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6日
 
西貢的士及巴士相撞 三人受傷
【有線新聞】西貢大網仔有的士及巴士相撞,三人受傷。 的士車身橫向攔著行車線,車頭嚴重損毀、流出機油,警方用木糠覆蓋油漬。上午十一時左右,的士沿大網仔路往北潭涌駛至西貢戶外訓練營附近,懷疑失控越過反方向行車線,跟出西貢市的巴士相撞,的士司機、一名女乘客和巴士司機受傷,送將軍澳醫院。受意外影響,大網仔路部份行車線一度實施單線雙程行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6日
 
深水埗兩狗疑遭人從高處擲下死亡 警列虐待動物處理
【有線新聞】深水埗有兩頭小狗懷疑遭人從高處擲下死亡,警方列作虐待動物處理。 警員用黑膠袋蓋著小狗屍體並封鎖現場蒐證。現場是麗閣邨商場平台,上午十時許,兩頭小狗被發現倒臥在商場抽風槽頂,消防員到場將小狗移到地面,證實死亡。愛協人員初步檢驗,小狗約一個月大唐狗女,警方懷疑小狗遭人從高處擲下,暫時無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6日
 
聖誕|把握假期最後一日北上 高鐵站現過關人潮 港男:坐飛機外遊好累
【有線新聞】聖誕假期最後一日繼續有市民北上,西九高鐵站出現過關人潮。 JOHN:「我們現在去上海,會在當地逗留三晚,我們會在新年前回來香港。」譚小姐:「好像是去長隆,都是小朋友喜歡去的地方,所以帶他們去,其實都不是為我們。」陳先生:「試下回內地看看是甚麼情況,(不搭飛機的原因是)很勞累,其實坐飛機外遊再回香港會覺得很累,要起碼一兩個星期才重新掌握節奏,今年又試一下回內地,因為高鐵真的很方便和快捷。」 入境處數字顯示,聖誕日出境的有69萬多人次,近八成是香港居民;入境有近47萬人次,四分一是內地及其他旅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6日
 
協盛建築陷財困遣散員工 業界:建造業工程量不足
【有線新聞】再傳有建築公司宣布經營困難而遣散員工,有業界認為建造業工程量不足,即使政府工程量增加都未必能惠及整個業界。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如果公營工程可以增加是最好,但因為建造業界分兩部份,一部份人做私營工程,一部份人做公營工程,記着一點是公營工程的承建商,政府來說需要加入名冊,即是它一定要在名冊上才可承判政府工程,所以政府工程量增加或多少,對某部份人而言救不了整個建造業界。」 協盛建築日前遣散員工,指因為工程量不足和營商環境艱難,宣布凍薪和不發花紅,目前協盛負責項目包括港大黃竹坑學生宿舍、大圍柏傲莊、機場航天城等,部份員工和工程或會過渡到其他建築公司。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6日
 
聖誕|餐飲業指旅客人均消費下跌20% 珠寶業:旺丁不旺財
【有線新聞】餐飲業界說聖誕假期人流較去年多,人均消費卻下跌;珠寶業也指聖誕旺丁不旺財,期望農曆新年生意會有起色。 深圳一簽多行月初恢復,過去的周末和一連幾日聖誕假,市面人流明顯增加。有餐飲業界說除了一簽多行,水上煙火等慶祝活動都有助吸引留港市民外出消費,聖誕假期業界生意額較去年增加了8%。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是較疫情前消費整體人均降了約20%,但因旅客人數多了,補充了、對沖了損失,而香港市民的消費力也較弱,但半年來很多盛事活動、地區活動,都願意出來消費。」 珠寶業界就指聖誕節客流較去年增加一成,不過「旺丁不旺財」。九龍珠石玉器金銀首飾商會監事長劉克斌:「尤其接近傍晚5、6時後,差不多五、六成都是內地消費者,至於購物氣氛,單價(消費)是低了,最主要是今年黃金價格節節上升,金價較年初升了10多至20%,窒礙了某些人買珠寶金飾的心態。」他估計顧客到農曆新年會慢慢適應金價,對來年生意感到樂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6日
 
上水塱原復育8公頃濕地 栽種稻米餵候鳥 漁護署:足夠彌償北都發展生態影響
【有線新聞】北部都會區發展如火如荼,保育人士擔心工程對濕地生態造成破壞,漁護署在上水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復育了一片給候鳥和兩棲動物棲息的濕地,指可以起補償作用。 禾花雀、黑翅長腳鷸,還有各類野生雀鳥,攝影發燒友出動超長鏡頭、腳架,大拍特拍。沿著雙魚河一路延伸,一大片荷花池又有工人在插秧。 佔地約37公頃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是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工程項目之一,園內分為訪客區、生態區及農業區。訪客區開放給公眾,遊人可以參觀濃縮版生境,包括蘆葦床、通菜田等。中間的觀鳥屋讓自然光射進室內,讓建築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生態區主要透過種植濕田作物,例如栽種稻米,讓候鳥在遷徙季節有充足食物。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自然公園主任黃廣潮:「傳統來說塱原是種植稻米,所以在以往吸引不少黃胸鵐,俗稱禾花雀這種極度瀕危物種,每年10至12月南下過冬經過香港,我們種植稻米可以為黃胸鵐提供食物及休息地方。」 至於農業區鼓勵原區農民使用天然肥料,亦有部份劃作有機耕種,園內建設1.9公里的灌溉水道。這條是石頭、鐵籠建造而成的灌溉水道,於石頭之間的空隙 讓泥土沉積,為植物提供生長空間。 政府發展「北都」,保育人士擔心對附近生態造成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6日
 
警旺角截查可疑私家車檢大麻 男司機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在旺角截查可疑私家車,檢獲毒品,拘捕一名男子。 警員圍封私家車蒐證,檢獲一批懷疑大麻。凌晨2時許,警員在新填地街近亞皆老街截查一輛可疑私家車,在車上檢獲一批懷疑大麻。男司機報稱不適,由救護車送院治理,毒品數量仍在點算中。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5日
 
沙田站有列車兩側車門齊開 港鐵:涉事車長被暫調職
【有線新聞】東鐵綫沙田站清晨有列車因為車長疏忽,兩側車門齊開,涉事車長暫時調離駕駛職務。 港鐵指事發在沙田站一號月台,開往羅湖/落馬洲的列車在開出前,車長按程序測試車門開關,在未有關上非月台方向車門的情況開放予乘客上車,最終因系統偵測到而未能開出,車上約一百名乘客要轉乘下一班列車。 港鐵為事件致歉,已將涉事車長調離駕駛職務,並按機制通報政府。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5日
 
【快訊】入境處:截至晚上9時逾55萬港人出境 內地訪港旅客超過7.5萬人次
【有線新聞】入境處:截至晚上9時逾55萬港人出境 內地訪港旅客超過7.5萬人次 —– ① 撐有線Follow我哋IG ▸instagram.com/icable.news ② 新介面、新體驗!下載《有線新聞》盡覽焦點議題、接收最新消息! ▸iOS:http://apple.co/39ItXzJ ▸Android:http://bit.ly/3aA9Z9M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5日
 
走過2024|23條立法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45人判監 逾半世紀首宗傳媒被控煽動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正式展開23條立法公眾諮詢。」時隔21年重啟。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消息)真也會中、假也會中。」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一定會保障被告人保持緘默的權利。」 諮詢一個月,政府說收到的意見98.6%都支持。林定國:「你說連立法也錯,我一定不理會他。」諮詢結束一個星期,草案出爐,法案委員會連開七日並加開大會恢復二、三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89人出席,89位贊成,全票通過。」李家超:「是香港等待了26年8個月19天的歷史時刻。」 23條生效後,煽動罪由最多判監兩年加到七年。首度引用拘捕正在還押的鄒幸彤等八人。立法首年至少三宗23條煽動案,判監10至14個月。新例打擊潛逃者,兩次引用、禁制13人,包括撤銷護照。23條還修訂《監獄規則》,「第二代美國隊長」不獲假釋,司法覆核亦都敗訴。李家超:「不要嘗試做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不理它的好都否決,就是違反基本法。」 首宗串謀顛覆政權案,民主派45人罪成,判監4年幾至10年,也是國安案件首次有人獲判無罪。李予信:「多謝大家多年來關心。」劉偉聰:「(說兩句心情),不懂說。」 逾半世紀以來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鄧炳強:「這與新聞工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5日
 
食柴灣街市青口後屙嘔及四肢麻痺等 女子疑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進食青口後,懷疑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 女子平安夜進食了由柴灣街市海鮮檔購買的青口,半小時後嘔吐、腹瀉,口部及四肢出現麻痺,到東區醫院求醫,目前留院、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指麻痺性貝類毒素可能存在於雙貝類體內,烹煮也不能夠消除,呼籲市民如果有中毒病徵,應立即求醫。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5日
 
荃灣鐵皮屋起火 一女子疑吸濃煙昏迷送院
【有線新聞】荃灣有鐵皮屋起火,一名女子昏迷送院。 鐵皮屋位於悠麗路,下午五時許突然起火,濃煙升上半空,火勢波及路邊車輛。 消防出動兩隊煙帽隊,用兩條喉灌救,大約一小時將火救熄。消防在屋內救出一名女子懷疑吸入濃煙,昏迷送往仁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