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申訴專員主動調查公屋冷氣機滴水 促房署制定指引 避免外判管理公司濫發提示信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就房屋署處理公屋冷氣機滴水完成主動調查,發現有房署外判管理的屋邨多次發提示信,但滴水問題持續,房署無法確定外判管理公司有否濫發提示信,情況不理想。 公屋冷氣機滴水不只擾民,更影響環境衛生,住戶可以被扣5分。申訴專員公署完成主動調查,指房屋署近三年,每年平均接到約1,300宗的冷氣機滴水投訴,數字比以往大幅下降,工作成果值得肯定和讚賞,但仍有改善空間。 其中有投訴個案居住於房署外判管理的屋邨,辦事處即使已確定滴水源頭,只重複發口頭勸喻及提示信,遲遲沒按指引啟動扣分制,滴水持續了三個月才解決。 公署指外判邨平均就每宗冷氣機滴水投訴發出兩張提示信,數量高於房署直管屋邨10倍。但外判邨冷氣機滴水投訴數字升幅、重複投訴的百分比表現都差過直管邨。公署指房署在公署調查初期無為發出提示信制訂機制或指引,認為房署無法確定外判公司有否濫發提示信或對個案處理不當。 另一投訴個案,有外判邨的保安員調查冷氣機滴水投訴時,只到天台視察確認冷氣機沒有滴水,未有入屋測試,便決定終結個案,但滴水問題仍然持續,辦事處四度發勸喻通知書,之後才扣分。 公署認為未有按指引辦事,又指房署處理冷氣機滴水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內地機構疑借崇正中學辦DSE課程 每年學費高達19萬 教育局:無相關申請、切勿誤信
【有線新聞】有內地教育諮詢機構聲稱在長沙灣私校崇正中學設「香港校區」,招收2025/26學年中四、五學生,以協助學生報考中學文憑試,升讀香港或海外高等院校。教育局說沒有收過相關辦學申請,勸喻家長及學生切勿誤信「假學生」身分符合居港規定。 內地教育諮詢機構「摘星DSE」招生,宣稱學生可以在「香港校區」長沙灣私校崇正中學入讀中四、五,涉嫌違反教育條例。宣傳中介紹崇正中學具備DSE校本課程評核資格,在校中六生可以直接以「學校考生」身份報考DSE,學費每學年約16至19萬港幣。根據教育局收費證明書,崇正中學DSE課程中四至中六學費約30,000元。 選委會界別(教聯會)鄧飛:「如果在崇正校園中或校舍地址中進行招生,以及補習、教學工作,這是肯定違規,不能夠用同一校舍,交予其他機構辦學。」他相信與當局調整專上課程資助學額和申請資格有關,「過往真的未見過這類借殼辦學操作模式,未曾留意到,相信會有些關係。對受養人簽證學童來到香港後,如果報大學聯招,要享受政府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學費,必須滿足在香港長居兩年或以上。有這個新條件、措施,可能令一部分人才家長有憂慮。」 教育局回覆查詢說並無接獲「摘星」於「崇正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涉租車糾紛「起底」的士司機 57歲的士通訊群組管理員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57歲男子涉嫌「起底」的士司機被捕。 私隱專員公署稱,被捕人是一個即時通訊軟件上的的士群組管理員,被「起底」的的士司機今年四月加入群組,當時發送過自己的的士司機證照片予管理員。之後他就租用的士是否欠租與另一人發生糾紛,有人在群組發布司機的資料,包括姓名、手機號碼、的士車牌及司機證照片,還作出負面評論,指司機欠租,又鼓勵群組其他司機轉發。被捕人目前獲准保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如心廣場車禍|高齡的士司機駕駛惹關注 議員促盡快收緊體檢門檻 業界反對單靠年齡劃線
【有線新聞】政府前年提出收緊年長商用車司機體檢要求,至今未提交修例草案,的士業界同意檢視領取駕駛執照要求,但希望不只單純用年齡劃線。 星期二荃灣如心廣場一輛的士懷疑失控撞倒一名菲律賓籍男子,他送院後不治,80歲司機報稱事發時頭暈,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事件再次引起社會關注如何確保年長司機駕駛安全。 根據運輸署,去年涉及交通意外商用車司機超過1.3萬名,三成六是60歲或以上,而70歲或以上佔大約8%,這些出意外的年長司機,過半都是駕駛的士。目前法例規定70歲或以上申請或續領駕駛執照時,要提供註冊醫生填寫及簽署的體格檢驗證明書,申請人可以選擇執照有效期是1年或者3年。當局前年建議收緊商用車司機體檢門檻至65歲,將視覺及聽覺測試納入必檢項目,並且一年一檢,原本預計去年下半年落實,不過至今未提交法案。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發言人翁國豪:「降低檢查門檻至65歲,我們也有與政府商討,我想一步一步來。這件事就不只是年紀問題,其實總之其實你做一個職業司機,你都要留意。我們也都與政府看看數據,之後再定究竟是否需要強檢。」 有議員認為未及70歲的司機,體檢要求可以留有彈性。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房署「外判邨」處理冷氣滴水不力 發提示信多直管邨10倍 僅天台視察未入屋測試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就房屋署處理公屋冷氣機滴水完成主動調查,發現有房署外判管理的屋邨多次發提示信,但滴水問題持續。房署無法確定外判管理公司有否濫發提示信,情況不理想。 公屋冷氣機滴水不只擾民,更影響環境衛生,住戶可以被扣5分。申訴專員公署完成主動調查,指房屋署近三年,每年平均接到約1,300宗的冷氣機滴水投訴,數字比以往大幅下降,工作成果值得肯定和讚賞,但仍有改善空間。其中有投訴個案居住於房署外判管理的屋邨,辦事處即使已確定滴水源頭,只重複發口頭勸諭及提示信,遲遲沒按指引啟動扣分制,滴水持續了三個月才解決。 公署指外判邨平均就每宗冷氣機滴水投訴發出兩張提示信,數量高於房署直管屋邨10倍,但外判邨冷氣機滴水投訴數字升幅、重複投訴的百分比,表現都差過直管邨。公署指房署在公署調查初期無為發出提示信制訂機制或指引,認為房署無法確定外判公司有否濫發提示信,或對個案處理不當。 另一投訴個案,有外判邨的保安員調查冷氣機滴水投訴時,只到天台視察,確認冷氣機沒有滴水,未有入屋測試,便決定終結個案。但滴水問題仍然持續,辦事處四度發勸諭通知書之後才扣分。公署認為未有按指引辦事,又指房署處理冷氣機滴水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倡堅巷花園改建寵物共融公園 民建聯促政府加裝閉路電視 監控寵物便溺問題
【有線新聞】有政黨建議政府在中西區增設更多寵物設施。 港島西立法會議員陳學鋒及多名中西區區議員舉行記者會,指區內飼養寵物的人數日益增多,衍生出衞生問題,寵物隨處便溺,寵物主人或食環署亦未能徹底清理。民建聯建議政府加設指示牌或閉路電視監控,同時設立更多寵物設施,舉例將堅巷花園改建成寵物共融公園。調查結果指,建議獲逾八成當區居民支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馬鞍山屋苑單位起火 約30居民疏散 無人傷
【有線新聞】馬鞍山有屋苑單位起火,約30名居民疏散,無人受傷。 起火單位窗框燒至變形,外牆嚴重熏黑,消防員在露台調查。早上十時許,烏溪沙路8號一個私人屋苑有單位發生火警,大量濃煙升上半空。消防動用一條喉及一隊煙帽隊灌救,約50分鐘將火救熄,起火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基孔肯雅熱|指粵港交往頻繁 料輸入個案穩定上升 曾祈殷籲高危地區回港市民自我監測
【有線新聞】有傳染病科醫生預計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會持續增加。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輸入個案必定會繼續穩定上升,因為廣東的個案較多,彼此交往頻繁,很多港人在內地住。不可只靠政府前線工作人員滅蚊,我們自己市民都要負責,如果到過高危地區首要條件回來後要自我監測,第二是回來後十四天不斷噴防蚊用品,避免自己被針,不希望擴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基孔肯雅熱|曉峰園居民讚滅蚊頻密不懼爆發 市民:經歷咗疫情、唔會驚
【有線新聞】本港再多三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三名患者分別居於鴨脷洲利東邨及青衣曉峰園,食環署分別派員到附近滅蚊。 感染基孔肯雅熱的父子居於青衣曉峰園,他們到過孟加拉旅遊,屬輸入個案。食環署早上派員在屋苑外圍草叢噴灑滅蚊劑,掃走水渠的枝葉,又在渠口倒入蚊沙,居民稱不擔心有爆發。李先生:「這裡的滅蚊工作做得很頻繁。(怎樣頻繁?)大約每一日都有,有時我們上面樓層都會噴的。」陳先生:「經歷了疫情,心理上都調整了,不會怕。」 曉峰園在山谷中間,屋苑入面還有車路再進入,四周都有樹木包圍,鄰近是青衣自然教育徑。長亨邨跟曉峰園只是一街之隔,亦加強滅蚊,附近還有多個屋邨屋苑,滅蚊範圍還會伸延至大王下村。 另一名79歲女患者居於鴨脷洲利東邨,之前在佛山探親住了一個月,關愛隊在區內派發驅蚊貼,邨內亦有滅蚊機,有街坊為小朋友噴蚊怕水。朱小姐:「有點擔心,因我們不太清楚這個病的問題。」劉先生:「(怕附近多人前往佛山嗎?)我們準備遲些也會去,不會怕,自己出門小心點就好。」 食環署人員在屋邨範圍滅蚊,包括在鴨脷洲街坊學校對出草叢噴灑滅蚊劑,以及東昌樓對出和利東邨道。本港至今已有四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JUPAS放榜|1.23萬人獲八大取錄創新低 學友社:院校今年增收國際文憑考生
【有線新聞】大學聯招放榜,約1.23萬人獲八大取錄,佔八大資助學額比率約82%。兩項數據均創文憑試新低,學友社認為主要是院校今年增加取錄國際文憑等非聯招考生。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過去IB分數比較好的同學,不少會選擇海外升學,但今年很多不同因素,經濟也好、外圍因素、地緣政治也好。我們觀察更多有好成績同學,今年都選擇以本地升學為主,當他們好成績又選擇本地升學,自然大學覺得他們比較優秀,所以給予一些八大學位給非聯招同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基孔肯雅熱|利東邨、曉峰園加強滅蚊 有居民無懼感染計劃北上 醫生:輸入個案恐上升
【有線新聞】本港再多三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居住的鴨脷洲利東邨及青衣曉峰園,有政黨派發防蚊用品,食環署加派人員滅蚊。醫生預料將會有更多個案出現,巿民到訪高危地區後應自我監測。 其中一宗個案,79歲女子居於鴨脷洲利東邨。早上有政黨在區內派發蚊貼和單張,有街坊擔心受感染,特意為小朋友噴蚊怕水。朱小姐:「有點擔心,因我們不太清楚這病的問題,不是大致上,不知會否很影響我們,加上在我們邨裡,也會擔心的。」劉先生:「自己小心一點,因為是怕蚊叮患者後再叮人,自己小心些,不要被蚊叮就可以。(怕附近多人前往佛山嗎?)我們準備遲些也會去,不怕的,自己出門小心點就好。」 另外兩宗個案涉及一對住在青衣曉峰園的55歲及10歲的父子,他們上月曾到孟加拉旅遊。有食環署人員到場清理屋苑外圍的水渠,掃走枝葉,進行滅蚊工作。 有醫生預料,輸入個案數目會持續上升,呼籲市民做好預防工作。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輸入個案必定會繼續穩定上升,因為廣東的個案較多,彼此交往頻繁,很多港人在內地住,如果在內地未及時求診,要回到香港求診,我們識別的個案自然會增加。不可只靠政府前線工作人員滅蚊,我們自己市民都要負責。」 醫生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六旬翁兩度中風失自理能力 以VR訓練助重拾自主生活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去年提出綜合社區復康中心恒常化,作為試點之一的新界西綜合社區康復中心,融合日間護理及家居照顧,為包括嚴重殘疾人士及中風病患者提供復康訓練服務。 66歲的麥偉倫去年兩度中風入院,表達能力及身體機能都差了,個人護理、起床轉身都需要別人幫助。家人向新界西綜合社區康復中心求助,中心在偉倫出院後安排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上門評估他的身體狀況,又派職員上門與他進行復康練習。他每星期也要到中心進行兩次職業、物理及言語治療。 經過半年訓練,偉倫不僅恢復表達能力,更完成自己訂立的復康目標。麥偉倫:「我中了風之後,上廁所,睡覺任何一件事,都是靠我太太悉心幫忙。來到這裡,劉先生教我自主性,我的目標是能夠拿著『四爪金龍』(拐杖)可以四處去。」麥太:「他很開心,因為他不用經常困在家中面向四面牆,走到戶外始終感官、各方面都是一種刺激。」 負責營運的耀能協會指,中心引入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概念,協助患者訂立復康目標。耀能協會專業及程序發展總監黃源宏:「傳統上我們治療師去做是專業主導,即是評估病人身體功能有哪些缺損,然後針對那些缺損做我的治療訓練。但在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概念框架下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