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11月18日
政府研醫護強制公院服務年期 調查指近六成醫生反對 林哲玄倡設豁免條件
【有線新聞】政府正研究強制規定醫護人員要在公立醫院服務一定年期,有調查指近六成受訪醫生反對強制服務。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月初以問卷成功訪問572名包括醫生、護士、職業治療師等,大部分人說留在醫管局服務是想處理緊急重症、接受醫學訓練、照顧貧苦大眾等;選擇離開因為想平衡生活與工作、收入較高及脫離官僚人事關係等。調查也發現近六成的醫生反對註冊與公共服務掛鉤,超過一半受訪護士支持強制規定公共服務一段時期,以一至三年最多。 醫療衞生界林哲玄:「如果有硬性規定,也應該有豁免的情況,例如因病、海外升學、移民或本身不是本地畢業的人士通過考試、在香港取得專業資格的人士、家庭需要,以及被解僱和年紀大。」
- i-Cable
- 2022年11月18日
懲教署打擊院所非法賭博 紀律檢控60在囚者 揭驅蚊貼自製麻將
【有線新聞】世界盃星期日午夜開鑼,懲教署打擊院所內非法賭博,有在囚人士用驅蚊貼和火柴盒自製麻將、牌九等賭具,60人被紀律檢控。 懲教人員模擬搜查在囚人士的物品。驅蚊貼畫上筒子,是在囚人士自製的麻將;這個口罩摸下去明顯有點厚,原來在夾層收藏了賭博資訊;個人衛生用品例如廁紙都可能暗藏玄機,紙巾裡面夾藏了投注記錄;窗外這些隱蔽位置就要用到俗稱「蛇仔鏡」的便攜式攝錄儀,不只是火柴這麼簡單,裏面有紙製的牌九,懲教人員還要用到俗稱「長頸鹿」的伸縮攝錄儀。 這些物品不是道具,其實都是在在囚人士身上搜到,最近更有院所截獲寄給在囚人士的信,發現有暗號,原來是足球賽事賠率。因應世界盃即將開鑼,懲教署過去四個月每月平均有1,100次特別搜查,60名在囚人士涉嫌賭博要接受紀律檢控,數字與過往大型賽事期間相若。 懲教事務監督黃栢穎:「在囚人士的注碼可以小至數十元,多則二、三千元,沒有現金交收,他們不可管有現金,屬違禁品。他們賭博的注碼多元化,基本上甚麼都可用來作賭博注碼,例如是隨身物品。」署方說,違反監獄條例可被加監或者隔離囚禁。
- i-Cable
- 2022年11月18日
日日有頭條:97年行會列五一及佛誕為假期
【有線新聞】佛誕與聖誕同樣是紀念宗教人物降生的日子,但原來佛誕曾經不是公眾假期,佛教徒多年來一直提出訴求,行政會議最終於1998年通過把佛誕定為公眾假期。
- i-Cable
- 2022年11月18日
海關新界搗四私煙倉拘兩男 檢約5400萬元懷疑私煙
【有線新聞】海關破獲四個私煙儲存及分銷中心,檢獲約2,000萬支懷疑私煙,巿值約5,400萬元,拘捕兩人。 凌晨12時許,被捕的20歲男倉務員及29歲男司機被黑布蒙頭、鎖上手銬,由海關人員押上車。海關昨日下午2時許在屯門天后路截查兩名可疑男子,他們正從貨車上搬運一批懷疑私煙。海關人員並在車內檢獲約2百萬支懷疑私煙,其後分別在新界破獲4個私煙儲存中心,合共檢獲約2,000萬支懷疑私煙,巿值約5,400萬元,應課稅值共約3,800萬元。
- i-Cable
- 2022年11月18日
警搗破佐敦非法賭檔 45人被捕、檢約60萬賭款
【有線新聞】警方在佐敦破獲非法賭檔,拘捕45人。 被捕的19男26女年齡介乎20至68歲,其中一男一女持有雙程證,9人為職員。現場是彌敦道金百龍大廈,兩個單位共約2000呎。警方昨晚突擊搜查一個目標單位,搗破一個由黑社會操控懷疑非法賭檔,檢獲一批證物,包括百家樂、麻雀枱及一批賭具,約60萬元賭款。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涉多次輕鐵路軌放雜物 男子涉意圖危害乘客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涉嫌多次在輕鐵路軌放置雜物,被警方以意圖危害乘客安全罪拘捕。 被捕的21歲男子,涉嫌4次在屯門泳池站、近安定站的輕鐵路軌上放置雪糕筒、單車及紙皮箱等雜物,警方今早根據線報,在安定站外發現該名男子懷疑再次放置紙皮箱,隨即拘捕他。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增8,052宗確診、多12死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8,052宗確診,是9月中以來重上8,000宗水平,533宗是輸入個案,多12名患者離世。 本地個案佔7,519宗,18間安老及殘疾院舍多24人確診;678間學校呈報1,101宗個案,其中18間學校共20班要停課7天。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警拘十男檢250項兒童色情物品 疑藉網上遊戲認識誘自拍裸照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10名男子,涉嫌串謀發布及管有兒童色情物品,檢獲逾250條兒童色情片段或照片。警方指有疑犯透過網上遊戲結識,並誘使兒童自拍裸照,呼籲家長注意。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高級督察陳幸明:「犯罪者會投其所好,了解到小朋友想要金錢利益,或者玩網上遊戲想要武器,犯罪者都會捉緊小朋友心態,利誘他發送一些裸露照片或者影片,例如小朋友經常關上房門玩電話、玩網上遊戲,會在網上認識了不同的人,會否有一些危機,這些都靠小朋友的照顧者家長及身邊相信的人留意。」 警方今年首三季錄得55宗涉及兒童色情物品案件,較去年同期上升4%,大部分受害人為女性,七成人介乎12至16歲。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防止虐兒會熱線接逾千宗舉報 近六成屬身體虐待 倡加重監禁罰則
【有線新聞】防止虐待兒童會支援熱線,本年共接獲1136個舉報和諮詢。 當中168宗為懷疑虐兒個案,共涉及202名兒童,介乎6至8歲的兒童最多、佔約27%;3至5歲佔約21%,反映學前及初小兒童屬高危組別。虐兒個案中有96宗屬身體虐待、佔近六成;性侵犯有20宗。防止虐待兒童會建議,提高侵害人身罪條例最高監禁10年的罰則,並盡快完成強制舉報虐兒的立法工作。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查針卡|戲院溜冰場一夜變「主動」 被動主動難分清 市民:誰有空記住?
【有線新聞】原本今日起溜冰場和戲院可以變「被動查核」,入場前不用再查針卡,但實施前一晚,政府打回頭維持原判要「主動查核」。 SIMON:「查核兩個字我知道是甚麼意思,但我不知道這是做甚麼。教堂我有去,我認為是主動查核。」 李生:「很簡單,這些被動查核很有信心,是,這個應該是被動查核。」交叉改完仍然有錯。李生:「我有常識的,只是錯一個,但猜錯了,猜錯一項。」 廖小姐:「餐廳要主動查核,我猜的,戲院都要。」改回就對了,戲院本身符合條件的話可以被動查核,結果實施前一晚又打回頭,看電影前繼續要掃針卡。廖小姐:「好像很多寬限,其實暗地裡又有很多規限,誰有空記著?」 KIKI:「跟不上,不知道何時又再變。」ZOEY:「記不到這麼多,去到說要就拿出來。」 不要說主動還是被動查核,在香港工作十年的LUCAS,到現時仍未分得清安心出行跟疫苗通行證,LUCAS:「這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我是遊客,讓我選擇來香港或其他沒有限制的地方,很明顯不會有人來香港。」 我們在中環問了10人,沒有人全部答對,來到立法會,議員是否分辨到?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政府說是就是,我是用常理判斷,政府法例、指引不清楚,沒有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港區人大代表下月換屆 消息指譚耀宗無意連任
【有線新聞】港區人大代表下月換屆,消息指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無意競逐連任,譚耀宗則指下周一選舉會議首次全體會議時交代。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我現階段不會討論任何人選,或評論任何人參與或不參與,關於我自己的事情,等待下周開會時大家便會明白。」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類鼻疽|深水埗再多一人染病 配水庫通氣口樣本驗出病菌 當局將加裝濾網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一宗類鼻疽感染個案,患者是一名61歲男子,同樣居於深水埗。衞生防護中心聯同港大,早前於石硤尾及蝴蝶谷配水庫採集約200個環境樣本,當中發現6個通氣口附近,樣本含「類鼻疽伯克氏菌」。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這些泥土有機會經通氣口進入水庫中,這個我們要承認,因為這個和地面只有一米距離,基本上泥土的基因排序、細菌排序和病人血內種到的基因排序是高度同源的,換句話說我們有理由相信,泥土內的細菌是真的進入了病人的血內。現在的問題是到底如何進入?這個是今天我們也沒有辦法搞清楚。」 當局指,水務署會陸續為轄下其餘175個配水庫,約2400個通氣口加裝濾網,目標在兩個月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