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港珠澳人工島地盤致命工業意外 涉事承建商被暫停投標資格
【有線新聞】港珠澳人工島地盤工字鐵倒塌,釀成一死一傷,涉事承建商已被即時暫停工務工程道路及渠務類別的投標資格。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日前赤鱲角發生的致命工業事故,局方已按規管機制,通知涉事承建商即時暫停其相關投標資格。承建商須進行獨立安全審核,檢視其安全管理系統,並按獨立安全審核結果,提交改善方案及完成落實改善措施,待局方審視後才會考慮恢復其投標資格。勞工處正調查這宗工業事故,局方會因應結果,按需要對涉事承建商採取進一步規管行動,包括延長暫停投標資格的期限,甚至從該名冊內除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城規會討論將軍澳發展 憂建混凝土廠製噪音 有議員倡參考內地水泥廠做法
【有線新聞】城規會討論將軍澳第132和137區發展,接獲17份申述,部份是反對132區興建混凝土配料廠,擔心噪音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有議員建議參考內地水泥廠做法,減少污染。 新界東南(民建聯)李世榮:「在內地已經採取綠色加智慧的水泥廠,非一般傳統的水泥廠,在街上行走的田螺車都是以電動車,而這些綠色智慧水泥廠環境衞生都做得很好。我們期望在132區,政府可以選用這方面的技術。」 他又建議增加隔音屏障和使用吸音路面,並將填海線改得更圓滑,減少外觀上的影響,以及在第137區興建過海鐵路,照顧該區未來13萬人口需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筲箕灣單車男遭泥頭車撞斃 單車撞至扭曲變形
【有線新聞】筲箕灣一名踏單車男子遭泥頭車撞斃。 遺體由綠色帳篷遮蓋著,單車被撞至扭曲變形。下午4時許,該名踏單車男子橫過愛賢街與愛禮街交界時,被一輛泥頭車撞倒及捲入車底後輾過,當場證實死亡,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粵菜餐廳新斗記疑結業 積金局稱拖欠約10萬強積金供款、涉20員工
【有線新聞】粵菜餐廳新斗記連日傳出結業消息,積金局證實公司拖欠員工約10萬元強積金供款。 曾入選米芝蓮指南的新斗記,位於九龍灣MegaBox的最後一間分店拉上鐵閘,門外有告示指正進行內部裝修,暫停營業。消息指酒樓早前向員工發通告,提到香港餐飲業近年面臨種種挑戰,消費市場持續疲弱,公司業務受到嚴重影響,一直尋求開源節流的方法,但仍不敵嚴峻營商環境,決定周三起結業。積金局表示,新斗記未有為約20名員工繳交今年4月至5月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合共約1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警方屯門檢50公斤懷疑可卡因 兩內地男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在屯門檢獲50公斤懷疑可卡因,市值超過3,900萬,兩名內地男子被捕。 懷疑可卡因包裝成磚狀,每塊重一公斤。警方周四在屯門一個住宅外,拘捕一名離開單位的男子,分別在其背包及屋內搜到懷疑可卡因,同時在住宅大廈外拘捕另一名男子,兩人分別26及29歲。調查相信有人被販毒集團招攬,收取報酬負責管倉及把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香港民主建國聯盟」三人提堂 一人准保釋候查
【有線新聞】警方國安處星期三拘捕四名年齡介乎15至47歲男子,其中三人被落案起訴一項串謀分裂國家罪,案件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同案另一名被捕男子獲准保釋候查,八月上旬向警方報到。 警方早前指案中四人是在台灣成立的「香港民主建國聯盟」成員,透過社交媒體散播滅共、光復香港等危害國安信息,又研究爭取外國勢力支持及計劃組織軍事訓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六旬西醫王秉亮涉濫發「免針紙」罪成 判囚9個月
【有線新聞】一名西醫涉嫌在新冠疫情期間,濫發超過6,000張「免針紙」,早前被裁定四項「不誠實取用電腦」罪成,判囚9個月。 62歲被告王秉亮,早前承認4項「不誠實取用電腦」罪名,案情指他在2022年2月至6月,在柴灣一間診所濫發超過6,600張「免針紙」。辯方早前求情時指,被告只是「耳仔軟」,同情求診者,犯案是源於對政府接種政策,自己擁有酌情權的誤解。 法官郭偉健指,被告會面每位求診者的時間只有十分鐘內,沒有向證人查問病歷和作臨床診斷,證人沒有游說被告簽發「免針紙」,但被告自行決定簽發180天,即最長豁免期限的「免針紙」。法官認為被告在沒有進行所需的臨床評估下,解釋不理解酌情權,只是製造藉口。法官判刑時形容被告來者不拒胡亂簽發「免針紙」,企圖謀取暴利,是財迷心竅、利欲熏心,與醫生專業身分不符的行為令求診者有感染新冠疫情的風險。 法官指此案是同類案件的第一宗,沒有先例可循,判決需具阻嚇及參考性質,經考慮後判囚九個月。法官判刑時又指,被告濫用政府賦予他能豁免市民接種疫苗的公權力,直接妨礙防疫公共政策的執行,影響公眾利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籃球博彩|有議員質疑未盡力打擊非法賭博 麥美娟強調會多管齊下遏止
【有線新聞】立法會審議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有議員質疑政府未有盡力打擊非法賭博,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強調當局會多管齊下遏止賭風。 政府建議為籃球博彩合法化訂立規管框架,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強調規範化能將籃球博彩需求導入合法渠道,有議員質疑政府未有盡力打擊非法賭博,又指博彩規範化未必能改善社會賭博風氣。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剛才局長強調政府的部署,先教育、宣傳、輔導、打擊之後才規管,不如問問政府在宣傳、教育、輔導和打擊方面是否已經盡力?你可否說服社會說我已經盡力,所以妥協要規管。」 麥美娟:「作為負責任的政府,除了給出框架提供規範化、有限度的博彩途徑外,我多次強調在執法、教育、輔導工作一直加強,我們是一直很盡力完成,並做好每一個工作,希望議員可以看到。」 政府建議籃球博彩框架限制18歲以下青年不可以投注,但有議員關注部份青年或會借用他人帳戶下注,建議馬會優化投注平台。選委會界別(民建聯)林琳:「就算他不夠18歲,他可能拿家人電話,很多時小朋友都知道父母的密碼,如何限制他們投注?現在網上銀行有人面識別,如果過數比較大額要點頭、左右擰頭、眨眼,類似這樣情況可以利用這些科技。」 麥美娟說會建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有議員倡降跨境醫健通年齡、擴醫療券適用範圍治癌症 醫衞局:違項目原意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政府加強癌症及罕見病患者治療措施,議員建議降低跨境醫健通使用年齡,以及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政府重申醫療券應該用於基層醫療,又指引入新藥有多重考慮。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本港有癌症及罕見病患者北上求醫買藥,有議員提出降低跨境醫健通使用年齡至65歲以下,以及擴大醫療券適用範圍至癌症患者,政府對建議有保留。鄧家彪:「因為腫瘤的高發是在五十多歲,而在大灣區內這麼多服務點可用醫療券,可否選取有信譽、協作較強的港大深圳醫院看腫瘤科都能用醫療券?」 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長者醫療券最初的政策原意真是做基層醫療的,我們都希望可以將長者醫療券繼續用於基層醫療上的發展,但若是用於癌藥就是治療,就會有違本身的項目原意。」 有議員希望本港脊髓肌肉萎縮症的用藥限制與內地看齊,多名病患者亦有到場請願,醫管局強調引入新藥須有多重考慮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我們回歸祖國,雖然一國兩制,但醫人就沒有兩制,只有一國,如果這隻藥在內地能醫第三、四型,為何香港的專家總是覺得自己認識的比內地多?」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在引入藥物藥物治療方面,要以醫學實證為本,亦需考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提早停課|陳國基發文回應質疑 形容是「艱難的決定」
【有線新聞】預早宣布停課惹來質疑,領導「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平台解釋,形容是「艱難的決定」。 「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周三晚開會,應對「丹娜絲」殘餘帶來的惡劣天氣,周四中午更提早宣布全港學校翌日停課,結果天氣比預期好,不少網民湧入天文台社交專頁表達不滿。 陳國基在社交平台解畫,稱周三收到天文台匯報,周四、五可能出現暴雨,感到十分憂心,召開會議是要超前準備。陳國基說,天文台預測極端情況下,本港全日降雨量可超過390毫米,即全年總雨量的六分一,最大的暴雨可能在周五清晨。他說天文台有解釋,暴雨預測與颱風不同,越早預測、誤差肯定越大,但擔心等到清晨五、六時才發布最新消息,市民可能很狼狽和倉卒,亦可能很多人已出門,造成交通和市面混亂,因此選擇了提早發出預警。超前準備哪怕「做多」,哪怕安全系數過大,哪怕天氣瞬息萬變而令預測有偏差,都應該「寧安全、莫後悔」,形容這是艱難決定。 陳國基重申,是考慮到大部分學校已陸續放暑假,對學與教實際影響較少,清楚明白任何停課和更改中一入學註冊日期的決定都可能會為一些市民帶來不便,亦理解伴隨「超前決定」的就是更多不確定性,但學生安全是最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提早停課|有學校指要重新部署結業禮、中一註冊工作 學生:玩一日也好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丹娜絲」的殘餘漩渦中心早上相當接近香港,但香港剛處於強雷雨區之間,因此雨勢比預期弱。政府超前部署預早宣布停課,教育界說結業禮及中一註冊工作都要重新部署。 天氣不似政府預期,早上沒有大雨,天色轉好,因為預早通報停課,學生都不用上學,中一註冊亦順延至下周一。 額外獲得一日假期又好天,當然是去玩。小一學生黃小朋友:「因為我今天不用做功課,又不用溫習,因為溫書很辛苦,做功課又很難,玩一日也好玩。」黃太:「(擔不擔心有狂風暴雨?)不會的,我們帶了雨衣,預防了。」 學生開心,學校日程就打亂了。選委會界別(教聯會)鄧飛:「按教育局一早通知的註冊安排,7月7日放榜有,兩日叩門時間,昨天和今天升中一到學校做註冊,星期一通常是空檔,空出來做甚麼?是為了星期二所有升中一同學做升中一學前測驗。現時改到星期一註冊,學校沒有鬆動位,要等到星期一所有註冊時間完結後大局已定。」 前天文台助理台長解釋現今科技預測極端天氣仍有局限,梁榮武:「預測的大雨最終沒有實現到,當今預測技術層面上是長時間的預測,一些極端天氣的難度是非常之高,一個完整的颱風、雨帶分布是相當對稱、均勻,所以預測颱風雨量的把握會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北都|有議員促加快大學城發展 擴大教育用地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要求加快北都大學城發展,指洪水橋土地可以較快落實使用,應該研究將已規劃的5公頃教育用地擴大。 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希望可以將周邊的土地整合,例如『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或工業用地,因為洪水橋的規劃實際上是在2018年或之前做,與現在的環境不同,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增加這個地方讓有優勢的大學發展,可以把握這個機遇盡快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