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上半年收97宗資料外洩通報 私隱署:與去年相約 籲加強監管
【有線新聞】私隱專員公署公布8宗個人資料外洩事故,涉及政府部門和保險公司等,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認為,本地公司保障私隱意識已提升,但部份工作程序仍需加強監管。 鍾麗玲:「我們留意到情況就是,有一個工作程序,但員工可能一時疏忽或想快點工作,變了沒有跟。這方面我們都建議公司要不時監察,還有要評估,還有把工作流程應該盡量清晰化,讓員工知道真的應該怎樣做,例如提供一些圖示或用一些流程表,畫整個流程給他們知道。培訓都是很重要,還有培訓不是說一次性,只是入職的時候培訓之後便沒有培訓,這個是持續培訓,也是很重要。」她又提及公署今年上半年收到97宗資料外洩事故通報,數量跟去年上半年一樣,顯示趨勢與去年相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觀塘搗私煙分銷貯存倉 檢獲21萬支私煙 68歲男子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搗破一個私煙分銷及貯存倉,檢獲21萬支私煙,估計市值約94萬元,拘捕一人。 68歲男子報稱無業,被黑布蒙頭由海關人員帶走,檢獲的私煙包括多個品牌。海關早上在觀塘附近截查一名可疑男子,在他手持啤酒紙箱內檢獲一批私煙,相信他利用啤酒紙箱作掩飾,並搜查商場一間店舖及住宅大廈地下士多房,搜出約21萬支未完稅香煙,應課稅值約72萬元,相信該批私煙供應觀塘一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新皇崗口岸可「一證過關」 鄧炳強:入境處市民資料不會轉交內地
【有線新聞】新皇崗口岸大樓預計今年底完工,日後已登記的市民就可以以「北上回鄉證、南下身份證」方式過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強調,市民通關所需以外的資料不會轉到內地部門。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這個系統不會在我們入境處的系統將相關的資料交給對方,是不會的,而且每一個要用這個服務的人,是自己與內地有關部門登記,過關時只不過是獲取他自己同意給內地的資料。」 保安局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表示,港方工程部門第四季可以進入新口岸大樓工地,安裝旅檢大堂及車輛清關廣場的查驗設施、衞生檢疫站以及各部門的電子及家具設備,工程費用約為15億7,900萬。鄧炳強表示新皇崗口岸每日通關流量可達20萬次人流,車流可達1萬5,000架次,局方會與運輸署研究在附近設置公共交通交匯處及轉乘泊車停車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簡樸房|政府建議過渡性房屋增設丙類租戶 劏房執修期間予住戶入住
【有線新聞】為配合簡樸房條例實施,政府建議在過渡性房屋增設丙類租戶,讓劏房住戶在業主執修單位期間入住過渡屋。 房屋局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建議,過渡屋新增丙類租戶,供在劏房住滿半年以上、因應簡樸房條例而需要搬遷的租戶短期入住,申請人須提交政府執法文件或社工推薦信等,證明在劏房住滿6個月以上。九龍西(民建聯)鄭泳舜:「有些人劏房租管從來不保障他的,他甚麼(證明)都沒有,局方又會用甚麼準則社工認證、水電費單,可不可以寬鬆方法處理這件事?」 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我們的原意是去減低、防止濫用情況出現,我們並非鐵板一塊,去指定某一類證據證明。」 房屋局建議撥出兩成過渡屋單位予丙類租戶,解釋是根據2021年統計,11萬劏房戶中有四成八沒有輪候公屋,當中四分一是由於資產或入息超標。而根據最新估算,簡樸房規管下有三分一單位需執整,推算最終有約4,400戶潛在丙類租戶。而按2026年底21,000戶過渡屋供應計算,只需撥出兩成單位,即約4,200戶可以應付需求。 丙類租戶最長只可住兩年,租金亦會遞增,首年可繳付正常租金,之後半年增至一倍半租金,租期最後半年要交兩倍租。以市區過渡屋項目計算,1至2人單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大灣區長者醫療券擴至佛山兩醫院 中山、廣州各增設一間
【有線新聞】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本月擴展至佛山市兩間醫院,又於中山市和廣州市各增設多一間服務醫院,更首次於中醫院開展服務。 長者星期三起可以使用醫療券,於中山市中醫院和廣州市廣東祈福醫院的內科、外科、眼科和骨科等,接受門診醫療護理服務。另外,本月17日起,佛山市將會新設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南方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院,兩個服務點。大灣區內的長者醫療券服務點累計增至15個,估計超過178萬名長者受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民建聯建議檢討上市規則 增加香港市場吸引力
【有線新聞】民建聯建議檢討上市規則,增加香港市場的吸引力。 民建聯李慧琼和陳仲尼聯同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共同發表建議書,提出檢討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要求,例如將400億元市值要求降低至市值高於200億元,在海外認可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可以在香港掛牌上市;放寬對創新產業公司的定義和要求,加快上市審批,並容許具規模海外回流二次上市的企業納入港股通名單,從而吸引他們來港上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天氣酷熱最高達34.3度 天文台:有記錄以來最熱小暑
【有線新聞】天氣極端酷熱,天文台錄得最高34.3度,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小暑」。 多區下午氣溫上升至35度,西貢、大埔及坪洲超過36度,元朗及上水更達37度,上水最高見過37.5度。天文台稱一股西南氣流正影響廣東沿岸,華南天色大致良好,預測明日市區最高約33度,新界會再高一兩度,稍後局部地區有雷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修訂監獄規則|國安理由可禁律師探訪 議員關注判斷準則 鄧炳強:需法庭手令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修訂監獄規則,懲教署可以因為國安理由,申請禁止在囚人士與法律代表等聯繫。保安局強調會依程序處理,不會一刀切禁止指明人士探訪,也不會有「黑名單」。 政府建議修例,當懲教人員相信在囚人士與指明法律代表聯繫,將會危害國家安全、令人受傷、破壞或妨礙司法公正等,就可以向裁判官申請手令禁止雙方聯繫。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有議員提出法律諮詢內容保密,質疑當局如何判斷要申請手令。 選委會界別謝偉俊:「說之前律師有甚麼行為,所以今次當他也是,還是更具體,這位在囚人士與這位被禁律師相間交往或者有甚麼證據,能令當局有充分理舉申請手令?如果沒有會不會『靠估』?」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例如我們在其他地方獲取情報,當然會向法官說明,原來他準備找這名律師偷運些東西出去,是不是這樣說就可以?我相信我們法官、裁判官一定要平衡各樣,認為被我們說服到必須出手令,才會批出。」 當局又建議懲教署可以基於維護國家安全、維持監獄保安及秩序等5個目的,禁止目的不符的探訪。選委會界別周文港:「當局會不會直接有負面清單、黑名單,如果真的有些肆意濫用探訪機制人士,是否可以早一些管制?」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舉例這個人有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山東艦航母編隊結束五日訪港 官兵讚香港璀璨繁華、港人愛國之心令人自豪
【有線新聞】解放軍山東艦航母編隊結束五日訪港行程,分兩路離開香港水域,有市民及遊客到堅尼地城送別。 航母編隊結束訪港,主艦航母山東艦、「萬噸大驅」延安艦南下經東博寮海峽離開,昂船洲軍營舉行歡送儀式。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說編隊訪港提升市民民族自豪感,「親身感受到在國家的不懈努力和科技創新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成果,讓我們為國家的成就感到自豪。我們衷心感謝國家對香港特區的厚愛與支持,並向各位不辭勞苦的官兵和解放軍駐港部隊的領導和戰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護衞艦運城艦及驅逐艦湛江艦離開昂船洲軍營後,經堅尼地城對開航道進入維港,駛過中環摩天輪、政府總部和立法會,然後往鯉魚門方向離開。 編隊訪港五天,開放和邀請了過萬名市民、學生等登艦與官兵交流。山東艦是國家第一艘自主研發航母,大批市民及遊客連日來在全港多處捕捉航母編隊身影,即使送別一天亦沒有缺席。郭先生:「當然期待(下次訪港)。(為甚麼?)總言之很想上去,站在甲板上走走。」 武漢旅客甘先生:「因為我們大陸過來,其實真的很難看到這種幾萬噸的大船,能親眼看到非常難得。」 深圳旅客任先生:「就是上去參觀的可能人數還是比較少,希望它以後經常來香港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三成「牛皮癬」患者現關節炎 中大醫學院:生物製劑可修復關節受損
【有線新聞】全港有超過2萬人患有俗稱「牛皮癬」的銀屑病,當中三成患有銀屑病關節炎,中大醫學院最新發現注射生物製劑,可以修復銀屑病關節炎引致的關節受損。 伍小姐2016年確診銀屑病關節炎,形容手指關節如香腸一樣腫脹,脊椎亦有痛楚,更影響日常生活。伍小姐:「我連扭毛巾、扭水瓶蓋或者拿筷子也做不到。」她說傳統口服藥物作用不大,不過自從注射「白介素-17」生物製劑,病情便有改善,如同「重獲新生」,「現在我睡醒後,不用再找機器吸床單上的皮屑,因為(皮屑)真的很多,有大有小。睡覺也改善很多,起碼動身時不會弄到關節痛,睡眠質素更好。」 中大醫學院於2020至2021年間招募40名銀屑病關節炎患者做研究,發現市面上有生物製劑,透過抑制患者體內由免疫系統細胞產生的小分子蛋白「白介素-17」,能減輕炎症和關節腫痛,減低異常骨質增生,更有效修復骨侵蝕部份,防止骨骼變形。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鄭梓灝:「如果病人使用『白介素-17』抑制劑治療,有近三倍機會可以令骨侵蝕有部分癒合。看到用藥前的骨質狀況,黑色部分結構比較差,一年後你看到同樣位置,骨已經修補、長回來。」 中大團隊指銀屑病關節炎引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本港街舖空置率創4年半新高 測量師:易受零售市道影響 葉文祺:內地客消費模式改變
【有線新聞】有數據顯示本港街舖空置率高企,有測量師指商場希望維持滿租率帶動消費氣氛,所以租金會「隨行就市」,而街舖業主對減租初期有保留,往往等無人承租才會減租。 近日有地產代理公布第一季主要購物區的街舖空置率升到12.1%,創四年半新高。有測量師指即使傳統旅遊區,街舖租金有五至六成回落,空置率仍然比商場高,指街舖較受零售市道影響。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街舖就要看該街和區視乎有沒有內地客、本地消費是否增加、周邊環境如泊車方不方便,因為自身不能提供泊車優惠,對這批客戶來說吸引力較弱。沒有整體推廣策略、各顧各,周邊環境如果一轉差,自己獨力處理不到,所以街舖的變化相對大,承受轉變的能力較商場低。」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指,內地旅客現在尋找體驗式服務,以往的奢侈品、藥房等店舖未必再受歡迎,街舖業主未必趕得上變化,「商場有單一業主,管理、商舖結構方式有全盤規劃。第一,對市場資訊敏感些;第二,找不同類型的商舖填補都容易些;第三,它要做旺個場,有時用較便宜的價錢吸引入駐,做旺場後令其他舖位較容易租出。街舖就做不到,因為街舖絕大部分都是散業主,很難一條街的業主協調。」葉文祺亦提到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中大研究:注射生物製劑可修復銀屑病關節炎受損關節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注射生物製劑可以修復銀屑病關節炎引致的關節受損。 研究團隊於2020至2021年間招募40名銀屑病關節炎的患者進行對照研究,發現透過注射生物製劑,抑制患者體內由免疫系統細胞產生的小分子蛋白「白介素-17」,可以有效減輕關節腫痛和發炎,減低異常骨質增生以及有效修復骨侵蝕部份,防止骨骼變形。 團隊指相關藥物已經推出市面10年,一般而言關節損傷是不可逆轉,但今次研究證實藥物成果相信是一個突破。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鄭梓灝:「手指已經變形,變成直角會很難回復正常。但當我們在這些圖見到3D打印,紅色部分的侵蝕,當它不是很嚴重時,我們給一些適切治療,不論是傳統口服藥物配合目標為本的治療,或者用「白介素-17」抑制劑,我們看到部分的癒合在結構上的突破重點,希望是控制炎症,有機會令關節有修復。即使不修復希望都不再惡化,已經是一個比較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