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總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金管局:銀行業有足夠能力抵禦下行風險
【有線新聞】金管局表示香港銀行業撥備充足,有足夠能力抵禦下行風險。 當局發表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指出全球貿易政策以及本地經濟相關的不明朗因素,仍然會對香港銀行業構成挑戰,又指部分經濟行業表現疲軟,令公司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受壓;而零售業復蘇放緩,加上利率、市場供求等因素帶來的壓力,都對商業房地產市場構成進一步阻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金價升穿3,800美元再創新高
【有線新聞】金價再創新高,一度升穿3,800美元一盎司。 憧憬聯儲局繼續減息,美元走弱,推動金價連升三日,突破3,800美元、創新高,之後繼續在3,800美元以上水平徘徊。資金流入貴金屬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亦利好金價,黃金ETF持倉量達到2022年以來最高水平,今年以來金價已急升四成半。投資者正關注美國政府停擺風險以及本周公布的就業數據,高盛和德意志銀行均預期金價升勢將持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紫金黃金暗盤一度升逾五成
【有線新聞】本港今年第二大新股紫金黃金上市前暗盤一度升逾五成。 綜合三大主要交易平台,明天掛牌的紫金黃金暗盤一度高見110元水平,較上市定價71.59元高出超過50%,相當於每手100股賺約3,800元。紫金黃金分拆自紫金礦業,集資近250億元,引入逾20個基石投資者,一成股份作公開發售,不設回撥機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期指結算日恒指曾升逾500點 北水轉淨流出16億元
【有線新聞】期指結算日港股反彈,恒生指數曾急升逾500點,成交約3,000億元,北水轉淨流出16億元。 期指結算日,港股高開高走,恒生指數一度急升559點,恒指午後升幅擴大,高見26687點,收市升494點,報26622點,成交3,090億元,北水轉淨流出16億元。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始終我們面對季結因素,或者下周、未來假期後也是季初,剛好第四季開始,其實變化仍然可以很大,以往港股當有自由行的階段,即是沒有A股的時間,也沒有特定要走哪個方向通常波幅會大一些。」 科網股個別發展,快手、阿里巴巴反彈4%,京東升3%。小米連跌兩日,見一個月低位,收市跌2%,為最弱勢藍籌。金價創新高,刺激金礦股向上,招金升逾6%,紫金礦業分拆紫金黃金國際周二掛牌,紫金礦業急升逾半成,連同靈寶黃金,三隻股份均創新高。 即將國慶和中秋假期,賭業股全線造好,新濠急升一成一,美高梅中國、澳博升逾半成。優必選再簽3,000萬人幣機器人訂單,反彈逾半成。寧德時代曾見561.5元新高,收市仍升3%。泡泡瑪特周一晚開售新IP系列產品,收市跌1.5%。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港鐵屯門第16區站第一期項目 接獲31份意向書
【有線新聞】港鐵本財年首個住宅項目、也是近兩年政府連同「一鐵一局」最大規模的招標項目,屯門第16區站第一期截收發展意向接獲31份意向書,包括新地、長實、恒地等。 港鐵屯門第16區站第一期項目截收發展意向,現場所見遞交的包括會德豐,另外新地、長實、恒地及華懋等也有透過網上提交意向。 市場預測項目估值介乎約12億至24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2,000至4,000元,有分析認為項目具有一定吸引力。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始終是一個港鐵站上蓋,新的港鐵站上蓋。惟獨站有些時間差距,因為估計都仍要五年時間通車,項目可能會早些少入伙,以及整個板塊項目中的第一塊,有些開荒牛感覺。但始終這位置交通配套及周邊環境配套都成熟,也有一定吸引力,都是一個不錯的站頂項目,估計剛才的時間性、風險那些,價錢上會反映。」 今次推出的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位處整個地盤的東北面,是純住宅項目,可經有蓋行人通道連接第16區站及商場,住宅總樓面面積上限約60萬平方呎,預計可興建約1,000個單位。 整個屯門第16區站物業發展項目位於屯門市地段第576號用地,毗鄰屯門河道及興建中的港鐵屯門南延綫第16區站,預計在2030年竣工,將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期指結算日恒指升494點穿十天線
【有線新聞】期指結算日港股反彈,恒生指數升穿十天線。 恒指午後升幅擴大,高見26687點,一度急升559點,收市升494點,報26622點,成交3,090億元,北水轉淨流出16億元。 科網股普遍造好,快手、阿里巴巴反彈4%;京東升2%;小米連跌兩日,見一個月低位,為最弱勢藍籌。 金價創新高,刺激金礦股向上。紫金礦業分拆,紫金黃金國際周二掛牌,紫金礦業急升逾半成,連同招金、靈寶黃金,三隻股份均創新高。 即將國慶和中秋假期,賭業股全線造好,新濠急升一成一;金沙中國升逾4%。
- 財經資訊
- 2025年09月29日
股市直播室(29/09/2025) 期指結算日恒指漲近500點重上10天線
主持:黃健臻 嘉賓:阮子曦 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 收市焦點: 。恒指收升494點報26622點 。國指和科指漲1.62%及2.08% 。新東方升7.85%最佳藍籌 。阿里和阿里健康升4.14%及5.31% 。京東升3.09%、京東健康漲3.72% 。小米17銷情被唱淡,小米跌2.01%最差藍籌 。金價創新高,紫金漲5.85%第二佳藍籌 。華虹半導體升5.64%最佳科指成分股,中芯漲4.86% 。國慶黃金周前,金沙漲4.61%、銀娛升2.88%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東風騰訊簽訂合作協議 加強汽車智能化
【有線新聞】東風汽車與騰訊簽訂合作協議,加強發展汽車智能化。 東風與騰訊簽訂協議,將會透過騰訊智能及數碼化等領域的優勢,幫助集團推動智能化及國際化,將共同推進智能駕駛以及智能座艙創新,強化AI技術與企業數碼化融合。騰訊指將會持續開放核心能力,與東風共同探索創新技術模式以及應用場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據報比亞迪將以減價戰方式推動日本市場銷售
【有線新聞】據報比亞迪將以減價戰方式推動日本市場銷售,有分析指計及進口關稅和運費成本,價格仍高於當地同類車,相信比亞迪仍難以直接競爭。 電動車企比亞迪自2023年在日本推出首款SUV車型,至今已有4款私家車於當地銷售,截至今年6月累計銷量5,300輛。彭博報道,比亞迪推出新車款仍未吸引消費者,正計劃以中國內地價格戰促銷方式刺激日本銷售,將提供高達100萬日圓折扣,折合約4.8萬人民幣,加上政府補貼,最高可減價50%。 但有分析指,目前日本市場較著重本土汽車,加上關稅運費成本,估計比亞迪仍難與當地品牌競爭。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莫灝楠:「一部基礎版比亞迪車進入市場成本已十萬元,再計及運費、關稅其他可能要20至30萬元。所以同等價錢,又如何與當地日本車直接競爭,當地人工較便宜,又不需要多的運費,在關稅上亦有優惠情況下,很難直接競爭。」 彭博引述分析表示,日本車企很少降價方式速銷,因會損害轉售價值,早期買家亦會覺得被騙,認為減價做法只會適得其反、並不可行。亦有分析指目前純電動車型並未在日本市場盛行,當地本土車企只發展油電混合車款,相信比亞迪開拓當地市場仍需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陳茂波:港具發展生科項目條件 港投公司:旗下逾10項投資擬在港上市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本港具備發展生物科技項目的條件,港投公司表示旗下投資的項目,已有逾十家計劃在港上市。 新一份施政報告重申推動人工智能及生命健康等產業發展。香港投資管理公司有份投資的百圖生科,在港舉行國際生物計算創新峰會,並啟動多個研發項目。陳茂波:「這些項目正在突破界限,在卓越研究、加強教育、加快科研成果商業化等方面, 香港確實在這等領域充滿合作機會。」 出席同一場合的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表示,旗下已投資的公司有不少已有在港上市計劃。陳家齊:「我們期望提高成功率,在我們所投資的不同公司及合作夥伴,截至目前,我們已投資了逾130家公司 ,其中兩家已在香港上市,業績令人滿意。也有逾10家已表明計劃上市,或已在今年於香港提交上市申請。」 港投公司正進行一系列策略投資,當中包括與百圖生科,合作設立InnoHub。相關平台已聯同多家本地大學,與企業啟動多項具影響力的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周末一手成交連續6周錄逾百宗 二手維持雙位數水平
【有線新聞】新盤市場銷情持續暢旺,連續6個周末錄得逾百宗一手成交,至於二手十大屋苑買賣也維持在雙位數水平。 過去周末新盤市場熱鬧,英皇國際發展位於西半山的the MVP在過去周六首輪發售50伙,即日全數沽清,成交價由約885萬至1,944萬元。在周日也以招標形式售出一伙三房單位,成交價3,200萬元,兩日合共套現約6億元。 另一港島新盤由新世界牽涉頭發展的黃竹坑站滶晨II,在過去兩日也售出5伙,套現逾6,500萬元。其中一伙面積近560平方呎,兩房連書房間隔,成交價約1,552萬元,呎價約2.6萬多元。計及油塘朗譽、日出康城凱柏峰及大埔上然等成交,周末兩天一手市場共有約140宗買賣,與上周比較相若,連續六個周末維持逾百宗水平。 二手十大屋苑方面,代理行交投量普遍企穩雙位數,十大屋苑成交最多有14宗。利嘉閣指,雖然部分發展商以優惠價促銷新盤,搶去部分客源,但市場普遍預期美國會繼續減息,二手業主對後市有信心。預期第四季整體樓市向好,交投量及樓價保持上升,估計年底前樓價升幅約半成以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許正宇:83家會計師行獲納入協助內地企業出海名單
【有線新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指出,協助內地企業出海的會計師名單,截至八月已有83家。 許正宇在網誌表示,剛出訪斯洛文尼亞及波蘭,行程的其中一個重點是推廣香港協助內地企業「出海」的功能,以及本港豐富的人才資源如何為企業提供專業支援,協助應對國際化挑戰。他又指本港是全球投資者進入亞洲及內地市場的首選門戶,今年首八個月,內地來港的南向交易資金淨流入達到9,700億元,佔港股總成交24.5%,創年度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