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基孔肯雅熱|防護中心致函全港醫生 提醒須呈報住安達邨、利東邨及曉峰園病人個案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再向全港醫生發信,指有臨床表徵的病人如果住在有輸入病例的觀塘安達邨、鴨脷洲利東邨及青衣曉峰園,即使最近沒到訪基孔肯雅熱爆發地區,亦要向中心呈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基孔肯雅熱|嶺大研智能蚊患預報系統 將於房協三港島屋苑試行
【有線新聞】基孔肯雅熱入侵本港,嶺大有團隊研發智能蚊患預報系統,逾50個監測點數值顯示近日蚊患高危,要加強滅蚊工作。 這座智能滅蚊燈結合了滅蚊燈、氣象站,收集氣溫、濕度和蚊子數量等數據,能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預測未來三日蚊患趨勢,亦比食環署誘蚊器指數的兩星期監察期更實時。 房協率先在觀龍樓引入試用,房協總經理(保養)張仁貴:「一般屋苑、屋邨也有滅蚊燈,我們當然也有,但純粹是殺滅蚊患,這個系統會有數據幫助我們作出調整。一些灑蚊油工作,恆常一個月做一次,但因為數據指數最近較高,就可以加密灑蚊油時間,將蚊患指數立即降低。」 未來三個月房協會在北角健康村和大坑勵德邨新增監測點。 過去一個星期不斷下雨,在這個監測點全日滅蚊數目只錄得雙位數,但這一天放晴,截至下午3時半,已經殺滅了逾250隻蚊。 系統由嶺大團隊研發,希望為屋苑提供更精準蚊患數據,例如8月1日指數急升,便可即時加強滅蚊工作。嶺大科學教研組主任及副教授王沛欣:「天文台的氣象站數據與個別屋苑始終有偏差,天文台數值對一般屋苑稍為缺乏熱島效應問題。」 項目早前獲政府創科基金,以及私人企業資助330萬展開先導計劃,已在全港安裝逾50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基孔肯雅熱|歐家榮:找出個案非僅靠口岸篩查 籲有病徵即求診 家庭醫生可抽血送檢
【有線新聞】昨日公布的其中兩宗基孔肯雅熱輸入病例,回港前已經發病。衞生防護中心指病毒潛伏期長,即使加強檢疫都難以在口岸堵截,又指帶病毒的蚊可在兩、三星期內傳播病毒,本港出現本地傳播的風險中至高。 青衣曉峰園確診父子在孟加拉外遊期間已經發病。衞生防護中心在佛山爆疫後已加強口岸體溫篩查,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接受本台訪問時指,相信兩人入境時無發燒。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有發燒的話我們會偵測得到,體溫檢測非常靈敏。潛伏期很長,接近兩星期,所以大部分個案都不會在口岸找到,一般我們最主要不是用港口衞生措施找出個案。」歐家榮指在口岸的宣傳亦希望加強防蚊防疫意識,知道一有病徵就要求診。 個案中染疫的父親到普通科門診求醫後獲轉介至瑪嘉烈醫院急症室,並且入院。男童則到荃灣港安醫院求診,院方短時間內初步驗出陽性,再送交衞生署確認,留醫兩日才轉到瑪嘉烈醫院。 歐家榮:「部分私家醫院有這個測試,以往很少做,所以集中在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檢測,大部份樣本即日或在翌日都可以出報告。如果(私院)醫生認為疑似就會安排轉介,可能都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家庭醫生也在最前線,現時可自行為有懷疑病人抽血,再送到衞生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暴雨|約300公頃新界農地損毀 可申緊急救援基金 有農戶忙於善後:都是要人去做
【有線新聞】連場黑色暴雨,新界估計有大約300公頃農地受災,漁護署截至中午接獲21宗農戶及漁民申請緊急救援基金,有粉嶺的農戶反映上月十號風球已經受災,但申請至今未批。 「大約浸到這個位置,這些坑位全部滿。」這個位於粉嶺的農地,種植薑及芋頭,在黑色暴雨下農作物都被水淹沒。農戶Rebecca:「大雨時水位都差點浸過田面,對薑的影響比較大,因為薑遇多水的時候,有機會損壞的情況更大。不只是黑雨,整個月來都下雨,所以有機會浸爛。受影響範圍一兩斗地,受影響的情況未估計到,要等水退時看看芋頭收到多少,以及薑的情況如何,因為不會一浸立即死,要幾日後才會顯現出來。」Rebecca說目前需要清理農田,重新上泥,需要數星期完成善後工作。經歷上次颱風,Rebecca今次下雨前已清理好排水坑,所以即使這裏曾一度水浸,兩三個小時後已經退水。 Rebecca說薑及芋頭種植時間需時7個月至一年,預計可能一季的收入受影響。上月颱風韋帕襲港後,她已向漁護署申請緊急救援基金,期望能獲約七千元的救援金。Rebecca:「可能重新買肥料,或者其他農資,但對於塊田的幫助,其實都是要人去做,補助失去農產品的價值。」 受早前颱風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新娘潭路冧山泥|路政署料今晚10時重開一條行車線及行人路
【有線新聞】路政署預計因山泥傾瀉封閉的一段新娘潭路,今晚10時可重開一條行車線。 路政署指受惠於天氣穩定,復修工程進度得以加快,日前因山泥傾瀉塌陷而要全線封閉的新娘潭路,預計今晚10時重開北行行車線及行人路,並可實施單線雙程行車,供私家車和小巴等輕型車輛,以及行人通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女港足前助教涉非禮女下屬 罪名不成立 官:事主口供前後不同
【有線新聞】香港女子足球代表隊一名前助教涉嫌非禮女下屬,罪名不成立。 被告黃子偉聽取裁決後離開法院,案情指他在2021年1至5月,在私家車及辦公室內涉嫌掃女事主大腿及觸摸胸部,被告否認控罪。法官判刑時指要考慮被告意圖,以及被告是否真誠相信有關行為在兩人的關係下,是合理社交接觸,當事人證供可不可信極為重要,但事主2022年及24年的口供對被告行為有不同描述,法庭不能穩妥接納,因此不能毫無合理疑點下證明被告干犯非禮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海關破25宗冒牌貨案件 運一帶一路沿線等國家 拘捕5人
【有線新聞】香港海關偵破25宗案件,檢獲約6萬7千件冒牌物品,拘捕5人。 檢獲冒牌貨品包括手錶、手袋及運動用品,估計市值約4,400萬元。海關上月18至31日聯同內地及澳門海關採取第二次行動,香港海關共偵破25宗案件,涉及高仿真度貨物會轉運到外地,包括南美、北美洲、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行動拘捕5人,獲准保釋候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穩定幣條例本月生效 許正宇:香港搶佔先機、站穩數字轉型前緣
【有線新聞】《穩定幣條例》本月生效,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的公眾諮詢月底亦結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呼籲市場表達意見,相信在已發布的政策宣言配合下,本港可以搶佔先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政策宣言2.0訂定了框架,有助於我們邁向剛才我說的四個方面『LEAP』的,這麼一個形成的,值得信賴的、可持續的,還有深度融入實體經濟的數字資產生態圈。同時也讓我們香港站穩在數字轉型的前沿,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清晰的路線圖,讓大家在穩健,還有發展蓬勃的數字資產市場運籌帷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如心廣場車禍|死者親友到殮房認屍 菲總領館:協助安排運送遺體
【有線新聞】如心車禍死者的親友到殮房認屍 親友用外套遮臉,在菲律賓駐港總領事館職員陪同下離開葵涌公眾殮房.總領事館早前說會協助家屬,預計他們需要安排運送遺體。由於警方正調查案件,總領事館亦會與警方緊密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8人涉詐騙社署交通意外援助被捕 聲稱避狗、路滑遇車禍 偽造病假紙呃180日假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八人涉嫌詐騙社會福利署交通意外傷亡援助。 警方四月接獲社署報案,轉介八宗可疑申請個案,經調查發現,大部分交通意外司機都聲稱於清晨因閃避狗隻或路面濕滑等,在僻靜道路發生意外,又提交多張偽造病假紙,獲發最多180日病假,再向社署申請援助。警方以涉嫌欺詐拘捕七男一女,年齡22歲至60歲,分別報稱倉務員及運輸工人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申訴專員主動調查公屋冷氣機滴水 促房署制定指引 避免外判管理公司濫發提示信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就房屋署處理公屋冷氣機滴水完成主動調查,發現有房署外判管理的屋邨多次發提示信,但滴水問題持續,房署無法確定外判管理公司有否濫發提示信,情況不理想。 公屋冷氣機滴水不只擾民,更影響環境衛生,住戶可以被扣5分。申訴專員公署完成主動調查,指房屋署近三年,每年平均接到約1,300宗的冷氣機滴水投訴,數字比以往大幅下降,工作成果值得肯定和讚賞,但仍有改善空間。 其中有投訴個案居住於房署外判管理的屋邨,辦事處即使已確定滴水源頭,只重複發口頭勸喻及提示信,遲遲沒按指引啟動扣分制,滴水持續了三個月才解決。 公署指外判邨平均就每宗冷氣機滴水投訴發出兩張提示信,數量高於房署直管屋邨10倍。但外判邨冷氣機滴水投訴數字升幅、重複投訴的百分比表現都差過直管邨。公署指房署在公署調查初期無為發出提示信制訂機制或指引,認為房署無法確定外判公司有否濫發提示信或對個案處理不當。 另一投訴個案,有外判邨的保安員調查冷氣機滴水投訴時,只到天台視察確認冷氣機沒有滴水,未有入屋測試,便決定終結個案,但滴水問題仍然持續,辦事處四度發勸喻通知書,之後才扣分。 公署認為未有按指引辦事,又指房署處理冷氣機滴水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內地機構疑借崇正中學辦DSE課程 每年學費高達19萬 教育局:無相關申請、切勿誤信
【有線新聞】有內地教育諮詢機構聲稱在長沙灣私校崇正中學設「香港校區」,招收2025/26學年中四、五學生,以協助學生報考中學文憑試,升讀香港或海外高等院校。教育局說沒有收過相關辦學申請,勸喻家長及學生切勿誤信「假學生」身分符合居港規定。 內地教育諮詢機構「摘星DSE」招生,宣稱學生可以在「香港校區」長沙灣私校崇正中學入讀中四、五,涉嫌違反教育條例。宣傳中介紹崇正中學具備DSE校本課程評核資格,在校中六生可以直接以「學校考生」身份報考DSE,學費每學年約16至19萬港幣。根據教育局收費證明書,崇正中學DSE課程中四至中六學費約30,000元。 選委會界別(教聯會)鄧飛:「如果在崇正校園中或校舍地址中進行招生,以及補習、教學工作,這是肯定違規,不能夠用同一校舍,交予其他機構辦學。」他相信與當局調整專上課程資助學額和申請資格有關,「過往真的未見過這類借殼辦學操作模式,未曾留意到,相信會有些關係。對受養人簽證學童來到香港後,如果報大學聯招,要享受政府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學費,必須滿足在香港長居兩年或以上。有這個新條件、措施,可能令一部分人才家長有憂慮。」 教育局回覆查詢說並無接獲「摘星」於「崇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