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關車門撞到警員控襲警 港足名宿招重文准保釋下月再審
【有線新聞】港超球隊標準流浪教練團成員招重文被控一項襲警罪提堂,他獲准保釋至下月13日再訊。 54歲的招重文5月初在新蒲崗違泊被警員發告票,他涉嫌在關上車門時撞到警員,被控一項襲警罪。他暫時毋須答辯,獲准以2000元現金保釋,案件押後至下月13日再提堂,以待索取檢控文件及法律意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新型肺炎|逾六成人不知屬高風險群組 孔繁毅:近期入院量升 高峰料月底來臨
【有線新聞】有組織發現超過六成人不認為自己是新型肺炎的高風險群組。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引述調查機構在今年7月初至中旬訪問超過2,000名市民,有近7成受訪市民不知道或不認為自己是新型肺炎的高風險群組;即使知道自己屬相關群組,都不了解自身疾病,包括60歲以上、糖尿病、高血壓和吸煙等是引致重症的高風險因素。學會又發現超過4成受訪市民感染新型肺炎時並無求醫。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說近一至兩星期因新型肺炎入院的病人上升了一至兩成,預計高峰會在本月底至下月初來臨,提醒高風險群組一旦受感染,應盡快求醫及早服用口服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李克強逝世|遺體明於北京火化 港澳政府將下半旗誌哀
【有線新聞】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的遺體明天在北京火化,特區政府總部等將下半旗誌哀。 李克強上星期五在上海突發心臟病逝世,終年68歲,遺體星期四在北京火化。特區政府按照中央人民政府通告,政府總部、禮賓府、口岸管制及檢查站以及機場將下半旗悼念李克強。澳門政府總部、禮賓府及各邊境口岸等亦將下半旗誌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區選|田北辰倡辦簡介會取三會提名 曾國衞重申渠道足夠、沒打算修改
【有線新聞】有政團沒有足夠三會提名,無法參選區議會,有議員建議政府舉辦面對面簡介會,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說已有足夠渠道爭取提名,無打算修改。 區議會選舉提名期結束,建制及非建制都有人因沒有足夠三會提名、未能入閘,包括實政圓桌。召集人田北辰在立法會大會上指有三會成員在知會主席後改變意欲,他建議政府立法要求主席保持中立,並舉辦簡介會。田北辰:「讓所有參選人可以面對面向(三會)提名人講解政綱,以前特首和立法會選舉都有。」 曾國衞:「我們認為目前安排已有合理和足夠渠道讓有意參選人士爭取提名,目前安排我們覺得行之有效,暫時沒有打算修訂。」田北辰說會繼續從不同渠道反映意見,「我無論如何都不心服,相信香港很多人和我看法一樣。我的心從來都為國家,從來都是為了香港更加進步、完善。這個選舉制度其實很完善,唯一未完善的是提名階段。」 有議員就憂慮選區名稱陌生會影響投票意欲。民建聯劉國勳:「北區有兩個選區,一個叫紅花嶺區,一個叫蝴蝶山區。很多市民收信後問我是否要爬山投票?到底選區名稱如何制定?紅花嶺和蝴蝶山雖然都在北區,但令很多居民混淆。」曾國衞說民政處已採用耳熟能詳的地方名稱,市民有意見都樂意聽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明年修訂《建築物條例》 甯漢豪:研不同層次罰則、加強打擊僭建
【有線新聞】政府明年修訂《建築物條例》,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將研究引入不同層次的罰則,加強打擊僭建。 甯漢豪:「現時僭建首先會出清拆令,如果不遵從清拆令,其實罰則是一樣,不論僭建的大小,我們需要檢視不同嚴重程度的個案,是否應該有不同罰則?不是清拆就可以了事,可否研究有僭建就有機會被檢控?這些方向我們都希望在未來一年的研究範圍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換身份證|觀塘臨時登記處啟用 郭俊峯指每日可處理1,100個申請
【有線新聞】入境處在觀塘新設的臨時人事登記處,即日起為市民辦理換證。 辦事處位於觀塘宏利金融中心舖位,星期一至六、朝八晚十為三類人士換證,包括持有舊款智能身份證、年滿11或18歲而需換領兒童或成人身份證人士,以及已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人士。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到場視察運作,他說辦事處提供96個工作天的預約名額,每日可處理約1,100個申請。郭俊峯:「疫情後陸續有市民有需要回港申請身份證,加上有新的人才計劃,大量人才會帶同家屬來港生活,他們都有申請身份證的需要。有見及此,我們今日開設新的臨時辦事處,隨著投入服務,希望可以解決之前可能沒辦法預約身份證預約名額的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區選|有議員指內地港人欠選舉資訊 曾國衞:已藉小紅書等宣傳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居住內地的港人,未能收到區議會選舉資訊,要求政府加強宣傳。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我們已聯絡各個內地辦事處,宣傳工作已開展一段時間,透過他們在內地的網絡和媒體資訊,發放選舉方面的訊息,令身處內地的港人都知道區選的重要性,以及投票等各方面安排。據我所知,很多透過不同內地(平台),例如小紅書的方式宣傳、成效頗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林素蔚倡政府帶頭推家庭友善僱傭措施 包括育兒假、親職假等
【有線新聞】立法會議員林素蔚提出議員議案,促請當局加強支援家庭,建議政府帶頭推行更多家庭友善僱傭措施。 林素蔚:「很多時他們不是關注薪金多少,而是關注小孩身體不適,誰人照顧?如果沒有家傭支援時,如何支援小孩?所以育兒假、親職假方面,希望政府在公務員體系帶動,推廣至企業中。」 林素蔚又說樂意見到,政府推出贍養費調解試行計劃,建議日後設立跨政策局的一站式家庭責任中心,支援離異家庭及處理贍養費等事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謝展寰指不排除資助更換電動巴士 減票價壓力 年內為首個充電油站招標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不排除資助巴士公司更換電動車,減少對票價的衝擊,今年亦會為首個充電油站招標,期望兩三年內加裝幾百個高速充電器。 施政報告提出公共運輸綠色轉型,目標是2027年底前投入3,000輛電動的士及700輛電動巴士。謝展寰說換車成本貴會幫助巴士公司:「為了希望減少對票價衝擊,都會跟巴士公司,看看整體財務安排如何。我們不排除資助,資助以外都有些方式可以幫助增加收入。例如電動巴士,巴士公司需要安裝很多高速充電器,為了減少充電時間,一定用高速,不會用中速、慢速,巴士基本上晚上充電,日間可以開放充電站,讓其他市民、的士,其他車輛使用。」 本港現時有五千多個電動車充電器,只有約一千個是高速,謝展寰說未來兩三年,會加裝幾百個高速充電器,「的士站頭、公眾交通運輸交匯點安裝高速充電器。今年會試驗第一個招標,將油站轉做充電站,現有油站希望透過地契優惠,加裝充電設施。」目前政府提供的充電位都是免費。謝展寰說電動車普及後,會改為收費,逐步推動充電市場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澳門明年擬連續17年派錢 續推醫療、電費補貼計劃等
【有線新聞】澳門明年再向居民派錢。 澳門政府向立法會提交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將繼續實施現金分享計劃、醫療補貼計劃、住宅單位電費補貼計劃等,是連續17年派錢。澳門今年已向永久性居民派發一萬元、非永久性居民則有六千元。預算案暫時未有說明明年派錢的具體金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黑碼取消|跨境學生:不用怕遲到 巿民讚過關快10分鐘:黑碼冇作用 港鐵推北上優惠
【有線新聞】即日起香港往返內地,毋須再掃瞄「黑碼」進行健康申報,有市民說過關流程暢順。 用了接近四年的「黑碼」這日終於取消,所有關口都恢復疫情前的通關模式,毋須再準備「黑碼」,大清早就要過關上學的跨境學生,指過關方便了。 跨境學生Oscar:「每人的電話、手機網速都不同,他們會在口岸堆積造成阻塞,我認為是極其不方便,所以現在取消黑碼,我認為是比較方便的事。」 跨境學生Tony:「方便些,很開心不用再用「黑碼」。(之前遇過甚麼問題)有時候打不開,有時很慢,快了些,可以準時上學了,不用怕遲到。」 在深圳灣口岸離境大樓及附近停車場,沒再擺放提醒市民準備黑碼的易拉架,過關時通過香港關口後,進入內地關口前,原定掃瞄「黑碼」的位置已拆走掃瞄裝置,以往有市民在這個位置停低,即場申請「黑碼」,這日可以直接通過。 有市民指過關比以往快10分鐘左右,支持取消黑碼。胡小姐:「其實(黑碼)作用不大,我發覺很多人一次領取十個『黑碼』,今日領取十個碼,之後十天用。我起初認為要取消一次才能領取另一次,原來是不需要的,其實有甚麼作用呢,是沒有作用的。」 不用黑碼,香港過來深圳,過關手續只要幾分鐘。不過如果被診斷有傳染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1日
港鐵露天段打風停駛 有意見倡加設上蓋 林世雄:不可取
【有線新聞】港鐵露天段停駛的安排,有意見認為可在露天段加上蓋,局長林世雄指並不可取。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很多架空路段都是在橋樑,究竟基礎是否能承擔?那個罩不要想是輕的,原因是要擋風,罩不會太輕。一輛車在普通東鐵綫,時速80至90公里般行走。甚至你想想機場快綫大部分都是快的,(時速)130公里,你想想它行走時,有個罩覆蓋它,你想想扯出的風、颼一聲,這不是簡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