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男子涉披露分居妻女個人資料 被私隱公署拘捕
【有線新聞】一名32歲男子涉嫌在未經其分居妻子同意下披露了她和女兒的個人資料,被私隱專員公署拘捕。 公署指被捕人士與事主是分居夫婦,事主於2024年年初與被捕人士分居後發現懷孕,同年誕下女兒。其後有人於今年5月在網上先後發布包含事主及女兒個人資料的帖文及留言,並上載一份聲稱基因分析報告,質疑被捕人士與女嬰的血緣關係,對事主作出負面的評論。私隱專員公署提醒,不要因為家庭糾紛而將他人「起底」,「起底」屬嚴重罪行,違例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處罰款港幣100萬元及監禁五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南丫海難|海事專家指豁免航速限制須有正式訓練評核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傳召第五位海事專家出庭。 英國海事專家作供指,本港海事指引沒有列明瞭望員須由其他船員擔任,但若船長不能離開駕駛位置環顧四周,就不算是一個完整而恰當的瞭望。專家又同意船隻晚上及高速航行時要更謹慎,庭上亦提到當年海事處批准有兩年駕駛經驗的船長豁免航速限制,專家指不知道有其他地區會單憑經驗批准豁免,認為須要有正式訓練及評核。海事處一方之後回應海難發生後已更改有關規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香港郵政受網絡攻擊 投寄易帳戶持有人通訊錄被讀取
【有線新聞】香港郵政遭受網絡攻擊,有投寄易帳戶持有人的通訊錄資料被讀取。 香港郵政公布一宗資訊保安事故,初步結果顯示,可能涉及投寄易帳戶持有人的通訊錄資料,包括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傳真號碼和電郵地址,當局表示譴責,指已即時採取行動阻止,並即日向警方報案,通知數字辦、保安局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服務現時已恢復正常,調查仍在進行,以確定受影響人數,以及是否涉及個人資料外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機場上半年客運量達2,940萬人次 按年升16.5%
【有線新聞】香港機場上半年客運量達到2,940萬人次,按年升16.5%,飛機起降量超過19.2萬架次,較去年同期上升約一成。 機管局表示,6月客運量按年上升一成一,有476萬人次,主要由轉機或過境旅客增加帶動,但日本旅遊需求則下跌。受全球貿易持續不穩影響,機場上半年貨運量240萬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9%,6月份貨運量有40.9萬公噸,按年少1.6%,期內往來北美的貨運量減少。機管局對前景保持審慎樂觀,會繼續密切留意經濟不明朗對航空業的衝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元朗洪水橋用地中止招標 有議員倡一併檢視北都多層式應用大樓發展計劃
【有線新聞】發展局決定中止元朗及洪水橋兩幅用地招標工作,分別轉交科技園建構微電子生態圈及納入物流產業園研究,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應一併檢視北都發展區內所有多層式應用大樓發展計劃。 劉國勳:「 你看到洪水橋或元朗南,特別是元朗南,不是一次或兩次的延標,是進行了三次的延標,市場的反應可能較為不感興趣。如果繼續投放,未必在短期內可以動用這些土地,我們都希望產業盡快落地。我們是否應調整一些比較合適的用途?例如洪水橋的大學城可以擴大規模,另外粉嶺北片區裡的使用大樓我認為要盡快抽起,因為我們都不想因小失大 。」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公院加價|勞工處倡加僱員補償條例等可索還醫療費限額
【有線新聞】公營醫療收費明年起調高,勞工處建議同步上調僱員補償條例、肺塵病條例等可索還的醫療費限額。 勞工處建議僱員因為工傷或者訂明職業病接受門診治療,每天可向顧主索償醫療費的上限由300元上調至500元;至於同日接受住院及門診治療,每天索償限額由370元增加至700元;而住院治療就維持每天最多索償300元。 當局說建議獲勞顧會一致支持,計劃9月提交修訂建議,期望明年起生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梁振英:住宅供應充足解決了結構性問題 房屋樓市政策應優先服務港人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指政府多年來積極造地,各類用途的用地都有增加,未來住宅單位供應仍然充足,解決了長期的結構性問題。 梁振英:「現在資料是入了統計的,包括正在建的樓而又未賣的樓花,加上已落成的而又未賣出,那個統計數字我們到今年年初時達到新高。王道做法不是搞壓抑需求的辣招,是增加土地供應,是社會共識,到今天沒有人膽敢挑戰這個社會共識,過去這麼多年直至這屆特區政府,不斷開發土地、增加供應,這些工作是沒有白做。」 對於有政黨建議推出「購房資金通」 ,讓本港及內地人跨境置業,吸引人才來港,梁振英對建議有保留,指要小心管理資金調度及買賣,否則會對市場產生一連串影響,強調特區政府的房屋樓市政策是優先服務港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世界腦健康日|中大研磁控螺旋微導管 治療腦部缺血性中風 降手術風險
【有線新聞】今天是世界腦健康日,中大研發出磁控螺旋微導管,用於治療腦部缺血性中風,降低手術的風險。 大腦血管複雜且極為細小,一旦中遠端血管出現栓塞,手術難度甚高,但急性缺血性中風就有兩成半至四成個案都是中遠端血管栓塞。中大醫學院和工程學院合作,研發出一種只有0.5至0.9毫米的軟性導管,專門針對腦血管介入治療。 深入血管的這個導管,頭部會主動旋轉,利用磁場無線操控,在血管中導航,不須更換工具下一次過注射藥物、破碎血栓和回收碎片。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梁慧康:「透過顯影技術,以體外磁力控制,可以準確知道導管應該去到哪裏。見到有很多優勢,包括可以繞到角度刁鑽的地方,傳統上未必去到,因為磁控可以將導管頂端調校。」 現時的治療方法有注射靜脈溶栓劑和做手術,由肢體動脈引導上腦血管,再由醫生人手旋動導絲控制方向,過程緩慢和難以控制。新技術能降低導管對血管壁的損傷,甚至腦出血的風險,亦有效治療較細小的血管。梁慧康:「現今技術可以開通較大的血管,如2、3毫米的,但去到遠端(血管),我們暫時未能很準確、安全地做。最近的研究不是我們去不到,是去到後有很多併發症,病人變相得不償失,出血之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羅淑佩:香港人需令旅客賓至如歸 不應憧憬像以往大手消費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香港人不應該憧憬旅客像以往大手消費,需要令旅客賓至如歸,吸引更多「回頭客」。 羅淑佩接受報章專訪訪問中,被問及「特種兵」旅遊,她強調城市最重要是包容,不論消費力多少也要留下好印象。又指商家需要有創意,吸引低消費旅客「打開荷包」,鼓勵業界做好香港IP推出更多文創商品。她表示,政府積極發展海岸及海島旅遊,西九、鯉魚門登岸設施今年內將啟用,將會有助發展水上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書展|書商書迷最後衝刺 參展商劈價填數 坦言把周日損失當「過眼雲煙」
【有線新聞】書展最後一天,有不少書迷一早入場,希望把握時間參觀。有書商就說,撇除打風一天,人流和生意合乎預期。 「來都來了,執袋書30元拎走。」少了一天展期,書商書迷都做最後衝刺。曾先生:「1,000元左右。(前數天有否過來書展?)有,是因為買了一本,所以想再看看後來的冊數,所以再入場。」Elly:「(會否減價買更多書?)可能會,可能會買多些小說,有空便拿來看。」黃小姐:「昨天有來。(為甚麼今天再來?)因為看不完,太多書。」 有書商風後大劈價,30元一袋書,希望「盡填」周日吹走了的三、四成生意。參展商王嘉禧:「這已是極限了,已經是要錢不要貨,最低定價30元一袋,差不多清貨了、只餘這些,因為太受歡迎 。(有信心結束前散貨?)有,絕對有信心。」 有參展商就說周日損失只能當是「過眼雲煙」,參展商盛杰:「應該沒有可能,因為通常最後一天是銷情最少一天,因為大家準備收場,人流最少,沒有可能補回打風失去的生意。覺得由它去吧,算了,因為生意沒有辧法,始終想對一直支持我們的讀者公平,想反而一早來可以得到更多贈品、更多禮物、更好回饋他們。」 書展最後一天展期只開放至下午5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鄧炳強:將推公務員維護國安指引 警惕「軟對抗」分化社會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會盡快推出指引,列明政府人員執行職務時如何履行維護國安的責任。 鄧炳強在報章訪問說,指引內容包括要政府人員留心「軟對抗」出現,並採取積極應對行動,但沒提及達不到要求有甚麼後果。 他再解釋「軟對抗」定義,是外部勢力或代理人利用假新聞、假消息、偏頗報道或文化藝術等渠道,通過輿情、網上發酵或文化滲透等分化社會,令市民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或敵意。 當局會繼續加強宣傳教育、情報收集及執法,又說國安熱線截至月初累計收到近94萬則訊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元朗及洪水橋兩用地中止招標 發展局:強化政府主導、務實檢視部署
【有線新聞】發展局回覆指,兩幅地原定周五截標,未到截標一刻都無從得知標書數目,重申是要強化主導,讓政府因應實際情況及業界意見,務實檢視用地部署,又指收回洪水橋用地,可更靈活利用,包括租予受影響棕地作業者作露天儲存或者構建簡便作業空間,相反就要等中標者用四、五年建造大樓後才可以轉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