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區議會檢討|麥美娟指會根據基本法定位區議會 改革後回復憲制地位
【有線新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被問到若果區議會恢復委任議席是否走回頭路,以及改革後區議會的職能轉變。麥美娟說會根據基本法,對區議會定位。 麥美娟:「日後區議會組成和產生辦法,會根據基本法和憲法的定位,所以會有多種方式,亦會保留一定選舉成份。基本法清晰說到,要成立非政權性區域組織,日後區議會經改革後,必定會回復基本法和憲法的憲制地位。」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趙家賢完成作供 控方提鍾錦麟手機200條訊息作新證據 法官批做法不理想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趙家賢完成作供。控方傳召認罪的鍾錦麟之前提出會呈交他手機內200條訊息作為新證據,法官批評做法不理想。 趙家賢的證供提及戴耀廷在新界東協調會議要求,就是否運用權力否決預算案作意向性投票,代表鄒家成的大律師指出會上並沒有正式投票,趙家賢不同意。他之後確認戴耀廷曾經發送新界東協調會議「最終文件」提及會運用否決權,但不知道與會者何時達成共識。控方就提到趙家賢在警方錄影會面說,傳統民主派反對否決預算案,但在庭上說有保留。趙家賢澄清口供說法不準確,更正為傳統民主派關注、有顧慮,只有司馬文是絕對反對,他之後沒有再參與初選。 趙家賢完成作供,下一位控方證人是認罪的鍾錦麟。控方說上星期才破解到他的手機,2,000條訊息中會使用其中200條作為新證據。法官李運騰質疑審訊已經第50天,為何現時才交新證據,做法不理想,控方欠大家一個解釋。 副刑事檢控專員萬德豪解釋鍾錦麟聲稱忘記密碼,如果不斷撞錯密碼,所有資料都會刪除。又說九成訊息來自與趙家賢的共同whatsapp群組,法官陳慶偉說即使如此,都要給辯方時間準備。法官說基於控方有新證據,有需要可能要重新傳召區諾軒和趙家賢出庭,之後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兩女子涉用虛假文書申千萬貸款 涉串謀詐騙被捕
【有線新聞】兩人涉嫌利用虛假文件,申請貸款約一千萬元被捕。 警方接獲報案指兩間公司,懷疑利用虛假的薪金證明及銀行文件,透過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計劃,向多間銀行申請貸款約1,040萬元,調查後分別在上水及沙田,拘捕兩名47及70歲女子,涉嫌串謀詐騙。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區議會檢討|民主派區議員指委任議員是制度倒退 建制派認為不能以直選比例衡量認受性
【有線新聞】新一屆區議會有機會恢復委任,或新增間選議席,有民主派區議員認為是倒退,建制派說不能以直選比例衡量認受性,民主黨則覺得可惜,會考慮是否仍有空間發聲,再思考會否參選。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區議會將保留一定選舉成分,意味2016年被全面取消的委任議席或會重現,另一可能性是引入間選議席。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覺得可惜,正初步接觸黨內意見,會待最終方案公布,才正式討論民主黨會否參選。民主黨主席羅健熙:「現階段民主黨思考的問題,究竟將來社會是否仍需要不同聲音不同力量?同時要考慮究竟我們是否仍有空間發聲,做到我們想做的事?我認為每次討論這些問題(參選)都希望得出共識,如果沒共識,才考慮會否容許個別立場個別處理。」羅健熙是李家超口中,在宣誓風波下辭職的區議員,他指民主黨暫未考慮,當時辭職的區議員會否獲准再參選。 至於宣誓「過關」的民主派區議員周賢明指,現時區議員要先經資格審查,並通過宣誓才可就職,安全系數已經夠高,恢復委任議席是倒退。西貢區議會主席周賢明:「委任議員覺得自己比較超然,不太需要理會地區事務,比較理性去處理,但那種理性之中,失去了居民的感受,或他們切膚之痛的體會。」 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開心香港|戲院商會料周六20萬人入場 若反應好考慮定期舉辦
【有線新聞】周六是「全港戲院日」,所有戲院門票劃一30元,戲院商會預計有20萬人進場,若反應好會考慮定期舉辦。 戲院商會理事長袁彥文:「考慮到會否有黃牛票出現,或者擔心有長者很早去排隊?不想他們辛苦,但電影不像演唱會只有一兩場,除了星期六之外,平日都可以看這些電影,相信星期六會吸引到一些比較少去看電影的觀眾或者市民入場,而且香港有61間戲院參與,估計反應會頗熱烈,但會否有黃牛票?我們相信機會都小一些。」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DSE|中文科閱讀卷談生死 考生:有難度 教師:歷練淺要靠多閱讀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中文科閱讀及寫作卷開考。有考生說閱讀卷文章談及生死,比較難掌握。中文科老師說,學生日常要多閱讀才能掌握文章主旨。 有「死亡之卷」之稱的中文科卷一閱讀卷,今年繼續難到部分考生。應屆考生Calvin:「有關山水及人生相關範疇的事,對我來說都算是有難度的試卷。最難的地方我覺得是,作者對生死看法與山水的關係那一題。」 兩篇白話文篇章都是台灣作家的散文作品,第一篇陳列的《我們去唱歌》描寫一條沒落村莊,另一篇簡媜的《一竿冷》,透過山與水對話,談論仁者與智者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再引申到作者淡然看待生死的人生觀。余振強紀念中學中文科老師何潔盈:「始終學生只有十多歲,人生歷練不足,都靠他們平日會否看很多不同的書,有多些深刻的感受,才理解到當中的主旨。」 卷二寫作要在三條題目選一題,考生覺得今年三題都不算難,老師就說第一題「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看似容易,但考生都可能會失分,「選材容易,因為他們有很多生活經驗,例如與舊同學聚餐、例如朋友到外地讀書,他們與朋友一起歡送、聚餐,但說百感交集不容易扣題。」 明年文憑試中文科改革後,作文卷會加入實用寫作,考生要由現時寫一篇文改為兩篇,考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開心香港|首個美食市集10萬門票 明早18區民政諮詢中心派發
【有線新聞】「開心香港」首個美食市集,周六及周日在灣仔會展舉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明日早上八時開始,在十八區民政諮詢中心派發10萬張門票。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考慮到在民政諮詢中心派票,要考慮到人流及排隊秩序,明天各區民政處的同事,會提早觀察排隊情況,並會進行人流控制 ,尤其當發現很多市民排了隊,可能未必能取到票時,在適當時候截龍,我們會做這些安排。」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五一遊行|李家超指主辦方需確保遊行合法 不能違反國家安全
【有線新聞】兩名前職工盟幹事,申請五一舉辦遊行仍未有結果,李家超說表達意見有多種方法,如果選擇舉辦遊行,就要負責確保遊行合法,警務處會視乎實際情況,考慮發出不反對通知書。 李家超:「不能違反國家安全,以及符合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亦不能妨礙其他非參與活動人士的權利及自由,他們要考慮清楚,因為表達意見的方法很多,但他如果選擇這個方法,他就要確保這些活動,符合法律要求、有秩序,他要負上責任。」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區議會檢討|保留一定選舉成份 議席與現屆相若 須符愛國愛港原則
【有線新聞】今屆區議會任期年底屆滿,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區議會值得保留,新一屆的產生方法,以及區議員資格等,很快會有公布,他強調新的區議會,將「去政治化」,會保留一定選舉成分,但組成方法有很多種。 區議會任期年底屆滿,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整個地區行政檢討已進入尾聲,區議會作為地區行政,及諮詢的重要一部分,仍然值得保留,而產生方法會有多種。李家超:「將保留一定選舉成分,讓愛國愛港而有志服務地區人士,可透過多種渠道參與區議會工作,來屆議席數目會與現屆議席數目相若,讓區議會有效地履行各項職能,就區議會的酬金和津貼方面,可以考慮維持不變。」李家超沒有回應會否引入間選和恢復委任議席,只是說細節很快公布。 至於成為區議員的資格,他說正在草擬細節,又批評現屆區議會亂象,一口氣數出十多項,超出或違背區議員職能的行為。李家超:「有區議員危害國家安全,鼓吹港獨、助長黑暴,反對香港國安法,肆意干擾和阻止政府施政,刻意挑撥矛盾、蓄意分化社會、製造對立,更加有大量議員因為拒絕宣誓,或因為不願宣誓,以各藉口辭職,情況不能接受。」 他說因此要從制度上,將區議會組成去政治化,防止區議會被騎劫,成為港獨平台、干擾政府施政。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堅尼地城女途人遭電單車撞倒 昏迷送院
【有線新聞】堅尼地城一名途人遭電單車撞倒昏迷,電單車司機和乘客亦受傷。 電單車車身損毀,行李箱飛脫,現場遺下一隻狗,消防幫牠檢查並用布包裹,懷疑牠是受傷途人所有。早上約八時半,電單車沿城西道往中環方向行駛,駛到西祥街北交界,撞倒一名過馬路的34歲女途人,電單車48歲男司機和44歲男乘客倒地受傷,途人傷勢嚴重,三人由救護車送院治理。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東區醫院鹹水管爆裂 柴灣政府牙科診所及公務員診所今早暫停服務
【有線新聞】東區醫院鹹水管爆裂,柴灣政府牙科診所及公務員診所早上暫停服務。 東區醫院主座大樓一樓,早上六時多,一條鹹水管爆裂,導致一樓、地下電梯大堂和走廊水浸,院方已安排工程人員搶修及清潔。受事件影響,衞生署柴灣政府牙科診所,及公務員診所服務暫停。
- i-Cable
- 2023年04月25日
全港首個長者有機園圃結束20年服務 改建社區設施 長者嘆失聚腳地
【有線新聞】全港首個為長者而設,位於荃灣公園旁的有機園圃,營運20年,星期日將結束服務,用地會交回政府、興建社區設施,有長者說失去了一個聚腳地。 在荃灣區的石屎森林中,竟然有這片小綠洲,蕃茄、生菜、 蘆薈 ,不同農作物應有盡有,是270多個老友記的心血。 園友湯炳華:「這些(潺菜)可以長期讓它生長,到時候會開花結籽,那麼你永遠都有種子。」74歲的華叔對有機耕作特別有心得,這些迷迭香、龍脷葉都是他種的,不過要清走了,日後這裏要興建綜合大樓, 包括社區會堂及社福設施。園友湯炳華:「一句說完:無奈, 政府收地是必然。有康樂設施是好事, 我不會反對,唯有自己找地方種,幸好我兩年前搬到沙田的村屋,前面有幅已荒廢的地,我從鄉民借來用。」 這個大型園圃2003年啟用,是一班老友記的聚腳點。園圃幹事陳錦香:「見到他們有平台,不時說一些繁瑣事,但傾訴後不用帶走 ,放低不開心的事情,離開園圃,亦眼見有些園友變成好朋友,關係好得會相約茶聚。」 園圃今個月底停運,義工和機構要在限期前拆走這兩間屋,以及200多個園圃的棚架。 除了棚架,這裏的一磚一瓦, 漢叔都有份興建。園友周瑞漢:「都是不捨得這幅田,尤其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