個月,工程延誤問題嚴重,往往延誤後才向承辦商發警告,監管不力。 康文署戶外遊樂及康樂設施不時見到有損壞要圍封維修,申訴專員主動調查發現2017至2021年間,康文署由接獲設施損壞報告到確認完成維修,平均要兩個半至三個月,有個案更需時超過半年;在2018至2022年間,接近四分一至半數以上個案,承辦商未能在預計完工期前完工,顯示工程延誤問題嚴重。 公署指康文署在工程超越預計完工期後才向承辦商發警告信,認為署方發出施工指示後就應要求承辦商匯報工程進度,並訂立最後施工期限,通知承辦商若未能按時完成會取消施工指示,以及於評核報告中反映情況;又發現部分人員沒有適時匯報設施和安全地墊損壞,以及加設臨時安全措施,反映部分人員安全意識不足。 建議署方在巡查表格上羅列場地設施,用實物圖像作為例子,協助前線人員逐一檢視設施和記錄結果,準確判斷設施狀況。調查報告提及設施的巡查紀錄是分區存檔,總部無法有系統監察各區設施維修進度,建議署方跟進年初已開始的電腦紀錄系統開發進度。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4日
消委會|27款芝麻產品驗出污染物 4款塑化劑超標 13款含基因致癌物
【有線新聞】消委會發現市面上27款芝麻產品有不同種類的污染物,其中4款塑化劑超出食安中心水平,可能影響生殖系統。另外有1款芝麻油有致癌物超出歐盟標準。 芝麻有保護細胞、調節代謝功能,也有豐富蛋白質和礦物質等,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健康食品。消委會測試35款芝麻油、芝麻粉和芝麻醬樣本,發現售價差異甚大。以芝麻油為例,最便宜的每100克售價11.9元,最貴68.7元,這兩款的總評分都獲5分,反映價格與產品質素沒必然關係。 消委會又在其中27個樣本檢驗出不同污染物,3款芝麻油和1款芝麻粉塑化劑含量超出食安中心行動水平,當中「冠益華記」有兩種塑化劑分別超標47倍和80倍,若成年人每日食一湯匙就會超出歐洲食安局訂立的組合每日可攝入量,已將測試結果轉交食安中心。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除非你極度喜歡芝麻油、不斷加,因為有些人真的喜歡芝麻的味道。若你不是、只是作一般調味,久不久才吃,應該對身體影響不大。不過大家要留意小孩子,剛才我們提到有兩款芝麻油,若塑化劑超標較高,(小孩進食)一茶匙可能都已達上限。 消委會又發現13款芝麻產品含有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含量介乎每公升120微克至2,100微克。超標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