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3年04月20日
土瓜灣私家車撞的士 私家車司機棄車逃逸
【有線新聞】土瓜灣有兩車相撞,私家車司機事後棄車逃去,的士司機則受傷送院。 涉事私家車及的士車身嚴重損毀,路邊鐵欄亦被撞毀。凌晨3時許,該私家車沿馬頭圍道往九龍城方向行駛,駛到近馬頭圍邨洋葵樓對開,撞向一輛停在慢線的的士車尾。 私家車司機事後逃離現場,的士司機腳部受傷,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警方正追查涉事司機下落及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3年04月20日
九龍塘貨車失事翻側 司機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九龍塘有貨車失事翻側,司機受傷。 貨車翻側橫臥路中,要由吊臂車吊起移正,期間車尾一度噴出黑煙。早上6時許,貨車沿窩打老道落斜往旺角方向行駛,駛到近映月台對開失控撞欄翻側,男司機自行爬出車外。他腰及腳部受傷,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3年04月20日
職安健修例|孫玉菡稱1,000萬罰款是香港法例最高水平 料能加強業界做好預防
【有線新聞】職安健修訂條例下星期五刊憲實施,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說,新的最高罰款是香港法例最高水平,相信能加強業界做好預防的誘因。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現有法例最高罰款50萬元,增至1000萬元,是本來的20倍,數量很大。第二、香港現有法例,所有法例如果有列明罰款額,最高都是1,000萬元,我們已將條例的最高罰款提升至香港多條法例最高水平。第三、與其他地區比,與其他地區相比都是相若,其他地區的罰款額都是差不多。要做一定要組合拳去做,包括宣傳、推廣、教育、巡查、用科技都要做,但不可忽視事實是如果罰則不夠阻嚇性,始終會影響整個職安健環境。」
- i-Cable
- 2023年04月19日
陳茂波訪稅務總局研稅務合作 再到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科技部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繼續訪京行程。 他早上向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介紹香港經濟情況,討論加強兩地稅務合作等;之後到訪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希望中心的研究成果可以在香港講解宣傳。陳茂波又聯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與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會面,討論跨境科研合作、加快建設香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
- i-Cable
- 2023年04月19日
西貢過路婦捱撞送院不治 六旬小巴司機涉危駕被捕
【有線新聞】西貢有女途人過馬路被小巴撞倒,送院不治。 小巴車頭擋風玻璃損毀,警員到場調查,拉尺量度距離。65歲小巴司機被捕,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 昨晚7時許,該輛專線小巴1A沿西貢公路去西貢碼頭,駛到匡湖居對開,懷疑收掣不及,撞倒一名過馬路的58歲女子,她重傷昏迷,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
- i-Cable
- 2023年04月19日
滬港社團總會成立 李家超主持揭牌 鄭雁雄冀匯聚愛國愛港力量
【有線新聞】滬港社團總會成立,行政長官李家超主持揭牌儀式。 總會前身是滬港經濟發展協會,由「紡織大王」唐翔千在1985年成立,聯繫兩地工商界。李家超說今年是滬港合作機制20周年,期望兩地繼續互惠互利。中聯辦主任鄭雁雄透過視像致辭,希望總會匯聚愛國愛港力量,支持行政長官以及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 i-Cable
- 2023年04月19日
病人倒斃殘廁|醫管局改每小時巡視、試行安裝感應系統 盧寵茂:輪候時長不理想
【有線新聞】近日有病人在急症室候診期間暈倒後不治,醫管局宣布即日起每小時巡視洗手間,並試行在無障礙洗手間安裝感應系統,以及向合適的求診者派發定位器等。 一名58歲女病人在東區醫院急症室通宵候診,星期一暈倒在無障礙洗手間,四小時後才被發現,其後不治。事隔兩日,醫管局說理解公眾關注,職員巡視洗手間會由現時每日七次,即日起加密至每小時一次;急症室會盡量安排風險較高的病人靠近醫護人員候診,又提醒職員要加強巡視等候區,監察病人情況。 醫管局說正試行在部分急症室的無障礙洗手間安裝感應系統,病人倒地或靜止一段時間,醫護人員會收到警報通知;又計劃今年第三季起,經合適病人同意向他們派發定位器,追蹤位置,日後新落成的急症室都會有這個系統。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就說,急症室輪候時間長是不理想,「這第一牽涉醫療人手面對問題,政府在這方面已循著多途徑、多方法處理,例如呼吸道感染病人應優先考慮普通科門診或一些私營門診,他們絕對有能力提供服務,這樣便不會造成真正有急需病人可能有延誤(診治)。」他又慰問死者家屬,並說個案已交由死因裁判官跟進。
- i-Cable
- 2023年04月19日
港深續簽五年期法律合作協議 張國鈞訪粵司法廳 探討大灣區法律及爭議解決協作
【有線新聞】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與深圳市司法局續簽法律合作安排。 張國鈞與深圳當局代表簽署五年合作協議,將繼續強化港深法律合作,為兩地政府及法律界提供有效交流平台,並支持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定位。 張國鈞早前拜訪廣東省司法廳廳長陳旭東,探討加強大灣區法律及爭議解決的協作,做好粵港合作法律及爭議解決專班工作。
- i-Cable
- 2023年04月19日
文化博物館、凡爾賽宮合作辦虛擬展 感受宮庭特調香味、鏡廳庭院美景
【有線新聞】香港文化博物館即日起舉辦凡爾賽宮虛擬展覽。 超高清全景影像展現華麗的凡爾賽宮鏡廳,這個是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法國凡爾賽宮合作舉辦的沉浸式展覽,帶來多感官體驗。觀眾可以聽到模擬「太陽光」路易十四的聲音,嗅到法國著名調香大師為凡爾賽宮調製的獨特香味,更可以踏着自行車互動裝置欣賞法式庭院美景。展覽共分為六個主題,即日起展覽至7月9日,成人入場票價為10元,長者及學生半價。
- i-Cable
- 2023年04月19日
男子分手後遭「起底負評」 27歲女代友出頭違私隱條例被捕
【有線新聞】私隱專員公署拘捕一名女子,她涉嫌「起底」在網上披露他人個人資料。 被捕的27歲女子涉嫌將事主的個人資料,包括中文姓名、手機號碼和住址等發布到社交網站。調查指被捕女子是事主前女朋友的好友。雙方去年二月認識,事主去年七月與女友分手,被捕女子在網上作出負面評論,她獲准保釋。
- i-Cable
- 2023年04月19日
職安健修例|三讀通過最高罰款增至千萬 勞商官罕有一同見傳媒:有火花但到終點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職安健條例修訂,嚴重罪行最高罰款額大幅提高19倍至1,000萬元。勞工界議員認為彰顯公義,商界指支持但仍有憂慮,政府則說新例實施後兩年會再檢討。 逾廿年未檢討過罰則的職安健法例在立法會不記名表決下通過修訂。修例後罰款大幅「加辣」,循可公訴定罪的嚴重罪行,最高罰則由50萬元提高倍到1,000萬元,最多可監禁兩年;至於以簡易程序定罪的罪行,罰則提高到最多300萬元,檢控時限由半年延長至9個月。 有勞工界議員說工業意外意外居高不下,因為過去就算有人喪命都只罰幾萬元,選委會界別(工聯會)議員陸頌雄:「希望今次修例可向公眾和法庭發出清晰訊息,條例屬於嚴重罪行,判刑要貼近社會期望,不希望日後法庭對違反《職安健條例》的僱主或僱員過於仁慈,仁慈是對其他打工仔殘忍。」 商界說支持修例,意外一宗都嫌多,但對罰則有憂慮。地產及建造界議員龍漢標:「香港有98%企業屬於中小微企,1,000萬對於他們是天文數字。」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議員邵家輝:「會否其實宣傳可以加大力度?巡查會否可以加大力度?會否是教育問題?是否一定罰則?罰則加到如此高是否一定可以呢?」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我們翻
- i-Cable
- 2023年04月19日
三跑貪污案︱兩工頭涉收10萬元賄款遭起訴 周五提堂 累計23人被控
【有線新聞】機場三跑工程貪污案,廉署再起訴分判商兩名前「工頭」,涉嫌收受10萬元賄款。 被告分別42及47歲,案發時是三跑分判商德鑄工程的「工頭」,涉嫌於2020年至2021年串謀5名紮鐵工接受5筆合共約10萬元賄款,以協助工人繼續受僱。兩人被控5項串謀使代理人接受利益罪,獲准保釋,星期五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三跑」案累計有23人被控貪污,當中11人罪成,判囚最高10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