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02日
立會通過改革公務員議案 議員倡引入獎罰機制 聶德權認同制度需與時並進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改革公務員制度的議員議案,有議員建議引入按表現獎罰的機制,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說,認同管理制度需要與時並進。 距離新一屆政府上任不足一個月,候任特首李家超的政綱提到要加入公務員關鍵績效指標KPI,在立法會會議上,有議員建議可仿效其他國家的制度,楊永杰(九龍中):「我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將全體公務員薪酬與表現掛鈎,而有份制訂政策的公務員薪酬,與他所屬的政策局、決策局部門的關鍵績效指標要掛鈎。」 有議員批評現時公務員的表現評核機制過於寬鬆,建議引入按表現獎罰的機制。專業動力林素蔚(新界東南):「表現最好的10%就有獎金,最差的10%就收警告信,連續兩次收警告信,就要凍薪甚至革職。」 聶德權:「我十分認同公務員管理制度需要與時並進,能提供足夠誘因,同時設有有效賞罰制度。單單在2021至22財政年度,公務員被免職個案有51宗,我引述這數字及事例,是希望大家不要誤以為公務員是鐵飯碗,即使有嚴重過犯仍不會被免職。」 這個由新民黨李梓敬提出,促請改革公務員制度的議員議案,最終獲分組點票過半數贊成通過。
- i-Cable
- 2022年06月02日
棄保藐視法庭罪成 許智峯回應裁決 表明藐視偏離法治之法庭、指定法官
【有線新聞】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被律政司加控四項藐視法庭罪,法官批評他聯同丹麥政客欺騙法庭,損害公眾對司法制度的信心,裁定罪成,擇日判刑。 許智峯離港前面對的控罪包括:在2019年屯門遊行,涉嫌要求刪去拍攝示威者容貌的片段、被控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等;亦被控在立法會內會衝突,投擲發臭盆栽;許智峯前年潛逃海外後,在立法會選舉期間呼籲投白票,被廉政公署起訴;他亦在社交平台透露被警方國安處指控分裂國家、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面對19項控罪、正被通緝。 律政司申請加控他四項藐視法庭罪,指他提供錯誤訊息,誤導警方相信他完成外訪後會回港受審,但沒有按原定保釋條件出庭應訊。法官陳慶偉說許智峯與丹麥政客編造虛假的外訪行程及邀請函,策劃離港,所謂的訪問只是煙霧彈。他不單違反保釋條件,更故意缺席法庭聆訊,屬有計劃犯案,批評他欺騙法庭、潛逃外國,損害公眾對司法制度的信心,裁定罪成、擇日判刑。 律政司在庭上要求法官再向許智峯頒發通緝令,但法官認為沒有需要。 許智峯在社交平台回應裁決,說本案是源於其他案件中,政權對他「莫須有」的指控,表明藐視偏離法治的香港法庭以及國安法指定法官,他絕無愧疚。
- i-Cable
- 2022年06月02日
香港仔鴻福苑鴻麗閣解封 發現20宗確診
【有線新聞】香港仔鴻福苑鴻麗閣解封,發現20宗確診。 鴻麗閣約860人檢測,當局派員到訪約320戶,26戶無人應門要跟進。大廈因為有確診個案及污水驗到有病毒,昨日圍封強檢。屯門兆禧苑順禧閣強檢,沒發現確診個案。
- i-Cable
- 2022年06月02日
專家倡以核酸檢測複檢呈報個案 監測變種病毒株變化
【有線新聞】最新確診數字反彈,有專家認為不排除有虛報,亦有可能是遲了報,建議用核酸檢測複檢快速測試平台呈報個案才算確診。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我覺得是能力範圍之內,做到的話應該每一個市民呈報快速個案盡量做複檢。現在的數字每日幾百宗,絕對有能力做得到,而且亦有額外好處,特別是我們見到變種病毒株愈來愈多,即BA.2亞型,我們可以比較實時或準確監測這些變種病毒株出現的變化,如果只做快速測試是做不到這樣。」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觀塘一男涉非禮兩名女學生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名男子涉嫌在觀塘非禮兩名女學生。 21歲疑犯在將軍澳被捕。他涉嫌在過去兩日的上學及放學時間,在觀塘翠屏南邨非禮兩名分別13及14歲的女學生。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旺角兩檔主賣冒牌貨 涉違《商品說明條例》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在旺角打擊冒牌貨,拘捕兩名檔主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被捕的兩名女檔主47歲和51歲,涉嫌在通菜街賣冒牌貨。行動中檢獲超過2,500件手袋、皮具、手錶,市值200萬元。海關說冒牌手袋仿真度高,有防塵袋和包裝盒,售價是正貨的一至三成,會擺放在攤檔不顯眼位置,有人查詢才兜售,以逃避追查。海關說行動仍然繼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政府將刊憲列猴痘為呈報傳染病 正籌備購買相關疫苗和藥物 下周公布應變計劃
【有線新聞】猴痘將會納入法定須呈報傳染病、下星期刊憲,政府正籌備購買疫苗和藥物。 本港至今未有人確診猴痘,不過政府說世界各地陸續出現人類感染猴痘病毒的個案,對本港構成潛在風險,下星期會刊憲,將猴痘納入法定須呈報傳染病,並會為猴痘爆發疫情制定應變計劃、籌備購買疫苗和藥物、制訂臨床治療建議,下星期會公布應變計劃。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九人涉用「彈票黨」手法騙取270萬元被捕 其中四人未滿18歲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九人涉嫌用俗稱「彈票黨」的手法,騙取至少270萬元,其中四人未滿18歲。 檢獲證物包括支票和多部電話。警方指,集團透過網上交易平台約受害人交收鑽石和名貴手錶等,以支票付款、但未能兌現。今年2月起,至少十多人被騙,涉款最多60萬元,九人涉嫌串謀詐騙被捕,其中四人14至16歲負責交收和存入支票。警方呼籲青少年不要為賺快錢以身試法,家長應留意子女有否不明來歷金錢,以免被人利用。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古諮會委員指難納海鮮舫入保育範圍 單靠餐飲亦欠吸引力 學者倡打入本地市場
【有線新聞】有古諮會委員說,現行法例難以將珍寶海鮮舫納入保育範圍,又說單靠做飲食很難維持吸引力。 多位議員提出要保育珍寶海鮮舫,但有古諮會委員說,這個議題不會納入討論範圍。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委員何鉅業:「定性而言,船未必納入古物古蹟條例去處理,撇開這個性質外,它的影響是否具廣泛性、整體歷史價值如何、它與周邊社區關係如何,在古物古蹟條例之下似乎沒有針對這些,而且它的年紀(歷史)相對較輕。」 不止歷史較短,他更指沒吸引力,何鉅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飲食文化,但要維持餐飲功能,似乎現時營運上相信有困難。即使找他人接手也很難經營,也無法持續。如果變成景點、沒內容,似乎欠缺及喪失很大的文化吸引力。」 有經濟學者認為,一個景點要有多些配套才可吸引本地遊,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純粹只靠外國人是比較難經營,因為現時疫情關係,一定要打開本地人市場,例如增設穿梭巴士在海洋公園,在金鐘或中環站接載市民吃海鮮,那便可以維持到、有本地人的生意去經營。」 他估計這艘船單是維修保養一年就要幾千萬元,相信短期內很難達到收支平衡。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前年七一示威 一男涉破壞鐘錶珠寶店、承認刑事損壞罪 判囚十周
【有線新聞】前年七一示威,一名男子破壞鐘錶珠寶店,承認刑事損壞罪,判囚10星期。 案發前年回歸紀念日,曾任區議員助理的被告麥烈誠在銅鑼灣及灣仔,破壞三間鐘錶珠寶店的玻璃窗。裁判官判刑說,當日遊行未獲警方批准,被告接二連三地破壞玻璃窗,雖然不至於暴力,但仍然用了相當程度的武力。考慮到被告認罪及承擔刑責,加上已向店舖賠償近10萬維修費,判囚10星期。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林鄭月娥指中環街市活化後 達到當年任發展局局長訂下目標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活化後中環街市成為白領好去處,達到她當年做發展局局長訂下的目標。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最近有一句說話很流行,就是『以結果為目標』。我當日的目標就是令中環街市成為一個遊人如鰂,特別是在中環上班的白領有個好去處。今天是6月1日,即我本人(任期)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我開始執拾辦公室,但這些並非垃圾,這些是非常精彩的微型(磁石),微型特別好看,放大的東西通常是很醜陋。」 市建局及華懋集團於中環街市,舉行回歸25周年微型展覽,林鄭月娥贈送她珍藏的微型建築磁石給華懋集團行政總裁蔡宏興。展覽展出至下月16日,以城市發展為主題,展出100件微縮作品以及攝師大師何藩的照片。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第六次提訊 17名被告交付高院審訊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第六次提訊,其中17名被告將交付高等法院審訊。 17人當中,林卓廷、梁國雄等6人還柙,其餘11人包括黃碧雲及陳志全等,則獲准繼續保釋。案件共有47名被告,他們涉嫌參與2020年民主派初選,被控一項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