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財智商傳|引進辦引入逾60企業帶來逾400億元投資 任景信:除了經濟效益也有創新技術
【有線新聞】引進辦主任任景信表示,至今已引入的企業將會為本港帶來逾400億元投資,又指相關企業不但具備經濟效益,亦可帶來創新技術。 政府積極招商引資,成立將近兩年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為本港引入60多家重點企業。「他們會創造17,000個就業機會,也會有420億元在港投資,這都是具體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引進辦主任任景信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除了經濟效益,這些落戶本港的企業亦帶來了創科技術,甚至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譬如第一批重點企業,當中有一家公司是我們現時經常去的超市,見到的積分優惠計劃,大家不用排隊就可以自助付款,整個技術平台是通過香港做了這些案例後,令他們有一個好好的國際版本。」他表示這是一個成功範例,說明內地企業如何借助香港「走出去」。 除了「走出去」,引進辦亦有把歐美企業「引進來」,協助他們開拓內地市場,但暫時佔比不多,只有約20%。任景信:「的確『走出去』佔比較多,『引進來』亦有很多有興趣。但到最後落實要做決定時,他們會有很多考慮,尤其是現時地緣政治等考慮。」 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任景信預期國際形勢將更具挑戰,但相信本港的金融中心優勢可以繼續發揮作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4日
南韓戒嚴|南韓戒嚴令解除 韓圜反彈韓股受壓
【有線新聞】南韓總統尹錫悅周二晚宣布戒嚴,維持約6小時後便宣布解除,南韓圜匯價在亞洲時段反彈,南韓股市則受壓。 一場歷時約六小時的戒嚴引發南韓金融資產劇烈波動,隔晚南韓圜兌美元跌至逾兩年低位,一度急跌2.6%。隨著戒嚴令解除,韓圜匯價於亞洲匯市回穩,反彈約1%,有交易員表示南韓當局疑似於在岸市場拋售美元,限制韓圜跌勢。南韓央行指出即日起通過回購操作提供短期的外匯流動性,防止匯市波動上升,在密切監察金融市場的同時將採取更多措施。 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後市方面,政局仍然不穩,市場繼續關注南韓經濟前景以及美元利率的走勢,多於南韓的政治狀況。南韓經濟最近是有些麻煩,半導體銷情方面一直不太理想。南韓最大間公司三星最近股價一直積弱,市場都會關注股價狀況,不是十分理想的話對韓圜都有影響。」 南韓股市如常開市,低開約2%,南韓財政部早前指必要時會採取一切可能措施,包括無限量注入流動性以穩定金融市場。金融委員會主席金炳煥則說可隨時投入10萬億韓圜的股市平準基金,債券和資本市場方面,將最大限度啟用40萬億韓圜的債券市場穩定基金,以及公司債券和商業票據購買計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3日
特朗普2.0時代 分析料香港科創發展面臨挑戰 TDC助拓展多元市場應對
【有線新聞】面對「特朗普2.0」時代即將來臨,有科創業內人士認為香港無可避免面臨挑戰,但相信不會影響科技發展。貿發局支持企業在產品種類及市場多元發展,並積極協助尋找商機。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關注中美關係會否影響香港科創,例如是人工智能AI發展,科創界業內人士認為挑戰無可避免,但相信不會影響香港企業AI發展。 IPG Capital管理合夥人兼資深顧問楊孟璋:「香港強的大學數量比較多及人也比較多,還有香港政府在優才方面吸引很多外國人才,東南亞也好,其他地方也好來香港發展,所以任何科技發展人是最重要,大學支援也很重要,市場也很重要。面臨政治挑戰是有的,所以有一些公司不會直接做美國巿場,會做東南亞市場。」 貿發局支持中小企及初創公司提升競爭力,多元發展潛力龐大的中東及東盟市場,在即將舉行的知識產權營商及創業日活動亦邀請當地企業參與,期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及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貿發局助理總裁梁國浩:「東盟地區甚至中東地區那邊的買家及企業來參加,透過既走出去幫助香港公司帶他們到市場,找機會把他們聯繫。另外吸引及鼓勵更多海外參展企業及買家,是來自不同地區來參加我們的展覽,是雙向更好的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2日
料財赤千億遠高於原來預算 陳茂波:「絕對有信心」數年內收支平衡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估計今個財政年度政府赤字大約為1,000億元,高於預算案預期的481億元,但他有絕對信心未來數年內可以恢復收支平衡。 賣地、樓市印花稅、利得稅等收入大減,今個財政年度財政赤字遠超預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計及發行債券收入以及償還到期款項後,初步估算2024/25年度綜合赤字在1,000億元上下,高於今年預算案時預計的481億元。」 陳茂波表示面對明年不明朗經濟環境,會繼續檢視政府收入、開支以及財政儲備水平,並指「絕對有信心」在未來數年內可以恢復收支平衡,但重申為了推行逆周期措施,赤字是在所難免,「我們不可以『順周期』的,意思境好時花費多些錢、環境不好時花費少一些錢,我們不能這樣做,因為環境不好時,政府更加要支持企業、更加要支持市民。」 他表示政府會透過發債融資支持基建項目等發展,但強調本港的借貸水平較其他發達經濟體相對穩健,「我們的借貸水平在2024年三月底只佔生產總值大約6.5%,即使連續這數年我們發完債後,五年後我們的借貸比率都只是13%、14%。」 股市方面隨著美國減息以及內地推出支持經濟政策,陳茂波表示市場氣氛改善,港股交投亦轉趨活躍,十月及十一月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1日
財智商傳|德勤歐振興:大型A股將成本港新股「新勢力」 全球集資排名今年難返三甲
【有線新聞】接連有大型A股在港上市,有業內人士預期龍頭A股將成為未來本港新股的重要來源。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表示支持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內地尚有大量大型A股還未來港上市,相信將會成為今後本港新股的一大來源。 歐振興:「看到內地首500間最大市值A股,如果已來香港上市,只有30%約三分一已經在港上市,即是有三分二仍未來港上市,剛才說首五位其中一間貴州茅台,約兩萬億元市值還未在香港上市。」 下半年新股氣氛略見回暖,繼美的集團上市,接力又有華潤飲料及順豐控股,市場關注本港今年在全球集資排名能否重上三甲?歐振興:「第一、二位都屬於美國兩大市場,第三位是印度交易所,印度方面集資也逾千億元,與香港(十月底)的686億元有相當距離。就算順豐控股上市,至今本港新股集資額有740億元,相信要力爭三甲比較困難。」 港交所去年引入「特專科技」新股,但市場反應未見熱烈,歐振興認為主要反映投資者的風險胃納,因難以評估相關新股的業務何時才能商業化並帶來收益。至於國際新股,他建議當局考慮提供印花稅減免,以鼓勵投資者買賣。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放寬深圳珠海赴港澳自由行 飲食業:平常心面對
【有線新聞】時隔9年,深圳市戶籍居民赴港恢復「一簽多行」 ,並擴展至持居住證的深圳市非戶籍居民,合資格人數增至過千萬。 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安排周日起將會恢復,更擴展至持有居住證的非戶籍深圳居民,合資格人士將增至過千萬,一年內可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每次逗留不超過7天。深圳居民謝先生:「一簽多行的話就不用經常簽證,之前一周一行限制很多。」深圳留學生王小姐:「我身邊很多深圳朋友想走過來找我玩,他們說不是很方便,因為一個星期一次。但現在解開了這個限制,我覺得增加了交流吧。」 餐飲業界人士就認為內地遊客消費模式已改,業界會保持平常心「做好自己」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黃傑龍:「我相信不是大水漫灌,突然全行都旺。如何吸引外來旅客,包括最接近的深圳旅客來港、令他們覺得值得過來,這個是商家的責任。」 另外,明年起珠海亦實施赴澳一周一行,珠海戶籍居民可於每星期前往澳門一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戶籍居民可申辦赴澳一簽多行。金沙中國認為對澳門旅遊業是好事,希望循序漸進增加簽注。金沙中國行政副主席王英偉:「澳門地方始終比較小,要看看影響有多大。我們的吸納量有限,當然希望有序地一直增加旅客來澳門的便利性,對澳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港10月零售銷售跌2.9% 零售管理協會:一簽多行政策刺激顯現需時
【有線新聞】本港上月零售銷售跌幅顯著收窄至2.9%,跌幅較預期少。零售管理協會歡迎深圳居民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政策,但預期對零售業刺激要時間顯現。 在十月黃金周,本港零售銷售雖然繼續跌,但跌幅明顯收窄及較預期少。零售銷貨值329億元跌2.9%,亦較九月跌幅收窄4個百分點,銷貨量跌4.9%。按類別劃分,珠寶、鐘錶及名貴禮物銷售跌約一成一;服裝及百貨公司貨品跌逾9%;超市貨品亦微跌。 零售管理協會歡迎中央恢復並擴展深圳居民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相信對本港零售業的幫助。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來港的遊客消費模式都有所轉變,國內客以往很多都為了購物來香港,目前不單止為購物,而是很主力為了旅遊、打卡。雖然今天有這個措施,但不是很即時看到好大成效,但相信成效會逐漸浮現,要一些時間。」謝邱安儀預期在基數效應影響下,明年上半年零售銷售將有中至高單位數跌幅。 政府發言人表示中央近日出台多項提振經濟措施,有助支持消費氣氛及經濟活動,亦預期深圳居民一簽多行個人遊政策及就業收入增加等因素,可以促進市民和旅客本地消費,但消費模式轉變仍然是制約因素。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香港.中東新機遇|建築多樣化 工程設計更多可能
【有線新聞】香港中東新機遇系列報道,中東有不少外型獨特的建築物,有本地工程設計公司相信在當地發展會有更大發揮空間。 外型獨特的酒店、全球最高的建築物、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島。最近當地有發展商想興建全球最薄的摩天大廈,形形色色的建築物搶去全世界目光。香港中東經貿協會創會會長沈運龍:「(迪拜)早二三十年前,他們說要跟香港學習,但我覺得現在可能很多方面,有部分都超前香港了。」 經營工程設計公司的秦靜文現時業務重心在香港,但認為中東市場可以帶來更多不同可能。無限工程董事秦靜文:「多了願意投放成本去做建築,做設計上、結構計算上可能就會多了新的設計方案,及多一些新想法。相對地有點像我們做主題公園,不同的智慧產權做一些模型的時候,我們要根據他們想要的形狀等幫他們做整個結構的設計。」 中東多國以較為積極態度開展基建及建築項目,以阿聯酋為例,有機構估計今後5年建築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逾4%。在當地的考察活動上,她了解到當地工程設計的需要,同時亦介紹公司設計上的優勢。秦靜文:「兩三個與我們相關的行業對我們都有興趣,其中一個是有關樂園的項目,另外也有一位都是土木工程,他們也有不同夥伴做設計。另外他們也有問我們我們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4日
財智商傳|陳浩濂:因應國際情況檢視AI應用法規 擬將虛擬資產託管人納入監管
【有線新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表示,當局會因應國際情況檢視金融行業應用人工智能的法規,亦計劃將虛擬資產託管人納入監管範圍。 政府早前針對金融行業應用人工智能發表政策宣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本港使用AI的比率已達到38%,高於其他金融市場,當局必須留意相關發展。陳浩濂:「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尤其在金融市場,應用上可能會帶來一些風險,例如是知識產權保護、數據私隱或網絡安全,所以政策宣言已說明要在促進發展和應用中找平衡,確保相關的挑戰和風險得到適當保護及處理。」 歐盟已推出《人工智能法案》監管AI行業,美國亦有相關討論,香港又會否跟隨呢?陳浩濂:「事實上AI發展正在不斷推進,我們會不時根據最新發展情況、國際慣例和國際情況,檢視及更新現有相關法例和指引,確保不同範疇金融機構都可以了解。」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展方面,他說發牌制度去年六月推出至今已有三個營運商獲發牌照,預期數目將陸續增多,「另外有15間公司申請牌照當中,有11間已被證監會列為『可被當作獲發牌』的平台申請者,申請情況十分踴躍,我們亦正在審批,根據證監會現時的程序和估算,相信今年內