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網絡安全多元創新論壇會展舉行 周一鳴:已引入三層防範機制應對風險
【有線新聞】網絡安全多元創新論壇在會展舉行。 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聯同數字政策辦公室邀請多位網絡安全專業人士、業界領袖及公營機構代表出席論壇,一起探討網絡安全的趨勢和新興科技的應用。警務處處長周一鳴致辭時表示,政府已引入三層防範機制應對網絡安全風險。 周一鳴:「網絡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不可分割的一環,面對持續演化的威脅,包括勒索軟件、電訊詐騙、虛假資訊,以及潛在的恐怖活動策劃的大型網絡攻擊,我們不能再問會不會發生,而是問幾時會發生以及準備好沒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網購寵物風險高 漁護署強調持牌商戶要在指定處所展示銷售寵物
【有線新聞】消委會調查發現網購寵物風險高,有機會墮入「寵物釣魚」騙案,即是透過可愛相片兜售來歷不明寵物等,漁護署強調寵物售賣商牌照有規定商戶要在牌照指定處所展示及銷售寵物。 漁護署首席獸醫師楊莉:「處所必須是實體地方,無論之後做交易或展示要注意的是他們(寵物釣魚)跟其他網騙很相近,他們可能會過份主動推銷,聲稱動物很搶手,有人正在物色,可能會催促下訂付款。有時如問到有否注射疫苗紀錄、健康紀錄,可能會推搪或者提供文件看似粗製濫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前區議員張錦雄註冊社工被拒 許宗盛:所提交文件未能看到能重拾社工工作
【有線新聞】前區議員張錦雄申請社工註冊被社工註冊局拒絕,早年他曾因「阻差辦公」及「非法集結」被判罰款,社工註冊局主席許宗盛解釋從張錦雄所提交的文件未能看到他能重拾社工工作。 社工註冊局主席許宗盛:「他是十年沒有犯罪,所以他性格應該是變好了。我們是看當時的罪行不算嚴重,但他的罪是一直不認罪的、上訴的,到上訴庭再上訴,到終審庭就判有罪要罰款,但罰款後是否等於他真心覺得自己做錯?犯罪就是犯罪,不能質疑,又沒有判錯,反而重覆犯罪且不滿意機制。如果我們讓他隔了這麼久重新入行、重新發牌給他,他是否可以稱職做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審計報告揭強制驗窗揀樓機制或忽略高風險樓宇 屋宇署料年底前落實建議
【有線新聞】早前審計報告指,屋宇署強制驗窗計劃揀選機制有機會忽略高風險樓宇。立法會帳委會舉行聆訊,屋宇署指預計今年底前落實審計報告的建議。 屋宇署署長何鎮雄:「根據過往經驗,而優化揀選目標樓宇的因素和做法正式納入部門指引,並會在下一次選取目標樓宇諮詢委員會會議中匯報有關安排。屋宇署一直透過改善部門樓宇狀況資訊系統,改善執法工作。我們正開發一個新的電子化個案管理平台,透過系統在法定通知期間屆滿時自動編製警告信,取代現時人手發信的安排,從而提升執法效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申訴署網站移除2023年前逾230項調查報告 公署:方便市民找到最新報告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網站移除2023年前的調查報告資料。 公署網站更新後,主動調查報告及全面調查報告的欄目只能搜查2023年之後的報告內容,移除超過230項調查報告。在「常見問題」中,指網站會發布調解成功以及跨部門協作實例選錄。若搜查公署過往報告,如保安局拒絕披露就《逃犯條例》接獲意見書等,網站就未能顯示搜查結果。公署向傳媒解釋,更新網頁目的是讓市民方便找到最新相關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國安附例|巿民路過禁地「打卡」 政府:沒危害國安意圖就沒問題
【有線新聞】政府表示巿民若路過駐港國安公署相關禁區,純粹「打卡」拍照並無問題。 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完成審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兩項附屬法例,其中駐港國安公署六個辦公地點已列為禁地。政府回應傳媒查詢時指「指明人員」包括警務人員或禁地守衞,可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近、查察禁地等,亦可命令禁地附近的人立即離開,任何人如違反有關命令即屬犯罪。若市民只是路過禁區附近純粹「打卡」拍照,沒有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意圖就沒有問題;但若故意拍攝禁地門口或其內部情況去查察禁地,或在拍攝期間作出其他令人有合理理由相信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警察或禁地守衞有權要求市民離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港鐵研發樹木監察系統 輕鐵設光學雷達收集沿綫狀況 AI分析風險
【有線新聞】港鐵研發「樹木監察系統」,在兩列輕鐵設置光學雷達收集沿綫樹木狀況的數據,透過人工智能分析風險。由前年應用至今發出超過600個預警提示,相信有助提升行車安全。 現時有兩列輕鐵安裝了樹木監察系統,光學雷達就設在車頭,它們在載客行車期間會透過這個光學雷達,收集沿綫36公里約4,400棵樹的數據。港鐵公司車務工程服務及創科總管陳慶強:「我們研發的輕鐵樹木監察系統,輕鐵載客行駛時自動就會記錄了沿綫樹木的高度、外形和輕鐵行駛距離的數據。這是光學雷達,黑色部分其實是會射出肉眼看不到的激光,它是用來測量附近目標。而輕鐵車頭就裝有攝錄鏡頭,可以記錄了沿綫的實境。」 收集到的數據會透過人工智能分析,前年應用至今發出超過600個預警提示。陳慶強:「預示其實不是即時有問題,但是預示可以令維修團隊及早安排修剪較高風險的樹木,這個也都大大提升了樹木風險管理的效能。」 港鐵稱風季前會加緊檢查和修剪各條路綫的樹木,防範暴風雨令樹枝觸及架空電纜或塌樹阻礙行車。樹木監察系統現時在輕鐵使用和收集數據,港鐵會再研究不同路綫的環境因素,決定會否擴展去其他網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5日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與的士業界會面 重申有決心持續打擊非法白牌車
【有線新聞】運輸署署長李頌恩與的士業界會面,重申會持續打擊非法白牌車。 參與會面的包括車行、車主及車隊營辦商等代表,李頌恩重申政府有決心持續打擊非法取酬載客行為。網約平台提供載客取酬服務必須合法合規,強調警方近月的打擊行動將會持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5日
新冠病毒活躍度創一年新高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長者儘快打針
【有線新聞】新冠病毒活躍程度創一年新高,預計未來數周會持續。 衞生防護中心多項監測數據過去四周持續上升,其中呼吸道樣本陽性比率升至13.66%,創一年新高,比起上個月中高峰期開始時升了逾一倍。 過去四周分別錄得81宗成人及5宗兒童重症個案,當中30人死亡。中心指新冠已經成為風土病,每隔半年至9個月就有一個活躍周期,認為與主流變異病毒株變化及群體免疫力下降有關,過去兩次活躍期分別維持了15及7個星期。中心推算目前居於社區的長者有九成未有接種加強劑,呼籲他們儘快打針。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5日
南丫海難|設計階段減水密門 財利董事供稱避免違法 遭質疑獨立調查時說法不一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財利船廠兩名董事就「南丫四號」的設計和建造作供,當中羅愕瑩被質疑供詞與2013年獨立調查時不同。 財利船廠董事羅衍瑩繼續作供,對於承造「南丫四號」船殼的內地梧州船廠與工程部主管馮繼明提到,若要加裝水密門就由財利負責,羅衍瑩稱不知情。而梧州船廠交付船殼後,艙壁有一個長方型開口。羅衍瑩就估計是工人為方便進出船艙而做,重申當年只負責調配人手,不清楚工程監督。 律政司傳召另一名董事羅愕瑩出庭,他大學時修讀造船工程。羅愕瑩稱當年向港燈提交標書建造「南丫四號」,中標後交予新加坡一間公司設計,因為港燈要求參考另一客輪「東區一號」,而這艘客輪由這間公司設計。及後他發現「東區一號」舵機房的設計違反香港法例,指法例規定船艙長度「不可少於船身整體長度的一成」,所以最後告知設計公司兩個船艙中間可以留有通道,不用安裝水密門。 海事處代表律師質疑羅愕瑩理解錯誤,稱「不少於船身長度一成」的規例只適用於穩性計算,與船艙實際結構無關,羅愕瑩承認在庭上這刻才理解。律師又指南丫海難2013年的獨立調查,曾經問到羅愕瑩為何不為「南丫四號」安裝水密門,當時他沒有提及因為法例的考慮,質疑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5日
葵涌貨櫃碼頭有吊臂車翻側 49歲司機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葵涌貨櫃碼頭有吊臂車翻側,司機一度被困,要由消防救出送院。 吊臂車向前翻側,車身擱在貨櫃上。下午約四時,一輛吊臂車在八號貨櫃碼頭吊載一隻冷凍貨櫃期間懷疑失平衡向前翻側,並且冒煙、漏油。49歲司機被困車內清醒,頸及腳部等受傷要由消防救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5日
MCL康怡戲院月底結業 稱因租約期滿
【有線新聞】MCL康怡戲院本月底結業。 位於太古的康怡戲院貼出告示,指由於租約期滿,本月28日結業,是今年第三間結業的戲院。康怡戲院早於一月起已經劃一下調票價吸客,而屬於同一院線的海怡戲院亦在去年結業。MCL院線在康怡戲院結業後,尚有14間戲院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