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打針豁免收緊 懷孕哺乳落榜、最長豁免半年 醫生「鬆手」可判專業失德
【有線新聞】衞生署收緊醫生簽發豁免打針證明書的門檻,只有少數情況例如中風或心臟病發可以豁免打針三至六個月,懷孕或哺乳期婦女不獲豁免。 健康不適合打針,又想去商場、餐廳,星期四起要在安心出行出示「豁免證明書」的二維碼。想取得證明要先過醫生一關,衞生署上星期一修改簽發豁免指引和表格,有兩個情況不可以打復必泰,包括對疫苗成份敏感或接種後患有心肌炎;不可以打科興的條件就四變三,剔走了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衞生署48頁的詳細指引沒有建議懷孕婦女打科興定復必泰,只說她們一旦染病,早產風險增加兩倍,以往有得豁免的癌症及免疫系統疾病病人,最新說病情穩定都可以打針,至於近期中風或心臟病病發的人,可以延遲打針三至六個月。 醫生簽的豁免書由以往有效期任寫,到現在規定只是三至六個月。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林永和:「以前填寫原因開放給醫生自己填,現在是剔表格,如果剔幾個格子,一款疫苗不可以打,另一款疫苗都可以接種,好處就是我們對疫苗的信心大了。九成九(都可以接種),一千個都沒有一個人是身體差到不能接種。」醫學會主席蔡堅就說,如果有人投訴醫生簽發豁免太寬鬆,成立的話,醫委會可以判醫生專業失德。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內地專家延至月底離港 倡解釋清楚病患死因 醫管局籲體諒無暇收集資料
【有線新聞】內地醫療專家組繼續在香港的行程,先後到威院及兒童醫院視察,與本港專家交流。他們建議當局清楚解釋每宗死亡個案的情況等,有政府專家顧問相信醫管局能做到。 內地醫療專家組到威院視察深切治療部,與本港專家及醫護交流意見後離開。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在會後說,內地專家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提供指定酒店讓醫護人員居住,以免他們在社區受感染、不能上班,當局亦應清楚解釋每宗死亡個案。 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每日公佈死亡個案,如果說得不清楚會嚇怕公眾,甚至嚇怕領導人。他們說例如每日430時,醫管局最好說清楚死因,是否因為病人有長期病患不適宜急救,是否有接種疫苗。我相信醫管局是做到。」 內地專家組之後轉到兒童醫院,再與多名兒科專家交流,逗留約三個小時後離開。有份參與會議的專家說會面氣氛良好,雙方就如何處理重症個案交流意見。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希望成立專責小組,處理以後的重症個案。最重要每個重症個案,我們希望都有一個詳情的調查,檢視甚麼原因引致重症。」他又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保障他們免受感染。 醫管局在下午記者會未有公布全部死亡個案的詳細資料,局方說會盡量交代現有的資料,醫護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民主黨倡派錢非派消費券 稱逾七成受訪者贊成派錢、當中一半促派一萬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星期三發表,有政黨建議政府向市民派現金而非消費券。 民主黨財經及經濟政策發言人陳堡明:「無可否認的是消費券提振經濟的作用比現金大,這刻市民需要的是甚麼?香港需要的是甚麼?我們認為這刻最需要的是安心,出街不會好怕,突然有人確診,突然被捉去竹篙灣,突然被禁足十四日,因為當市民都未能安心,經濟是不會好,大家消費意欲都會下降。」民主黨過去兩星期訪問了500多位市民,超過七成人認為政府應該派現金,當中一半人認為要派一萬元。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菜價續高企 疫下間歇封關內地來貨減 本地菜冷雨下失收、盼獲資助建溫室
【有線新聞】政府日前開闢水路運送內地蔬菜到港,但街市菜檔的零售價未見大幅回落。 蔬菜統營處數據顯示,大部分蔬菜批發價都下跌,菜心由每斤13.6元減至11.4元,豆苗便宜了2.7元,每斤17元,不過街市的零售價就未見回落,豆苗每斤賣60元,菜心就要20多元一斤。 近日天氣寒冷又下雨,影響本地蔬菜收成,有菜農希望政府資助他們興建溫室,在風雨季節,蔬菜不致失收。寒冷加上下雨,粉嶺這塊菜田原本這批種了三個月的菜心好快可以收割,但現在全部報銷。本地菜農林五梅:「我們放了一些肥料,那些肥料是麩粉和骨粉,雨水天太多會發酵,發酵之後就會發熱,會燒死所有根,好像現在下雨天、天氣又凍,放了一些種子下去,不生長又是失收。」菜農希望政府資助他們興建溫室,在打風落雨的季節,蔬菜不用失收,市民亦不用捱貴菜。 不單本地菜減少,港府指內地部分供港菜場須進行防控消毒,星期日供應量稍為回落,只有平日的供應量近七成。 菜價再貴,市民都焗住買,梁生:「少許紅蘿蔔、馬鈴薯,140元,貴了三成、平日約90元。」菜販嬌姐:「(價格)只有升、沒有下跌,沒有貨賣,上面(內地)封關了,一人染疫便要全部場封掉,沒有菜運下來。」有菜販說,受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200輛抗疫中、小巴今投入服務 專門接送患者前往社區隔離設施
【有線新聞】200輛專門接送新型肺炎患者前往社區隔離設施的中小型巴士專車,今日起投入服務。 專車的車身貼上「抗疫專用」貼紙作識別,出發前車身內外噴上光觸媒消毒塗層。抗疫車隊現時有200輛車,160輛是中巴,40輛是綠色專線小巴,每日朝八晚八接載患者,每次接載最多一個家庭,預計每輛車每日可以走三至四轉。公共巴士同業聯會說,當局已在葵涌貨櫃碼頭路附近安排一個地方讓抗疫專車停泊,讓司機可以用膳,業界會協助他們購買飯盒,減低社區感染。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黃綺婷放家貓入洗衣機旋轉 判80小時社服令、向愛協繳付逾$27,000醫療費用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將家貓放入洗衣機並開動旋轉,因虐畜罪被判80小時社會服務令,另須向愛護動物協會繳付逾27,000元醫療費用。 被告黃綺婷於去年2月,疑因家貓在內衣箱便溺,將牠放入洗衣機並開動旋轉,又上載短片至社交媒體,早前裁定虐畜罪成。裁判官指被告利用互聯網宣傳殘酷對待動物,考慮貓隻傷勢不太嚴重,被告學歷高,有無限前景,犯案出於一時歪念,判處社會服務令。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政府預告全民檢測 胡定旭指在港化驗較方便 冀中央再派數千人來港協助
【有線新聞】政府預告會推行全民檢測,有檢測承辦商認為樣本留在香港化驗會較方便,希望中央再派數千人來港協助實驗室化驗。 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胡定旭:「每一個火眼實驗室一日做十萬個單管,大概需要四、五百人,當然如果做三合一、五合一數量是多了,但人手不用乘三倍、五倍,可能加兩成人手就可以做全民檢測。我相信需要內地再支援,實驗室人員可能要數千人,如果有足夠檢測員來香港,可以在香港(化驗),因為運去內地有過程、要過關,如果在香港就會較方便、較快。」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牛頭角彩榮路體育館成社署暫託中心 提供約100個床位 接收醫管局轉介等候入院長者
【有線新聞】牛頭角彩榮路體育館即日起成為社署暫託中心,專門接收由醫管局轉介正等候入院的長者。 陸續有旅遊巴將長者送入體育館,體育館外有警員把守,外圍則拉起鐵閘及封鎖線禁止其他人進入。彩榮路體育館即日起會用作專門接收由醫管局轉介、正等候入院的長者,可提供約一百個床位,保良局會有照顧專隊、免費提供膳食及護理支援。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司機及兩秘書家人染疫 唐英年快測呈陰性 請假留港不赴兩會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的司機,以及辦公室兩名秘書的家人檢測陽性,唐英年曾與三人有緊密接觸。 他的發言人指,唐英年的快速測試結果是陰性,但考慮到防疫,將會請假留港,未能出席下月初在北京舉行的兩會。 另外,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表示他的兩名助理快速測試呈陽性,而自己快速測試結果就是陰性,他正家居隔離,明天會再做核酸檢測。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譚耀宗:港區防疫工作存混亂、漏洞 冀當局、公務員向內地虛心學習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認為,特區政府應對今波疫情出現了不必要的混亂,期望當局及全體公務員虛心向內地學習。 譚耀宗在《環球時報》撰文,形容疫情突然再升溫,特區政府反應的確有些措手不及,不得不承認本港防疫工作存在漏洞,多項現行對策未能跟上需要,期望特區政府借鑒內地成熟的抗疫經驗,協助市民認識全民檢測的重要性。他呼籲全港市民履行接種疫苗及接受核酸檢測的共同責任,盡全力配合國家及特區政府的各項防疫措施,爭取早日清零,與內地恢復通關。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日日有頭條:98年政府不反對城巴全奪中巴路線
【有線新聞】90年代,政府引入城巴,雖然打破中巴壟斷港島巴士線局面,但卻未能改善中巴服務質素。至1998年,政府決定將中巴路線重新招標,有議員擔心壟斷局面重現。
- i-cable
- 2022年02月21日
有醫生倡私院接收輕症緩公營壓力 私院聯會:建議不切實際,應收治非染疫病人
【有線新聞】公立醫院隔離病床使用率達上限,有醫生認為私家醫院接收輕症新型肺炎患者,紓緩公營醫療壓力,但私家醫院聯會認為建議不切實際。 私家醫院聯會主席何兆煒:「不可以假設現時私家醫院的病房並無其他病人,前晚我接到陳肇始局長的來電,她第一句都是指如再提要私家醫院接新冠病人是不切實際,不如談論如何幫助非冠狀病人以幫助醫管局,有些癌症病人無法做電療、化療或者產科病人等,這類病人私院會覺得最能夠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