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油麻地地產舖起火 女子吸入濃煙不適送院
【有線新聞】油麻地一間地產舖火警,一名女子不適送院。 附近商戶提供片段見到,地產舖火勢猛烈,不斷噴出火焰,濃煙捲上半空,上層多個單位被黑煙籠罩。上午十一時許,位於寶靈街與廟街交界地產舖閉門失火,消防出動一隊煙帽隊及一條喉灌救、將火撲熄,地產舖嚴重燒毀,一名女子懷疑吸入濃煙不適,由消防員從大廈救出送院,另外十名大廈住客自行疏散,起火原因仍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中大研腸道微生物移植新技術 配合AI治療難辨梭菌 治癒率升至九成以上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成功研發新技術,利用腸道微生物移植配合人工智能為反覆感染難辨梭菌的病人移植健康的腸道細菌,令治癒率大幅提高到90%以上。 67歲的周女士四年前腸道感染難辨梭菌,反覆使用抗生素治療,成效都不理想,周女士:「服用一周(抗生素)後是一天比一天嚴重,是沒有改善過。我每天大便出血10多次,是整個廁所都是血,見教授時已是虛脫得無法走路,教授就告訴我是難辨梭菌。」 難辨梭菌多數寄生在人的腸道,單是去年本港有超過3,600宗個案,嚴重的患者會腹瀉、大便出血,傳統會用抗生素治療,但復發率高達35%。中大醫學院於是利用腸道微生物移植配合人工智能,研發出專利技術MOZAIC,移植前先為病人做配對。 中大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平時用抗生素治療猶如一把火燒光整個森林。若用傳統腸道微生物移植(FMT),但我們不知道當中哪個成份可令成功率最高,等於將整個微生態放進腸道,希望會成功。用我們現時用的機械學習或者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將捐贈者與病人做一個配對。」 不單止根治率大幅提高到90%以上,亦節省了醫療成本,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醫管局的病床每天每張床大約需要10,000元成本。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138間內地高校參與招收文憑試學生 明年3月開放報名
【有線新聞】國家教育部公布下學年有138間內地高等院校參與招收文憑試學生計劃。 計劃比去年再多6間內地高等院校招收香港學生,包括浙江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有意申請的考生可於明年3月登入指定網站報名,院校將於同年7月底公布取錄名單。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今年共57宗嚴重工業意外釀21死 建造業總工會:誰管施工則誰管安全
【有線新聞】本港今年至少發生57宗嚴重工業意外,21名工人死亡,建造業總工會促請檢討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工會說近期的工業意外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例如上星期發生的中九龍幹線工業意外,吊運鋼筋的時候沒有確保吊運範圍內沒有工人釀成四名工人受傷,又說意外不斷發生已經不是個別個案,顯示現時安全管理制度已經響起警號,建議勞工處重新審視部份職安健條例和安全指引。 建造業總工會安全顧問李光昇:「落實責任制,我們一直強調誰主管誰負責,誰管施工就誰管安全,不是由安全主任管安全。安全主任沒有能力亦不能夠取代施工人員管理安全。安全主任在整個地盤再多也只是幾個,但同一時間有很多地方正在施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習拜會|有商會稱中美元首會面突破大 冀關係改善助香港經濟發展
【有線新聞】有商會認為中美關係過去一直反覆,疫情時跌至最低點,今次兩國元首會面是很大突破,兩國關係改善對經濟發展有好處。 北加州香港商會副會長王易虹:「香港和美國很多貿易都是轉站式,轉站式都是通過香港,對中國包括現在越南、東南亞,這個轉站是促進得非常好,因為這個疫情影響很大;第二是因為中美關係,美國人對香港的看法有些轉變,很可能是在人權問題或者國安法的設立,很多人都認為香港是在受壓迫的狀態,但是現在希望通過這個中美關係改善之後對香港沒有好的轉接有好的影響,我想是一個好的方向。」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稱經濟總量近兩萬億美元 李家超:積極為港商、外商開拓大灣區機遇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會積極幫助港商和外商開拓大灣區機遇。 香港中華總商會成立50周年,為青年華商舉行論壇。李家超致辭時指大灣區經濟總量接近兩萬億美元。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亦是全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接軌,正研究與廣東省合作投資於大灣區具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項目,協助港商發展內銷市場。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桂冠論壇|人才計劃逾18萬人申請 陳國基:為非本地學生提供獎學金
【有線新聞】論壇開幕邀請來自三十個國家近200名青年科學家以及一眾邵逸夫獎得獎者交流。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詞說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提升本港競爭力、吸納人才,又提到現時人才計劃已經吸引超過18萬人申請,本港亦會為非本地學生提供獎學金,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港大風波|張翔對聲譽受損感遺憾、痛心 稱難避「有心人」改革意見
【有線新聞】港大校長張翔捲入多宗投訴,包括管理不當等,校委會成立專責小組調查,張翔說對指控感到遺憾和痛心。 他接受報章專訪時形容事件屬實不幸,已對港大聲譽造成損害,又說這些事件有時很難避免可能有些「有心人」對大學成就、改革有不同意見,希望小組最後能得出公正的結果。他又提到要讓港大逐步發展成爲與劍橋、哈佛大學齊名的頂尖大學,對於政府放寬非本地生限額,他認為有助促進校園多元化和國際化,又期望日後在北都大學教育城建立國際校區,吸引更多海外學者及學生。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議員稱可結合教育配合內地研學旅遊 警察、懲教博物館可成旅遊景點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無約束力議員議案。有議員認為亦可以同時結合教育,配合內地的研學旅遊。 教聯會鄧飛:「抗日紀念館可以為內地師生來港研學作服務,可以變成愛國教育基地。警察博物館、懲教博物館、大館等都可以成為體驗一國兩制研學旅遊景點資源。正所謂『無巧不成書』,提出原議案的姚柏良議員亦都擁有資深教育背景,文體旅局長楊潤雄之前更是教育局局長及副局長,對於整個教育行業並不陌生。香港要發展研學旅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所謂天意人事,原來冥冥中早有佈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東涌的士失事翻側 撞毀十多個水馬 司機、乘客送院治理
【有線新聞】東涌有的士失事翻側,兩人受傷。 的士翻側橫臥路中,車身嚴重損毀,碎片四散地上,十多個水馬被撞毀。事發在凌晨五時許,該的士沿北大嶼山公路往機場方向行駛,駛到近小蠔灣對開失控撞向路邊水馬翻側。司機及女乘客受傷,自行爬出車外,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區選|不設免費乘車安排 陳國基:對投票率沒實質作用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12月的區選不會有免費乘車安排。 上屆立法會選舉,港鐵、巴士等交通工具設「投票日免費乘車」。陳國基接受報章訪問時說票站一般在選民居所附近,免費乘車對投票率沒有實質作用,政府亦不會以投票率高低論成敗。他又提到上屆區選有人只是喊「反中亂港」口號便當選,新選制可以去政治化。目前政府正擬定179人的委任名單,包括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但他不預測落選者會否再獲委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港府批評美中經濟委員會報告抹黑 敦美國政客停止干涉香港事務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強烈不滿及堅決反對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報告,敦促停止干涉香港事務。 委員會的年度報告批評特區政府企圖在司法管轄區外執行港區國安法、檢控、懸賞通緝海外民主活動人士,又說黎智英案和初選案反映香港司法制度倒退,建議加入對司法獨立的評估,根據結果制裁司法機構職員。港府批評報告污衊抹黑委員會以政治凌駕法治,強調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享有高度自治,會繼續依法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敦促美國政客停止干涉香港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